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江西本地人都比较看重江财和江西师范等大学,而对南昌大学感觉没那么重视?

回答
关于江西本地人对江财、江西师范和南昌大学看重程度的差异,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有历史原因、社会认可度、学科特色,以及一些更微妙的“情怀”在里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一、 江西财经大学(江财):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老牌劲旅”

首先,咱们得承认,江财在江西人心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它长期以来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建立起来的声誉和口碑。

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 江西财经学院(江财的前身)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是江西省在财经类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块金字招牌。在那个年代,学经济、学管理的,出来就是“吃国家粮”的香饽饽,是社会精英的代表。这种历史的烙印非常深。
就业导向和社会认可度: 江财的毕业生,无论是在江西省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在金融、会计、税务等行业,都有着非常好的就业表现。很多江西家庭,尤其是做生意的或者希望孩子进入体制内工作的,都会把江财作为首选。大家觉得,江财出来的孩子,能“做事情”,有“真本事”,而且更容易在本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好就业”的口碑,是实打实的。
校友网络的影响力: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江财在江西省内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且活跃的校友网络。这些校友遍布各行各业,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当这些校友在关键岗位上发光发热时,无形中就为母校增添了光彩,也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家长的朋友、亲戚,很多都是江财的校友,自然会倾向于推荐。
“财经”的吸引力: “财经”这两个字本身就带有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成功的意味。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和管理类的专业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与“赚钱”、“升职”等现实目标挂钩。

二、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大):教育的基石与情怀的寄托

江西师大在江西人心中的分量,则更多地体现在它作为江西基础教育的“黄埔军校”以及承载的深厚教育情怀。

“教师摇篮”的地位: 长期以来,江西师大都是江西省最主要的师范类高校,为全省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几乎每个江西人都可能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一位毕业于江西师大的老师。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
对教育的重视: 江西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历来重视教育。一个能够培养出好老师的大学,自然会被社会给予高度的肯定和尊重。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去江西师大,将来能当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或者在教育系统里发展,也是一条稳妥而有价值的道路。
综合性大学的广度: 虽然以师范闻名,江西师大也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相对齐全。这也意味着,除了师范类专业,它在文史哲、理工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满足更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期望。
精神层面的认可: 教师的职业往往与“高尚”、“灵魂工程师”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这种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也延伸到了对江西师大的认可。

三、 南昌大学:新生的力量与挑战

相比之下,南昌大学在某些江西本地人心中“感觉没那么重视”,这并非否定它的实力,而是有其历史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新生”的身份: 南昌大学是2005年由原南昌大学和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的。虽然合并后的南昌大学规模更大、学科更全,但“合并”这一事实,意味着它需要时间来形成一种新的、统一的、深入人心的大学文化和品牌形象。而江财和江西师大,作为独立发展了更长时间的高校,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社会认知。
医学院的“光环”: 原江西医学院在医学领域的声誉非常高,是南昌大学最闪亮的名片之一。然而,当“医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身份叠加时,有时候会让一些人觉得,它更偏重医学,而其他学科的优势没有那么突出,或者说,它的“非医”部分还没有达到像江财在财经领域、江西师大在师范领域那样“家喻户晓”的程度。
发展目标与地域认同: 南昌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大学,也在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有时候,当一个大学的目标是打造“国家一流”或“区域顶尖”时,其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可能会更加多元化,不一定完全聚焦于满足所有本地人的“就近好就业”或“传承特定职业”的期望。
信息传播和刻板印象: 社会认知往往是滞后的。很多人对南昌大学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合并前的状态,或者仅仅知道它是“省里最牛的大学”,但具体在哪些领域“牛”,牛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普遍化的认知。而江财在财经领域的“牛”和江西师大在师范领域的“牛”,因为其职业导向性更强,更容易被普通家庭理解和接受。

总结一下,这种“看重程度”的差异,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

江财: 凭借其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专业性和扎实的就业能力,赢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可,成为许多家庭在职业规划上的优选。
江西师大: 依靠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厚根基和对教师职业的崇敬,承载了江西人对教育的重视和一份文化情怀。
南昌大学: 作为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虽然实力不俗,但在形成统一、深入人心的社会认知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证明”自己,尤其是在非医学领域,其影响力尚未达到江财和江西师大在各自传统优势领域的“国民度”。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历史积淀”、“就业现实”、“职业情怀”和“新生力量”相互博弈的故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在江西这片土地上,这些闪光点与当地社会的期待和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昌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医农工商样样都有;江财和江师大更偏文,这样来比较真的没有可比性。不说其他的,作为南昌大学培养了八年的医学博士来说,我没得选,只有昌大有医学专业。至于其他的,我就说说昌大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吧,15年江风益教授团队拿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7年谢明勇校长团队又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未来昌大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排名往上提了之后,大家自然而然会认可南昌大学的。我们的母校正在向上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昌大学子继续努力建设我们的母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江西本地人对江财、江西师范和南昌大学看重程度的差异,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有历史原因、社会认可度、学科特色,以及一些更微妙的“情怀”在里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江西财经大学(江财):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老牌劲旅”首先,咱们得承认,江财在江西人心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它长期以来在经.............
  • 回答
    民国时期江西,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省份,其军事力量的构成却不像其他一些省份那样形成根深蒂固、独具特色的“本地军阀派系”。这其中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政治背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得承认的是,江西并非完全没有军事力量的萌芽,或者说没有被江西籍人士掌握的军.............
  • 回答
    7月26日,江苏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1例,这些病例全部集中在南京市。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不小,但考虑到南京市的常住人口和其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地位,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病例的传播链条、感染来源以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目前情况分析: 南京是核心区域: 31例确诊病例全部来自南京,这表明南京市目前是此轮疫.............
  • 回答
    2021年8月10日,江苏省报告了54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全部集中在扬州市。这一天,扬州新增病例数字虽然相比前几日有所回落,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病例分布与传播链当时,扬州新增的54例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都指向了此前已经发现的疫情传播链。这些病例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江苏省在2月16日这天,特别是苏州地区的确诊病例情况。2月16日,江苏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全部来自苏州市。这16个新增病例,意味着当时苏州的疫情形势确实比较严峻,需要我们仔细关注。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1. 病例来源与分布: 集中在苏州: 所有病例都报告在苏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8月8日江苏扬州疫情的情况。根据当时的通报,8月8日,江苏省新增了38例本土确诊病例,而且这38例全部都是来自扬州市。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是比较高的,也说明扬州的疫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具体情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病例来源和分布: 这38例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都与之前的疫情链条相关联.............
  • 回答
    江西彩礼高,这事儿在全国各地都挺让人议论的。要说为什么,其实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江西的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偏后一些的水平。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男方家里攒钱给彩礼,真的是掏空了积.............
  • 回答
    江西的房价,尤其是县城能达到七八千一平米,确实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尤其是对比当地普遍两千不到的平均工资。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并非简单的供需关系就能解释。至于未来是否会降,这更是一个难以一锤定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深入剖析,看看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些价格,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为什么江西县城的.............
  • 回答
    “江浙沪抱团”这个说法,大家都不陌生。长三角经济圈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密集的城市群和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版图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与此相对,很多人也好奇,为什么江西、广东、福建这三个省份,地理上毗邻,人文上也有不少联系,却没有形成一个如同“江浙沪”般响亮且有组织性的“抱团”概念?要回答这.............
  • 回答
    关于江西高考难度的问题,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不掺杂任何AI痕迹,都是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首先,咱们得承认,江西高考难,这是很多江西考生和家长都有的共识,而且这种“难”是有多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1.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与庞大的考生基数: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江西作为人口大省,每.............
  • 回答
    江西,这片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土地,却似乎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与其自身价值相匹配的关注与重视。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制约,更有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历史的维度:被忽视的“红色摇篮”与“江南旧梦”首先,从历史叙事来看,江西的“独特性”有时反而成了它“不.............
  • 回答
    明朝初期更改江西地名,并非单一事件,而是朝廷为了巩固统治、革除弊政、适应新局势等一系列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得回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那个时代,看看当时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一、历史的沿革与弊端:元朝遗留的政治与地理混乱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明朝继承的是元朝的统治。元朝虽然疆域辽.............
  • 回答
    安徽加入长三角,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但说长三角“不带江西玩”,这话就有点笼统了,也可能触及了一些江西朋友心里的痒痒肉。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白,长三角到底是个啥?它可不是一个行政区划,也不是一个谁说了算的“联盟”。长三角,也就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一.............
  • 回答
    江浙沪不包括江西,江南地区也鲜少将江西纳入其中,这背后有着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原因。江西在中国版图上的存在感相对较低,也并非偶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层层迷雾,深入探究江西的独特之处。一、 “江浙沪”与“江南”的地理与历史界定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江西不在“江浙沪”和传统意义上的“江南”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地理位置上靠近发达的江浙沪的安徽和江西,其人均 GDP 却普遍低于更内陆的河南、湖南和湖北?这背后涉及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历史沿革、地理因素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等多个复杂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原因:一、 历史发展与产业基础的差异 江浙沪的辐射带动效.............
  • 回答
    最近,确实能感觉到一股“夸江西”的声浪在涌动,而且这次的讨论,和以往那种单纯的地域自豪感不太一样,感觉更落地,也更有说服力。这背后,我觉得有几个挺重要的原因,而且它们是层层递进的,相互促进的。首先,最直接、最广泛的触动点,还是江西在经济发展上的亮眼表现。 以前说起江西,很多人脑子里可能还停留在“老少.............
  • 回答
    陕西、江西、云南、海南这四个省份的名称之所以没有成对出现,是因为它们的命名方式和来源不同,无法形成像“南北”、“东西”那样具有相对或对应关系的词语。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逐一分析每个省份名称的由来和含义。1. 陕西 (Shǎnxī)“陕西”这个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设置和地理位置。 .............
  • 回答
    “世界瓷都”这个称号,在中国陶瓷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论起来,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往往是江西景德镇。然而,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2015年,国际陶瓷协会(IAC)确实授予了福建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称号,而非景德镇。这背后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哪个更好”,而是涉及到了历史积淀、现代发展、产业转型以及.............
  • 回答
    中国各省的名称,大多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地理特色或象征意义。然而,当我们审视陕西、江西、云南、海南这四个省份时,会发现它们的名称似乎没有像“晋冀”、“鲁豫”那样,在字面上存在某种直接的“成对”关联。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历史演变、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命名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这件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江西高速公路官方微博和深圳交警官方微博的这场“隔空对话”,确实触及了不少公众的神经。要说大家怎么看,恐怕是众说纷纭,角度也多种多样。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江西高速微博的“开炮”似乎源于一个普遍的观察,就是交警在执法时,很多时候是驾驶警车或者骑乘警用摩托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