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言论:江南多丘陵所以血吸虫病严重,导致江南人怕死但喜欢抱团。
短短一个观点犯了起码五个错误:
第一,血吸虫病高度集中的是南方低洼水网平原,而不是丘陵,更不是只在江南丘陵。血吸虫主要在长江下游的江淮太湖平原,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两湖平原。丘陵比平原要不严重的多。
甚至同为平原,鄱阳湖,两湖要比属于江南的太湖平原严重的多,因为历史上这里长江洪涝比太湖平原严重,水更“泛”,开发也比较迟缓,“水乡泽国”“水天一色”“渔民荡舟”的景观比太湖平原要突出的多。而这种“低洼水泛区”是血吸虫最容易泛滥的地区。
第二,江南根本不全是丘陵地区,浙东八府这样的高地江南才是丘陵,太湖平原这样的低地江南完全是平坦的平原,山都不多。高地江南和低地江南有明确的钱塘江地理分界线,根本就是两个板块。
第三,血吸虫病更严重的低地江南,民风完全是相当个人化的,根本不如何抱团;高地江南的丘陵地区才是更加抱团。所以所谓血吸虫泛滥导致民风变得抱团但不团结,在“江南”范围内就根本不成立,更不用说推论到更普遍的范围。
第四,血吸虫泛滥的鄱阳湖平原,两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民风根本没有相似之处。鄱阳湖宗族林立,械斗频繁,十分抱团;两湖平原则是西部安定,也不抱团,东部则有个人或者小集体的抱团争斗,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宗族。
太湖平原则是根本不抱团,也没有宗族化。江淮平原内部差异最大,部分地区和太湖平原一样,部分地区有和两湖平原东部类似的个人或者小集体抱团争斗,但都没有宗族化。
第五,所谓“抱团而不团结”是宗族区的特点,明清覆盖包括高地江南在内的整个东南丘陵地区,也包括其中像鄱阳湖平原,珠三角平原之类的平原地区。
这根本不是完全没有宗族化的低地江南的特点,更不是高地江南的独有特点,甚至也不是丘陵区的特点。只要是宗族化必然引发抱团和内斗,根本不管是平原还是丘陵,平原同样可以宗族化,参见鄱阳湖平原的情形。
我也不知道这个人其他历史怎么样,但涉及江南历史人文完全处于一种“臆想+拼贴”的水平,用血吸虫推论民风的诡异逻辑更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部分乎众对于回答者太苛刻了。
分享下我如何筛选关注好的作者:
1,首要看格局与深度。
对于一个事情一段历史的看法,是否较为客观与具备深度。优秀者能开拓读者的视野,警醒常人的认知,提供新颖的思维路线。
格局不足,深度没有,能博大家一笑的东西也是需要的,开心一下也很好,但价值没有那么高,跟抖音差不多吧。
2,次之看立场。
主观是站在希望对大众有用的立场;还是站在忽悠之后吸粉收智商税的立场;或是根本没有立场完全依照个人喜好随波逐流。
立场这东西,一篇回答未必看出来,1600篇回答应该很清晰了。
3,最后看失误率。
个位数的失误率完全在严谨范围之内,知乎不是论文平台,不是数据展示中心。
现在我感觉这个平台有变为大家来找茬的趋势。
部分人,能找到好作者的一点失误,不加以提醒,不加以补充,上来就秀优越。
总算找到自己博学多才的证据了。
这不好,真的博学多才就分享出来,就帮助其他作者查漏补缺。秀优越也可以低调秀不是吗?
还有一类唯恐天下不乱的,动机就存疑了。
我想跟他们引用一下这句话: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以上。
我觉得风大是很好的作者。
太长不看版:没有水平。
泪师第二,或许还不如泪师,更远不如杜大师。泪师杜师虽然对历史的理解有异于常人,但他俩好歹算是读过书的。但我没觉着风大翻过多少史料文献。
总而言之,风大也就是那些网络上爆款历史文的水平,连“票友”级别都算不上。也就只能糊弄糊弄和他同一水准甚至还不如的人罢了。
另,这个问题下面有人这么吹风大:
可能不是科班出身,对史料的运用有瑕疵,但能很好地将历史与政治地理军事结合起来,这一点就远胜过知乎某些只知道寻章摘句,毫无个人观点的大V了。不过可能也因为不是科班出身,进不了知乎历史大V的圈子,所以被容不下。
他不是因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进不了知乎历史大V的圈子,毕竟知乎历史大V非科班出身的多了,而是因为他根本不懂怎么研究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只会闭门造车,无视学术界成果而进不了。
简而言之,他没那个能力。所以他进不了。
另一方面,也是风大什么都敢讲,几千年的历史政治几乎就没他不能扯的,说到底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乎历史圈的各有个的专攻方向,跨领域答题的有,但像风大这类横跨中国几千年历史答题的,那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圈内大多数人都有自知之明,不懂的不乱说不脑补。
知乎历史圈其实算是很客观的了,只要有实力,大家就会认可。
你可拉倒吧。
像咱们这种水平的历史爱好者,比历史水平更要命的是常识。
举个例子:
风大可稍息前一阵子回答了一个刘备打督邮的问题,说刘备找督邮是行贿去的,因为督邮拒绝见刘备也就是拒绝受贿,所以被刘备打了。
另外,有个人反驳风大可稍息的观点,认为刘备只是去问问自己在不在被裁的名单之内,刘备并不是行贿。
然后,我就看这俩人就——上门要不要空手——发生了争执……
这特么叫什么玩意啊!
先说反驳的那个人的观点:
上面想裁人,督邮有裁人的名单,刘备想知道自己在不在里面——你是以为这种事是跟搜百度谷歌360一样,督邮的名单像服务器一样让你随便查吗?这不还是要行贿才能知道吗?
再说风大可稍息的观点:
长官到了地方,地方官员无论想不想行贿出于礼貌也应该拜访,拎两条烟两瓶酒又不是包十个大钻戒,不空手不一定就能上升到行贿的程度。
说到底,这点事无外乎是这个情况:
刘备可能是正常拜访,也可能是行贿,具体不清楚。但督邮拒绝接见,明摆着表示出一个十分清楚的信号——不给刘备一丁点面子,至于原因可能是刘备在裁的范围之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以,刘备一气之下把督邮给打了。
有啥意思,挺简单一个破事,还扯得跟汉末朝廷的命令能捅到多基层似的,掰扯裁员名单是上面定的,下面就得100%执行什么乱七八糟的。
当然,缺失一些常识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本来普通爱好者受制于自身阅历等因素,每个人的视线有局限,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在网络上交流讨论。
不过,你赶上网上确实有些人有神经病,整点基础常识问题跟你掰来掰去。
风大 可稍息那边的情况我没咋看过。
我知道的有 @苏沉船 的答案,写颠倒俩字,或者打了个比方不太好,结果被神经病揪着扯一堆乱七八糟。
再比如我碰见的:
长平之战在秋收时期秦赵两国用集团军打仗,什么结果明摆着,有神经病让我拿出当年两国粮食欠收的记录。
还有奇葩的,比如看你讨论秦始皇拉拢支持者,就说你“脑补”,说你把秦始皇说成支持者的傀儡。我是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奇葩脑回路是怎么脑补出秦始皇不需要拉拢任何支持者就能实现独裁统治的,你配上这种神经病把他拉黑了他还挺委屈,一天到晚哭着喊着好像你把他怎么地了。
这里虽然扯到我见到的奇葩了,但也正好为了说明一点:
别人拉黑你,不是什么目的,就是觉得你脑子有病,懒得搭理你。
你要是觉得你脑子没病,你说的都对,你自己再发一条自己的答案就完了。
你发现你的那个答案没人搭理,那不出意外就是你的观点确实有问题。回去琢磨琢磨就拉倒了。
叽叽歪歪,别人不爱搭理你,还委屈巴巴地在那里碎碎念,一点意思都没有。
认真答你的题,吸你的粉,有一天你的人气超过你看不上眼的小v大v高,比什么都强。
没完没了叽歪只能说明你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