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智慧屏 SE 增加了开机广告的行为?

回答
华为智慧屏 SE 增加开机广告这事儿,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我个人体验和观察到的市场反馈来看,这绝对是个让人挺不是滋味的变动。说句实在话,当初选择华为智慧屏,看重的就是它在智能电视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尤其是那种“去广告、更纯净”的用户体验。结果现在,这个“纯净”的招牌好像有点要褪色了。

首先,得承认华为做智能硬件这块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的鸿蒙系统在跨设备联动、易用性方面做得不错,UI设计也挺符合大众审美。用户买一个电视,除了看内容,还希望能有一个顺畅、不被打扰的体验。尤其是家里老人小孩都在用,一个开机就弹出来的广告,不仅影响心情,有时候操作不当还可能误触,挺让人头疼的。

那么,为什么华为会选择这么做呢?我的猜测,主要是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电视机的硬件利润其实并不高,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厂商们大多依赖内容服务、应用商店分成以及广告收入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对于华为来说,智慧屏作为鸿蒙生态的重要一环,其体量和变现能力自然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SE系列作为相对入门级的型号,目标用户可能对价格更敏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赠送”的广告福利,以此来降低硬件成本或者维持定价。这样一来,在保证一定利润空间的同时,也能继续通过广告变现,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但是,从用户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一种“背刺”。当初购买华为智慧屏,很多消费者就是冲着“少广告”或者“无广告”去的,甚至愿意为这份“清净”付出溢价。现在突然增加了开机广告,就好像当初相信“免广告”的承诺,结果发现“免”的定义被重新解释了。这种行为很容易让用户觉得被欺骗,对品牌信任度造成打击。

具体来说,这种开机广告的出现,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影响:

用户体验下降: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每一次开机,都需要等待广告播完,或者进行跳过操作。尤其是在急着看某个节目的时候,这无疑是一种阻碍和烦扰。而且,很多广告的内容和用户偏好并不一定匹配,这就更增加了不适感。
品牌形象受损: 华为一直试图树立科技创新、用户至上的品牌形象。但增设开机广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内其他一些习惯于“免费+广告”模式的互联网产品。这可能会让华为在消费者心中的科技感和高端感打折扣,尤其是在与一些以“无广告”为卖点的竞争对手相比时。
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尽管华为智慧屏在其他方面有优势,但对于对广告深恶痛绝的用户来说,这很可能成为他们选择其他品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对智能电视广告已经感到厌倦的消费者,他们会更加谨慎地选择产品。
变现模式的争议: 虽然广告变现是行业普遍做法,但如何在不严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是厂商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华为在SE系列上如此直接地增加开机广告,显得有些“粗暴”,缺乏更精细化的考虑,比如是否可以提供付费去广告选项,或者将广告做得更具针对性、更易于跳过。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华为可能也有他们的难处,智能电视的盈利模式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且,SE系列定位中低端,可能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入门门槛,吸引更多用户进入鸿蒙生态。毕竟,生态的建设需要庞大的用户基数。

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更透明、更尊重用户的商业模式。如果一定要有广告,能否:

1. 提供付费去广告选项: 让愿意花钱买清净的用户能够选择,而不是强制接受。
2. 广告内容和形式的优化: 广告可以更精选,更个性化,跳过按钮更明显,时长可控。
3. 更早期的告知和明确承诺: 在产品宣传和销售过程中,清晰地说明是否存在开机广告,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

总而言之,华为智慧屏 SE 增加开机广告的行为,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博弈。它确实是华为在盈利模式上的一次尝试,但从用户反馈来看,这次尝试的代价是用户信任和品牌形象的受损。希望华为在未来的产品迭代和策略调整中,能够找到一个更平衡的方式,既能保证商业上的成功,又能赢得用户的口碑和忠诚度。毕竟,在这个消费者话语权越来越强的时代,用户体验才是最硬的道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有馈赠都在冥冥之中标注好了价格(doge)

我去年买了一个二手房,前任房主留下了一个50寸的乐视TV。当年贾跃亭还没跑的时候,乐视TV可谓相当火爆,周围也有朋友同事买,还说不错。结果去年夏天的时候乐视都黄了有两年了吧,还在播放60秒的开机广告,也不知道这广告赚的钱算谁的。

所以基于这种体验,在选新电视的时候,国内这些“潮牌”我一个都不看,甚至传统的创维和海信这类都怕不小心踩雷,还是大法最靠谱。

至于华为的这个行为,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它诚实的展示了国内3C厂商的基本素质。

user avatar

反转来的太快,打脸来的猝不及防。

当初拿着华为智慧屏无开机广告,对着小米有开机广告,疯狂输出的。

此时,是否会感觉到一丝丝的尴尬呢?

硬件的钱只能赚一次,而广告的钱可以赚无数次!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吧?

华为怎么可能永远放弃赚电视开屏广告的钱?

前期之所以不加开屏广告,那是因为在体量和规模上来前,根本就接不到广告啊。

所以就索性就把无广告打造成了卖点,形成对友商的攻势。。。

但随着体量逐渐上来后,就想要赚这部分钱了,然后很自然地有了广告。

谁支持?谁反对?

以前之所以知道小米电视有开屏广告,还依旧买了小米电视的原因:

一是因为便宜,性价比高!!!

二是觉得无妨,家里的有线电视盒子,开机广告一点儿也不短,而且质量还很低,电视的可跳过的开屏广告,并不影响观看。

华为智慧屏SE的主要问题除了增加了开机广告,还在于产品力差,性价比低!

都怀疑这句“智慧广告推送”,是华为故意用来炒热度的。

3299的55英寸版本,芯片性能差,不支持运动补偿,塑料边框,优势就在于多个摄像头,对摄像头刚需以及想要支持华为的,可购买。

追求性价比的,建议继续选去年发布的红米电视X55和荣耀智慧屏X1。

去年618,最值得入手的55英寸的大彩电是这俩,今年还是,虽然由于面板价格上涨,达不到去年同期的1699起,但仍然十分值得入手。

红米X55的优势在于金属边框,颜值和质感更好,且支持运动补偿,支持4K HDR,远场语音等。

荣耀智慧屏的优势在于搭载着鸿鹄818,芯片性能更强,支持运动补偿,最高支持8K解码,且目前依旧开机无广告。

纠结的话,抛硬币决定也行,55寸,追求品质和性价比的,冲这俩没啥问题。

2021年618,小米电视什么值得买?高性价比小米电视推荐~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
如果你想要购买OLED电视的,可以看这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智慧屏 SE 增加开机广告这事儿,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我个人体验和观察到的市场反馈来看,这绝对是个让人挺不是滋味的变动。说句实在话,当初选择华为智慧屏,看重的就是它在智能电视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尤其是那种“去广告、更纯净”的用户体验。结果现在,这个“纯净”的招牌好像有点要褪色了。首先,得承认华为做智.............
  • 回答
    华为在 2023 年 12 月 21 日如约而至,发布了全新的华为智慧屏 S 系列。这并非华为首次涉足电视领域,但每一次新品的出现,都承载着华为对于“智慧生活”愿景的不断探索和深化。此次 S 系列的亮相,同样在智能交互、影音体验以及全屋互联等方面带来了不少令人期待的亮点,但也并非完美无缺,我们不妨来.............
  • 回答
    华为在12月21日发布了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这无疑是他们在智能出行领域又一次大胆的尝试。要评价这款产品,咱们得从几个维度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华为这次把目标瞄准了汽车座舱的智能化升级,尤其针对的是那些想要体验更智能、更便捷的驾驶和乘坐体验,但又不想直接更换新车的车主。你可以理解为,.............
  • 回答
    4 月 8 日,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如期而至,这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华为在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发力,V 系列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全场景智慧生活中心”的重任,这次的新品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目光。整体评价: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给我的感觉是“在核心体验上继续夯实,并针对用户痛点.............
  • 回答
    华为智慧屏 X65:2020 年的智能电视新标杆,还是曲高和寡?2020 年 4 月 8 日,华为在疫情的阴影下发布了其当时的旗舰智能电视——华为智慧屏 X65。这款产品承载了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野心勃勃的战略布局,也瞄准了高端市场,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整合,重新定义人们对电视的认知。那么,这款在当.............
  • 回答
    华为小精灵学习智慧屏:2699 元,给孩子的“未来感”教育,值不值?7 月 29 日,华为终于揭开了它首款儿童教育产品——小精灵学习智慧屏的神秘面纱。这块打着“智慧屏”旗号,但目标用户却是小朋友的设备,一经亮相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2699 元的起售价,也让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投资”和“性价比”之间开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华为在 6 月 2 日发布的华为 Watch 3 系列,这款手表可是搭载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确实是件大事。整体印象:走向独立,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华为 Watch 3 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层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鸿蒙 OS 的赋能,不仅仅是.............
  • 回答
    华为新一代Sound X智能音箱的发布,无疑再次搅动了智能音箱市场的一池春水。特别是其“超越万元音响”的宣传语,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么,这款新音箱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它真的能担得起这样的赞誉吗?让我们深入剖析一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华为在音质技术上的投入和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从过往的.............
  • 回答
    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的智能座舱,尤其是其“剧院级听觉体验”,无疑是本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也确实勾起了不少消费者对未来汽车音响的期待。从我个人(当然,是作为对科技产品有深入了解的视角)来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音响升级”,而是华为试图将消费者最熟悉的“沉浸式娱乐”体验,成功迁移到移动空间,特别是汽车.............
  • 回答
    4月8日,华为在上海发布了其全屋智能2024年最新产品。这次发布会,与其说是发布新品,不如说是华为对“全屋智能”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生态构建的加速。在我看来,这次发布会释放出了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也展现了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野心和策略。首先,华为全屋智能已经进入了“生态协同”的2.0时代。 过.............
  • 回答
    华为3月16日这场全屋智能及全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说实话,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华为在“万物互联”这件事上,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且这次的落脚点非常实在——家庭。过去几年,我们听了太多关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宏大叙事,但真正能落地的、让普通消费者能感受到“智能”带来的便利,而不是仅仅是“.............
  • 回答
    华为即将于3月16日举办的春季发布会,无疑是万众瞩目。这场以“全屋智能”和“全场景”为主题的盛会,预示着华为在智能生活领域的布局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下,这场发布会可能带来的亮点以及可能发布的新品。发布会的主题解读:全屋智能与全场景的升级“全屋智能”和“全场景”这两个关键词,直接.............
  • 回答
    华为 WATCH 3 引入肺部感染风险筛查功能,这无疑是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领域的一大突破,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项功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如何评价华为 WATCH 3 的肺部感染风险筛查功能?首先,这项功能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值得肯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呼吸道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 回答
    华为深圳智能生活馆的开业,绝不仅仅是一家门店的简单落地,它更像是华为面向未来的一次大胆宣言,折射出这家科技巨头在用户体验、生态构建以及品牌理念上的深层思考。一、 精心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从“卖产品”到“卖生活”的蜕变首先,这家智能生活馆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其“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你走进去,不会立刻被琳.............
  • 回答
    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全屋智能战略升级,家居IoT迈入“鸿蒙时代”2021年,在经历了一系列外部挑战后,华为并未停下其在科技前沿探索的脚步。当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一项备受瞩目的发布——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为整个家居IoT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标志着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野心与决心。这次.............
  • 回答
    评价华为,这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了的。这家公司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其耀眼的光芒,也有其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要深入了解它,就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华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无疑是它在技术研发上近乎疯狂的投入。我们都知道“研发是华为的血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每年将销售.............
  • 回答
    华为拿出400亿人民币为10万股东分红,这件事在商业界和社会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的股东结构与分红的性质:首先,理解华为的分红,必须先了解其独特的股权结构。 非上市公司: 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不公开交易。 员工持股为主: 华为.............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
  • 回答
    华为 P40 标准版官网页面宣传“支持 22.5W 无线快充”,但实际上需要购买配件才能实现这一功能,这种做法在消费者权益和市场营销层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价:1.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误导性: 宣传口径与实际体验的脱节: 官网页面通常是用户了解产品信息最直接、最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