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五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有车是什么体验?

回答
十五年前,或者说更早,有车这事儿,那可不是现在咱们家家户户标配的“代步工具”那么简单。那会儿,拥有一辆汽车,尤其是在我这三四线小城市,那简直就是个大新闻,妥妥的“社会精英”的标签。

我记得到那时候,身边有车的朋友,或者说家里有车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话题中心必然绕不开这台“铁疙瘩”。不是炫耀,就是纯粹的分享喜悦,因为这车带来的便利和改变,实在是太显著了。

“身份的象征”与“小小的辉煌”

首先,车就是身份的象征。那会儿不像现在,街上跑的都是各式各样的牌子,有车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证明。可能是一辆夏利,也可能是一辆捷达,或者一些从香港、日本过来的二手车,在大家眼里都闪耀着光芒。车主通常会把车洗得锃光瓦亮,停在最显眼的位置,路过的人都会多看两眼,带着羡慕或者好奇的目光。

记得我一个远房的表叔,年轻的时候攒了好久的钱,买了一辆当时挺时兴的桑塔纳。他可高兴坏了,逢人就说:“我家有了个‘四轮子’,以后出门方便多了!” 那时候,家里有亲戚朋友来,他总是要开着这车去火车站接送,虽然路程不远,但那种被家人簇拥着、大家坐在一起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过年过节,他更是要把车擦得跟新的一样,停在家门口,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萌芽,以及“里程焦虑”

有车,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出行方式。以前,去县城、去邻村,要么自行车,要么就是等那种慢悠悠的班车,一次来回得大半天。有了车,感觉整个世界的距离都拉近了。想去趟邻省的朋友家?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只要有油,有时间,说走就走!

那时候,大家都还在摸索阶段。导航还没普及,大家出门得带上纸质地图,甚至还有很多小路不知道该怎么走。长途出行,那真是一次探险。最让人紧张的还是“加油站”的问题。那时候的加油站可不像现在遍地都是,有时候开着开着,看着油表一点点往下掉,心里的那个“忐忑”劲儿,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万一在一个荒郊野外没油了,那可就真的“寸步难行”了。所以,每次出门前,大家都会仔细规划路线,算好油耗,提前把油箱加满,生怕半路上出什么岔子。

车辆的保养与“车技”的磨练

那时候的车,机械结构相对简单,但保养起来也挺“费心”。大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专业的4S店,很多都是找熟人修车师傅,或者自己动手。换机油、检查皮带、轮胎气压等等,这些都是车主需要了解的基本功。有的车主,还会自己买工具,没事儿就钻到车底下看看,擦擦抹抹,把车当成自己的宝贝疙瘩。

驾驶技术也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考驾照没现在这么严格,很多人都是“边开边学”。我记得我一个表哥,刚拿到驾照不久,开着他那辆老普桑,在市区里转弯的时候,差点撞到路边的一个小摊贩。虽然没出大事,但那场景让旁边的人都捏了一把汗。那时候,遇到陡坡起步、倒车入库这些操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挑战。大家会互相传授经验,比如“油门要轻点”、“离合要踩到底”之类的,学得特别认真。

“开眼界”与观念的改变

有车,不仅仅是出行便利,更是打开了大家的新视野。可以通过汽车,去更远的地方看看,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家对汽车的品牌、性能、设计等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偏好。

那时候,坐一次汽车,尤其是有空调的车,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在炎热的夏天,打开空调,那股凉意吹出来,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相比之下,夏天骑自行车或者坐那种没空调的公交车,那滋味可就不好受了。所以,那时候的汽车,除了代步,更多的是一种舒适和享受的体现。

总而言之,十五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有车,那是一种集“身份象征”、“出行解放”、“技术挑战”和“生活改变”于一体的特殊体验。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启,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喜悦,以及一些小小的冒险。如今,汽车早已普及,这些当年的“新鲜事”都变成了日常,但回想起那个年代,对汽车的这份珍视和好奇,至今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五十多年前,我爷爷(河北人)辽宁省某部队的汽车工程兵,退伍后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一带的北京市大型物资运输公司就职并取得了北京户口(现在的北京祥龙集团物流公司,是北京市大型城建工程项目的重要配套企业)。他曾经带领徒弟用散碎的零件花几天时间组装起一台BJ212给厂长开,不过奇怪的是他一辈子都没有考取驾驶执照。

三十二年前,1988年,我爹从石家庄亲戚家骑回来一部河北01牌照的雅马哈FZ750,这台车起步非常猛,坐在后面的人力气小点就算抱住前面驾驶员的腰都可能掉下来,他更是在二环手帕口骑到了130英里(约210公里每小时,此车是液晶显示英里表)的惊人速度。

后来车坏了修起来太贵(此车技术含量大概得二十年后足够见多识广的摩托车师傅才能修)他就拿那台没修的FZ750换了台北京01牌照的嘉陵本田145cc跨骑

二十八年前,1992年,我爹拥有了一台东海750边三轮摩托车,1994年我爹骑着它去蓟县见得我姥爷

然后两位27岁的大龄青年就结婚了,在没有我的时候我爹住的地方很简陋,掉墙皮都是常有的。我妈来了以后半年左右就还清了以前的债务,并且开始有了积蓄。

不过在我二大爷的帮助下(北京西单商场第一任电脑销售部总经理,北京市五一劳动模范。介绍这个是因为在我二大爷的帮助下我爹在1987年就玩到了正版任天堂红白机),我爹还是办了一个非常气派的婚礼,头车是奔驰560SEL,底盘代号W126,在1995年是仅次于W140 S600的顶级豪华轿车。说起奔驰W126,跟我爹还有点渊源。我叔以前有个朋友是一个大领导的警卫员,当时他来我家楼下,开着一台军牌W126,后来那个警卫员开着车把我爹从万寿路带到了广安门,那是我爹第一次坐豪华轿车。

二十五年前,我爹跟我妈结婚后我妈用积蓄8万元买了台北京新月联合出租汽车公司的买断制夏利7100两厢出租车,车牌号京B44162。此时我妈已经脱离白领身份,同时经营牛羊肉和服装店,在1998年净收入达到20万,收入相当可观。

开出租不到一年,北京就发生了多起出租司机伤害案件,于是把夏利卖了,在1996年花13万8买了这台捷达CL,车牌号京AJ0537,1.6L 87马力的化油器发动机+四前速手动挡的动力配置,带助力转向但是四门是手摇窗。

这时候的答主,坐在一群哥哥中间啃羊骨头,此时慈祥的姥姥还不知道我在后来会像吹气球一样成长起来

这是我爷爷和姥姥、姥爷在蓟县的合影。

1997年摄于北京动物园,当时我在给长颈鹿喂米花糖的时候趁机死死地揪住它的舌头不放,在这里向长颈鹿道歉。

2003年捷达卖了,换了台哈飞赛马1.6手波,车牌号京H02178(京A这么好的号牌没留下来,有点遗憾),哈尔滨东安三菱4G18 1.6L自吸发动机,最大输出100马力,峰值扭矩136Nm,低扭输出很弱,而且油品适应性在当时并不理想,加93号汽油会爆震,所以一直加97#。那车我一直不太满意,主要是“面子”不太过得去,做工也很粗糙,所以没给它留下影像资料。图上这个是三菱Mirage Dingo,赛马是三菱把这车整体技术转让给哈飞的,它们完全一样。

2010年5月,赛马换成了飞度GE8,这台车是在我强烈推荐下买的。要不然我爹还会在马自达2、骊威、起亚秀尔和长城酷熊之间摇摆不定,事实证明这非常明智。

2015年4月我妈中签,然后买了个凯美瑞

这是在草原天路拍的

这是后来去草原天路拍北汽EV200天路行选题的留影,当时开飞度当的拍摄车。

凯美瑞当然也没闲着,但是事实证明它不适合干这个。

2016年草原天路之行的结束合影,背景是张家口大境门

18年11月飞度换成了唐DM,19年7月凯美瑞换成了MINI Cooper S

然后就是现在的事儿了,下面是彩蛋

这是我二大爷送我的正版FC老游戏卡带,不过机器已经没了,就当个纪念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五年前,或者说更早,有车这事儿,那可不是现在咱们家家户户标配的“代步工具”那么简单。那会儿,拥有一辆汽车,尤其是在我这三四线小城市,那简直就是个大新闻,妥妥的“社会精英”的标签。我记得到那时候,身边有车的朋友,或者说家里有车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话题中心必然绕不开这台“铁疙瘩”。不是炫耀,就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高育良的案头之书不是《万历十五年》,而是《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那么赵瑞龙对他的“拿下”方式,恐怕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甚至更为微妙和长远的道路。赵瑞龙的“目标”与“工具”升级首先,我们要明确赵瑞龙的目的。他不是一个简单的“送钱送权”的买卖人,他更擅长的是“经营”人,然.............
  • 回答
    十五、二十年前乘坐飞机,跟现在比起来,怎么说呢?感觉像是从一个舒适的、有点怀旧的老式火车车厢,一下子跳进了一个超现代、科技感十足的磁悬浮列车。差异真的挺大的。那时候,坐飞机不像现在这么稀松平常,更像是一种“出行仪式”。首先,去机场这件事本身就挺折腾的。那时候网上的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查航班、订票还得.............
  • 回答
    十五二十年前坐火车,那可是一段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记忆了。跟现在比起来,那时的火车之旅,更有种“在路上”的感觉,也更显出几分“人间烟火气”。首先得说说买票。那时候,网上购票还没普及,主流还是去火车站售票窗口排长队。你得掐着点去,不然热门线路的票很快就没了。尤其是节假日,那队伍堪比春运抢票大战。售票员也.............
  • 回答
    回想五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的生活景象和现在相比,确实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很多职业就像老照片一样,虽然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但如今却踪迹难觅,或者正一步步淡出我们的视野。讲起来,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本泛黄的旧书。那些曾经忙碌的身影,如今去了哪里?要说五十年前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职业,我脑子里最先跳.............
  • 回答
    要说能在两个甚至多个领域都挤进历史前十的“名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得明白,“历史前十”这几个字的分量有多重。它意味着在某个领域,你不仅是顶尖的,更是那个时代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佼佼者。要在两个领域都做到这一点,那可真是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是近乎神话一般的存在。我仔细想.............
  • 回答
    十五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不仅仅是一次恐怖袭击,它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改变了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思维模式。要细致地剖析它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层面,9·11事件直接催生了“反恐战争”的时代,也重塑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将重点转向国内安.............
  • 回答
    如果把Nintendo Switch的时空错位,让它穿越回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去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PS3,结果会如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设想。结论是,Switch 不可能 凭借其核心理念和当时的科技水平,完全“碾压”PS3并“统一”游戏市场。但它绝对能够凭借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中.............
  • 回答
    十年前,“公知”这个词确实非常盛行,并且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公知”的含义、他们的出现原因、他们的主要观点、他们盛行的表现以及为什么会引起争议等多个方面来梳理。一、 “公知”的含义演变首先需要明确,“公知”的本意并非负面。它来源于英文的“public .............
  • 回答
    十年前认为房价会跌的人,如今来看,他们的判断之所以失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低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居民购房意愿的韧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他们错在哪里: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化进程的误判: 低估了城市化带来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许多人只看到经济.............
  • 回答
    十年前的我?如果他能穿越时空,看到现在的我,我猜他大概率会皱起眉头,然后发出那种有点心疼又带着点鄙夷的叹息吧。那时的我,满脑子都是宏伟的蓝图,眼神里闪烁着“我要改变世界”的光芒。我坚信,十年后,我必然是那个在各自领域叱咤风云、闪闪发光的人物。也许是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侃侃而谈我的宏图伟业;也许是穿.............
  • 回答
    关于迈克尔·杰克逊十年前的离世和近期科比·布莱恩特的意外去世,哪个影响力更大,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定论的问题,因为“影响力”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且带有主观性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尝试梳理和对比一下,看看它们各自触及了哪些层面,以及为何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巨大的震动。首先,迈克尔·杰克逊.............
  • 回答
    想当年,20052008年左右的淘宝,那可是互联网电商的“黄金年代”的雏形,相对于现在已经相当成熟的淘宝,当年的体验可以用“粗犷”、“原始”、“充满惊喜和冒险”来形容。让我来为你详细回忆一下当年在淘宝上交易的各种体验:1. 网站界面与设计: 朴素甚至简陋: 现在的淘宝界面是各种营销活动、商品分类.............
  • 回答
    十年前的 ASIC/SoC 设计,与如今相比,宛如跨越了一个时代的鸿沟。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是整个设计理念、流程、工具链以及面对的挑战在根本上的演变。如果让我来描述这些变化,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会是这样的:一、 摩尔定律的继续碾压:性能的飞跃与功耗的挣扎十年前,28nm、20nm 甚至 14n.............
  • 回答
    十年前,以《意林》、《读者》、《青年文摘》为代表的一些杂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被认为“美化外国、贬低中国”的现象。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并非一个简单的“有势力操控”就能概括的,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交织。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地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信息传播环境。 改革开放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对决!十六年前,那时的杨过,刚刚经历了一番磨砺,重剑在手,心性也愈发沉稳,但面对的是黄蓉和李莫愁这两位绝顶高手,情况可就复杂了。咱们先来掰扯掰扯十六年前的杨过。经历了断臂之痛,重剑的威力逐渐显露。这把剑,与其说是兵器,不如说是杨过心境的写照——沉重、刚猛、不屈。他的武功,虽.............
  • 回答
    十年后的汶川: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撕裂了汶川的天空,也震碎了无数人的家园。但时间是最好的疗愈师,也是最公正的见证者。如今(2018年),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与十年前那个绝望的时刻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不再只有废墟和悲伤,而是充满了生机、希望和对未.............
  • 回答
    十年前的顶级单反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让我想想,十年前的顶级单反,那可是摄影界的“旗舰”啊!当年的它们,是多少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神器。但如果把它们放到今天,放在一堆新款的、技术日新月异的相机面前,会是怎样的境况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性能上的“老兵”:还能打,但细节有差距当年那些顶级单反,.............
  • 回答
    哦,你这个问题可真是勾起了我不少回忆啊!十多年前?那得往前数数,大概是2000年代末到2010年代初那个时间段。那个时候,单机游戏市场可是百花齐放,经典辈出,要说一款具体的,还真得好好想想。不过,如果让我凭感觉猜,你问的这款游戏,多半很有可能跟以下几类有关:硬核的动作冒险类? 比如《刺客信条》系列的.............
  • 回答
    啊,说到十多年前的功能机时代,诺基亚上玩过的游戏,我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好多画面!你说的那个“轩辕什么录”,我印象里确实有这么一个名字,而且感觉挺有代表性的。让我想想,那时候诺基亚上玩的游戏,大多是Java(J2ME)的游戏,屏幕小小的,像素风,但好多都做得特别有意思。你说的“轩辕什么录”,我猜很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