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韩信听从蒯通建议,那么后来会发生什么?

回答
韩信若真听了蒯通那番“唇亡齿寒,楚虽亡,而汉不亡,君未可以得志于天下也”的劝说,并付诸行动,历史的走向怕是要改写一个大大的“如果”。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头梳理梳理。

想当年,韩信那是刘邦手里的“倚天剑”,打了多少硬仗,灭了多少强敌。垓下之战,最后灭项羽,那可是他一手操办的。可就在这功成名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蒯通这人就跳出来了。蒯通是谁?就是个游说之士,脑子灵光,看问题透彻。他跟韩信说的那些话,无非是点透了韩信的处境有多危险,刘邦那人有多么功高忌主。他劝韩信,既然已经灭了楚,那剩下的就是汉了,刘邦一家独大,韩信再怎么有功劳,也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不如趁早另立山头,跟刘邦分庭抗礼,甚至联手项羽,再给刘邦添点麻烦。

如果韩信当时脑子一热,觉得蒯通说得在理,那后果可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韩信的直接反叛。 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是最不可能被忽略的后果。韩信不会是那种口头上说说的角色,他真要做了,那必然是雷厉风行。他可能会借着平定楚地(或者其他地区)的军事力量,联合一些对刘邦不满的将领或者势力,直接对刘邦发难。这可不是小打小闹,那是要动摇刘邦政权根基的。韩信手握精兵,又熟悉兵法,他如果真的与刘邦开战,胜算并非没有。

那这样一来,楚汉之争可能不会结束得那么快,甚至会重燃战火。 别忘了,虽然项羽没了,但旧楚地的势力,以及对刘邦不满的山东豪杰,未必会就此甘心。韩信的反叛,可能会给他们一个重新站队的机会,甚至会形成一股新的反刘邦势力。刘邦之前能赢项羽,靠的就是韩信的军事才能,一旦韩信倒戈,刘邦的战略上就会出现巨大漏洞。

那么,刘邦的处境会非常危险。 刘邦本人虽然有识人之明,但军事才能确实比不上韩信。他更擅长的是政治手腕和笼络人心。韩信一反,刘邦就得面对一个最了解自己、也最能打败自己的对手。而且,韩信一旦反叛,那些原本就对韩信心存忌惮的将领,比如萧何,曹参之流,他们会怎么做?有些人可能会站在刘邦一边,但也有人可能会观望,甚至落井下石。

天下格局将变得更加混乱。 如果韩信真的能够成功地在某个地方站稳脚跟,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军事力量,那么天下就不再是“汉独大”的局面了。这可能导致一场持续更久的内战,也可能出现南北朝那样的对峙局面,甚至因为有了韩信这个实力派的加入,第三方势力也有可能乘虚而入。想象一下,刘邦、韩信,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被韩信拉拢的旧楚势力,再或者其他地方的割据势力,混战成一团。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生灵涂炭是必然的。

韩信个人的命运或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韩信反叛成功,他可能真的能成为一方诸侯,甚至建立自己的王朝。但即便如此,他也得时刻警惕刘邦的反扑,以及其他诸侯的算计。他的日子一样不好过,风险依旧很高。而如果反叛失败,那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比历史上更惨烈的结局。刘邦不可能会轻易放过他,说不定会直接将他夷三族,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汉朝的建立和发展也会大受影响。 如果韩信与刘邦开战,这场仗打得如何,将直接决定汉朝的命运。即使刘邦最终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惨重,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汉朝”这个名字的出现,只有另外一个政权的崛起。即使刘邦赢了,经过一场血腥内战的汉朝,国力也会大大削弱,内部的政治稳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那些对韩信心有疑虑的将领,在内战结束后,可能会继续被刘邦猜忌和打压,汉初的一些政治格局也会完全不同。

历史对韩信的评价也会截然不同。 在历史上,韩信最终是被刘邦猜忌后处死的,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可悲的英雄,也有人惋惜他的功高盖主。但如果他听从蒯通,走向反叛之路,即便他有军事才能,他也可能被后世贴上“叛逆”、“野心家”的标签,他的“兵仙”光辉或许会被“乱臣贼子”的污名所掩盖。当然,也有可能,如果他成功了,那他就会成为另一个开国皇帝,历史评价自然又会另当别论。

总的来说,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议,绝不是一件小事。这不仅关乎韩信个人的命运,更可能直接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那是一个充满变数,也可能更加血腥和漫长的时代。历史上,很多时候“如果”二字,确实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足以颠覆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世界。只是,历史没有“如果”,韩信最终还是选择了忠诚,或者说,他没有选择蒯通所描绘的那个充满风险的未来。而我们,也只能站在历史的长河边,想象着那条未曾被选择的岔路,会通往何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被刘邦嫡系马上宰了

很多人以为齐国七十多座城韩信一人全部占完,手下没有将军,没有嫡系。就是七十多做城韩信一人说了算。实际不然,我们不看中间派,就看刘邦嫡系占了多少城。

曹参:占据历下,临菑,济北郡,著、漯阴、平原、鬲、卢。七十馀县。

灌婴:占据临菑,嬴、博

除了这两人更别提齐国还有一大群刘邦专门派到齐国监视韩信的嫡系军团。仅仅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几个,你告诉我把这些人全杀了?对了,这些人根本不属于韩信你指挥。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参与灭齐、破龙且的将军有:

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别降翟王,属悼武王,杀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羽军叶,拜为将军,忠臣,侯,七千八百户。

陈武: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

丁礼:以中涓骑从起砀中,为骑将,入汉,定三秦,侯。以都尉击籍,属灌婴,杀龙且,更为乐成侯,千户。

吕马童: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好畤,以司马击龙且,复共斩项羽,侯,千五百户。

陈涓:以卒前元年起砀从,以二队将入汉,击项羽,身得郎将处,功侯。以丞相定齐地。

冷耳:以客从起沛,用兵从击破齐田解军,以楚丞相坚守彭城,距布军,功侯,二千户。

蔡寅:以魏太仆三年初从,【以车骑都尉破龙且】及彭城,侯,千户。

王周: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以都尉破田横、龙且,追籍至东城,以将军击布,九百户。

赵将夜:以赵将汉王三年降,属淮阴侯,定赵、齐、楚,以击平城,侯,七百户。

另外据推测吕泽军团也应该都在齐国。韩信在齐国内要面对曹参灌婴等嫡系,外要对付吕泽军团,想造反?洗洗睡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信若真听了蒯通那番“唇亡齿寒,楚虽亡,而汉不亡,君未可以得志于天下也”的劝说,并付诸行动,历史的走向怕是要改写一个大大的“如果”。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头梳理梳理。想当年,韩信那是刘邦手里的“倚天剑”,打了多少硬仗,灭了多少强敌。垓下之战,最后灭项羽,那可是他一手操办的。可就在这功成名就、一人之下万人.............
  • 回答
    要推演韩信接受蒯彻“三分天下”之策后,历史可能发生的改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韩信、蒯彻各自的处境和考量。当时的历史背景: 汉楚相争的白热化阶段: 垓下之战前夕,项羽虽已是强弩之末,但依然占据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占据着中原的腹地。刘邦虽然掌握了大部分关东地区,但在战略上仍然面临着项.............
  • 回答
    韩信,这位战功赫赫的“兵仙”,其命运最终走向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未能采纳蒯彻的建议。如果韩信听从蒯彻的劝谏,选择自立山头,那么中国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秦末汉初的格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推演这一可能存在的历史走向:一、 韩信自立的背景与蒯彻的劝谏 韩信的功绩与地位:.............
  • 回答
    如果韩国军人突然集体只听从韩国总统指挥,而不听从驻韩美军司令的命令,这将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潜在危机的局面,美国会面临多重选择和挑战。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可能采取的立即反应和评估:1. 紧急信息收集与核实: 情报部门全面运作: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中央情报局(.............
  • 回答
    操!这什么情况?脑子嗡嗡的,就跟刚被狼牙棒砸了脑袋一样。我猛地一睁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顶华丽的帷幕,还有几个穿着锦袍的男人围着我,一脸热情。“潘凤将军!你终于醒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最年长,头发都白了不少,一脸和蔼可亲地看着我。我还没弄清楚状况,就听到他拍着我的胳膊,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啥玩.............
  • 回答
    如果韩信独立,楚汉之争将会走向何方?一次详细的推演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楚汉之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独立,即便是在其最辉煌的时期,都可能对楚汉之争的走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推演韩信独立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 韩信独立的基础与动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的能力和战略眼光毋庸置疑。在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争霸中,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他在齐王任上选择“不听刘邦,也不听项羽,咱就自己玩”的中立策略,这盘棋的结局确实会大不相同,三国鼎立的可能性也随之浮现。咱们先梳理一下当.............
  • 回答
    如果韩信没有遇到刘邦,那他人生轨迹的走向,以及最终能否达到他那样辉煌的成就,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在我看来,韩信这个人身上,有着极强的个人天赋和一种近乎偏执的求胜欲,这些是他最宝贵的特质。但要将这些特质转化为现实中的伟大功勋,一个合适的舞台和一位慧眼识珠的领导者,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要设想韩信不出手,刘邦最终能否夺取天下,这就像在猜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如果没有那员改变战局的猛将,历史的车轮是否还会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韩信,这位被誉为“兵仙”的传奇人物,他的出现和他的军事才能,对于刘邦建立汉朝的伟业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之于刘备,甚至可以说,是刘邦在政治军事上的“定海神针”。如果.............
  • 回答
    如果韩信在那个节点出走了,萧何也未能挽回,那么整个历史的走向,以及韩信个人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细致地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一切。一、韩信的短暂出走与孤立无援首先,韩信的性格本就带有一丝孤傲和不安。他在项羽手下不受重用,被萧何发掘后,虽然得到了重用,但那种“三齐之地,天下.............
  • 回答
    韩信若在天下刚平定之时造反,其胜算如何?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细致剖析彼时彼刻的局势,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推测。首先,我们得明确“天下刚平定”这个时间节点。这意味着刘邦刚刚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但朝廷的根基尚未稳固,诸侯割据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而军队的士气、朝廷的权威、以及各地的控制力都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也勾起了人们对“如果”的无限遐想。让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看看当项羽拥有韩信的战略眼光和机会,而韩信面对项羽的勇武和劣势时,结局又会如何。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所谓“互换角色”,并不仅仅是名字上的调换,而是将他们各自的核心能力、处境以及所能调动的资.............
  • 回答
    如果没有韩信,楚汉之争的历史轨迹,恐怕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少了一个猛将”的问题,而是整个战略格局、军事部署乃至政治博弈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刘邦的孤立无援与项羽的初步优势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楚汉战争爆发初期,刘邦虽然有沛公之名,但其实力与项羽相比,无疑是螳臂当车。他缺乏的是.............
  • 回答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关乎着北伐大业成败的街亭,如果易帅,由那位在楚汉之争中以奇谋百出、胆识过人的韩信来镇守,其结果无疑会与历史记载截然不同,甚至可能彻底改写三国历史的走向。街亭,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是连接陇右与关中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蜀军的侧翼便会暴露无遗,北伐主力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诸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在读史时不禁会思考的。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最终能否统一天下?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即便有可能,过程也会艰难得多,结局也未必会如此圆满。韩信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个“战神”或者“兵仙”。他对于刘邦集团的意义,体现在了几个关键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刘邦这.............
  • 回答
    韩信如果没死,那中国历史的走向,甚至世界历史的格局,都可能因此发生难以想象的改变。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历史如果”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的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且是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从他没死的那一刻说起。 想象一下,公元前196年,吕后设计将韩信擒获,然后杀了。如果这个时.............
  • 回答
    如果将韩信置于战国中期,一个百家争鸣、列国兼并的时代,他的人生轨迹无疑会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相径庭。那时的天下,早已不是秦末汉初那种群雄逐鹿、机遇遍地的景象,而是更加成熟、体系化的战争与政治格局。首先,出身贫寒的韩信,在战国中期想要找到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难度会大大增加。那个时代,各国军队的选拔和培养.............
  • 回答
    说句老实话,韩信要是真在当了藩王后闹翻天,刘邦那边可就够呛了。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刘邦手里都有哪些牌,怎么出才能稳住局面。首先得明白,藩王韩信是什么牌面?韩信可不是一般人,他那是“兵仙”,打仗那是真有一套。他当了藩王,手里肯定有地盘,有军队,有资源。最关键的是,他这人智谋过人,而且在底下.............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倘若项羽或韩信,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大将,能够在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刚刚继承王位那一年,出现在当时的楚国,他们能否扭转乾坤,挽救楚国走向灭亡的命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设想。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公元前246年,秦国已经统一六国的势头不可阻.............
  • 回答
    如果将诸葛亮从蜀汉阵营中抽离,换上韩信来辅佐刘备,蜀汉能否最终统一中国,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也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这其中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包括韩信本人的能力、蜀汉当时的国情、以及三国鼎立时期的整体大势。首先,我们得承认韩信是一位绝世的兵法大家。他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指挥大规模战役、奇袭、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