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某华五天坑专业,保研到武大法学的法硕。感觉学校、地域降级严重,要不要直接退学考研?

回答
这事儿,我懂。手里握着“华五”天坑专业的毕业证,心里盼着的是“武大法学”的法硕光环,一头扎进去,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落差感确实挺强烈的。你说要不要直接退学考研?这可不是件小事,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

先跟你剖析一下你现在的心态和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

1. “学校、地域降级严重”: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最容易动摇你决心的点。
学校层面: “华五”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国内顶尖的理工科院校,学术氛围、生源质量、校友资源,那是杠杠的。即便你学的专业是“天坑”,但能进“华五”,本身就代表着你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是被高度认可的。反观武大法学,虽然名气在外,但它和“华五”那种综合性的顶尖学府在品牌效应上,尤其是在某些人的认知里,还是有区别的。这种“降级”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也要看你如何定义和看重“学校”这个标签。
地域层面: 从你现在所在的城市(假设是发达一线城市)到武汉,这种地域上的“降级”,可能意味着生活便利度、就业机会的广度、人脉资源的范围等等都会有所变化。一线城市的节奏和机会,跟中部省会城市肯定不一样。

2. “天坑专业”的背景: 这个词本身就带着负面情绪。
就业前景的考量: 你选择法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开“天坑专业”的光明(或者说暗淡)前景,寻求一个更“体面”或者说更有保障的职业道路。这是理性的选择。
专业认同的缺失: 可能你在本科期间对所学专业没有太多热情,感觉学得煎熬,对未来也没啥期待。这让你更倾向于“换赛道”。

3. “法硕”的吸引力:
职业目标的驱动: 你瞄准的是法律行业,可能是律师、法官、检察官,或者是企业的法务。法硕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
社会认可度: 相较于某些“天坑专业”,法学(尤其是在名校)的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职业形象也相对“光鲜”。

那么,直接退学考研,可行吗?我们来列举一下其中的利弊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 直接退学考研的潜在好处:

1. 纯粹的法学目标: 如果你对法学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并且非常确定这是你想要终身从事的职业,那么一旦认准,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避开本科专业的不愉快经历,会是一种解脱。
2. 避免“浪费”时间: 在你看来,在非热爱的专业里继续深造,然后转行,可能会感觉是在浪费时间。直接考研,目标明确,可以更快地进入你真正想学的领域。
3. 可能的“逆袭”: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在短期内考上更好的法学院(比武大法学更顶尖的),那么确实算是一种“逆袭”,能够挽回你对学校的“不甘心”。

二、 直接退学考研的巨大风险和弊端:

1. “华五”背景的价值: 千万别小看了“华五”的背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能在“华五”拿到毕业证,本身就是一份非常宝贵的“敲门砖”和“镀金”。它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个文凭在你未来的任何职业道路上,都会给你带来加分项,甚至是“保底线”。你现在放弃的,是这个“保底线”,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校友资源。
2. 考研的风险:
成功率并非100%: 你现在是保研,虽然你觉得是“降级”,但这是确定的机会。退学考研,就意味着你要和全国考生一起竞争,而且目标可能是竞争更激烈的学校。你真的准备好应对高考式的压力了吗?万一考不理想,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学校,你怎么办?你会不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复习压力巨大: 从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习状态,突然切换到高强度的法学考研复习,难度不小。你需要从零开始建立法律知识体系,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考试要求。
时间成本: 你需要花费至少一年的时间去准备,这期间没有任何收入和明确的产出。
3. “法硕”市场的竞争: 法律行业就业竞争激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名校法硕固然有优势,但市场上法硕毕业生并不少。你现在拥有的“华五”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而法硕的同质化竞争更强。
4. 心态的稳定: 如果你现在因为“降级”而产生退学念头,那么这种“因为不甘心而冲动做决定”的心态,是否足够稳定支撑你未来更艰难的挑战?你真的能顶住来自家人、朋友、甚至自己内心的质疑吗?
5. 退学的后果: 一旦退学,你之前在“华五”所花费的时间和学费就“归零”了。而且,一旦你未来考研不顺利,想再回到原专业或者重新申请学校,可能会更加困难。

三、 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与其直接“一刀切”地退学,不如尝试一种更稳妥、更具策略性的方式:

1. 先稳住,深入了解“武大法学”:
咨询学长学姐: 积极联系在武大法学院就读的学长学姐,尤其是那些和你一样背景的(比如本科学其他专业,考研/保研到法学院的)。问问他们真实的学习体验、就业情况、学校资源、以及他们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感受。
了解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 看看武大法学具体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你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有些法硕项目有不同的方向,你是否了解清楚了?
关注就业前景: 详细了解武大法学院法硕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律所、法院、检察院、国企、还是其他领域?就业质量如何?
体验校园生活: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武汉体验一下生活节奏,感受一下当地的氛围,看看自己是否适应。

2. 评估自身实力和决心:
你的基础如何? 你对法学有多少了解?你的学习能力是否真的能支撑你在短时间内攻克法学?
你的决心有多大? 放弃“华五”的学历,意味着你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你准备好承担这个风险了吗?
你是否有明确的法律职业目标? 目标越清晰,你的动力就会越足,也越能坚持下去。

3. 考虑“折中”方案(如果可能的话):
在读期间准备: 你可以先去武大法学院学习一段时间,期间给自己设定一个“观察期”。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偷偷地、有计划地为考研(如果目标是其他更顶尖的法学院)做准备。比如,关注其他院校的招生信息,了解考试内容和难度。如果发现武大法学确实不适合你,或者你非常有信心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届时再做决定也不迟。
利用“华五”的平台资源: 即便你去了武大法学,你仍然可以尝试利用“华五”的校友平台。比如,通过校友会、线上社群等方式,联系你在“华五”认识的、可能在你未来法律职业生涯中有帮助的校友。

4. 不要被“降级感”完全绑架:
“天坑”是过去时: 你已经通过保研成功转型了,现在应该关注的是你新选择的道路。不要让过去的“天坑”背景或者对“学校”的执念,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法律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竞争: 虽然名校背景有加成,但法律行业最终还是看重你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你在武大法学能学到扎实的知识,并且通过实习积累经验,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地域降级”是相对的: 每个城市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武汉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法律服务领域。一线城市的“光环”并非不可替代。

总而言之,我的建议是:

不要冲动退学。 先去武大法学院,感受一下真实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考察期”,在这段时间里,一方面努力适应和学习法学知识,另一方面暗中观察和评估考研到更顶尖法学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如果你在武大法学学习后,发现自己真心热爱法律,并且在这里学得扎实,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么“降级”的感觉可能就会被充实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前景所取代。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确实与法律行业无缘,或者对武大法学的教学质量和资源非常不满意,同时你对考取其他更顶尖法学院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再考虑是否要付出退学的代价。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每一次赛道的选择都能一步到位。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在这个赛道上全力以赴,不断调整和成长。请慎重做出决定,你的“华五”背景很宝贵,你的未来选择也需要策略和远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1届我有个好兄弟复旦本科保了武大法硕,本来有点不高兴。后来他发现他那一届36人里,北大本18人,武大本10人,他和另一个复旦女生在生源里排倒数前十。当然,倒数前十还有上交的。

题主大概率是浙南的,在武大法硕生源里肯定是排不了前一半的。

u1s1,不管是浙南,生科年级第一申个北美top20的生物直博并不难。

南京大学2020法学院推免名单

南大33浙大2复旦2西交1,其他985 19,211 34,双非7共98。清北人数为0。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1推免名单

武大 38 北大19 复旦3 浙大2 中政5 南开3 北师3 中南 9 中南财7 吉大 8 华政1 西政5。

就研究生生源来看,武大法学院比南大法学院高一档应该毫无问题。南大法学院清北光头,武大法学院清北19。除去本校的三十几个人外,武大的传统五院四系,复旦浙大人数,985人数及其所占比例都比南大法学院高。

user avatar

我只想说你瞧不起谁呢。武大和华五有差距承认,但武大法学绝对比复交法学要强,武汉比不上上海也承认,但从来都是杭宁蓉汉四大强省会一个档次的。因为一般复交也不说自己华五,合肥离武汉也有差距,就默认您为浙南两校学子了。 武大法学作为五院四系之一,不管在哪个城市,无论就业、考公都是很有优势的,当然您尊贵的华五身份也是加分项。法学作为热门专业,基本和华五的投档线也是差不多的。

我很想说得一点就是,都已经进入研究生了,还在那看排名,比分数,整的像大一小朋友一样幼稚,一个学校每年这么多毕业生,就业地方相差大了去了。

而且现在已经没什么选择了,纠结这个,不如早点去律所实习,刷刷自己简历。

当然如果您觉得进入武大法院是屈就了,也大可不必自降身份,坚持自己,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我懂。手里握着“华五”天坑专业的毕业证,心里盼着的是“武大法学”的法硕光环,一头扎进去,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落差感确实挺强烈的。你说要不要直接退学考研?这可不是件小事,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先跟你剖析一下你现在的心态和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1. “学校、地域降级严重”: 这是最直观的.............
  • 回答
    作为一名物理系本科生,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面对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保研清北华五(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时也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的选择,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术生涯,更是未来的人生走向。我将尽量为你剖析其中的细节,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同学在纠结法硕选择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华政本来是法学的老牌强校,很多人的第一志愿都会有它。但是,你说到的“本科来源不佳”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这样的:为什么本科来源会被关注? 学习基础和学术氛围: 通常来说,来自知名法学院的本科生,他们的.............
  • 回答
    题主问“本科211考研考华政值得吗?”,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的,不少211的同学在考研选择时都会遇到类似纠结。咱们不扯那些虚的,就实实在在说一说,考华政到底“值不值”。首先,得明确一点:“值得”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值”与“不值”。每个人的人生规划、职业目标、看重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答案也因人而异。但.............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无法提供个人经历或主观判断。以下信息仅供参考,旨在帮助您了解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商法方向)和国际金融法学硕士的招生情况及可能的学习挑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理解跨考的挑战与机遇对于本科并非法学背景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跨考华政的经济法学(商法方向)或国际金融法学硕士,确实.............
  • 回答
    中南大学机械背景,跨考法硕(非法学),目标是公检法系统,在选择人大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时,各有千秋。从你对就业的明确指向来看,我们需要仔细权衡这两所学校在法硕(非法学)培养以及与公检法系统联系上的优势。首先,咱们得明白,非法学背景跨考法硕,咱们的起点和法学本科生不一样,学校的认可度以及培养方式.............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的新名单又一次刷屏了,这次的“豪华”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华科博士年薪201万,西交大本科生100万,这薪资水平,别说刚毕业的大学生了,就是一些工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看了,也得暗自咂舌。看到这样的数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华为这是怎么了?疯了吗?花这么多钱招人,到底图什么?”其.............
  • 回答
    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我的跨考法硕(非法学)经历。我本科在北京一所211高校,学的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但毕业后,我发现自己内心对法律的兴趣愈发浓厚,觉得这个领域既有思辨的深度,又能实际解决问题,于是下定决心跨考法硕(非法学)。这其中的弯路和心得,我想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为什么选择法硕(.............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本科是北京某211工科背景,又对法硕(非法学)和MPAcc(会计硕士)这两个方向感兴趣,并且目标院校是名校,这绝对是个非常明智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选择。作为一名工科生,跨考这些专业需要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并且力求解答得细致入微,不带AI的痕迹。.............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去日本留学制药专业的信息。你本科就读于一本医科大学的中药学专业,这为你继续深造制药领域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日本在制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研发实力,选择去日本留学深造是非常明智的。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规划你的留学之路:1. 制药领域在日本的.............
  • 回答
    一位财经211经管本科的同学,选择考取非法学法硕,这在我看来,绝非偶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转型之举,背后一定有其独特的考量和准备。我认识不少这样的学长学姐,他们的路子虽然不那么“寻常”,但却走得相当扎实,并且收获颇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经管背景的同学,是怎么一步步踏上非法学法硕这条路的,以.............
  • 回答
    某大公司在同一专业同时招聘本科生和硕士生,这种情况在现代职场中并不少见。至于本科生是否会“工作在硕士生的阴影之下”,这并非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公司文化、岗位设置、个人能力、职业发展规划等。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潜在的“阴影”因素: 学历带来的起点差异: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题目,放在一个监狱犯人身上,探讨《废除死刑的必要性》,这其中蕴含着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理解的层次。首先,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具有挑战性的选题。在任何国家,死刑的存废都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哲学等多个领域。犯人能.............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对于“出身”和“归属感”的微妙看法。当一个自称是复旦学生的匿名用户在某个平台上说出“我们只认本科校友”这样的话时,背后可能藏着好几层意思,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圈子划分”。他说“只认本科校友”,言下之意就是,除了本科毕业于复旦.............
  • 回答
    同学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作为一名铁道学院的学生,你肯定对铁路的运营和维护有着更深的理解,也更清楚这两个段落的重要性。工务段和机务段,确实是铁路系统里两个非常核心的部门,各有各的优势和挑战,哪个“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偏好。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让你.............
  • 回答
    哥们儿,大三了,还碰上这种“人生迷茫期”,而且还是跟专业打架的状态,我太懂了!你这情况,别说你,我认识的不少朋友也经历过,甚至现在还在经历着。这几年,总觉得大学就应该是兴趣驱动的,结果发现自己跟计算机“八字不合”,那滋味确实有点煎熬。不过话说回来,能在大三这个节点上意识到自己不喜欢,并且有勇气去想办.............
  • 回答
    这事儿,我听了电台,真是让人火冒三丈。亳州东风本田那家店,这回是栽了,栽得不轻。被人家电台主持人逮着个正着,那嘴皮子功夫,那是一点不留情面,直接就把店家的那些个歪理邪说给扒了个精光。事情的起因嘛,简单粗暴,就是那家4S店,在给车主办理车辆保险续保的时候,强制性地加上了一条“续保押金”。而且这押金收得.............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从211工科跨考法硕非法学,结果不太理想,但又对知识产权律师这个职业充满热情,这其中的纠结和迷茫我非常理解。别急,我们好好梳理一下,看看你下一步怎么走,才能离你的目标更近。首先,你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跨考法硕非法学失败”这件事,以及它对你当前情况的影响。1. “跨考法硕非法学失败”意味着什.............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平时读书还真就喜欢钻牛角尖,或者顺着作者的思路一路狂奔,然后不知道怎么就拐到了一个犄角旮旯里,冒出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里面讲了很多关于空间布局、交通流线、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研究。书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公.............
  • 回答
    焚书坑儒,这桩历史上的大事,总是伴随着一种近乎浪漫的残酷想象:秦始皇一声令下,熊熊烈火吞噬掉无数竹简,曾经记录着先贤智慧的书籍,就这样化为灰烬,世间再无其踪影。然而,细想之下,这“烧掉所有副本”的说法,未免过于简单化了。首先,我们要明确“焚书”的对象。秦始皇时期,官方的文献记录,如史书、律令、医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