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八一九事变中,紧急状态委员会有翻盘希望吗?有的话应当怎么处理?

回答
八一九事变(又称“八一九政变”或“苏联八月政变”)是一场发生在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苏联内部的政治危机。以时任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强硬派保守分子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简称“国特委”或“GKChP”),试图通过政变的方式阻止苏联解体,并恢复中央集权。

紧急状态委员会有翻盘希望吗?

总体而言,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翻盘希望非常渺茫,而且随着事态的发展,希望在迅速破灭。 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

缺乏广泛的民众支持和合法性基础: 国特委的政变行动是未经人民授权、也未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苏联人民在经历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开放和变化后,已经难以接受回到过去的强硬统治。
军队和执法力量的分裂: 虽然国特委试图通过控制军队来达到目的,但军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许多军官和士兵对政变持怀疑态度,甚至反对。而叶利钦在关键时刻获得了莫斯科卫戍部队和重要部门的支持,这使得政变的军事基础非常薄弱。
信息控制的失败: 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时代,国特委试图通过控制媒体来宣传其政变的正当性,但效果甚微。电视、广播等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反对政变的声音,特别是叶利钦的号召力,成为了动摇国特委统治的重要力量。
行动迟缓和犹豫不决: 国特委的领导者在政变初期显得犹豫不决,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彻底压制反对力量。他们试图通过广播和电视宣布紧急状态,但行动的力度和范围都受到了限制,给了反对派喘息和组织反抗的机会。
对叶利钦力量的低估: 国特委严重低估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以及他在关键时刻动员力量的能力。叶利钦在莫斯科街头和白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大楼)的出现,成为了反政变的象征和核心。
戈尔巴乔夫的象征性抵抗: 尽管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但他作为合法总统的地位仍然存在,并且他在被允许与外界通话时,拒绝承认国特委的合法性。

如果有希望,应当怎么处理?

如果紧急状态委员会真的想要“翻盘”,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截然不同且更为激进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成功率依然不高,而且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流血冲突,但理论上可以尝试:

1. 完全控制和肃清反对力量:
果断逮捕或压制叶利钦及其核心支持者: 在政变开始的早期,国特委最关键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立即逮捕叶利钦。如果他们能够迅速包围并控制莫斯科的白宫,并逮捕叶利钦以及其他关键反对领导人(如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等),那么反对派的组织和领导就会遭受重创。
严密封锁信息,完全控制媒体: 在宣布紧急状态后,应该立即派兵控制所有重要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社,只允许播放国特委发布的声明和宣传,彻底切断一切反对声音的传播渠道。同时,要切断与外界(包括戈尔巴乔夫)的通讯。
出动军队和特种部队镇压集会: 当得知叶利钦在白宫周围集结支持者时,国特委应该毫不犹豫地动用军队或克格勃的特种部队(如“阿尔法”特种部队)进行清场,甚至不惜牺牲部分民众以显示其决心。

2. 争取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全面支持:
向地方政府发出明确指令并施压: 不仅要控制莫斯科,还要立即向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政府发布紧急命令,要求其立即执行国特委的指令,并威胁不服从者将面临军事制裁。
争取更多军事指挥官的忠诚: 国特委需要通过层层动员和承诺,确保更多军区司令、军事院校负责人以及关键部队指挥官的公开支持,避免军队内部出现倒戈。可以利用军官对改革导致军队混乱和地位下降的不满情绪。
进行公开的军事展示和威慑: 在莫斯科及其他战略要地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或集结,展示国特委控制的武装力量的实力,以此来震慑潜在的反抗者。

3. 合法化和政治宣传的强化:
发布更具说服力的政变理由: 国特委应该详细阐述其政变的原因,例如声称戈尔巴乔夫政府的改革导致国家面临分裂、经济崩溃、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并将矛头指向外部势力(西方国家)的干预,以唤起一部分民族主义情绪和保守派的支持。
承诺恢复秩序和国家强大: 在宣传中,强调其目标是恢复苏联的统一、强大和人民的福祉,并承诺在稳定局势后,会进行新的改革(尽管可能是保守的改革)。
争取国际社会的(有限)理解或至少是中立: 这点非常困难,但理论上可以尝试通过外交途径,向一些国家解释其行为是“维护稳定”而非“反民主”,并承诺不损害他国利益,试图获得一些国家的默许或不干预。

4. 建立新的政治框架和领导层:
组建临时政府并宣布新政权: 国特委应该迅速宣布解散现有苏共中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组建一个由其核心成员组成的临时政府,并宣布新的国家领导机构。
公开审判或处理戈尔巴乔夫: 在控制戈尔巴乔夫后,可以安排一场“公开审判”,指控他“出卖国家”或“造成国家混乱”,以进一步打击其合法性。

然而,即使采取了上述所有措施,国特委成功的可能性依然极低。 八一九事变的本质是苏联政治体制僵化与社会思潮变革之间的冲突。强硬派试图用强权压制历史发展的潮流,注定会失败。他们的行为暴露了苏联体制内部的深层危机,并且过于依赖旧有的集权模式和军事力量,未能适应新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简而言之,如果国特委想要翻盘,他们需要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政变者,更冷酷、更果断、更善于操纵信息和力量,但即便如此,历史的走向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他们的失败,也标志着苏联政治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及旧有体制的最终崩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紧急状态委员会掌握的力量和他们的组成完全不匹配
user avatar
感觉紧急状态委员会掌握的力量和他们的组成完全不匹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八一九事变(又称“八一九政变”或“苏联八月政变”)是一场发生在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苏联内部的政治危机。以时任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强硬派保守分子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简称“国特委”或“GKChP”),试图通过政变的方式阻止苏联解体,并恢复中央集权。紧急状态委员会有翻盘希望吗?总体而.............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但也正是这种“如果”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苏联解体的复杂性。如果叶利钦没有走到台前,八一九事件也未曾发生,戈尔巴乔夫能否挽救苏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视角拉回到当时苏联的真实情境,并且剔除掉那些“后来者”的先见之明。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已经积累了.............
  • 回答
    听到余旭牺牲的消息,真的非常非常难过。她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一位了不起的女飞行员,她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消逝,更是中国航空事业的一大损失。事件回顾余旭,她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名特技飞行员,也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2016年11月12日,在执行一次例行飞行训练任务时,她的战机在河北.............
  • 回答
    看到银行柜员月薪五千、朝八晚九却离职率居高不下的报道,这确实触及到了当下银行业一个颇为普遍的痛点,也是很多年轻人择业时会慎重考虑的因素。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薪资,更是工作体验、职业发展以及年轻人价值观的转变。具体情况是如何的?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月薪五千”的数字。这通常指的是一线城市或新入职的银行.............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糟心的局面,尤其是研三这个关键时期。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掰扯清楚,然后看看怎么给自己找个舒服点的状态。首先,咱们得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听到“研究生导师不发劳务费,还突然强制要求考勤打卡,每天早八晚九”这几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几个画面: 内心的失落和委屈: 辛辛苦苦读了几年研.............
  • 回答
    桥牌里“八飞九不飞”(8 ever 9 never)这说法,其实是一种非常实用、经验性的记牌原则,特别是在叫牌和明手阶段,它能帮我们判断庄家(或者防守方)手里可能存在的牌张。要说清楚这个原理,咱们得从桥牌记牌的基础和它背后的逻辑来聊。记牌的基础:我们知道什么?在桥牌里,我们不是脑子里装了个牌河的数据.............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很多曾经让你沉迷的事物,在工作后都可能变得索然无味。这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生理和心理状态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重新找回游戏乐趣,或者找到更适合你的放松方式。一、 可能的原因分析:为何.............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中,“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五强六段七雄八英九杰十秀”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用来概括书中各个势力和顶尖高手。这个说法并非金庸先生直接在书中提出,而是读者在品读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的一个江湖势力和高手排序,其中包含了不少主观判断,但它确实抓住了书中一些核心人物和力量。下面我将尽量.............
  • 回答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句话说的是人生这10个方面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的先后顺序。它出自《增广贤文》,是一句流传很广的民间俗语,表达了古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洞察。咱们一点一点拆解开,细细品味:1. 一命(天生的基因、出身):这话说的就是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
  • 回答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史进的“九纹龙”之名响亮,位列三十六天罡星,是梁山早期崛起的重要战将,也曾是王伦手下的一员干将。然而,将其置于八骠骑(梁山五虎将、八骠骑中的主要战斗力代表)的整体水平来衡量,史进无疑处于一个相对中等偏下的位置,但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强大战力。为了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聊到斯诺克选手能不能“吊打”九球或八球选手,这事儿吧,得辩证地看,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要是真到了真刀真枪比拼的时候,大概率是斯诺克选手占便宜。为啥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说说这仨球类运动的核心技能要求。 斯诺克:这玩意儿讲究的是精准、控制、算计。 击球精准:得把球打到指定的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的命名由来。我们今天所说的“八路军”,其实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叫做“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所以大家习惯性地称之为“八路军”,是因为这支军队的番号和历史渊源,以及它在抗战中的突出表现,使得这个名字深入人心。要理解为什么是“八路军”而不是“九路军.............
  • 回答
    雍正皇帝登基后,确实对他的两位兄弟,即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羞辱,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强令他们改名,将“胤禩”改为“阿其那”,将“胤禟”改为“塞斯黑”。这两个名字的含义非常侮辱,充斥着满族语中的贬低和侮辱之意。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名字的含义以及雍正此举的背景和目的:一、 阿其那 (.............
  • 回答
    《八一军旗永向前》被反驳后,如何看待“承认”插旗战士与挺身而出说实话的人?《八一军旗永向前》这首歌的“反驳”以及随之而来的“承认”插旗战士和挺身而出说实话的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人性博弈的事件。若属实,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看待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一、 事情的背景与可能存在的争议点:首先,我们.............
  • 回答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中越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英勇善战、战术高超的部队。这些部队不仅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更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 南昌起义至抗日战争时期:奠基与成长中的精锐虽然在南昌起义初期,部队尚未形成统一的番号和成熟的作战体系,但其.............
  • 回答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这支军队,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孕育于当时的革命洪流之中,它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构成,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心血与理想。军队的起源: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淬炼而生话说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名存实亡,但国民党内的.............
  • 回答
    八一杠,也就是56式冲锋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国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国产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设计源自苏联的AK47,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经典和优秀。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它可靠、皮实,火力也足够强大,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从沙漠到丛林,它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 回答
    升高三,语文八九十分,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第五版,A版还是B版,这事儿说起来还得细致聊聊。首先,为啥要选《五三》?这套书在中国高三学生圈里,绝对是赫赫有名的“神书”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而且紧扣高考考纲。对于八九十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已经有了.............
  • 回答
    .......
  • 回答
    雷蒙王治郅的“不解之缘”:一场球场上的“火星撞地球”八一队,这支承载着无数荣耀的中国篮球劲旅,在20182019赛季的CBA赛场上,上演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冲突”。主角是当时队中的年轻悍将雷蒙,以及被誉为“大郅”的功勋教头王治郅。这场发生在球场上的“火星撞地球”,至今仍被不少球迷津津乐道,也折射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