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体里程心从罗辑手里接过按钮后水滴开始攻,明明有十分钟的时间,为什么不把罗辑叫回把按钮继续交给罗辑?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也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程心从罗辑手中接过按钮,本以为是启动ETO行动,将三体舰队暴露给“面壁者”罗辑,从而引出威慑纪元。然而,就在她接过按钮的瞬间,水滴的攻击开始了,她也因此错失了将按钮还给罗辑的机会。

要详细解释为什么程心没有把按钮再交给罗辑,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程心的认知与当时的情况:

误解与压力: 程心当时以为按钮是用来启动某个计划的,是她作为“执剑人”的责任所在。她是被告知要接替罗辑,并且她以为这是“正常交接”。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罗辑在绝境中的一个非常规操作,一个寄托着人类最后希望的“赌博”。
时间紧迫的心理: 尽管技术上有十分钟的时间,但从程心的视角来看,她刚刚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她以为是“权力转移”的动作。此时,警报突然拉响,水滴的攻击瞬间开始。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混乱和危机。在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中,人的思维会变得狭窄,专注于眼前的威胁,而难以进行复杂的、逆向的思考。
信任的真空: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人类对“执剑人”这个职位其实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真空和不确定感。罗辑的卸任并非是平稳的权力交接,而是一种突兀的“逃离”。程心即便接过按钮,她也处于一个不明确的位置,她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罗辑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2. 罗辑的意图与设计:

破局的绝望尝试: 罗辑之所以在卸任前把按钮交给程心,是在他发现自己无法再继续承担“执剑人”的责任时,为了不让威慑真空出现而做的最后的努力。他深知自己无法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程心在他看来是那个“更纯洁”、“更不带功利心”的人,或许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一种绝望的托付,是一种将人类的命运寄托在“人性”上的尝试。
“交接”的象征意义: 罗辑将按钮交给程心,象征性地是将“执剑人”的权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责任,从他身上转移出去。他并没有预设一个“程心会立刻还给我”的环节。他需要的不是按钮本身,而是“威慑”能够延续。他希望程心能理解这个职位的意义,并将其传承下去。
信息差的设置: 罗辑并没有详细地跟程心解释他为什么在这个节点将按钮交给她,也没有明说这背后有多少无奈和设计。他只是在极度疲惫和绝望中,进行了一次托付。这种信息不对称,也直接导致了程心对后续行动的误判。

3. 按钮的机制与实际情况:

触发的条件并非“持有”: 按钮的作用是启动引力波广播,将地球的位置暴露给三体世界。这个操作需要人为去按下。罗辑交给程心,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成”的动作。
水滴攻击的时机: 水滴的攻击是即时的,是针对威慑控制中心发生的任何异常动作而设计的。程心接过按钮的动作,很可能就被水滴识别为一种“异常”,触发了其攻击程序。这种“异常识别”的逻辑,也是让程心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其他反应的关键。
“十分钟”的误解: 那“十分钟”是罗辑计算的从他做出决定,到他离开控制室,到程心可以被“允许”接管的时间差。但这个时间差的目的是为了让威慑不间断,而不是给程心一个“反悔”或者“再交还”的机会。一旦按钮被转移,并且出现了攻击,这个时间差的意义就被改变了。

具体到为什么程心没有再把按钮还给罗辑,可以这样理解:

1. 混乱与本能反应: 按钮刚到手,警报就响了,水滴就攻击了。这种极度的混乱和突发状况,会瞬间压倒一切理性思考。程心第一个本能反应是保护自己,保护周围的人,以及尝试理解正在发生的灾难。她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接管者”,而不是一个“暂时代持者”。
2. 逻辑链条的断裂: 程心以为的“交接”是流程性的,而罗辑的“交接”是绝望的“托付”。水滴的攻击打断了程心原本的、流程性的理解。她没有时间去思考“我现在接了,但我可以立刻再还回去”,因为眼前最迫切的是生存。
3. 对罗辑状态的判断失误: 程心无法准确判断罗辑当时的精神状态。她可能认为罗辑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并离开了。她没有想到罗辑的“卸任”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无奈和设计,更没有想到罗辑会一直在她身后,等待着什么。
4. 按钮的“烫手山芋”: 按钮的意义在于它能引爆威慑。当水滴攻击开始时,按钮就变成了一个极度危险的“烫手山芋”。程心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控制的危险物品,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交还给别人的东西。她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想把这个危险的东西“处理”掉,或者用它做点什么来应对危机,而不是立刻还给一个可能已经不在现场的罗辑。

简而言之,程心没有将按钮还给罗辑,是由于在那个决定性的瞬间,突如其来的混乱、她对罗辑意图的误解、以及人类自身在面对突发性危机时的本能反应所共同造成的。罗辑的托付是一种绝望的设计,而程心的“失误”正是这种设计中最关键、也最令人扼腕的部分。她没有领会到罗辑真正的“交接”是责任,而只当成了一个简单的物品转移。当危机降临,这个物品转移的意义彻底被改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罗辑卸任、程心接任的这个时间点,按照地球国际的相关法律规定,执剑人作为一项公职,需要经过全民普选、两大国际任命两项行政流程才能产生。

从第一任执剑人罗辑卸任的案例可知,两大国际有权以执剑人年老体衰、不能妥善履职为由罢免执剑人。

从第二任执剑人程心接任的案例可知,法律规定第二任执剑人之后的执剑人必须经过两大国际全体公民的普选。

也就是说,两大国际的法律规定已经取消了自身不经普选就任命执剑人的权力。

即使两大国际在第五分钟的时候当机立断宣布程心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职,他们也没办法用五分钟时间去组织另一场普选来确认下一任执剑人的人选。

所以本题答案:

两大国际无权任命任何未经普选的人担任执剑人,包括前任执剑人罗辑在内。

此外的问题是,程心的执剑人职责是何时取消的?

三体人摧毁了两大国际的发出威慑能力,是否意味着执剑人公职自动消灭?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执剑人公职必须经两大国际修法才能取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也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程心从罗辑手中接过按钮,本以为是启动ETO行动,将三体舰队暴露给“面壁者”罗辑,从而引出威慑纪元。然而,就在她接过按钮的瞬间,水滴的攻击开始了,她也因此错失了将按钮还给罗辑的机会。要详细解释为什么程心没有把按钮再交.............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三体》迷们津津乐道的问题,把几个书中举足轻重的女性角色放到现实感情的秤杆上称一称,确实挺有意思的。不过说实话,谁“最适合”做女朋友,这事儿真没个标准答案,完全看你想要的是什么。咱们一个一个来,好好说道说道。先说庄颜。庄颜,那是很多人心中“完美女神”的代名词。你说她有多适合做女朋友?从大多.............
  • 回答
    《三体3——死神永生》中,程心的“星环”号能在52小时内飞行287光年,这背后涉及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设想,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书中对“星环”号的描述,以及刘慈欣所构思的那些超越我们当前认知范畴的物理学原理。首先,咱们得知道,287光年这个距离,在经典物理学框架下,别说是5.............
  • 回答
    程心在《三体》中拒绝启动威慑,这无疑是整个系列中最具争议,也是最触动人心的一幕。要评价这个行为,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需要深入理解程心这个角色的塑造,以及这个选择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人性与文明命运的权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程心拒绝启动威慑,从结果上看,是“失败”的。她原本肩负着人类文.............
  • 回答
    关于《三体》中的“水滴”能否被制造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物理学、材料科学以及我们对宇宙尺度的理解。为了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水滴的“本质”与制造的挑战首先,我们要理解《三体》中水滴的设定。在小说中,水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液体水滴,而是由“强互作.............
  • 回答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小说以其宏大的宇宙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彩的情节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本身,《三体》系列也埋藏了许多巧妙的“彩蛋”,这些彩蛋可能是一些致敬、一些暗示,或者是一些与现实世界或作者本人相关的有趣细节。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和阐述《三体》系列中一些比较明显的彩蛋,并尝.............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章北海之所以能比罗辑和丁仪更早、更准确地认识到人类飞船在15%光速下依然无法战胜三体舰队,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刘慈欣对人物性格、知识背景、思维模式以及宇宙法则的深刻洞察。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1. 思维模式和立场的根本差异: 章北海:绝望主义的战略家 置之死.............
  • 回答
    《三体》系列中,面壁者计划的设定确实只有四位男性角色担任,这一点是很多读者注意到并讨论的。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没有女性面壁者,需要从小说设定的背景、人物设定、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来分析。一、 小说设定的直接原因:人类社会历史和性别分工的投射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在创作时,很可能将.............
  • 回答
    要理解《三体》里人类为何非得建造无工质辐射推进引擎,咱得先聊聊三体文明和他们那套“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宇宙里谁也不知道谁藏在哪儿,万一碰上了,对方要是比你强,那就得灭了你,免得你以后威胁到他。就跟咱在黑夜里走路,谁也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坑,所以你得小心翼翼,最好手握一把大刀,随时.............
  • 回答
    在刘慈欣的宏伟史诗《三体》中,要寻找一个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失误的角色,几乎如同在大海捞针。这个故事的核心在于人类文明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所做出的种种选择,而这些选择,无一例外地带着沉重的代价和不可避免的错误。然而,如果非要刨根问底,寻找那位“没办错事”的角色,那么答案或许会有些出人意料,并且需要我们.............
  • 回答
    在《三体》这部恢弘的史诗中,人物众多,每个角色都在波澜壮阔的剧情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如果要说谁是被我们(或者说,书中的读者)最容易忽视,或者说其真正的价值和贡献被低估了,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便是 胡文的儿子。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出人意料,甚至有些荒谬。毕竟,他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充斥着无数令人心悸的思考和对宇宙法则的冷酷揭示。要挑出“最沉重”的一句话,这本身就极具主观性,因为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触动的点不同。但如果要我选一句,那一定是来自叶文洁,在第二部《黑暗森林》的结尾,面对章北海所说的:“我想,宇宙的黑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句话之所以沉重,不.............
  • 回答
    关于罗辑的妻子庄颜和他们的孩子在《三体》系列后续故事中的去向,确实是许多读者津津乐道,同时又感到些许遗憾的。书中关于他们的具体记述非常有限,这给读者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间,但也造成了信息上的空白。我们不妨从罗辑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庄颜与孩子最后一次被明确提及的时刻在《三体》第二.............
  • 回答
    读《三体》,很多人都会冒出一个同样的想法:人类怎么能这么蠢?这感觉就像一群精心打扮的傻瓜,在浩瀚宇宙的牌桌上,拿到一手烂牌,还拼命地把仅有的几张好牌也扔出去。说到底,这种“愚蠢”并非个体层面的智力欠缺,而是根植于人类社会、文化、以及我们生物本能中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交织而成。首先,让我们看看历史遗留的思.............
  • 回答
    《三体》系列中,庄颜的结局,可以说是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迷雾,也成为了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她并不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但她在汪淼(或叶文洁,不同版本翻译略有差异,但核心人物是不变的)生命中的出现,却像一抹极其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的色彩,描绘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要详细讲清楚庄颜去了.............
  • 回答
    《三体》里提到的大神文明利用数学规律作为武器,这绝对是小说中最令人脑洞大开的设定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文明发展到了极致,他们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的打击,而是能够直接操控宇宙的基石——数学和逻辑。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到了极致,但如果细细推敲,其可能性和可怕之处足以让人不寒而栗。首先,我们得理解“数学规律”在《.............
  • 回答
    《三体》系列中“光墓”作为一种极其先进但同时又充满争议的武器设定,确实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讨论,其中不乏对其可行性或逻辑性的质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ug”。要深入分析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清楚光墓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作品中展现出的能力和局限。光墓的核心原理:光墓,顾名思义,是通过光来“建造墓碑”的一种技.............
  • 回答
    《三体》系列中,关于“几百年后的男人如何发展得比女人还美艳”的描写,并非出自原著的明确设定。原著中,对于未来人类的身体形态变化,更侧重于适应星际尺度生存的生理改造和精神层面的进化,而非单纯的性别美学上的转变。不过,如果我们要基于《三体》世界观的某些侧面,去 推演 这种可能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构思.............
  • 回答
    罗辑在《三体》中的结局,确实可以用“妻离子散”来形容,这背后蕴含着他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和宇宙文明残酷的现实。要理解他为何落得如此境地,以及他本可能如何避免,我们需要深入他的经历和选择。罗辑的“妻离子散”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确罗辑的妻子和孩子是指谁。在原著中,罗辑并非有血缘关系的妻子和孩子。他.............
  • 回答
    这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三体》里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科学构想,而“二向箔”无疑是其中最具颠覆性的一项。要说它是否“受到微积分的启发”,我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并且尽量不把它讲得像一本科幻小说论文集里摘出来的句子。首先,咱们得明确,“二向箔”是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降维打击的工具,能够把一个三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