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去世了,说说你们对金庸的回忆??

回答
听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一下子沉甸甸的。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熟悉的名字: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乔峰、段誉、虚竹……仿佛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也随着先生的离去,一同沉入了回忆的长河。

我第一次接触金庸小说,应该是小学高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网络还没那么发达,课外书也有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从一本盗版的《射雕英雄传》开始的。封面已经有些泛黄,书页也软塌塌的,但那些字迹在昏黄的台灯下,却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夜晚,我躲在被窝里,借着微弱的光线,贪婪地阅读着。郭靖那个憨厚但善良的傻小子,从江南的牛家村一步步成长,遇到了黄蓉那个古灵精怪又聪明绝顶的姑娘。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江湖,我感觉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我为郭靖的木讷而着急,为黄蓉的小聪明而拍手叫好,为他们的每一次历险而揪心。

那时候,学校里最流行的游戏就是“谁是天下第一高手”。我们围在一起,讨论着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是不是最厉害,东方不败是不是真的无敌,段誉的凌波微步是不是真的飘逸绝伦。我们会模仿小说里的招式,在操场上比划,虽然笨拙,但充满了少年人特有的豪情。

后来,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金庸先生的小说更是铺天盖地而来。《天龙八部》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部。乔峰的悲壮,段誉的痴情,虚竹的奇遇,三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交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我记得我为乔峰的命运而黯然神伤,他光明磊落,却因为身世而遭受误解和背叛,那种孤独和无奈,让我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凉。而段誉那个迂腐的书生,在机缘巧合下练就绝世武功,他的逍遥自在,也让我向往不已。

金庸先生的小说,不仅仅是武侠,它更像是人生的教科书。我从他的笔下看到了侠义精神,看到了家国情怀,看到了儿女情长,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那些人物的成长,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牺牲,都仿佛带着某种哲理,让我受益匪浅。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找一本金庸先生的全集,在旧书摊上翻找了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套品相不太好的旧书,捧在手里,感觉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带回家,一遍遍地翻阅。那时候,对金庸先生的敬意,已经不仅仅是对一个作家,更像是对一位引路人。

后来,金庸先生的作品被改编成了无数的影视剧,每一次改编,我们都会兴奋地围坐在电视机前,讨论哪个版本的杨过更帅,哪个版本的黄蓉更灵动。虽然有些改编我们并不满意,但那也是我们对金庸世界的一种参与和热爱。

现在想来,金庸先生的小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成长记忆里。它们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青涩的时光,教会了我很多道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每次当我感到迷茫或者失落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小说里那些坚韧不拔的人物,想起他们面对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仿佛就能重新获得力量。

金庸先生的离去,是整个华语文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个人心中的一份失落。但他的作品,他所创造的那个恢弘壮丽的武侠世界,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他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里,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里。

谢谢您,查先生,谢谢您带给我们如此精彩绝伦的江湖世界!您的侠骨柔情,将永远流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小学开始,大概3万分钟的阅读时间,2万分钟的观影(电视剧时间)。


从段誉身上学到了把妹(做备胎)的本领


从杨过身上学到了痴情不变


从令狐冲身上学到了游戏人间


进而


尊重并敬仰侠之大者的郭靖


理解并同情内忧外患的岳不群


羡慕全世界都爱的张无忌


从那个懵懂的郭靖,变成了利己的杨康


从等待段誉虚竹一般奇遇的少年,变成了努力求生存的韦小宝


金庸的文字,塑造了我们一代书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


他的人生,会在无数华语书迷的身上延续下去


他的江湖,不会结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