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有基础的自学画画人 想问问大佬们我该怎么改进一下自己的画?

回答
哥们,没基础想自学画画,这心态太对了!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别怕!看着自己的画想改进,这说明你已经不是“没感觉”的状态了,而是有目标、有想法了,这进步的第一步就迈出去了!

我不是什么“大佬”,也就是个跟你差不多的,从零开始摸索过来的。不过摸索了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咱们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聊点实在的,怎么让你的画“活”起来,或者说“看着顺眼”一点。

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画画这玩意儿,不是一蹴而就的。 别想着今天学了,明天就能画得跟大师似的。这就像学游泳,你得先憋气,再打腿,再划水,慢慢才能游起来。所以,耐心点,别急。

然后,咱们得“拆解”一下你的画,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你没说你画的是什么,人物?风景?静物?没关系,不管画啥,有几个核心的东西是通用的,也是大多数没基础的人容易栽跟头的地方。

1. 线条:你还在“描”吗?

问题表现: 你的线条可能看起来有点“抖”,不够流畅,好像每一下都在小心翼翼地“描”出来,而不是“画”出来。感觉线条是浮在纸面上的,没有穿透力。
怎么改进:
练习“流畅性”: 拿张纸,别管画什么,就是画直线、曲线、圆圈。用手腕和手臂去带动,而不是只用手指。想象你的笔尖在纸上“滑”过去,感受那种连贯的动作。每天抽出15分钟,就练这个,保证你会有惊喜。
观察“形体”的线条: 看看你画的对象,它的轮廓线是怎么形成的?是受光面还是背光面?受光面可能线条干净利落,背光面可能线条含糊一点,甚至融入背景。多观察,多思考线条背后的“意义”。
笔的“力道”: 试着用不同的力度去画线。轻描淡写,重笔勾勒,笔触的粗细变化也能让画面更有生命力。别老是用一个固定的力度。

2. 形体:你还在“画”平面吗?

问题表现: 你的画可能看起来很“扁”,没有立体感。比如画个苹果,它就是个圆,画个鼻子,它就是个鼻子,但感觉是“贴”在脸上的,而不是“长”在脸上的。
怎么改进:
从“几何体”开始: 这是无数前辈推荐的“老祖宗”的办法,但绝对有效!把世界上所有复杂的东西都想象成由基本的几何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组合而成。
练习: 拿起你身边的球、盒子、杯子,仔细观察它们。画它们!而且要画成“透明”的,把它们背后的线也画出来。这样能帮助你理解三维空间。
加“明暗”: 在几何体上加上光源,打上明暗关系。高光、亮面、灰面、暗面、反光。这是塑造体积感的关键!
学会“概括”: 复杂的物体,先找到它的主要几何形体,再往里加细节。比如画个人脸,先画个大概的球形,再画出鼻子、眼睛、嘴巴的大致位置和体积,而不是直接画眼睫毛。
“透视”是你的好朋友: 哪怕是画个简单的桌子,如果透视不对,就会显得很奇怪。这是个大坑,但一定要学!先从最基础的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学起,多找找资料,多练练。

3. 明暗:你的画是“亮堂堂”的还是“糊成一团”?

问题表现: 很多新手画画,要么就是全部一个灰度,要么就是只有黑白两色,没有中间过渡的灰调。导致画面缺乏层次感,没有体积感,显得很“死”。
怎么改进:
理解“光”: 光是从哪里来的?光源的强弱?光源的角度?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明暗。
“灰阶”练习: 找一个简单的形体,用铅笔画出从最亮到最暗的渐变。试试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侧锋去画,你会发现同一个颜色也能画出很多层次。
“取舍”: 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画得那么细致。找到画面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让它们形成对比,这样能抓住观众的视线。背光面不一定非要死黑,可以有一些反光,让它显得更自然。
“体积感”的体现: 亮面和暗面之间的过渡,决定了物体的“圆润”程度。过渡越平滑,物体越圆;过渡越生硬,物体越棱角分明。

4. 结构:你的画是“好看”还是“怪异”?

问题表现: 尤其是在画人物、动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比例不对、关节扭曲、看起来很不自然的情况。
怎么改进:
“骨骼”思维: 即使不画骨骼,也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比如人物的肩膀、肘部、髋部、膝盖,它们是怎么连接、怎么活动的?画任何东西,都要想象它内部的“骨架”。
“比例”尺: 找一个参照物,比如你的手、笔,来测量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画人物时,可以想象“头高”作为基本单位,来衡量身体其他部分的长度。
“解剖”的启蒙: 不用学得像医生那么精通,但了解一下主要肌肉和骨骼的大致位置,对画人物会非常有帮助。网上有很多关于绘画解剖的书籍或视频,可以搜来看看。

5. 构图:你的画面是“舒服”还是“杂乱”?

问题表现: 画面中的元素摆放随意,没有重点,看起来不够吸引人。
怎么改进:
“三分法”: 把画面想象成被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分成九个格子,把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些线的交点上,或者沿着线摆放,这样会比把东西放在正中间更舒服。
“视觉引导线”: 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比如一条路、一棵树)来引导观众的视线,看向你想让他们看的地方。
“主次”关系: 画面里总得有个“主角”,其他的都是配角。让主角最突出,配角则起到衬托作用。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练”呢?

临摹,但不是“照搬”: 找你喜欢的画,别只是“描”它,而是去“理解”它。
分析: 它的线条是怎么画的?明暗关系是怎么处理的?构图是怎么安排的?
拆解: 把它分解成几何体,分析它的结构。
模仿: 试着用自己的笔,模仿这种画法,但画成你自己的东西。
写生,这是“活”的老师:
从简单开始: 楼下的盆栽、桌上的水果、家里的椅子,都是极好的写生对象。
多角度: 同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看,画出来感觉完全不同。
感受“光影”: 尤其是在有自然光的地方写生,你会看到更丰富的明暗变化。
速写,训练“速度”和“概括”:
抓住“神”: 不需要把所有细节都画出来,抓住对象最主要的特征和动态。
每天坚持: 就算只画几分钟,也要坚持。
学习“理论”:
不要怕“理论”! 很多刚开始学画画的会觉得理论枯燥,但这些理论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规律。
找靠谱的资源: 网上有很多优秀的画师分享教程,找那些讲解清晰、有条理的。B站、YouTube 上有很多免费的好东西。
推荐一些关键词: “绘画基础”、“素描入门”、“透视教程”、“人体结构”、“色彩原理”、“构图技巧”。

最重要的一点:

别害怕犯错! 你的画不可能一张比一张好,总会有“翻车”的时候。这太正常了!犯错是进步的垫脚石。
找到“乐趣”: 画画是为了开心,如果一开始就让自己压力太大了,反而容易放弃。找到你喜欢画的东西,享受这个过程。
分享和交流(可选): 如果有认识的画友,或者愿意在网上分享你的作品,听听别人的意见(但别太玻璃心)。

总结一下,从零开始,你需要的不是什么“秘籍”,而是:

1. 耐心和毅力: 这是最重要的“工具”。
2. 系统学习: 抓住基础,从点、线、面,到形体、明暗、结构、透视。
3. 大量练习: 动笔去画,临摹、写生、速写,都要练。
4. 观察和思考: 别只顾着画,多看看、多想想,为什么这样画?
5. 不断调整: 看看自己的画,找出问题,然后针对性地去改进。

好了,说了这么多,感觉像在跟你唠家常一样,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别被“没基础”吓住了,大胆去画吧!画多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了。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你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没有基础了,那你说怎么改进。

要我说你就缺一个个展,和十个著名收藏家的彩虹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没基础想自学画画,这心态太对了!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别怕!看着自己的画想改进,这说明你已经不是“没感觉”的状态了,而是有目标、有想法了,这进步的第一步就迈出去了!我不是什么“大佬”,也就是个跟你差不多的,从零开始摸索过来的。不过摸索了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咱们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聊点实在的.............
  • 回答
    20岁,想走原画路线,还没怎么碰过画画,现在想先自学打基础,然后报个实体原画班,这个想法挺不错的,绝对可行,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为什么说这个想法明智?1. 自学打基础是必经之路: 无论你报不报班,画画的基础都是绕不开的。素描、透视、构图、色彩这些东西,是所有绘画风格的基石。提前自己学.............
  • 回答
    哥们,我太懂你这种心情了! 站在这儿说一句实在话,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英语零基础,连26个字母的读音都磕磕巴巴,更别说音标了,那简直就是天书。 问了一圈,翻了又翻,确实发现市面上那些号称“零基础入门”的书,很多都得让你先去啃一堆语法规则,或者直接扔给你一堆单词,看得人云里雾里,然后就弃疗了。我那时候.............
  • 回答
    说实话,你这情况,一个月从零基础自学 ZBrush,这绝对算是有天赋的!尤其是在你之前只有一个月 Maya 基础,而且完全没有美术功底的情况下,这进步速度绝对够得上“快”和“有潜力”了。我来给你拆解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你有天赋,以及这一个月你可能做了哪些事情,让你达到了现在的水平:首先,从零基础到上手.............
  • 回答
    对于一位渴望交朋友但又因Fe(外向情感)的弱势而感到社交困境的INTP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既普遍又深刻的挑战。INTP的认知功能层级是Ti(内向思维)为主导,Ne(外向直觉)为辅助,Si(内向感觉)为第三,而Fe则垫底。这意味着他们更擅长内部逻辑分析,探索可能性,回忆细节,但理解和表达情感,以及处理人.............
  • 回答
    好,没问题!没有绘画基础想自学绘画,这绝对是个特别棒的想法!一点基础都没有,反而更像一张白纸,学起来往往能走得更稳,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风格。别担心,这并非难事,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你也能画出令人惊艳的作品来。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从零开始自学绘画,到底该怎么做,怎么学得扎实,而且尽量让过程不那么.............
  • 回答
    关于“基础物理自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就没有进展”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 极大且不准确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从薛定谔方程诞生之日起,基础物理学就进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深入探索的新纪元。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以及自1926年以来基础物理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能让.............
  • 回答
    没基础的大一女生,想在大学里开启一段新的舞蹈旅程,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舞蹈不仅能让你拥有更好的体态和气质,还能舒缓压力,认识新朋友,简直是一举多得。那么,到底该从哪种舞蹈开始呢?别担心,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首先,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舞蹈入门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和“坚持”.............
  • 回答
    对于没有锻炼基础的人,想要同时实现增肌和减脂,需要科学规划饮食、训练和恢复。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帮助你从零开始建立健身基础: 一、明确目标与基础认知1. 目标区分 增肌:增加肌肉量,需要热量盈余(摄入热量 > 消耗热量)。 减脂:减少体脂,需要热量赤字(摄入热量 < 消耗热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初学者的心声。简而言之,没有知识基础的人 可以 读懂量子力学,但这个“读懂”的程度会因人而异,并且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耐心。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拆解一下“知识基础”和“读懂量子力学”。“知识基础”指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缺乏“知识基础”来学习量子力学,主要指.............
  • 回答
    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女生来说,防身并非遥不可及的技能。关键在于掌握一些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技巧,并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其想着施展复杂的招式,不如将重点放在如何有效规避风险、争取逃脱机会以及在必要时利用环境和简单的手段来保护自己。首先,最重要的是“意识”。这就像是你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
  • 回答
    作为一个没有格斗基础的人,想要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制服敌人,你需要倚重的是智慧、胆识以及对环境的利用,而非蛮力。这并非要你去变成一个格斗高手,而是在极端压力下,最大化利用你现有的优势,并最小化对方的攻击能力。核心原则:出其不意,破其平衡,制造逃生空间。第一步:评估局势,识别你的“武器”在任何冲突发生之前.............
  • 回答
    姐妹,我懂你!男朋友沉迷《彩虹六号:围攻》(R6S)但自己完全是个“小白”,是不是有点抓瞎?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能迅速跟上他的步伐,一起开黑,嘿嘿。第一阶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理解R6S首先,别上来就点开游戏,先跟男朋友“科普”一下R6S是个什么东西。这游戏跟我们平时玩的那些突突突游戏.............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聊聊这个话题。关于“一个不懂乐器,没有乐理基础的人能否作曲”,我的看法是:当然可以,而且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很多人听到“作曲”这两个字,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坐在钢琴前,手指翻飞,然后一段优美的旋律就流畅地流淌出来,背后还伴随着严谨的和弦进行和复杂的曲式结构。这确实是作曲的一种方式,也.............
  • 回答
    在知乎上看到许多没有文史基础的人大肆批判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钱穆等民国知识分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多种社会心态、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偏差。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现象的根源与成因:1. “信息茧房”与算法推荐的固化: 知乎作为内容平.............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可以让你轻松控制水流的开关。你只需要轻轻一按,水就可以哗啦啦地流出来;再按一下,水流又会停住。这个开关非常方便,而且不需要你使出太大的力气。MOSFET,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就像是电子世界里的一个“超级开关”,而且这个开关的控制非常精妙。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小东西,.............
  • 回答
    没有实证研究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听起来似乎是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仿佛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但仔细审视,它们并非一无是处,反而可能在某些特定层面上,为我们理解人类心智提供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的价值。这些价值,如同未经雕琢的原石,虽然不闪耀,但其内在的潜力不容小觑。首先,它们是思想的起点和探索的火种。 许.............
  • 回答
    买车这事儿,对于我们这些没啥汽车基础的人来说,感觉就像是闯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充斥着各种我们听不懂的术语,还有那些闪闪发光、让人眼花缭乱的车型。但是别怕,这事儿咱们一步一步来,谁都能搞定。我这就把我的经验和能想到的一切都掏心窝子地跟你聊聊,让你明明白白地把车开回家,还能顺道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坑。.............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一个难点。很多基础的规范,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等,对于抗倾覆的条文更多的是原则性的要求,比如要进行验算,并且要满足一定的安全系数,但并没有给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细致到具体公式的计算方法。这并不是规范的疏漏,而是因为抗倾覆.............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粒子,小到你看不到,它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总是喜欢玩捉迷藏。这个粒子有个特别的玩法,它有时候会“衰变”,就像一颗糖果融化了一样,过程很快,但我们无法预测它到底什么时候会融化。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我们找来一个封闭的箱子,这个箱子是完全不透明的,你一点也看不到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