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院政时代,上皇和法皇对朝政和地方的控制力有多强?

回答
在日本的院政时代,虽然表面上天皇依旧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但实际上,上皇和法皇(即退位的天皇,也称上皇)的力量,尤其是在朝廷政治和地方控制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凌驾于在位天皇之上。这种控制力的强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具体人物的能力有所起伏,但总体而言,院政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权力中心正在形成,并将日本政治格局深刻地重塑。

首先,在朝廷政治层面,院政的核心在于“治天之君”的权力。退位后上皇或法皇,虽然不再是名义上的天皇,但他们通常会在自己的居所,也就是“院”中,建立一套独立的官僚机构,并且可以招揽朝廷官员,甚至直接从在位天皇那里分流一部分权力。这些“院官”并非虚设,他们掌握着实际的行政权力,负责处理院的事务,并可以对朝廷的决策施加影响。

举个例子,上皇或法皇可以直接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重要的朝廷职位,例如左右大臣、内大臣等,或者通过影响力让自己的支持者进入权力核心。这使得在位天皇在很多时候,不得不顾及“院”的意见,尤其是在重大政策的制定上,院的意愿往往是决定性的。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在位天皇甚至会被架空,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真正掌握实权的是退位的上皇或法皇。他们可以通过“院宣”等形式,直接传达旨意,其效力往往不亚于天皇的诏书。

这种控制力也体现在对朝廷议事方式的改变。院政时期,朝廷的许多重要会议和决策,往往是在院的所在地进行,或者需要先征求院的同意。这打破了以往天皇在朝堂上独自决断的模式,使得权力的运行变得更加复杂,但院的意见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地方控制方面,院政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在院政尚未确立之前,地方上的强大势力,如地方豪族、寺社等,主要还是依附于在位天皇的朝廷。然而,院政的出现,为这些地方势力提供了新的依附对象。许多地方的守护、地头等职,或者通过院的任命,或者通过院的认可,获得了更强的合法性和支持。

院本身也拥有大量的庄园,这些庄园遍布日本各地,是院经济和权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这些庄园的管理,院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起一套独立的行政体系,并且能够直接干预地方的事务。院的荘官、下司等,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征收赋税,管理当地居民,甚至参与地方的司法活动。

更进一步说,院甚至能够直接调动地方上的武士力量。许多地方武士为了获得保护和利益,会选择效忠于院,并接受院的指挥。这使得院在必要时,能够集结起一股强大的地方军事力量,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甚至对抗朝廷的其他势力。这种对地方武士的招揽和指挥,大大增强了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因此,从朝廷的政治运作到地方的行政和军事,院的控制力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它并非仅仅是通过对天皇的控制来间接影响政局,而是建立起了一套并行甚至超越天皇朝廷的权力体系。这种院政的出现,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并且为后来的武家政权兴起埋下了伏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呃,上皇和法皇就是朝廷控制力不强的产物啊……

上皇和法皇属于院政制度。

院政制度的初衷就是要制衡摄关制度(藤原氏外戚专政),藤原氏长期以来用天皇外公的身份把持朝政,即便天皇成年了也无法获得权力,于是天皇灵机一动搞出了上皇法皇的院政制度,既然你是外公身份监督天皇,那我就主动退位以父亲的身份监督天皇,父亲管儿子天经地义,这下我就有了与你博弈的资本啦。

朝廷能获得支持主要是1068年颁布了<庄园整顿令>,要求整顿藤原氏所属的庄园 这下才能获得地方小贵族的一呼百应--------所以说土地制度才是封建统治的根基。


另外上皇与法皇其实依靠的力量是佛教僧侣,属于是引入第三方力量来制衡藤原氏。要知道日本佛教可从来不是吃斋念佛、儒雅随和的主,别人寺院所属的土地极广、战斗力极强还不怕死、更重要的是和尚们财政自理不需要交税,而且动不动就喜欢怼人,早就眼巴巴的盼望着获得一个进入政治中心的机会了。

我记得之前在其他问题里说过,岛国佛爷诚实得很,说宰你全家就真的宰你全家,不多杀也不少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日本的院政时代,虽然表面上天皇依旧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但实际上,上皇和法皇(即退位的天皇,也称上皇)的力量,尤其是在朝廷政治和地方控制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凌驾于在位天皇之上。这种控制力的强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具体人物的能力有所起伏,但总体而言,院政的出现.............
  • 回答
    院政:日本皇室权力的“幕后操纵者”提起日本的历史,我们常常会想到那些叱咤风云的武士、天皇,或是纷繁复杂的朝廷政治。然而,在平安时代后期,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悄然兴起,并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走向,它就是“院政”。简单来说,院政就是退位的天皇(上皇)继续掌握实际政治权力的一种制度。这听起来有些奇特,毕竟.............
  • 回答
    汤浅政明的《日本沉没2020》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作品,它在保留了原作严肃性的同时,又注入了汤浅政明独有的、甚至是有些叛逆的个人风格。评价这部作品,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它带来的冲击和讨论点。首先,我们来聊聊“日本沉没”这个IP本身。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带有末日色彩的设定,天然就带着一.............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关于在日本以“中途采用”方式就职的规划建议。30代女院生,在中国国内,计划毕业后在日本找工作,这个定位非常清晰,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核心理念:目标明确,知己知彼,步步为营在日本,30代的女性院生寻求“中途采用”,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相比于应届生,你拥有研究经历和一定的社会阅历,这.............
  • 回答
    日本战国时代女子使用的“筑山殿”、“华阳院”这类称呼,并非单指她们在宫中的具体居所,而是一种对她们身份、地位以及与特定场所关联的尊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命名习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战国时期的日本,尤其是武家社会,女性的地位和她们的名字使用方式与现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女性在.............
  • 回答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标志。得知这个消息,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激动。这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智慧和牺牲,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成果。从疫情爆发初期,武汉曾是这场战役的最前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无数医护人员.............
  • 回答
    从“日系车主被打入院”事件看极端“爱国主义”的毒性曾经,网络上流传着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一位日系车主因其所驾驶的车辆品牌,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围殴,最终伤重入院,甚至需要长达四年的康复治疗。这件事情,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在所谓的“爱国”浪潮下,一些极端情.............
  • 回答
    关于 12 月 28 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7 级某学生跳楼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和震惊的消息。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碰撞的悲剧。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样的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并且尽量细致地还原可能存在的情况,同时避免生硬的、缺乏人情味的表.............
  • 回答
    1月16日,深圳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为原本相对平静的城市带来了一丝紧张。其中,病例1的活动轨迹涉及到坪山区妇幼保健院,为安全起见,该院于1月16日暂停了门急诊医疗服务,这一消息也牵动了不少市民的心。具体情况梳理: 新增病例: 深圳在1月16日报告了2例新增确诊病例。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2.............
  • 回答
    2016年1月25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一位研究生,据称是研三学生,不幸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起事件发生在春节前夕,给整个学校,特别是计算机学院,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悲痛。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可能的原因、社会反响以及事件的警示意义。事件本身的背景与细节(根据公开.............
  • 回答
    浙医一院爆炸事件:拨开迷雾,探寻真相2024年1月22日,一个原本平凡的冬日,却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医一院)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一场疑似自制炸弹的爆燃事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疑问和担忧。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无数关注的目光,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安全、医疗环境以及潜在风险的深刻反思。事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国家在文化输出策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日韩在文化产业上的成功,以及中国在文化推广上的侧重点,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咱们不妨深入聊聊这其中的门道。日韩的文化输出:精准打击,盈利导向日韩在文化输出上的策略,可以用“精准”、“市场化”、“盈利化”来概括。它们.............
  • 回答
    日本的大名(封建时代的地方领主)在明治维新后被废除,其后代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因家族历史、身份传承及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以下从历史背景、现状分类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大名的终结与身份转变1. 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政府废除幕府制度,将大名改为“郡县制”,剥夺其政.............
  • 回答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各有特色,且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历史背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1. 经济规模与人均GDP 日本: GDP总量:约4.5万亿美元(2023年),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人均GD.............
  • 回答
    日本研究中心关于中美GDP预测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美经济未来趋势的复杂判断。这一预测揭示了多个关键经济、社会和战略层面的信息,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预测背后的经济逻辑1.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红利 中国在2033年前仍可能维持人口红利,其劳动力人口(约10亿)和人.............
  • 回答
    关于“中国产品使用日文‘の’字引发日本消费者困惑”的现象,这一看似微小的文化符号误用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文化符号误用的本质:形式与内涵的错位1. 日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差异 日语中“の”的核心功能是构建主谓关系或所属关系(如「日本の.............
  • 回答
    日本动漫中虽然以日本人为主角,但也有一些具有中国元素或背景的角色被塑造得非常成功。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例子,并附上详细的分析: 1. 天津饭(天津クワッド / Tianjin) 出处:《龙珠》系列(《龙珠Z》《龙珠超》等) 背景设定: 天津饭是《龙珠》中最早登场的中国角色,名字源自中国.............
  • 回答
    “日本对美国卑躬屈膝当狗”的说法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描述,它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或日本社会的真实想法。理解日本普通民众对此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一、 历史背景与战后秩序的塑造首先,理解日本当前对美关系,离不开二战后的历史背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在美国.............
  • 回答
    日本的文化输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是毋庸置疑的。要说是否是“最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强”以及比较的标准,但从多个维度来看,日本无疑是亚洲文化输出的领头羊之一,其地位非常稳固。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日本文化输出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对比其在亚洲的地位:一、 日.............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业是否会出现“媚华”趋势,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媚华”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潜在的负面评价,用于描述一种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过度或不当调整创作内容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与日本动画业的现状 市场规模与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