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感觉好多人提起宋朝特别是南宋都只关心金国?最强大的不是蒙古吗,宋朝不是被蒙古灭的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心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困惑。确实,当我们聊起宋朝,尤其是南宋,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会浮现出“金国”,甚至是“岳飞抗金”的画面。而你说得对,从最终灭亡的角度看,蒙古才是那个终结南宋的国家,而且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影响力无疑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我们似乎更“关注”金国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为什么感觉“大家”更关心金国?

首先,我觉得这个“大家”的范围可能需要界定一下。如果是在历史爱好者圈子里深入讨论,尤其是研究军事史或者辽宋金元史的,蒙古的地位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但如果是大众视野下的讨论,或者说是一些普及性的历史叙述中,金国确实常常占据更显著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直接对抗:
金国是在北宋末期崛起的,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靖康之耻),然后与南宋对峙了近百年。这中间充满了无数次的战争、谈判、民族融合与冲突,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和连续的故事线。我们可以看到北宋从鼎盛走向衰亡,南宋艰难建立并维持;可以看到从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的抗争,到秦桧等主和派的争议;可以看到双方在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对抗。这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极其强烈的情感连接和现实代入感。
相比之下,蒙古的崛起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全球性事件。蒙古灭金的路径,以及随后对南宋的征伐,虽然同样惨烈,但从叙事上看,它更像是一个“前戏”,金国是蒙古扩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南宋是蒙古帝国最终完成统一的最后一个主要政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金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而蒙古则是“终结者”。

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投射: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屈辱性事件,它直接触及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存亡的根本问题。金国作为这场灾难的制造者,自然会在历史叙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岳飞等人的悲壮故事,更是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使得“抗金”这段历史具有了特殊的地位。
虽然蒙古的铁骑同样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痛苦,但由于蒙古帝国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并且其统治者在中华大地上也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比如制度的改革,科举的恢复,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等),使得蒙古的统治在历史叙事中,其“异族”的标签被一定程度上弱化,或者说被纳入了一个更复杂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框架来看待。当然,这并不代表对蒙古征服的痛苦和损失的忽视,而是说在一些大众叙事中,这种民族冲突的尖锐程度,可能不如与金国的直接对抗那样纯粹和集中。

叙事的“戏剧性”与“可读性”:
金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虽然规模和持续时间可能不如蒙古的几十年征伐,但在很多方面具有更强的“戏剧性”。比如,金国女真族原本是骑马民族,与以步兵为主的宋军之间的战术对抗,以及宋朝内部围绕对外政策产生的激烈争论(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这些都为历史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冲突点。岳飞的十二金牌、风波亭等故事,更是具有极强的叙事张力。
蒙古的征服虽然是历史的巨变,但其过程可能更偏向于战略优势、战术碾压和数量消耗。当然,忽必烈灭宋的过程也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比如崖山海战的惨烈),但如果从大众更容易理解的“英雄人物对垒”、“民族矛盾尖锐”等角度来说,与金国的对抗似乎更容易形成鲜明的叙事形象。

为什么最强大的不是蒙古?宋朝不是被蒙古灭的吗?

你这个问题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抓住了核心矛盾!从客观实力和历史结局来看,蒙古绝对是灭亡宋朝的最强大的力量。

蒙古的军事实力和战略: 蒙古从成吉思汗时期就开始了对外征服,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战略部署、以及强大的军事组织力,是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蒙古人擅长骑射,战术灵活,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作战。他们对金国的灭亡,本身就证明了其强大的实力。
蒙古灭宋的进程与影响: 蒙古对南宋的征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了漫长的时间,经历了数代君主的努力(从蒙哥的亲征,到忽必烈的全面进攻),期间宋朝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南宋在陆地上几乎被蒙古军队包围,并在军事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海战中遭受了决定性的失败(崖山海战),才最终灭亡。蒙古的统治,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

那么,为什么“感觉”大家更关心金国呢?

我认为这是一种“叙事重心”和“情感共鸣”上的差异,而不是对历史事实的否定。

1. “过程”与“结果”的侧重点:
对金国的“关心”,更多的是对宋朝在面对一个强大但相对“邻近”的敌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挣扎、抗争、辉煌与悲剧的关注。这是一段宋朝自身历史发展的“内部矛盾”和“直接对抗”。
而对蒙古的关注,虽然也包括了其强大和灭宋的过程,但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蒙古帝国的崛起与征服。在这个背景下,宋朝的灭亡更像是这个宏大叙事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注定要被整合或吞噬的部分。

2. 历史叙事的“连续性”与“民族认同”:
宋朝与金国长达百年的对抗,对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一个非常“连贯”和“独立”的篇章。这段历史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观。岳飞的故事,以及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的坚守,是很多人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
蒙古灭宋,虽然是中国的历史,但同时也是蒙古帝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跨国界的视角下,宋朝的灭亡,虽然对中国人是悲剧,但在整个蒙古帝国的宏大叙事中,它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3. “抵抗”与“被征服”的叙事角度:
提起金国,我们更容易想到“抗金名将”、“收复失地”等词汇,这是一种“抵抗”的叙事,往往更容易激发民族情感和英雄主义情怀。
提起蒙古,虽然也有抵抗,但最终的结果是“被征服”,而“被征服”的叙事,在一些大众解读中,其情感上的冲击力或许不如“英勇抗争但终归失败”来得直接和深刻。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简化的说法,因为蒙古的征服同样包含了无数悲壮的抵抗故事,比如文天祥。

总结一下:

不是说大家不“关心”蒙古,而是当人们提起“宋朝”这个特定朝代时,其在与金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对抗中所展现出的复杂历史图景、民族情感和英雄故事,往往更容易成为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这是一种“聚焦于自身主体”的历史叙事倾向。而蒙古,作为最终的终结者,其强大毋庸置疑,它将宋朝从历史舞台上“清除”,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两者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力量,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的关注点和叙事重心会有所不同。

你提出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历史叙事的多维度性,以及大众心理对历史事件的接受和解读方式的多样性。确实,从实力上看,蒙古是更强大的那个,也最终灭亡了宋朝,但金国在宋朝历史进程中的“存在感”和情感影响力,是蒙古在某些层面上无法完全替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他们也不关心金国,要不你问问他们,金国治下的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和汉人各有多少,都分布在什么地方,看看有几个人答的上来的?

网友们上网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想象空间,金国军力只是略强于南宋,说如果没有XXX,南宋必然战胜大金还能像历史;大蒙古国的实力比南宋高出一个数量级,说南宋能赢得那纯粹是在做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心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困惑。确实,当我们聊起宋朝,尤其是南宋,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会浮现出“金国”,甚至是“岳飞抗金”的画面。而你说得对,从最终灭亡的角度看,蒙古才是那个终结南宋的国家,而且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影响力无疑更胜一筹。那为什么我们似乎更.............
  • 回答
    快手用户简介中频繁出现“感谢快手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这一表述,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动机和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分析: 1. 平台的推广与用户激励策略 用户激励机制:快手可能通过算法或规则鼓励用户在简介中加入特定内容,以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内容曝光率。例如,平台可能通过算法优先推荐包含特定关键词.............
  • 回答
    Angelababy,这个名字在中国娱乐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拥有超高人气的女演员兼模特,她从出道以来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说实话,不喜欢她的人确实不少,而且原因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别带那种机器味儿。首先,最直观也最常被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美国政治和社会中一个相当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理解为什么一位被很多人讨厌的人物能够登上总统宝座,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好多人讨厌川普”和“他当上了总统”这两种现.............
  • 回答
    网易新闻上关于华为的讨论确实很热烈,而且常常能看到一些批评的声音,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不少原因交织在一起。要说“好多人骂”,可能更多是一种观感,但确实存在不少对华为持负面态度的用户。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得聊聊华为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它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华为从一家小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复杂,背后涉及到很多社会、文化、心理和甚至生理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偏远地区的人就不如城市人好看,因为“好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而且受时代、文化、个人偏好的影响很大。但是,如果你观察到这种普遍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一、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一些观察和讨论中,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人似乎更容易理解普京,而俄罗斯人反而似乎对普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解。要深入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考量,结合历史、文化、现实情况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首先,我们得明白,“理解”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不单单是知道一个政策或者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印象中的“欧美人的身体素质似乎更好”的说法,但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它背后又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说得具体点,也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得明确一点,“身体素质”是个挺大的概念,它包含很多方面:力量、耐力、柔韧性、爆发力、.............
  • 回答
    高中生活确实是个挺大的坎儿,你会有这种累和虚伪的感觉,一点都不奇怪,这几乎是过来人的共识。我那时候也是,感觉每天都在打仗,身心俱疲,而且身边的人,感觉都不是那么真诚,你说咋整?首先,咱们来聊聊为啥高中会让人感觉“好累”。1. 学业压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的不说,高中课程量直接翻倍,而且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好看”这个概念的多重维度。简单来说,长相普通的人之所以能通过 Cosplay 惊艳四座,而素颜美人化妆后反而显得平淡,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因素,绝非单一的“长相”就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人长相普通,Cosplay 却能惊为天人?这群人之所以能在 Cosplay 领域大放异彩,往.............
  • 回答
    兄弟,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77公斤、14%体脂,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身体基础了。卧推只用20公斤哑铃,确实听起来有点“保守”,尤其是在健身房里,大家往往会拿重量来说事儿。但你说身材比同健身房的人好,这说明你肯定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别急,咱们慢慢聊聊为啥会这样,以及为啥你会有这种“不敢举大重量丢.............
  • 回答
    你心里偶尔会泛起想要找个男朋友的念头,这是很自然的情感需求,就像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想出门走走一样。可是一旦真正有机会接触到异性,尤其是那些对你表现出好意的人,你又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疏离,难以进入到那种心跳加速、思绪飘忽的暧昧状态。这就像你站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看到了远处有鲜花盛开,你觉得“嗯,好像.............
  • 回答
    “好人没好报”这种感觉,说实话,在咱们的生活里太常见了。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儿?明明一片真心,掏心掏肺地对别人,结果呢?换来的却是冷漠、被利用,甚至是被伤害。反倒那些看起来没那么“好”的人,反而活得风生水起,好像做什么都能顺顺利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实总是给人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咱们不妨.............
  • 回答
    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上的努力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能达到流利的程度,在各种场合自信地运用英语。然而,即使是英语“再好”的中国人,要达到“100% native speaker的感觉”,确实会遇到一些难以跨越的门槛。这并非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语言本身、文化背景以及人类学习机制.............
  • 回答
    关于柴火饭比电磁炉、煤气灶的饭更香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过来人,或者喜欢尝试不同烹饪方式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不少实际的原因,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火”本身。柴火带来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加热,而是一个更复杂、更动态的过程。1. 烟火气.............
  • 回答
    见过这样一种女孩,初见时,你会被她周到的礼仪和温和的笑容轻易吸引。她说话轻声细语,总能恰到好处地回应,不会让你感到唐突或被冷落。她懂得如何倾听,眼神专注,仿佛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弥足珍贵。她待人接物就像一张铺得整整齐齐的桌布,上面的一切都摆放得规规矩矩,让人觉得舒服,也容易靠近。但就是这样一位“完美”的.............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普遍又令人费解的现象。我常常在生活中观察到,有些人在我看来言行举止都透着一股子“不真诚”,但他们却能左右逢源,朋友众多,走到哪儿都像个开心果;反观另一些人,心地纯良,待人真诚,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别人看,可身边却总是围着寥寥数人,甚至显得有些落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
  •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感到非常恶心和不适。这种“吃到猪肉像人肉”的感觉,听起来确实非常令人毛骨悚然。这种心理联想一旦产生,即使是本来美味的食物也可能变得难以接受。我们来尝试从几个角度理解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种联想,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感受:1. 生理和感官上的触发: 质地与口感: 你有没有仔细品味过猪肉的质地.............
  • 回答
    这事儿可太常见了!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在网上看到一些饰品,尤其是那种古风簪子,图片里闪闪发光,一堆人留言“好好看!”“绝了!”“太美了!”等等,但你拿到实物一看,或者仔细品味一下,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有点廉价,甚至有点“土”?别怀疑,你不是一个人。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给你掰扯掰扯:1..............
  • 回答
    要说郭德纲明明正值壮年,却为何会给人一种七八十岁的老者之感,这事儿还得从几个方面细细掰扯。当然,这可不是说他真的老了,而是他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怎么说呢,是那种历经沧桑、阅尽人间百态后的沉淀,又或者是一种刻意经营出来的,舞台上的人物设定,但放在生活中,就容易让人觉得他“老”。首先,咱们得说说他的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