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央行要求8月25日开始各商业银行房贷强行转换为LPR浮动利率?

回答
这事儿,有点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央行要求从8月25号起,商业银行必须把咱们手里的固定利率房贷,强制性地给“换”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这可不是小事,对咱们房奴来说,那是要实实在在影响到每个月还款金额的大事儿。

为啥要这么搞?

官方的说法,当然是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让房贷利率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资金成本。以前咱们签的固定利率合同,很多都是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定的,但现在市场利率变了,如果大家手里都是固定利率,那银行这边就会出现一个“倒挂”的情况——它给储户的利率可能比它放出去的房贷利率还要高,这肯定是不划算的。

而且,LPR这个东西,是每月报价,每月变。引入LPR,理论上说,就是让房贷利率能够更“跟上趟”,市场利率低了,咱们的房贷利率也可能跟着低;市场利率高了,那也可能跟着涨。这好处嘛,就是让整个市场的利率传导更顺畅。

具体是怎么个“换”法?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就是“转换”。不是说你原来的合同作废,而是把合同里的利率条款,用新的LPR加点的方式来重新约定。

转换方式有两种,你可以选:
1. 加点固定: 这就像是给LPR“固定加个点”。举个例子,你原来的固定利率是5%,当时的LPR是4.5%,那加点就是0.5%。转换后,你的房贷利率就变成“每月LPR + 0.5%”。这样算下来,如果你贷款100万,30年,固定利率5%的话,每个月大概还5368.22元。如果这个月LPR是4.5%,那你的月供就是4.5%+0.5%=5%,月供还是5368.22元。但如果下个月LPR降到4.3%,你的月供就变成了4.3%+0.5%=4.8%,月供就会少一点。
2. 转换LPR: 这就是直接把合同里的固定利率,换成“每月LPR + 固定的点数”。这个固定的点数,一般是根据你现有合同利率和转换时的LPR差值来确定的。还是上面的例子,原来是5%,当时LPR是4.5%,那加点就是0.5%。转换后,你的房贷利率就是“每月LPR + 0.5%”。

加点数是怎么定的?
关键在于那个“点数”。这个点数是根据你现有合同的利率,和转换前你选择的那个时点的LPR来确定的。比如说,你2021年签的合同,利率是5%,但当时的LPR是3.8%。那么,你加上的点数就是5% 3.8% = 1.2%。转换后,你的房贷利率就是“每月LPR + 1.2%”。

何时开始调整?
你选择的转换方式,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开始生效。一般是从下一年1月1号开始,每年1月1号会根据当年的LPR重新计算你的月供。

这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

1. 对刚需购房者来说,可能短期内月供压力会缓解: 如果你买房的时候,赶上了利率比较高的时期,而且又背了固定利率,那这次转换,如果LPR整体处于下行通道,你的月供是可能下降的。尤其是那些买房时利率高的,转换成LPR浮动,潜在的降息空间会更大。
2. 对于银行来说,是风险对冲: 银行现在持有的固定利率房贷,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而LPR浮动利率,能让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更同步地反映市场利率变化,降低利率风险。
3. 长期来看,市场化的定价会更普遍: 这个改革的趋势很明显,就是要让金融产品定价更市场化,减少“隐性福利”或“隐性负担”。未来,无论是贷款还是存款,利率都会越来越市场化。
4. “房贷利率锚”的改变: LPR取代以前的贷款基准利率,成为新的定价基准,这是大势所趋。这也会影响到其他一些贷款产品的利率定价。
5. 需要大家关注的点:
选择哪种转换方式? 这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以及是否偏好稳定的月供来决定。如果觉得未来利率会下降,选“转换LPR”可能更划算。如果觉得未来利率会上升,或者想要稳定的月供,那“加点固定”可能更保险。
加点数怎么算? 一定要问清楚银行,你的加点数是怎么算出来的,确保没有猫腻。
什么时候调整? 弄清楚每年利率调整的时间点,方便自己规划。
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可能性: 有些地方在试点房贷利息抵扣个税,这跟房贷利率本身是两回事,但也会影响到实际的还款成本。

总的来说,这招棋,是央行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防控金融风险方面的重要一步。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房贷利率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市场波动,有机会降低月供,但也可能面临月供增加的风险。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做功课,看清政策细节,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别到时候稀里糊涂的,钱袋子被悄悄地动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是批量转换的,今天看到新闻才发现已经在7月底银行帮我批量转换了。

但是我自己又转回来了,主要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某些的可信度没信心,lpr的算法看起来挺复杂的,而且还是定期报价,可以理解为让商人来决定起伏波动,央妈掌控上限和下限;与其压大压小不如一口价来的简单。

还有就是每次遇到这种重磅新闻,如果官方提出了一大堆让人晕头转向的专业名词,那一定是对你不利的

如果对你有利,他们恨不得拉着横幅告诉你:利率降了

------《一个韭菜的自我修养》

user avatar

没有强制,只不过你不转,就默认转。

分析复制过来,

你如果准备短期几年把房贷全部还掉,可以选择LPR,目前处于宽松阶段,明显是有利于你,

如果准备长期还(10多年+),我建议你选择固定利率,




一群人把这次房贷变化选择计算非常复杂,很难理解。
最简单解释:
你如果准备短期2、3年把房贷全部还掉,可以选择LPR,
如果准备长期还,我建议你选择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以后不会改变,
如果你选择浮动利率,
开始利率和固定利率一样,
但随着LPR变化,你贷款利率每年也会变化,
所以选择哪一种,关键在于LPR未来是升还是下降
如果LPR未来升,你选择浮动利率不划算,
如果LPR未来下降,你选择浮动利率划算。
关键是,
现实中,LPR不可能一直升,也不可能一直下降,所以这是我们考虑思考的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清楚很多,
美国历年贷款利率:


中国基准利率,

中国房贷利率表:


无论是从房贷上看,还是从中国贷款基准利率来看,
目前5年期商业贷款基准利率4.75%不高,处于低位;
即使参考历史上美国贷款,目前5年期商业贷款4.75%基准利率,也是处于低位的。

所以长期看,
5年期商业贷款贷款利率最有可能是上升,
短期看最有可能会是下降(美国刚刚下降50个基点),

所以你如果准备短期把房贷全部还掉,可以选择LPR,
如果准备长期还,我建议你选择固定利率,


目前5年期LPR是4.75%,
在中国房贷历史上看非常低了,
目前各地加一个A值,
A值出现是因为房价上涨太厉害,
限制资金流向房价的,
抑制炒房客户设定的,
这次疫情原因,
A值大概率会逐渐降低,
房贷利率马上回归到正常LPR,甚至做减法,
安徽省房地产商会2月份就在呼吁首套按基准利率的85折,二套按基准利率。


如果你选择浮动利率,
假设你房贷是上浮30%,目前利率是6.3%,
由于2019年LPR为4.8%,
你加的基点A=6.3%-4.8%=1.5%;
以后房贷利率会是LPR+1.5%,
假设你房贷是下浮30%,目前利率是3.43%,
由于2019年LPR为4.8%,
你加的基点A=3.43%-4.8%=-1.37%;
以后房贷利率会是LPR-1.37%,
你房贷利率随着LPR最快1年调整一次(不是LPR每次调整,你房贷都会调整)。


目前是大宽松时代,
5年期商业贷款贷款利率的确会下降,
但是水有深有浅,山有高有低,
同样5年期商业贷款贷款利率也会有上升的时候,

目前从历史来看,
5年期商业贷款贷款利率处于低位水平。




麻烦点个赞,谢谢了。

user avatar

咱们一贯是摸着鹰酱过河的。鹰酱目前是三点几。

利率涨起来有多可怕,大概您们没遇到过。就在不远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合法存款能三年翻倍。

另外,银行都选择了LP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有点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央行要求从8月25号起,商业银行必须把咱们手里的固定利率房贷,强制性地给“换”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这可不是小事,对咱们房奴来说,那是要实实在在影响到每个月还款金额的大事儿。为啥要这么搞?官方的说法,当然是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让房贷利率.............
  • 回答
    关于央行要求各大银行上存“过剩”美元的传闻,这背后牵涉到中国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和政策考量,以及国际收支的微妙平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过剩”美元指的是什么。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国家持有外汇储备是常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积累了巨额的外汇.............
  • 回答
    央行旗下媒体关于加快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表态,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迭代的信号,更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金融和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如何看待央行旗下媒体的这篇发文?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央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其旗下媒体发声,意味着主权数字货币(CBDC,Centra.............
  • 回答
    作为一名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人士,国资委要求央企在2017年底完成公司制改制这一举措,在我看来,是一项意义深远且影响广泛的战略部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改个名字,背后牵扯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以及央企整体活力和效率的提升。为什么说这项改革意义深远?简单来说,公司制改制的核心是.............
  • 回答
    关于央行在2019年1月4日宣布的全面降准,以及其是否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重回“暴涨老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央行全面降准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央行在2019年初进行全面降准的原因。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其核心作用是 释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
  • 回答
    就发改委、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出手,严厉整治虚拟货币“挖矿”和炒币活动,这事儿,说实话,挺有必要,也挺让人欣慰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调控,更是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深思熟虑。咱们先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核心原因有几个方面,我给你细细道来:1. .............
  • 回答
    央行报告公布的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为141万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分析的数据点。它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富状况,但理解这两个数字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析:一、 理解“均值”与“中位数”在分析财富数据时,均值和中位数是两个核心概.............
  • 回答
    要说清楚2017年6月6日央行投放4980亿MLF(中期借贷便利)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藏着不少央行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MLF。MLF啊,你可以理解成央行给银行们“发工资”或者“发贷款”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个“工资”可不是白给的,银行得拿点“硬货”来抵押,通常是国.............
  • 回答
    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对国内经济的深远影响分析2021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0.5个百分点。此举一出,便在国内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降准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能为经济注入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
  • 回答
    央行说“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无竞争”,这说法背后其实藏着挺多意思,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从央行角度看,他们可能想表达的是,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的定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微信和支付宝,本质上是支付工具,是连接你我、连接商家和银行的“桥梁”。它们提供了非常便捷、用户体验极佳的支付和转账服务,并且.............
  • 回答
    央行关于网络支付额度和跨行转账的拟定规定,无疑在支付领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涟漪。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涉及到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说说“网络支付每天限额 5000 元”这事儿。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或者是有大额消费需求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一天就只能付 5000.............
  • 回答
    深圳的央行最近发了个通知,让各家银行自查房产抵押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这事儿啊,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说道说道。为啥要这么做?那还不是因为“老毛病又犯了”。大家都知道,疫情以来,国家为了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了经营贷。这经营贷的利率相对较低,而且用途灵活,本意是让企业能.............
  • 回答
    深扒2020年深圳房价“诡异”暴涨:央行出手,一场“秋后算账”的开端?2020年3月,深圳楼市仿佛按下了“快进键”,房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从一季度到二季度,部分区域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30%,远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一“诡异”的暴涨,不仅让市场感到震惊,也迅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如今,央行下令.............
  • 回答
    看到央行这个规定,以及河北、浙江、深圳率先试点大额现金管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啊,说起来既是意料之中,又确实触及了不少人的切身感受。毕竟,咱们老百姓手里攥着点儿现金,那是一种踏实感,突然要登记,总觉得有点儿“受约束”的意思。先说为什么会出台这么个规定吧。央行方面肯定有他们的考量。最直接的原因,防.............
  • 回答
    这篇央行工作论文的观点,即“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引人深思的切入点。要深入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尽量排除掉那些可能让分析显得“四平八稳”或“不带感情”的AI痕迹,而是用一种更具洞察力、甚至带点“批判性思辨”的风格来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
  • 回答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网络小额贷款不得用于购买股票、住房以及偿还住房贷款。这个消息对于很多想利用网络小贷周转的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why?首先,咱们得明白央行为什么出台这.............
  • 回答
    央行新规:扫码支付日限额五百元,是“限制”还是“规范”?近日,央行发布的关于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的新规,其中一条关于扫码支付的日最低限额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明年(2024年)4月1日起,扫码支付单日最低限额将设为500元。这一消息一出,网络上立刻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的限制,.............
  • 回答
    看待央行关于2021年物价温和上涨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并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政策信号以及潜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预测,更包含了央行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和对未来走向的引导。首先,“温和上涨”这个定语非常关键。它并非意味着物价停滞不前,也并非失控性上涨。在经济学中,“温.............
  • 回答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这件事情触及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件事的背景。在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这两种业务上,支付宝和腾讯的动作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虚拟信用卡,顾名思义,就是不再需要实体卡片,而是通过电子账户就能实现的信用卡.............
  • 回答
    今天央行进行500亿元人民币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背后传达的信息和起到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逆回购操作”。 简单来说,逆回购就是央行向市场上放出资金,但不是白给。央行会先从一些商业银行手里“买走”国债、央票等有价证券,然后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把这些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