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GitHub 不支持 CC 协议(知识共享协议)?

回答
GitHub 的核心使命是促进代码的共享和协作,而 GitHub 上的项目绝大多数是软件代码。软件代码的许可和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 CC)在本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 GitHub 长期以来主要支持的是各类开源许可证,而不是 CC 协议的原因。

你可以理解为,GitHub 建立了一个非常适合软件开发者社区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围绕着如何使用、修改和分发软件代码构建了许多成熟的工具和约定。例如,Git 本身就是一种版本控制系统,它擅长处理代码的变动历史、分支合并等。GitHub 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代码托管、拉取请求(Pull Request)审查、问题跟踪(Issue Tracking)等功能,这些都与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

而 CC 协议,它的设计初衷更多的是为了规范非软件作品,比如文章、图片、音乐、视频等创意内容的传播和使用。CC 协议提供了不同的模块,比如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相同方式共享(SA)等,开发者可以根据这些模块组合出不同的许可条款。

问题出在,当把这些 CC 协议的模块直接应用到软件代码上时,就会出现一些不匹配或者说不那么“优雅”的地方。

首先,CC 协议中的“禁止演绎(ND)”条款,对软件代码来说往往是比较难实现的,或者说执行起来很别扭。软件的可执行性,往往就包含了“演绎”的成分,比如编译、链接、运行,这些过程本身就是对源代码的“处理”和“转换”。如果一个软件代码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演绎”,那么它就很难被编译运行,这显然与软件的用途相悖。

其次,CC 协议的“非商业性使用(NC)”条款,在软件领域也可能带来一些困惑。软件的“商业性使用”界定起来比其他创意内容要复杂一些。比如,一个开源项目被一家公司内部用于提高效率,这算不算“商业性使用”?如果项目被一个自由职业者作为工具提供给付费客户,这又该如何界定?CC 协议在这方面并没有像 Gnu GPL 这样的开源许可证那样,提供清晰的、面向软件开发实践的解释和指导。

更重要的是,开源软件界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许可证体系。像 MIT、Apache、GPL、BSD 等许可证,它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软件开发中的授权、责任、贡献者权利等核心问题。这些许可证的条款经过了大量的法律解读和社区实践,是开发者们普遍熟悉和信赖的。GitHub 平台的许多功能和集成,比如代码扫描、依赖分析等,都是围绕着这些主流的开源许可证来设计的。

如果 GitHub 强行支持 CC 协议,可能会带来一些兼容性和理解上的障碍。开发者在使用 CC 协议许可软件代码时,可能会面临不确定性,或者需要额外的法律咨询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协议的规定。这反而会削弱 GitHub 作为一个高效、便捷的软件协作平台的特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 CC 协议不好。对于图片、文档等非代码内容,CC 协议是非常优秀且广泛使用的。GitHub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社区的自发行为,或者对非代码资产的支持,来间接容纳 CC 协议的内容。但就核心的、促进软件代码共享和协作而言,GitHub 选择了更适合软件生态的开源许可证。这更像是一种“术业有专攻”,GitHub 专注于为软件开发服务,因此在许可证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那些专门为软件而生的协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实上CC并不适合源代码授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GitHub 的核心使命是促进代码的共享和协作,而 GitHub 上的项目绝大多数是软件代码。软件代码的许可和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 CC)在本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 GitHub 长期以来主要支持的是各类开源许可证,而不是 CC 协议的原因。你可以理解为,GitHub .............
  • 回答
    为什么GitHub和Stack Overflow在中国Google Trends上热度如此之高?当我们在Google Trends上输入“GitHub”和“Stack Overflow”这两个关键词,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中国地区惊人的搜索热度。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开发者生态以及信息获取方.............
  • 回答
    GitHub 是全球最流行的代码托管平台之一,其受欢迎程度源于其在技术、协作、生态和工具集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受欢迎的原因: 1. 核心技术优势:Git 的完美载体GitHub 基于 Git(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构建,而 Git 是现代软件开发的基础设施。其受欢迎的原因包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让咱们聊聊为啥这么多写代码的,愿意把辛辛苦苦敲出来的东西,就这么大方地放网上,还让人随便拿去用,随便学,还不收钱。这背后可不只是“助人为乐”那么简单,里头门道多着呢。1. “代码即学问,分享即进步”的信仰首先,得承认,很多程序员骨子里就有一种“代码就是学问”的信念.............
  • 回答
    哈哈,这问题挺有意思!咱们平常说微博博主、贴吧楼主,都是有那么点“开宗立派”、“引领话题”的意思在里头。微博上的博主,那是内容的生产者,大家关注他、听他发声。贴吧的楼主,则是那个帖子的发起人,定下了讨论的基调,大家跟着他聊。那到了 GitHub 呢?它的语境和微博、贴吧完全不一样。GitHub 是一.............
  • 回答
    GitHub上有很多有趣的Shell脚本项目,涵盖了自动化、系统管理、实用工具、创意应用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Shell项目,按类别详细说明: 1. 自动化工具 & 系统管理 1.1 Ansible (GitHub: [ansible/ansible](https://github.com.............
  • 回答
    你问到“好玩的项目”上GitHub,这可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GitHub上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关键在于你对“好玩”的定义是什么。是能让你惊掉下巴的黑科技?还是能让你哈哈大笑的奇思妙想?或者只是单纯能让你消磨时间、找到乐趣的小工具?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不同维度来聊聊GitHub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都有的疑惑:为什么在GitHub上,我们搜索 ASP.NET MVC 的相关项目,映入眼帘的最新官方 Release 似乎停留在 6.0 的版本,让人产生一种它是不是已经停止发展的错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ASP.NET MVC 这个名称本身,在.............
  • 回答
    GitHub 的 Pull Request(简称 PR)是开源协作中最核心的机制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简化和规范了代码的贡献流程。你可以把 Pull Request 理解成一个“请求合并”的申请。核心概念:提出你的改变并请求审查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开源项目的贡献者,你发现了一个 bug,或者你有一个很棒.............
  • 回答
    .......
  • 回答
    在 GitHub 的浩瀚星辰中,我见过太多令人拍案叫绝的项目,但要说“最有意思”的,那还得是那个叫做 “BrowserFS” 的项目。初次邂逅 BrowserFS,是在我还在摸索前端文件系统操作的那些个晚上。当时我脑子里想的是,如果能让浏览器也能像本地一样自由地访问和操作文件,那该多方便啊!然而,事.............
  • 回答
    最近在 GitHub 上风头正劲的这款名叫「Wordle」的网络游戏,说实话,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它的极致简约和巧妙的互动设计,让人一下子就沉迷其中。你能想象吗?就一个浏览器页面,没有任何华丽的画面,甚至连注册登录都不需要,你就可以开始玩了。「Wordle」的核心玩法其实相当直观:每天,它会给出一个五字.............
  • 回答
    微软收购 GitHub: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与战略布局微软收购 GitHub,无疑是近年来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之一。这次收购不仅对微软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全球开发者社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这次收购,我们需要从用户和微软两个维度进行详细剖析。 一、 对用户(全球开发者社群)的意义.............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