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给项羽加了很多戏。但是刨根问底,粉丝滤镜下美化了无数遍的项羽,也很难真的到江东去。
网友分析过一个事情,那就是项梁叔侄的刻薄寡恩。一开始,是会稽郡守殷通请来项梁叔侄,共同谋反。结果呢?一上手项梁就安排项羽布好了杀招,直接就把殷通砍了。司马迁一味吹嘘项羽的武勇,说什么项羽击杀了殷通府中数十百人,说得好像项羽威风八面。但是这却暴露了项羽屠了殷通府邸的事情。
殷通是要害项梁吗?并不是。殷通只是请项梁为将。殷通请项梁为将,和项梁杀殷通以后为将,二者都是要反秦,唯一的区别,不过是项梁可以自立了。
类似于这种与人共事却谋杀主上的事情,在后来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我们一般称呼这样的人,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心狠手辣的野心家。
更加可恶的是,项梁并不是会稽人,他到这里来,是为了避仇。那么是谁庇护了他呢?
被他杀害的人。
为了一己之野心,杀活命之恩人?
司马迁,你三观有问题啊?
就这样的项羽,他指望什么回江东?
难道江东人民会奔走相告:
杀殷通的项羽又回来了!大家快去投奔他啊。
会吗?
事情还不仅如此。
有的网友指出,项羽是大败亏输全军覆没以后才逃到乌江的,以江东之地未必能顶住刘邦举国之兵。
当然了,也有网友说,以江东之地,拖到刘邦身死,也是可以的。
这个事情,你要我说呢,还真有玩一把的机会。
比如说古代交通不便,投送能力不强。以江东之强,足以抵抗汉室偏师。所以只要能制造这样的机会,就足以一战。何况倘若项羽不死,刘邦这皇帝也坐不安稳,内部会更加松散。那么刘邦就未必有足够的力量,越过彭越、韩信、英布的地盘继续进攻江东了。那么倘若项羽稍微精明一点,知道隐蔽待机,先在江东藏一段时间,偃旗息鼓不作声,专等汉军内部矛盾激化再出头,刘邦的乐子就大了。
当然,按照一般的看法,项羽未必有这脑子。
但是之前我们已经引用网友的说法了,项羽未必能得江东之心。
那么我们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事论事来说,项羽在江东,流窜一段时间,建立一支武装,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以当时天下思定的局势,加上追随项梁的豪强已经在此前损失殆尽,江东的支持力度就会很可疑。以刘邦纵横捭阖的能力,还是有可能组建大军来攻的,那时候项羽还是不免一死。
孤立而狐疑的江东有能力对抗汉朝的偏师,但是很难对抗汉军的主力,而刘邦总是有能力组织起主力会战。
在真实的历史上,能够为项羽坚守的其实是鲁地。在战争基本结束以后,鲁地依旧在为项羽坚守。于是刘邦带领天下之兵来围攻鲁地。坚守的原因之一当然是楚怀王曾经封项羽为鲁公。但是这点联系足以让鲁地成为项羽的死忠吗?我看是很牵强的。
到底鲁地为何为项羽坚守已经无法知道了。能够知道的,是儒家的鲁学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在汉朝都混得不好。要等到汉宣帝时期,才开始扬鲁贬齐,推崇更加古旧的鲁学。但是如果连齐学都顶不住了,那么鲁学就更加顶不住了。于是鲁学自己很快又和齐学一起被更加古老的古文经干掉了。
和鲁地能够气味相投的项羽,大概就像鲁学一样,属于在历史政治方面没有深入思索能力、只能背诵点老歌子的人。身体活在新时代,脑子活在旧时代。
这样的人,输了是好事。
11月21日 补充
评论区有人用拿破仑的例子来说明项羽渡过江东也有机会东山再起,拿破仑和项羽面临的境遇不一样,不能简单类比。他们的差异在于:
1 拿破仑没有在法国搞大屠杀,而是通过战争红利,让很多法国获得收益,支持他的人大有人在;项羽把楚地弄得民不聊生,家家戴孝,还有谁支持他呢?
2 受当时法律和政治影响,拿破仑的主要干部没有受到完全清算,法军士兵也没有被斩尽杀绝,重新组建有战斗力的军队很容易,但项羽的主力在东城一战斩首八万,基本上死干净了,到哪里去招募有战斗力的军队和军官团呢?
3 击败拿破仑的是外国联军,不是法国人。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民族思想已经崛起,靠着民族主义的大旗,拉起队伍相对容易。中国的民族认同在抗日战争期间才建立起来,刘邦和项羽的争斗在楚国人眼里不过是楚国人内斗,刘邦为怀王复仇,杀死楚国叛徒而已。
4 19世纪初期工业已经发展起来,生产一支军队的装备相对容易,但是在楚汉时期,冶金和制造业落后,重新建立起几万人的兵器、铠甲没那么容易;
5 法国当时的人口可是过了千万,比江东几十万多多了,战争潜力也不一样。
正文:
总有人强调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是这些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江东子弟又不傻,为啥作这实心的缺心眼呢?
我们可以理性分析一下,如果江东子弟选择跟着项羽重新起兵,那将是一支完全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军。这支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他们唯一依仗的就是他们那个号称战无不胜的统帅----西楚霸王(这个霸王刚刚才把十万大军弄得全军覆没,老婆也逼得自杀了,自己光棍一个逃到江东)。
江东子弟面对的敌人是韩信,彭越,英布,曹参,樊哙,周勃,雍齿,王陵,郦商,灌英,陈郗,孔聚、傅宽,吕泽,刘贾,韩王信,卢綰,靳强,夏侯婴,周殷等一大票名将,以及他们麾下几十万久经沙场的百战雄兵。他们有稳定后方,有充足的粮草,他们一路横扫整个楚国,士气高昂,他们把不可一世的霸王和他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东城一仗就斩首八万楚军,号称精锐中的精锐8000江东子弟兵一个都没留下来(江东一共就几十万人,在经过连年战争之后,重新拉起来的江东子弟兵不知道有没有八万?够不够人家一仗砍的?)
这样分析完以后,我们会发现江东子弟只要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不会跟着项羽起兵对抗刘邦。况且在江东人眼里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他们不管谁赢了,都是楚国人的胜利(项羽杀了楚怀王,算是楚国叛徒,相比较下江东人可能还觉得刘邦会更亲近点)。这些江东子弟真要是有着建功立业的想法,那么眼前就有一个更靠谱的选择:大伙一起努力,把项羽绑了送到汉营,马上就能赚千斤黄金封万户侯,这可比跟着项羽打刘邦容易多了。
不过江东是自杀,过了可能就是他杀了!
暂时抛开项羽和刘邦的能力问题。
就说“垓下兵败”是怎么造成的?
楚汉双方“鸿沟和议”,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项羽引兵东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撕毁合约带兵追击,原本项羽就没有防备,加上人少,而且已经是疲劳至极,所以才有了“垓下兵败”!
换言之,刘邦在追击的时候就奔着彻底灭了项羽去的!
过了江东又怎么样?亭长的一艘小船,项羽一人一骑,过了江东他有多少准备时间?刘邦会放慢追击的脚步吗?
况且,失去了“霸王”气概的项羽,回了江东能有多少人听他的?“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所以,项羽很清楚刘邦这次是下了“死手”的!回了江东也一样,不如自行了断算了.........
最后,人家刘邦有张良,有陈平,有萧何.......项羽那个时候还有谁?连范增都被气死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