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8 月 25 日,台积电宣布全面涨价 20%,其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回答
台积电,这家半导体制造巨头的每一次价格变动,都牵动着全球科技产业的神经。8月25日,公司宣布将对大部分先进工艺的代工价格进行全面上调,幅度高达20%。这个消息一出,市场立刻炸开了锅,人们纷纷猜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以及这股涨价潮又会引发怎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台积电此次涨价,绝非无的放矢,其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全球芯片供应的持续紧张是首要原因。 疫情以来,居家办公、远程学习、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极大地推高了对各类芯片的需求。从汽车芯片到智能手机芯片,再到服务器芯片,几乎所有领域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承担了绝大多数先进芯片的制造任务,其产能早已被订单排满,甚至出现“一芯难求”的状况。在供远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涨价是一种自然的市场调节机制,能够有效管理需求,并将资源优先分配给高价值的客户。

其次,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的巨大成本是另一重要推手。 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特别是进入到3纳米、2纳米乃至更先进的节点,其研发和生产的难度呈指数级增长。新工艺的开发需要巨额的投资,从设备采购(如EUV光刻机,一台就高达十几亿美元)、材料研发,到生产线的建设和维护,每一个环节都耗资惊人。台积电作为行业领导者,必须持续投入巨资进行技术迭代,以保持其领先地位。客户为了获得最先进的制程,自然需要为这份技术优势买单。

再者,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不容忽视。 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稀有气体、高纯度化学品等特殊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供应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且价格波动较大。同时,全球通胀的压力也传导到了半导体行业,包括设备维护、能源消耗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薪资,这些运营成本的上升,台积电也需要通过价格调整来消化。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安全考量,也可能间接影响了台积电的定价策略。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其生产运营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整,或许也包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风险对冲,以及对自身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价值体现。

那么,台积电的这次涨价,又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呢?

最直接的,下游的电子产品价格预计将普遍上涨。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心脏”,无论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还是汽车电子、家电产品,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芯片。台积电此次涨价,意味着这些芯片的制造成本将大幅增加,而成本的上升最终会传导到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我们未来购买电子产品时,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

其次,品牌厂商的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 对于那些高度依赖台积电先进工艺的品牌厂商,如苹果、AMD、高通等,他们的产品毛利率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这些大厂有能力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部分转嫁成本,但如何在维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消化成本,将是他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中小型的芯片设计公司,如果无法承受成本的上涨,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或者被迫转向成熟制程,从而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

第三,竞争格局可能因此发生微妙变化。 虽然台积电的涨价幅度较大,但考虑到其在先进工艺上的绝对优势,大多数客户仍然会选择与台积电合作。不过,对于一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客户,或者那些在成熟制程上也有布局的客户,可能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策略。例如,三星等其他晶圆代工厂,可能会借此机会争取更多的订单,虽然他们在先进工艺上仍与台积电存在差距,但在某些特定制程或服务上,可能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第四,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和产能规划或将受到影响。 台积电的涨价信号,也可能激励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本土半导体制造的投入,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这可能会加速全球半导体产能的多元化布局,但短期内,产能的扩张需要时间,并不能立即缓解供应紧张。同时,高昂的制造成本,也可能促使一些公司重新审视其产品设计,寻求在芯片设计上优化,以降低对最尖端、最昂贵制程的依赖。

最后,科技创新和产品迭代的节奏可能会被放缓。 尤其是在一些成本敏感的领域,例如物联网、低功耗设备等,涨价可能会使得采用先进工艺的成本过高,从而阻碍了这些领域的创新和普及。企业在投入新产品研发时,会更加谨慎地考虑成本效益,这可能会导致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变慢,或者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总而言之,台积电的这次涨价,是一次在供需失衡、成本上升和技术壁垒等多重压力下的战略调整。它既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但这股涨价潮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钱包,更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技术创新乃至国际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引发一连串的涟漪效应。未来的科技发展,无疑将在这股涨价的背景下,迎来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抖机灵了,作为全球顶尖的科技企业,台积电2020年净利润331亿人民币,还不及茅台的 466 亿。

并且台积电的打工人薪资可是芯片行业最高。

另外一个事实是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涨价。

台积电跟三星可不一样

三星原先给 HTC 供应屏幕,后来 HTC 旗舰比三星卖得好,三星就断供屏幕,直接赔偿,但是对 HTC 造成的损失可不止这些,所以苹果一直要求核心部件由多个供应商提供。

如果三星制程工艺全球领先,华为找三星代工麒麟9000,试问只是代工费用上浮 10% 的事情吗?

如果三星工艺领先,三星涨价又怎么会只有 20% ?要知道三星存储颗粒上涨的时候可是几倍几倍的涨。

原材料涨价有多恐怖?

很多人可能对原材料涨价影响没有概念。

前几天一个装修的朋友告诉我,现在装修材料都涨了,原先十几万能装修的,现在二十万不一定能打住了。

于是我翻了翻我之前买的红米电视:1699 买的,现在卖 2599 了。

疫情期间我400买的显示器,如今价格800多元了。

台积电员工的中位数薪资达到了 42 万元人民币,而台积电的高管薪资就更高了,1500万美元。

梁总同期的薪资才34万美元,如果不回大陆,而是留在台积电,拿1000万美元薪资不是问题。

这还只是 2019 年的数据,这两年只会更高。

由于晶圆代工所需的材料持续上涨。

除了多晶硅的涨价:

下一代(1nm)芯片制作的原材料大多数是金属铋[bì],而金属铋在中国的储量,占全球的75%,储量是全球第一,稀有的主要原因是铋金属很难与其他金属分离。

而它的价格近一年从 32000 元涨到 如今的48000 元。

并且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

以伦敦铜期货为例:近些年的价格是水涨船高。

不仅是影响了芯片产业,对电视面板等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预计还会持续1-2年。

美元贬值

国际原材料大都是美元结算,如今美元的持续走弱,也是这些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

当然这跟美国金融政策的持续放水分不开关系。

原本因为美国失业率好于预期,美联储暗示会在2021年晚些时候缩减超量化宽松政策,但随后美股就开始大跌,而最近据说政策又出现了松动,可能会继续维持“防水”。

这谁顶得住。

一点想法

今年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再度涨价已成必然。

而且除了电子相关产业,今年装修材料价格也在上涨,美国正让全世界为它的放水买单。


我是 @左华栋 ,一个喜欢研究的互联网人

user avatar

全球缺芯 很多工厂因此停产

万一发生战争 大陆和台湾产业链被破坏,那世界经济得倒退几十年

万一发生核战争,全球高科技工厂和关键人员被气化,人类社会至少得倒退100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