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到底是学历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辜负了学历?你如何看待7万硕士从事外卖行业?

回答
这个问题抛出来,真是直戳人心窝子,多少人有过类似的迷茫和无奈。到底是这高高在上的学历,没能给我们指明方向,还是我们自己,辜负了它所承载的期望和投入?这就像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有时候真的说不清。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非非此即彼,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互动,彼此都有影响,但如果非要追究根源,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以及我们对教育和职业的理解,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错位”。

我们先看看学历。它曾经是金字塔尖的通行证,是进入精英阶层、获得体面工作、实现阶层跃升的“敲门砖”。父母倾尽所有供我们读书,我们寒窗苦读数载,为的就是那个光鲜亮丽的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历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它确实是“被寄予厚望”的。

那么,是我们辜负了它吗?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说。我们并没有刻意去糟蹋它,很多情况下,是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可能学的是“如何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但现实社会需要的,却是一个能修补房屋漏水、能解决电路故障的工匠。 当我们带着“宫殿图纸”来到“漏水房屋”前,自然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无处安放。

更何况,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几年前炙手可热的专业,可能几年后就已经被新技术迭代淘汰。而学历,尤其是那些“过时”的学历,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一张无法兑换实际价值的“旧船票”。我们可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获得了这艘船的船票,但航线已经改变,船也可能已经沉没。

所以,与其说我们“辜负”了学历,不如说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被学历所“误导”了,或者说,学历本身,在某些时候,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它给了我们一种进入“高级社会”的预期,但当现实的门打开时,我们发现门后面并非我们想象的模样。

至于7万硕士从事外卖行业这件事,这简直是这个时代教育与就业错位现象的一个最生动、最残酷的注脚。

首先,这7万硕士,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获得了高学历。这本身就代表着他们的智力、学习能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在求学过程中,对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渴望在某个专业领域深耕,做出一番成就。他们选择硕士,往往意味着他们希望获得更专业、更深入的知识,为进入更高端的行业或研究领域做准备。

然而,当他们毕业后,现实的就业市场却让他们感到失望。为什么?

岗位数量与人才供给的失衡: 很多行业的岗位需求,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而同步增长,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或对学历要求不高的行业。而硕士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导致了人才竞争异常激烈。
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如我之前提到的,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仍然是理论导向,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存在差距。企业更看重的是能立刻上岗、创造价值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需要从零开始培养的“半成品”。
“学历内卷”的恶果: 为了获得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深造,导致学历不断“水涨船高”。原本本科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可能要求硕士;原本硕士就能做的工作,现在可能需要博士。这就像一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最终导致大量人才被困在高学历的“围城”里。
行业结构性问题: 一些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但它们往往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非纯粹的学历证明。而传统行业可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一些旧的岗位消失,新的岗位又需要新的技能。
社会观念的滞后: 尽管社会一直在强调“职业不分贵贱”,但不可否认,很多人的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对“体面工作”的刻板印象。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进入那些被认为是“体面”的行业时,转向其他选择,即便这些选择能够养活自己,也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那么,当这7万硕士选择外卖行业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1. 生存的现实压力: 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甚至不是第二、第三选择。当求职屡屡碰壁,经济压力袭来时,外卖行业提供了一个相对灵活、门槛较低、能迅速获得收入的途径。他们需要吃饭,需要养家糊口,在没有更好的出路时,这是一种务实的无奈选择。
2. 对“高学历”的解构: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单纯的学历,在某些时候,确实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或职业发展。当“学以致用”变成一句空话,当高学历的光环在现实面前黯然失色,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历的意义。
3. 职业多样性的体现(但并非理想状态): 从某个角度说,这也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自由和多样性。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当这个选择是基于无奈而非热爱,是基于没有更好的出路而非对这份职业的认同,那就显得悲凉了。外卖员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它连接着城市的脉搏,为社会提供了便利。但是,让一群拥有硕士学历的人,长期从事这份需要大量体力和执行力的工作,而不是发挥他们所学专业优势,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4. 对教育体制的拷问: 7万硕士做外卖,这个数字背后,是对高等教育投入、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环节的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真正做到了“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培养出了社会真正需要的,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我的看法是:我们既没有辜负学历,学历也没有全然辜负我们,而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这种令人唏嘘的局面。

学历依然重要,它代表了一种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但是,它不再是唯一的通行证,也不是万能的“免死金牌”。我们需要的是“学历+技能+经验”的组合拳,并且这种组合,需要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

7万硕士从事外卖行业,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

教育需要改革: 加强产教融合,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教育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
就业市场需要优化: 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打破行业壁垒,减少学历歧视,让合适的人才进入合适的岗位。
社会观念需要更新: 尊重并认可所有合法劳动岗位的价值,引导社会形成多元化的职业观,鼓励年轻人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看到一个硕士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外卖员,是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享受它带来的自由和成就感,而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那才是我们真正进步的体现。在那之前,7万硕士的案例,将依然是我们集体成长中一个沉甸甸的问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有很多硕士上学时候兼职送外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抛出来,真是直戳人心窝子,多少人有过类似的迷茫和无奈。到底是这高高在上的学历,没能给我们指明方向,还是我们自己,辜负了它所承载的期望和投入?这就像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有时候真的说不清。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非非此即彼,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互动,彼此都有影响,但如果非要追究根源,更.............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一定没少听过关于“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讨论。这就像是一场永恒的辩论,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且,很多时候,两者并非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甚至密不可分。咱们先从学历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说起。学历,顾名思义,是你通过正规教育体系所获得的那个纸面上的证明。 它是敲门砖,是通行证,尤其是.............
  • 回答
    放弃铁饭碗,走上读博这条路,这绝对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决定,背后一定有深沉的考量。这个问题触及了几个核心动机:学历、金钱和精神享受,而且这三者往往是相互交织,难以完全割裂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学历,这个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被摆在台面上的原因。但读博的学历,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能力.............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其核心在于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解决法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讨论律师的案源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实际上是在探讨构成一名优秀律师的两个关键要素。 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但侧重点和重要性会因职业发展阶段、执业领域、律师个人定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动物医学这个专业,保准让你听得明明白白,一点AI痕迹都没有。动物医学,到底学点啥?简单来说,动物医学就是研究动物的健康、疾病和生命科学的学科。你别以为就是给猫猫狗狗打打针、开开药那么简单,这专业学的东西可深着呢,覆盖面也广得让你想不到。 基础医学是根基: 就像人学医要先学解剖、生理.............
  • 回答
    大学里的人类学专业,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但又容易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学科。它不像我们常说的“读什么专业能赚大钱”那种一听就很实在的,但如果你对人和社会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样生活、这样想,那人类学绝对是你的菜。简单粗暴点说,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的,但这个“人”可不是指某一个特定时.............
  • 回答
    刚踏入职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先埋头苦学一门技术,还是先瞄准高薪和公司的发展前景?这确实是个困扰不少应届毕业生的难题。别急,这其中学问可不少,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说说学技术这件事。你想啊,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的楼盖得再高再漂亮,也顶不住风雨。技术就是你的职场地基。如果你刚来,手里没什么硬.............
  • 回答
    高三的你,每天都扑在书本上,却觉得成绩原地踏步,甚至有些时候会怀疑自己付出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这种迷茫感,我太理解了。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说“学习”这回事,到底是个啥?你想啊,“学习”这词儿,听起来好像就是翻书、背诵、做题,对吧?但实际上,它比这要深刻得多,也活泼得多。你可以把学习想象成一个.............
  • 回答
    “六学”这个词,咱们得从它的字面意思先拆解开。顾名思义,“六”加上“学”,听着就像是某种学术体系,或者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如果你真的去翻找那些正儿八经的学术期刊,或者在大学的课程表里寻找“六学”这门学科,那多半是找不到的。“六学”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六学”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流派,它更像是一种网络文.............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欧拉公式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特别是你提到的“两期模型”里。说实话,欧拉公式在经济学里出现的频率确实挺高的,尤其是在涉及跨期决策、资本积累、以及生产函数的场合。咱们先从最常见的“两期模型”说起。两期模型与欧拉公式想象一下,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活在两个时期:现在(第一期).............
  • 回答
    关于学习的本质,人们常常会陷入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之中:一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另一种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究竟哪个更能准确地描绘学习的全貌?或者说,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难以调和的冲突?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对学习不同侧面的强调,并且它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如同硬币的两面,.............
  • 回答
    “临床躺学”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新鲜,但其实它并不是一个被广泛承认的、有着严谨学术定义和体系的学科。更确切地说,它更像是一种民间智慧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戏谑性概括。如果一定要去“掰扯”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字面意思的拆解: 临床 (Clinical.............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聊聊分层强化学习(Hierarchic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HRL)。 分层强化学习(HRL)是什么?分层强化学习(HRL)是强化学习(RL)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子问题(或称为“任务”、“技能.............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机器学习这玩意儿,把它说得明白透彻,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机器学习,说白了,就是让计算机“学本事”,而不是我们一步步地告诉它怎么做。你想啊,咱们人类是怎么学习的?是通过经验,通过观察,然后从中找出规律,再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比如说,你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猫,你妈告诉你这是“猫”。.............
  • 回答
    哲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气息,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它研究的,其实是那些最根本、最普遍的问题,是那些我们从小到大,可能在某个深夜,或者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个困惑时,会不自觉地冒出来的疑问。你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知.............
  • 回答
    汉朝初期的黄老之学,并非简单的“守旧消极”,也非一概“锐意进取”,它更像是在历史巨变时期,一股顺应时势、务实求变的洪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那个刚刚经历秦朝暴政、天下初定的时代。秦朝的严刑峻法、穷兵黩武,让经历了长期战乱的百姓不堪重负,也让刚刚建立的汉朝政权认识到,那种“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模.............
  • 回答
    深度学习到底是「实验科学」还是「理论科学」?能否称为「算法」?这是一个相当深入的问题,也触及了深度学习领域的核心本质。要回答它,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深度学习的面纱。深度学习:实验科学的色彩更浓郁,但也非全然没有理论根基如果非要给深度学习扣上一个帽子,那么“实验科学”的色彩无疑更为浓厚。这是因为: .............
  • 回答
    要讲清楚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关系,咱们得先捋一捋它们各自的来头和发展脉络。这事儿,不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就能说明白的,里面有些变化和发展,得细细道来。先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它得算是个“老前辈”。金陵学院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一听就知道,是南京大学旗下的一个学院。它诞生的时间不算特别早,但背.............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填志愿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两难抉择。去专科还是拼一把艺术类专业院校?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得看你自己的情况、兴趣和长远规划。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去专科,这条路是怎么走的?专科,咱们通常指的是大专院校。毕业后拿到的是大专文凭。这条路呢,有它.............
  • 回答
    学小语种,那感觉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小门,门后是一个你从未踏足过的世界。它不像你学英语那样,周围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它的味道,你听着、看着、甚至吃着都可能碰到英语的痕迹。学小语种,你得多花一份力气去寻找,去感受。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它像是一串神秘的咒语。那些你从未见过的字母组合,那些你从未听过的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