问题

明中期开始用沙俄模式扩张会是什么结果?

回答
如果明朝中期开始效仿俄国模式进行扩张,那结果绝非寻常,而是会引发一系列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将这个庞大的帝国导向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轨迹。让我们抽丝剥茧,详细梳理一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

首先,这种“俄国模式”的扩张意味着什么?

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俄国模式”并非指俄国18、19世纪那种成熟的帝国主义扩张,而是指其早期,尤其是莫斯科公国向东扩张的模式:

中央集权强化与军事力量优先: 模仿俄国,明朝会更加强调皇权的绝对统治,削弱地方势力,将资源优先导向军事建设,尤其是陆军。火器、炮兵的研发和装备会成为重中之重。
土地与资源掠夺: 俄国扩张的主要动力是获取土地、皮毛、矿产等资源,用于支持国家机器和贵族的利益。明朝如果模仿,很可能也会将目光投向周边未开发的地区,以“开垦”、“屯田”等名义进行土地兼并和资源掠夺。
征服与同化(有限): 俄国在扩张过程中,虽然会征服不同民族,但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俄罗斯化,推广语言、宗教和行政体系。明朝可能也会尝试将一些被征服地区的精英拉拢进来,但考虑到其原有的文化根基,同化的程度和方式会与俄国有所不同。
边境军事化与堡垒化: 俄国早期在边境线上修建大量的堡垒和军事据点,以应对潜在的威胁并控制新征服的土地。明朝也可能采取类似的策略,将其边疆变成高度军事化的区域。
国家主导的经济渗透: 俄国会利用国家力量,通过特许状、商业特权等方式,推动本国商人和资本向新占领地区渗透。

那么,明朝中期,如果采取了这样的扩张模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一、 内部的剧烈震荡与社会结构的重塑:

1. 皇权与特权阶层的关系重塑:
中央集权的新高峰: 为了支持大规模的军事扩张,明朝皇帝会不遗余力地削弱地方藩王、勋贵和世家大族的权力,将税收、兵权等更多地集中到中央。这可能会导致一次更加激进的“王国削藩”,甚至引发内部的剧烈冲突。
军事贵族的兴起: 扩张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朝很可能会出现一批因军功而崛起的新的军事贵族阶层。他们会取代部分旧有的士大夫和官僚,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与俄国军事贵族(如斯捷潘·拉津起义后的改革)有着相似之处。
土地兼并与农民的命运: 俄国扩张的早期,往往伴随着农奴制的强化,土地集中到地主手中,农民的处境更加艰难。明朝如果采取相似模式,可能会鼓励官僚和军队将领在新占领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并以强制劳役或契约的形式控制当地人口,这无疑会加剧国内的土地兼并,激化阶级矛盾,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埋下更深的隐患。
商业与手工业的压制: 俄国早期中央集权,往往对不受国家控制的商业活动持谨慎甚至压制态度。明朝若过度强调军事,可能会将大量资源从商业和手工业领域抽走,限制民间资本的发展。这会扼杀资本主义萌芽,与明朝本已活跃的商业经济形成冲突。

2. 意识形态的转变与士大夫阶层的挑战:
实用主义的军事思想抬头: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文治、教化,而俄国模式则更侧重军事实力和实际控制。明朝可能会出现一批提倡“富国强兵”、“武备优先”的思想家,与以文官为主导的传统士大夫阶层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
“夷夏之辨”的动摇: 明朝长期以来有“华夷之辨”的观念,对周边民族抱有文化优越感。俄国扩张过程中,往往会与不同文化、宗教的民族发生融合,甚至借鉴对方的优点。如果明朝也走向更广泛的征服,其固有的“华夷观念”将面临严峻挑战,可能会出现“同化”还是“被同化”的争论,以及对“蛮夷”的实用性征服逻辑的接受。
对科举制度的冲击: 如果军事贵族和将领的地位日益提升,他们可能会寻求更多地参与到政治决策中,甚至质疑科举制度的绝对权威。这可能导致科举制度的改革,或者与文官集团形成更明显的对立。

二、 外部扩张的方向与地缘政治的重塑:

1. 向哪里扩张?
北方草原与西域: 这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明朝会加大对蒙古各部、西藏、以及更远的西域地区的军事压力,试图以武力征服并设置军事据点和行政区划。这可能会导致更频繁、更血腥的战争,甚至可能提前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直接统治。
东南沿海与海上扩张? 俄国模式主要侧重陆地扩张。如果明朝也照搬,那么其庞大的海军优势可能会被忽视,甚至削弱。这会让明朝失去控制南海、经营东南亚的机会,甚至无法应对来自海上的挑战。相反,如果明朝同时进行海上的“俄国式”渗透——比如设立军事基地、扶植傀儡政权——那将是另一番复杂的情景,但与俄国早期模式有所出入。
朝鲜与日本: 俄国模式也包括利用内部冲突进行干预。明朝可能也会尝试插手朝鲜的内政,甚至以保护的名义进行军事存在。对日本,如果明朝采取侵略性扩张,可能会引发更早、更激烈的冲突,甚至改变丰臣秀吉两次征朝的结局。

2. 新的地缘政治格局:
与蒙古的全面对抗: 俄国在向东扩张时,经常与当地的游牧民族发生残酷的冲突。明朝如果模仿,可能会与蒙古各部陷入长期、大规模的战争,消耗巨大的国力。
与中亚汗国的关系: 俄国曾与中亚的几个汗国进行过长期的较量。明朝如果扩张到西域,也会与这些汗国产生直接的冲突。
早期与欧洲列强的接触: 俄国在向东扩张的同时,也逐渐接触到欧洲的势力。如果明朝也如此,可能会在更早的时期,以一种更为强硬或被动的方式,与开始崛起的欧洲殖民国家发生直接的军事和政治对抗。这会比历史上的“国人对夷”的认知更加复杂。

三、 军事和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1. 火器与陆军的优先: 明朝会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和装备火器,组建规模庞大的陆军。这可能会使其在战场上拥有巨大的优势,但也会挤占海军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空间。
2. 军事组织与后勤: 俄国模式强调军团的纪律性和后勤保障。明朝可能会改革其卫所制度,建立更职业化、更具机动性的常备军,但其后勤体系能否支撑起大规模、长距离的扩张将是巨大的挑战。
3. 科技发展的“短板”: 俄国早期扩张,在军事科技上往往依赖于西方,其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有限。明朝如果过度模仿,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如导航、航海技术、先进的火炮制造)落后于时代,而将重心放在陆战和简单的装备复制上。

四、 历史的“如果”与潜在的结局:

一个更加庞大但更脆弱的帝国: 明朝可能能够征服更多的土地,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陆地帝国。然而,这种扩张往往以压榨国内资源和人民为代价,且建立在军事力量之上,缺乏经济和文化上的深层整合。一旦外部压力增大或内部矛盾爆发,这个庞大的帝国可能会迅速分崩离析,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帝国都更加脆弱。
提前的“国家崩溃”或“内卷化”: 俄国模式的扩张,特别是早期的无序和掠夺性扩张,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的腐败。明朝若复制,很可能无法消化征服的土地和人口,导致财政枯竭、民怨沸腾,最终在内部矛盾的重压下走向崩溃,甚至可能比历史上的李自成起义更早,规模更大。
与欧洲列强的殊死搏斗: 如果明朝在向西扩张时,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陆地帝国,并以一种“俄国式”的方式与欧洲势力接触,那将是两种不同模式的文明碰撞。这种碰撞的结果,可能比历史上的“落后就要挨打”更加复杂,也可能导致一个全新的、更为血腥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中原王朝模式的背离: 传统中国王朝更侧重于“文德”和“教化”,虽然也有征伐,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中原文明的辐射和统治。俄国模式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扩张逻辑,它意味着明朝将从根本上背离其文明的基因,走向一条充满暴力、掠夺和不确定性的道路。

总而言之,明朝中期开始效仿俄国模式扩张,其结果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它可能创造一个空前强大的军事帝国,但代价也将是巨大的。内部的社会结构会被颠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会受到挑战,而外部的扩张也必然会带来更复杂、更残酷的冲突。这个明朝,将不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明朝,而是一个更加野蛮、更加帝国化,但也可能更加短命、更加危险的存在。这与其说是一种“扩张”,不如说是一种帝国主义的“异变”,其最终走向,很可能是自我毁灭的深渊,或者彻底扭转文明的走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唯一的结果就是皇帝后悔得左右开弓抽自己嘴巴。

几百个哥萨克跑到西伯利亚,能镇压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原住民。

换成去蒙古、定居女真、叶尔羌,那是去入伙的,还是去送人头的?

越南就更甭提了,人家是东南亚一霸,还怕你这几个土匪?

要想打得赢,那就得多派人了,派的人多了,花钱就多了,要花钱就要刮地皮,刮地皮就闹流寇,闹流寇就镇压,镇压就要花钱,花钱就要刮地皮……

就不能盼明朝点好吗?

user avatar

鞑靼、卫拉特有西伯利亚汗国那么好捏么?

好吧,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值得讨论。

俄国的扩张模式是什么?原住民内迁-移民的模式消化?不完全是,俄国扩张模式是拉一派打一派,把原统治秩序纳入殖民地体系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别于西欧式的海外殖民模式,它是一种内部化的殖民模式(美国也是类似的模式)。

中国能不能用这种模式呢?其实从长期历史看中国也是用这种模式,明朝土司制度到清代改土归流了解一下。

历史发展结果——西欧民族主义殖民帝国分崩离析走向没落,而内部化殖民形成的多民族洲际国家成为了超级大国。

========================================================

某P设学历史可还行。奥斯曼咋不往突厥老家跑?波兰、立陶宛咋亡了?瑞典是弱鸡?

带明?巅峰带明连嘉峪关都没出。按你逻辑算几流?

user avatar

沙俄他扩张靠的是什么?

一是哥萨克,二是黑麦。

俄国人能在雅库茨克那种鬼地方种出粮食靠的是耐寒的黑麦。

哥萨克为什么不远万里跑到西伯利亚去受苦挨冻。

他们可没有什么为国拓边的壮志,所为的,只是这里的毛皮。

一张完整的紫貂皮可以卖3英镑,也就是一盎司黄金;一张完整的海狸皮价格更是翻倍。

欧洲海狸已经灭绝了,贝加尔湖畔森林中的紫貂和黑松鼠也后来也被杀光了。后来在黑龙江畔也很少能见到曾经随处可见、处处筑坝的海狸了。

哥萨克能扔掉手里的锄头和犁铧,跑西伯利亚靠的是利益驱动。

乌克兰的、肥沃的如同肥膘肉一样的黑土不香吗?亚速海吹来的暖风不好吗?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

同样的,放在中国也是一样。

关内就是沃土,外面真就是鸟不拉屎的蛮夷之地。

活不下去才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

就算你让朝廷强制移民垦殖。

钱谁出?

这钱不能给老百姓加税吧?

老百姓不加税,你给富人加税,士绅优待怎么办?

而且北边有瓦剌等蒙古部族,东北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更远有野人女真,还有朝鲜。

新疆有准格尔部,还有叶尔羌人。

更西边的中亚这时候还有布哈拉等汗国。

南边有大明的安南都指挥使安南国王。人越南还忙不迭的打占婆了。

你大明拔剑四顾心茫然,四边一个不能打。

你说大明能不能打?

着啊,你出军费,你拨物资。

你说不能真的短视,为了子孙后代。

我可去你的吧,崇祯都吊老歪脖子树上快四百年了。

大清都亡了,还指望大明皇上为了这劳民伤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