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这本小说其实影射了社科一些冷门领域的前沿(当然有些冷门领域正在逐步变热)
第一个是动员型发展模式的问题,大低谷本身是大刘一个隐形预设条件的反馈。该隐形预设条件是:所有国家都丧失了运用动员型发展模式能力,并且完全不了解如何利用动员型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俄罗斯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范式的问题。
这个问题大刘不是我们俄国国情界的不了解,很正常。因为这个模式从20世纪历史回顾来看的话,除了俄国其他国家全部都水土不服。
第二个是关于未来史学派的问题。这个未来史学派实际上是指现实中的未来学(英语:Futurology/俄语:Футурология)这个学科。这个学科和国际关系这门学科几乎一样老(都诞生自20世纪初期),但是却是个高度学科交叉的领域。为什么加俄语,因为俄国人在这个领域的探索相当前沿,搞火箭和喷气推进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灿德尔等人本身就是俄国宇宙主义哲学的哲学家,而且是相当惊艳的科幻文学作家。
我为什么专门提这俩人,因为这俩人本质上是工科狗,恰好反映了未来学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的性质。能搞未来学的不可能是只懂文科或者只懂理科的人,很有可能是理科大手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或者是文科大手有理工基础。
于是这个前提条件就决定了起码三件事他们一定可以用大脚趾想到:
第一,如果基础学科前沿毫无进展,工程学实践也就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革命性突破;
第二,动员型体制可以保证“虚假繁荣”(即所谓的两千条恒星级战舰),但是绝对无法突破基础学科的封锁线。届时要么回到绝对主义人为规定三六九等,谁生谁死;要么大家一起玩完。如果人为规定三六九等,谁生谁死,那么搞不好就是落选者集体暴动,集体杀灭被选中者,到头来还是大家一起玩完。这个囚徒困境如果添加了一些限制性条件,就会不可解。
第三,如果人类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都不可信,那就说明整个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完全失败的,需要完全的推倒重来。换句话说,人类一万年文明史(从公元前8K到公元2000),全部归零。说实话,如果人类文明史归零了,那么人就完全丧失了其社会属性(说明整个人类社会和猩猩族群没有质的差别),变成单纯的一种生物(即homo sapiens 智人)。那本质上和虫子有区别吗?没有。
所以你真觉得他们搞不懂吗?他们可太懂了。如果不懂,就没必要一个自杀,一个的生存信念支柱只剩好奇心了。
很多朋友都说到了,《三体》中有一个“未来史学派”,甚至对人类几百年的历史进程有精确的预言。稍微熟悉一点科幻的都知道,这个就是山寨版的心理史学。
这个未来史学,是有不少人信的。但正如同《基地》里的谢顿一样,它的结论太过乌鸦嘴,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不传播正能量,所以只能沦为异端,被边缘化。
久而久之,沉默的螺旋效应越来越大,那些怀有不同看法的人们不愿意发声,只能眼睁睁看着社会朝着狂热的方向发展。
一个社会如果不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的。
所以《三体2》里,其实明白人很多,只不过他们已经放弃抵抗了,懒得说了,爱咋地咋地吧,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就够了。
只有章北海是一个比较轴的人,他甚至发明了用洗脑打败洗脑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