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

回答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这件事情触及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件事的背景。在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这两种业务上,支付宝和腾讯的动作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虚拟信用卡,顾名思义,就是不再需要实体卡片,而是通过电子账户就能实现的信用卡支付。这种方式无疑更便捷,对于习惯了线上操作的年轻人来说,接受度很高。而面对面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扫码支付,更是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成了日常消费的标配,无论是餐厅、超市还是街边小贩,都能看到二维码的身影。

那么,央行在这个时候出手叫停,其考量点是什么呢?我个人理解,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安全和风险防控。这是央行最核心的职责。虽然第三方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虚拟信用卡的授信和风控体系,与传统银行相比,是否足够完善?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盗刷或者欺诈,谁来承担责任?而面对面支付,虽然普及度极高,但在交易的底层安全保障、信息的加密以及用户隐私的保护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地方。央行作为金融体系的“管家”,自然要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有高度警惕,确保整个支付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不让“技术进步”成为“风险敞口”。

二是对支付体系的整体考量和规范。中国的支付市场发展得非常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种高度集中的情况,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可能带来垄断的风险,并且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传统银行来说,也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央行叫停这些业务,可能也是在给市场一个信号,表示不能任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无序扩张,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它也可能是在为未来的支付体系建设做一些铺垫,比如是否会推动更安全、更统一的支付基础设施,或者对现有支付规则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

三是推动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金融科技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而不是为了颠覆或取代现有的金融秩序。央行暂停这些业务,并不意味着否定了这些创新方向。相反,更可能是一种“正本清源”的姿态,希望支付宝和腾讯能在更规范的框架下,继续探索和创新。就像盖房子一样,你不能只顾着盖得快,而忽视了地基是否牢固,结构是否合理。央行这次的举动,更像是在给这些“高楼”加固地基,确保它们能够稳健地生长。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被暂停的这些服务无疑带来了便利。比如,虚拟信用卡申请和使用门槛可能更低,而扫码支付更是解放了钱包。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支付环境,对所有用户都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是一次对金融科技发展中潜在风险的审慎管理,也是对支付市场秩序的一次规范。这背后体现了监管部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效率与安全方面的复杂考量。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依然充满机遇,但前提是必须在合规、安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猜测央行叫停的理由——风险!

虚拟信用卡:身份验证太简单,无法保证身份准确性。挑战了目前信用卡关系个人信用的基础。

二维码支付:收款源不可控,二维码生成容易,对收款人身份(或者说二维码本身)无法及时核查和风险管理,容易被利用诈骗或用作其他用途(目前已有二维码诈骗的事件发生)

当然也有部分保守、既得利益者对创新思维的拦截意思。

本质上还是【安全】、【快捷】两大因素的博弈!

我们对支付宝等互联网新贵的金融创新乐观其成,保持欣赏。

同时也对保守方、监管机构提出的质疑表示理解。

只要给我们留下继续博弈的空间和机会就行!

我相信,最终,时代总是要前进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服务,这件事情触及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件事的背景。在虚拟信用卡和面对面支付这两种业务上,支付宝和腾讯的动作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虚拟信用卡,顾名思义,就是不再需要实体卡片,而是通过电子账户就能实现的信用卡.............
  • 回答
    最近央视叫停非转基因广告的消息,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一些讨论。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考量,不能简单地用“支持”或“反对”来一概而论。首先,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央视作为国家级的媒体平台,其广告内容自然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宣传,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一些人.............
  • 回答
    央行报告公布的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为141万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分析的数据点。它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富状况,但理解这两个数字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析:一、 理解“均值”与“中位数”在分析财富数据时,均值和中位数是两个核心概.............
  • 回答
    要说清楚2017年6月6日央行投放4980亿MLF(中期借贷便利)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背后藏着不少央行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MLF。MLF啊,你可以理解成央行给银行们“发工资”或者“发贷款”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个“工资”可不是白给的,银行得拿点“硬货”来抵押,通常是国.............
  • 回答
    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对国内经济的深远影响分析2021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0.5个百分点。此举一出,便在国内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降准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能为经济注入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
  • 回答
    央行说“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无竞争”,这说法背后其实藏着挺多意思,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从央行角度看,他们可能想表达的是,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的定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微信和支付宝,本质上是支付工具,是连接你我、连接商家和银行的“桥梁”。它们提供了非常便捷、用户体验极佳的支付和转账服务,并且.............
  • 回答
    这事儿,有点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央行要求从8月25号起,商业银行必须把咱们手里的固定利率房贷,强制性地给“换”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这可不是小事,对咱们房奴来说,那是要实实在在影响到每个月还款金额的大事儿。为啥要这么搞?官方的说法,当然是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让房贷利率.............
  • 回答
    关于央行在2019年1月4日宣布的全面降准,以及其是否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重回“暴涨老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央行全面降准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央行在2019年初进行全面降准的原因。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其核心作用是 释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
  • 回答
    央行关于网络支付额度和跨行转账的拟定规定,无疑在支付领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涟漪。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涉及到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说说“网络支付每天限额 5000 元”这事儿。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或者是有大额消费需求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一天就只能付 5000.............
  • 回答
    关于央行要求各大银行上存“过剩”美元的传闻,这背后牵涉到中国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和政策考量,以及国际收支的微妙平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过剩”美元指的是什么。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国家持有外汇储备是常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积累了巨额的外汇.............
  • 回答
    深圳的央行最近发了个通知,让各家银行自查房产抵押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这事儿啊,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说道说道。为啥要这么做?那还不是因为“老毛病又犯了”。大家都知道,疫情以来,国家为了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了经营贷。这经营贷的利率相对较低,而且用途灵活,本意是让企业能.............
  • 回答
    深扒2020年深圳房价“诡异”暴涨:央行出手,一场“秋后算账”的开端?2020年3月,深圳楼市仿佛按下了“快进键”,房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从一季度到二季度,部分区域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30%,远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一“诡异”的暴涨,不仅让市场感到震惊,也迅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如今,央行下令.............
  • 回答
    看到央行这个规定,以及河北、浙江、深圳率先试点大额现金管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啊,说起来既是意料之中,又确实触及了不少人的切身感受。毕竟,咱们老百姓手里攥着点儿现金,那是一种踏实感,突然要登记,总觉得有点儿“受约束”的意思。先说为什么会出台这么个规定吧。央行方面肯定有他们的考量。最直接的原因,防.............
  • 回答
    这篇央行工作论文的观点,即“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引人深思的切入点。要深入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尽量排除掉那些可能让分析显得“四平八稳”或“不带感情”的AI痕迹,而是用一种更具洞察力、甚至带点“批判性思辨”的风格来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
  • 回答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网络小额贷款不得用于购买股票、住房以及偿还住房贷款。这个消息对于很多想利用网络小贷周转的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why?首先,咱们得明白央行为什么出台这.............
  • 回答
    央行新规:扫码支付日限额五百元,是“限制”还是“规范”?近日,央行发布的关于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的新规,其中一条关于扫码支付的日最低限额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明年(2024年)4月1日起,扫码支付单日最低限额将设为500元。这一消息一出,网络上立刻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的限制,.............
  • 回答
    看待央行关于2021年物价温和上涨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并结合当时的经济环境、政策信号以及潜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预测,更包含了央行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和对未来走向的引导。首先,“温和上涨”这个定语非常关键。它并非意味着物价停滞不前,也并非失控性上涨。在经济学中,“温.............
  • 回答
    央行旗下媒体关于加快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表态,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迭代的信号,更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金融和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如何看待央行旗下媒体的这篇发文?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央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其旗下媒体发声,意味着主权数字货币(CBDC,Centra.............
  • 回答
    今天央行进行500亿元人民币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背后传达的信息和起到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逆回购操作”。 简单来说,逆回购就是央行向市场上放出资金,但不是白给。央行会先从一些商业银行手里“买走”国债、央票等有价证券,然后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把这些证.............
  • 回答
    关于央行即将发行的DCEP(数字人民币),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更可能触及到金融体系的深层变革。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DCEP是什么?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首先,要明确DCEP并非我们常说的比特币那样的加密货币。它是一个法定数字货币,由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