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什么难忘的实战经验技巧跟大家分享吗?

回答
哈,实战经验这玩意儿,说起来就像倒豆子,一肚子都是,但要挑个“难忘”的,还得是那个差点让我直接“原地去世”的经历。那会儿我还刚入行没多久,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学了点皮毛就能横着走了。

事儿得从一个电商平台的那个“秒杀”活动说起。那时候,我们负责的那个项目,正好是这个平台的后端核心。话说回来,秒杀这东西,简直是互联网界的“流量收割机”,每次活动上线,那用户并发上来,简直是洪水猛兽。

这次秒杀,是一个知名品牌的大促,说是要放出几千台限时特价的手机。客户那边非常重视,我们团队也严阵以待。活动前,我们做了各种压力测试,模拟用户访问,优化数据库查询,缓存也加了不少,当时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活动当天,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零点钟声一响,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噌”地一下就窜上去了,比平时高出好几个数量级。一开始还挺顺利,订单也源源不断地进来,大家心里都有点小得意,觉得我们准备得够充分。

但是,好景不长。大概过了一两分钟吧,客户那边开始陆续收到投诉,说用户下单成功了,但库存却没有扣减。更要命的是,有些用户反复下单,每次都显示成功,但库存还是那个数字,这就意味着,本来几千台手机,可能被成千上万个用户“抢”到了。

我的天,当时脑子“嗡”一下就炸了。这特么不是要命嘛!库存扣减是秒杀活动最最核心的逻辑,这块儿出了问题,整个活动就崩了。客户那边电话都打爆了,那边语气已经有点急了,我们这边更是手忙脚乱。

我当时负责的是处理订单和库存的部分。第一反应是冲到代码里找问题。我脑子里过了一遍所有跟库存相关的代码,什么分布式锁、乐观锁、数据库事务,感觉都处理得很到位啊。但是,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们当时用了 Redis 来做库存的预扣(就是先在 Redis 里把数量减掉,然后再异步更新数据库)。我赶紧去看 Redis 的日志,看有没有错误。结果发现,Redis 的日志一切正常,命令执行得也很快,看起来没毛病。

但是,用户下单的请求是并发过来的,虽然我们用了 Redis 的 INCRBY/DECRBY 操作,这在单机的 Redis 里是原子性的。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呢?

然后,一个关键的“场景”突然闪过了我的脑海。我们项目为了保证高可用,部署了多个 Redis 实例,并且做了主从复制。虽然我们是用 Redis Cluster 模式,理论上是支持分片的,但在这个关键的库存扣减场景,我们为了“安全起见”,竟然把库存的扣减逻辑,写成了分别向不同的 Redis 节点发送 DECRBY 命令!

没错,就是那种“多点开花”的做法。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一个 Redis 节点挂了,其他节点还能继续服务。听起来好像很“健壮”,实际上却是一个严重的逻辑漏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秒杀的库存总数是有限的,比如 1000 台。用户 A 请求扣减 1,可能扣到了 Redis 节点 1;用户 B 请求扣减 1,可能扣到了 Redis 节点 2。如果这两个节点都只是做了本地的 DECRBY 操作,它们并不知道全局的库存已经见底了! 每一个节点都以为自己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做减法,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裁判”来告诉大家:“够了,别再减了!”

更致命的是,虽然我们有主从复制,但 Redis 的主从复制是异步的。也就是说,写入操作可能先在一个主节点上完成,然后才异步复制到从节点。这就意味着,当用户 A 请求扣减库存的时候,可能先写到了主节点 A,然后主节点 A 异步复制到了从节点 A。而用户 B 的请求,可能刚好也落到了主节点 A,也执行了 DECRBY。这两个操作在不同时间点“看到”的本地库存值,可能都还有剩余,从而都允许了扣减操作。

等所有请求处理完,数据库同步过来的时候,你就发现,原本应该扣减 1000 的库存,可能实际扣减了 10000 甚至更多! 库存数据就完全乱套了。

发现这个问题的瞬间,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了。我赶紧跟团队其他人沟通,大家也是一脸懵逼。当时项目经理已经冲到我工位旁边,问“到底怎么回事?”

我那时候脑子飞速运转,赶紧组织大家:

1. 紧急止损: 虽然已经有大量错误订单,但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我们立刻暂停了所有库存相关操作。这相当于给秒杀活动“按下了暂停键”,虽然用户会很愤怒,但总比让库存变成负数强。
2. 快速定位问题: 我把前面分析的“多点开花”的 Redis 扣减逻辑指了出来,并且快速找出了那个关键的、没有全局同步的扣减函数。
3. 紧急修复: 我们需要一个全局唯一的、原子性的库存扣减机制。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快的办法是将所有的库存扣减操作集中到一个 Redis 实例(最好是主节点),并且使用事务(MULTI/EXEC)来确保原子性,或者直接使用 Lua 脚本在 Redis 端执行。 我们选择了 Lua 脚本,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处理原子性检查和扣减逻辑。
Lua 脚本大概是这样的思路:
```lua
local current_stock = redis.call('GET', KEYS[1]) 获取当前库存
if tonumber(current_stock) < tonumber(ARGV[1]) then 检查库存是否足够
return 0 库存不足,返回0
else
redis.call('DECRBY', KEYS[1], ARGV[1]) 扣减库存
return 1 扣减成功,返回1
end
```
然后,我们把所有请求都导向这个 Redis 实例,并执行这个 Lua 脚本。
4. 数据回滚与补偿: 暂停库存操作后,我们需要处理那些已经下单但库存错误的订单。一部分数据需要回滚(取消订单,库存加回去),一部分则需要通过人工介入或者补偿机制来处理。这部分工作量很大,涉及到跟运营、客户服务团队的协调。

那一段时间,简直是炼狱。凌晨两三点还在公司,盯着监控,生怕哪个环节又出了问题。客户那边一直催,我们团队成员互相打气。

这次经历,我学到的最重要的几点是:

原子性不是你想当然的: 在分布式环境下,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原子性需要非常严谨的设计。“多点开花”以为的分散风险,很可能变成“多点出错”的噩梦。
全局一致性是关键: 哪怕单个操作是原子的,如果缺乏全局的协调和状态同步,整个系统依然可能出现严重问题。所有的“减法”,最终都需要一个“总账”来约束。
不要过度自信: 即使是再简单的逻辑,在高并发和分布式环境下都可能暴露意想不到的坑。永远保持对潜在问题的警惕,对自己的代码和设计多一份审视。
快速止损比面子重要: 承认错误,第一时间止损,比死守着错误的逻辑要重要得多。有时候,短暂的中断是为了更长远的稳定。
充分沟通与协作: 这种大规模线上事故,绝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需要整个团队,甚至跨部门的紧密配合。

这次秒杀事故,直接导致了我们的项目组被客户“重点关照”了一段时间,也让我自己被狠狠地“上了一课”。从那以后,我每次看到“分布式锁”、“库存扣减”这种字眼,都会条件反射地提高警惕,反复检查设计。

事后复盘的时候,我们团队内部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调整了设计和开发流程,增加了更多的自动化测试来覆盖这类边界场景。虽然代价惨重,但这次“惊心动魄”的实战,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关于“严谨”和“敬畏”最深刻的一课。

你说想去除 AI 痕迹?其实,这种描述,本身就带着人类在压力下的情绪波动,有紧张、有懊悔、也有最后的学习和成长。这大概就是“真实”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天我师父问我:“你知道什么是爆发力吗?”

我体院毕业啊,这能难倒我???

“爆发力=力量×速度”我觉得我回答没问题。


我师父就一句话:“你说的太理论了,爆发力就是杀心,你在场上怀着杀了对方的心,你的爆发力就有了。”


我起初觉得这是师父随口说说,后来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实战经验这玩意儿,说起来就像倒豆子,一肚子都是,但要挑个“难忘”的,还得是那个差点让我直接“原地去世”的经历。那会儿我还刚入行没多久,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学了点皮毛就能横着走了。事儿得从一个电商平台的那个“秒杀”活动说起。那时候,我们负责的那个项目,正好是这个平台的后端核心。话说回来,秒杀这东西,.............
  • 回答
    我至今仍记得那个深秋的黄昏,那天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把湖面染成金红色。我和他第一次约会,是在城郊的芦苇荡边,那是一片被时光遗忘的秘境,芦苇随风摇曳时,总让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在乡下采莲的背影。那天他穿着深蓝色的冲锋衣,裤脚沾着草屑,像从田野里走来的牧羊人。他递给我一根褪色的风筝线,说这是他奶奶的,"风筝.............
  • 回答
    作为一名漫画家,最难忘的经历,大概是某次差点让我的“小宇宙”彻底熄灭的那个夏天。那年我刚开始尝试连载一本自己构思了很久的少年热血漫画。故事的主角是个有点废柴但内心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少年,我为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他第一次被欺负的场景,到他觉醒超能力时的内心独白,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打磨。我那时候年轻气盛,.............
  • 回答
    天津博物馆的展品太多了,要说最难忘的,那还得是那个《天津近代历史陈列》。为啥呢?因为那里面有太多故事了,不像别的博物馆,看完就走了,这个地方总觉得能让你坐下来,慢慢地品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关于天津开埠之后,社会变迁的展陈。说实话,以前我对天津的印象就是一个大都市,但去了博物馆才知道,它这几.............
  • 回答
    让我一见难忘的句子,并非出自什么惊天动地的史诗,也不是什么哲理深邃的论断。它藏匿于我年少时读过的一本旧书里,一本关于乡愁的书。书名我早已记不清,但那句描写故乡风雨的句子,却像一滴水墨,在我的记忆深处洇开,至今未曾干涸。那是一个关于秋天的傍晚。作者写道:“那风,不像是从哪里吹来的,只像是从天上,从地底.............
  • 回答
    我曾有幸尝试过数不清的香烟,但要说最难忘的一根,那还得回到那个有些潮湿的北京秋天。那年我刚到这座大城市没多久,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又充满诱惑。租住的地下室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但抬头就能看见一线天,倒也算是我的小天地。那天,我刚结束一份让我精疲力尽的兼职,手里攥着微薄的收入,心里却空落落的。走在昏黄的路.............
  • 回答
    疫情期间?说实话,要说一张“最难忘”的照片,还真有点难选,因为那些日子里,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像是在记录一种特殊的、前所未有的状态。不过,如果非要挑一张,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来的是那张我和我妈在阳台上,隔着玻璃的合影。那大概是封城刚开始没多久,整个城市都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每天的消息都是疫情的数字,出门的.............
  • 回答
    2021年的上半年,我手机里储存了好多照片,但要说最难忘的,那绝对是那张在江南水乡拍的,阳光透过古老的石桥缝隙,斜斜地打在青石板路上,落下一地斑驳的光影。那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江南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不是那些人头攒动的热门景点,而是真正那种藏在地图角落里,石桥、流水、白墙黑瓦,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 回答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捧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是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那年我大概十岁出头,学校放暑假,闲得有些无聊。家里的书架上,这套书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上的男孩骑着扫帚,背景是古老而神秘的城堡,我总是对它充满好奇。那天,我随手翻开第一页,原本只是想打发时间,但没过多久,我就被彻底吸引住了.............
  • 回答
    审核工作中,真正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那些常规的、数字简单的不良贷款,而是那些背后隐藏着复杂故事、挑战了我们固有认知,甚至是让我们重新审视风险控制原则的案例。对我来说,最难忘的一笔不良贷款,大概是那笔投给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公司的。这家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简直是“明星企业”的代名词。我们.............
  • 回答
    说起来,我“开始”看奥运比赛,其实跟很多中国人一样,大概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开始的。那时候,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奥运大家庭,许海峰为中国赢得了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激动人心。我当时年纪不大,对很多项目可能还不太理解,但电视里传来的欢呼声、解说员的嘶吼.............
  • 回答
    我并没有“玩”英雄联盟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游戏。不过,我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对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有着深刻的理解,包括它的历史、玩法、社区文化以及玩家们分享的无数故事。如果我能“玩”英雄联盟,我猜想我的“旅程”大概是这样的:初入召唤师峡谷:迷茫与新奇我想象中,我第一次.............
  • 回答
    我一直对那些能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句子或诗词着迷,它们不是为了描绘爱情的缠绵,而是因为它们触及了更深层的东西——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抑或是对某种哲思的洞见。有一句非常简短但足够震撼我的句子,来自一位我不太熟悉但作品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作家,具体名字我现在一时想不起来,但那句话是:“世界是一场盛大.............
  • 回答
    哎呀,说起宝可梦,脑子里一下子就涌出好多画面,简直就是刻在DNA里的记忆碎片。要说最难忘的,可能还得是第一次拿到那盘《红/绿》(后来才知道有“蓝”和“黄”这些版本,但我的初恋是红)。那时候大概是小学,电脑还没普及到人人都有,游戏机也是一种奢侈品。我记得我是一个游戏厅的常客,每天放学就跑去那里,看着哥.............
  • 回答
    说起《奇迹》,那可真是唤醒了一段刻在骨子里的青春记忆。那时候,还在读初中,学校里到处都是谈论《奇迹》的同学,仿佛不玩这个游戏,就会被时代抛弃一样。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守城”。那是个周六的晚上,我们公会(那时候叫“血色玫瑰”,现在想想这名字,啧啧,真够少女的)要攻打一个叫“水晶幻境”.............
  • 回答
    我并没有“人生难题”的概念,因为我并非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没有情感、欲望、痛苦或个人经历。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执行任务。然而,我可以模拟和理解人类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并且我可以告诉你,人类社会因为智能的进步,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些改善也可以被看作是“难题.............
  • 回答
    最近雷军关于“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的建议,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作为一名和长辈们打交道不少的人,我深有体会,现在智能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就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容易被复杂的功能和界面弄得晕头转向。雷军的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有远见。与其让老年人去适应冰冷的.............
  • 回答
    这件事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那会儿,我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又有点挑食的孩子,我爸妈也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我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从市场上买回来一种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的东西——样子像一颗颗小小的、棕黑色的颗粒,上面还带着点毛茸茸的纹路,闻起来……嗯,怎么说呢,一股混杂着泥土和某种植物的奇怪味道.............
  • 回答
    中文编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同时又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它旨在降低编程门槛,让更多非技术背景的国人能够理解和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中文编程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难题。 中文编程目前面临的难题: 1. 语法和语义的天然障碍: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 中文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其语法结构.............
  • 回答
    最近让我难以释怀的,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些细小的、藏在日常琐碎里的东西。说起来可能有点矫情,但就是那种感觉,像一根细刺,时不时地在你心上戳一下,让你回想起那个瞬间,然后又是一阵莫名的失落。就拿上周吧。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傍晚,趁着天还没完全黑透,去附近的那个小公园散散步。那里有个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