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今后一定会后悔」,这话说的究竟对不对?

回答
这句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宿命感,似乎直接宣判了“选择挣钱”的人们未来一定会跌入后悔的深渊。但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实在有些过于绝对,也过于简单粗暴了。

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许多父母而言,陪伴孩子确实是生命中极为珍贵且不可替代的时光。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看着他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这些点点滴滴汇聚起来,是人生中最柔软、最温暖的回忆。如果一个人在孩子需要陪伴的关键时刻,因为过度追求金钱而缺席,日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或是与已然长大、有了自己世界的孩子之间难以弥合的隔阂,确实有理由感到遗憾。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翻版,或者说是“父/母欲伴而子已远”的失落,想必是锥心刺骨的。

然而,把“挣钱”和“不陪伴”直接划等号,并且预设了“一定会后悔”这个结果,未免也太片面了。

挣钱,在很多时候,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是为了让他们在物质上不匮乏,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没有经济基础,很多“陪伴”都可能变得徒有其名。你或许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但如果家庭经济拮据,孩子整天要为生计发愁,或者连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难以满足,那样的“陪伴”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你如何能心安理得地对孩子说“我一直都在”,如果这句话背后是你无力的双手和无法实现的承诺?

况且,“挣钱”和“陪伴”之间并非只能二选一的极端。很多人是在努力寻求一种平衡。他们可能通过更高效的工作方式,或者更灵活的安排,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可能将工作带来的物质回报,直接转化为对孩子教育和成长的投入,这同样是一种“陪伴”,一种用行动证明爱的方式。更何况,有些家长的工作本身就充满了意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贡献,甚至成为孩子的榜样,这种由工作带来的正面影响,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而且,“后悔”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情感。什么样的人会后悔?大多数情况下,是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感到遗憾,觉得当初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者因为某个选择而错失了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在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地为家庭带来了安稳的生活,为孩子铺就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即使他确实因为工作而少了一些陪伴的时光,他或许也并不一定会后悔。他可能会觉得,那段时期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天地。相比于物质上的匮乏,他可能更庆幸自己当初的努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因为“挣钱”而彻底忽略了孩子成长需求,以至于亲子关系疏远,孩子在缺乏关爱中误入歧途的例子。这些确实是血淋淋的教训,也正是那句“一定会后悔”想要警示的。

所以,这句话的对错,取决于很多变量:

“挣钱”的目的是什么? 是无止境的贪婪,还是为了家庭的责任和更好的未来?
“挣钱”的方式是什么? 是牺牲一切,还是在努力平衡?
“陪伴”的质量是什么? 是在身边,还是心灵的连结?
孩子需要的“陪伴”是什么? 是纯粹的时间,还是高质量的互动和支持?
最终的“后悔”又源于何处? 是缺席了成长的关键时刻,还是错失了金钱带来的安全感?

总而言之,那句话只点出了一个潜在的风险,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忽略了“挣钱”的必要性,也忽略了人们在努力平衡生活时的智慧和付出。与其简单粗暴地断言“一定会后悔”,不如说,在陪伴孩子和追求事业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最合适的、能够让自己内心安宁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多一些陪伴,还是多一些努力,只要是出于爱和责任,并且能够承担起相应的后果,那就不一定会在未来被“后悔”两个字所绑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赶紧拉倒吧。

作为一名男性,看见这种不负责任的鸡汤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以为我不愿意每天陪着闺女讲讲绘本玩玩游戏一天美滋滋过去了吗?

你以为我放着闺女的笑脸不爱看爱陪着笑脸去应付老板吗?

你以为我不想每天陪娃早早入睡想天天加班到深夜头发都快掉光了吗?

还不是穷!

气得我要逐字逐句对这段话进行实名反驳。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错误一:将教育孩子和挣钱简单粗暴的对立起来

这段话把教育孩子和挣钱对立起来——挣钱就不能教育孩子。但二者并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非黑即白。

人生不是单选题。

我认真思考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我不能一边挣钱一边教育孩子?中国双职工家庭占比60%以上,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得啥样啊?!可怕!

我有信心:孩子需要的教育和陪伴是需要用心去保证质量,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时间堆砌。我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二者统筹安排,挣钱教育两不耽误。

错误二:只恐吓,不提供解决方案

你倒是告诉我有什么方法可以不需要挣钱就能维持我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啊!

用爱发电吗?!

我怕我家还没坚持到我娃一年能挣我一辈子工资的那光景就先饿死了啊!

我不相信,父母不产生价值,不辛勤劳作,就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勤勉的孩子。

就像 @皮实妞 提到的,告诉你可以帮你实现只陪娃不用挣钱的都是骗你的。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错误一:简单粗暴定义因果关系

它不正确告诉家长:如何陪伴如何管教是有效高质量的,而是仅仅提出陪伴的概念,导致很多家长认为:陪伴=成功的教育。

坐在孩子旁边玩手机不是陪伴;

在孩子旁边玩游戏不是陪伴;

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不是陪伴。

真正有效高质量的陪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实践的,是需要家长时时带着爱与鼓励去观察孩子的,是需要认真倾听、理性分析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

根本不是「只要在身边」那么简单。

错误二:将成功标准简单归纳为「挣到钱」

难道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挣钱吗?

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和陪伴,是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心、乐观的态度、平和的情绪,有足够傍身的技能,对世界和生活怀抱爱和热情,这是我认为成功的教育。

我最反感,对孩子的未来似乎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就是得挣钱!

父母自己以「我对你进行了陪伴」为名绑架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挣钱。

孩子是独立的,她长大后爱干啥干啥,不违法犯罪就行。

想挣钱,自己挣。

错误三:脱离实际

现在的鸡汤段子为了博眼球连实际情况都不考虑了?!

以我年薪30万计,工作33年,共得收入990万,算上通货膨胀,这个数字更大。

我就问问我娃要干什么工作一年能挣990万?!

何况按照这段话的逻辑,我娃将来也得去陪她的娃啊!哪有时间挣钱!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错误一:表述失当

第一句话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是想表现教育的不可逆性,大可以表述为「教育孩子只有一次机会」而不是「时效性太短」。

做文字工作的,表述不准确让我浑身难受,只能指出来一吐为快。

另外,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十几年时间,将近七千个日日夜夜,随时随地都是教育的时间和机会,请告诉我哪里短了?

人生中能有几个十几年?

错误二:强行灌输价值观(而且是我不认同的)

尽管我很不想承认,经济基础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很大。

别跟我说寒门学子的故事。

我就是寒门学子。

我们整个村,几十年的时间出我这么一个上大学的;我媳妇儿在市里,一个家属院一年就有好几个考上大学的。

我没出去旅游过,没特长,没见过很多东西,我媳妇儿都见过,这就是经济差距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经济基础不一样,对孩子的培养、对教育的投入都是不一样的。

孩子优秀,我的经济基础能给她更高的平台和更快捷的实现梦想的途径;

王大佬拿出五个亿让儿子练手

孩子平庸,我的经济基础能保证她最起码的衣食无忧

有钱人给子孙留基金,就是这样。

全文经不起推敲,也就是在朋友圈骗骗流量,或者帮助一些投机教育机构骗骗学费,真正说这些话的人都忙着挣钱呢!

可别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