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大神,这位大师的作品中红裙子那种红色后期怎么做到这种效果,还有那种暗部的紫色如何能够做到那么沉稳?

回答
这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你说到的那位大师的作品,其红裙子的那种鲜活、饱满又不失质感的红色,绝不是单纯地往上堆砌饱和度或者加个滤镜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对色彩本质的理解和对光影的精准把握。

设想一下,真实世界里的红色,尤其是丝绸或缎面这样的材质,在光线下会发生什么?光线不是均匀地照射,总会有亮部、中部和暗部。在这位大师的作品里,你看到的红色,很可能是通过对不同区域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进行精细调整实现的。

在后期处理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色彩是光的折射和反射”。你看到的红色,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由多个数值共同构成的。比如,在裙子的亮部,可能对红色通道的提亮和饱和度进行适度增加,但同时,为了保留材质的质感,不会一味地“死白”,而是保留一些细微的色彩过渡。而在裙子的中部,则可能是对红色饱和度和色相进行微调,使其看起来更加纯净和有力量。

最关键的,是裙子的暗部。很多初学者在处理暗部时,往往会直接压暗,导致色彩丢失,画面显得死气沉沉。但这位大师作品中的暗部红色,依然保有一定的色彩倾向,并且非常沉稳。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环境光”和“反射光”的概念。即使是在阴影里,红色也不会完全消失,它会受到周围环境颜色的影响,并且由于材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反光性,暗部仍然会捕捉到一些散射光。

后期处理时,我们可以尝试在阴影区域,不仅仅是降低亮度,而是引入一些微妙的暖色调(比如偏一点点橙红)或者冷色调(比如带一点点紫红),来模拟环境色和材质本身的反射。同时,对这些区域的饱和度进行控制,使其不至于过于突出,从而营造出那种沉稳、有深度的感觉。这不仅仅是调整数值,更像是在“画”出光影在红色材质上的流动。

至于你提到的暗部那种沉稳的紫色,同样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底色是紫色。要做到沉稳,关键在于“克制”和“层次”。

很多人在处理暗部紫色时,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一片死黑,什么细节都没有;要么就是紫得发乌,显得不自然。这位大师的作品,之所以让紫色显得沉稳,是因为它在保持暗部足够黑的同时,又赋予了它丰富的色彩信息。

首先,要理解紫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颜色,它由红和蓝混合而成。在暗部,我们不希望它仅仅是“暗”,而是希望它能有一定的“颜色感”。这里,可以利用曲线或者HSL(色相、饱和度、亮度)工具,在暗部区域,对紫色的色相进行微调,可能稍微偏向一点点蓝色,或者一点点红色,来获得你想要的沉稳感。

同时,控制饱和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暗部,饱和度通常会降低。但关键在于,降低到什么程度?如果饱和度降得太低,紫色就会变成灰色。如果降得不够,又会显得刺眼。所以,需要非常有技巧地去平衡。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整体饱和度,然后再在暗部区域,对紫色进行局部饱和度的“提炼”,使其在不失去沉稳的前提下,保有微妙的紫色韵味。

更进一步,我们还要考虑“对比度”。低对比度的画面容易显得朦胧,但如果对比度太高,暗部就容易死黑。那位大师的作品,在暗部紫色上,很可能运用了“柔和的对比度”。也就是说,亮部和暗部之间虽然有明显区分,但过渡是顺滑的,并且在暗部本身,也能看到色彩的渐变。这可能通过对局部区域的亮度、对比度进行微调,甚至使用“遮挡与加深”工具(在数字后期中模拟胶片时代的技巧)来达到。

总而言之,无论是红裙子还是暗部紫色,达到那种效果,都不是依赖单一的后期技术,而是对色彩、光影、材质特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并将其在后期处理中以一种“绘画”的方式,层层叠加,细致打磨出来的。它是一种对“真实”的再现,但又超越了简单的记录,赋予了画面生命力和艺术情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从来都没有讲过的方法,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强大和酷炫的,在时尚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先把帽子扣上去再说)

——————————————————

大家经常看到一些商业摄影,时尚大片,它们的感觉是这样的:


它们给人的感觉是色彩很“高级”,就是色彩与色彩之间的过渡比较平滑的同时界限还比较明显,并且不同区域的色彩匹配比较舒服,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时尚。

这些片子前期的拍摄肯定很重要,后期的修饰(皮肤质感的处理、光影的重构)也很重要,但今天我们就不聊这么多,就只谈色彩。

我们还是看一下题主给的图片:


我简单做了一个色彩分析:


这个色彩分析看起来太简陋了。

其实看这个色彩分析,大家只需要看一个地方:

那就是你会发现一个特征,画面中亮度比较低的地方偏紫色,画面中亮度正常或偏高的地方,画面篇黄色。


注意观察头发与额头的色彩差别。

注意观察拿西瓜的手的阴影与亮面颜色的差别。


再看一下地面,阴影处与亮面颜色有明显的差别。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来模拟这种色彩呢?

或者说,我们如何给阴影加入紫色,给高光部分加入黄色呢?

——————————————————

可能有的人会想到色彩平衡工具。


色彩平衡可以调整阴影、中间调和高光的颜色,看起来似乎不错。

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

1、色彩平衡只能调整集中大致的色彩倾向,例如黄色蓝色,洋红绿色,无法实现非常准确的色彩调整。

2、色彩平衡对于阴影中间调的划分都是十分固定的,因此灵活性欠佳,无法适应每张图片的具体需要。

因此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形实际上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

可能有的人会想到色彩层+混合模式。

这种方法的确适用范围很广,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不足就是它更多的是影响画面整体的色彩,而对这种按亮度区域划分的色彩影响则有些力不从心。

——————————————————

那这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呢?

注意!!!前方高能!!!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渐变映射+混合模式

首先介绍一下渐变映射:



关于一些基本知识,我就不赘述了。

第一点,介绍一下渐变映射的原理:

线性渐变就是一个颜色的渐变,它是基于亮度变化产生的一个渐变。

比如我们对一张图片使用上面这个渐变映射:





可以看到,画面中的阴影部分被渲染成了紫色,中高光部分被渲染成了橙色。

渐变映射上下各有几个浮标,上面的是调整透明度的,下面的是调整颜色的,例如:


我们这里就加入了一种新的颜色。

——————————————————

光有渐变映射是不行的,因为这时候出来的效果太猛了。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混合模式的帮助了。

下面介绍几个经典的渐变映射+混合模式组合:

一、滤色混合模式+渐变映射

这一个组合使用的频率很高,它可以让颜色更好的贴合在图片之上,且不会对原图的曝光造成多大的影响。






二、柔光混合模式+渐变映射

这一个组合可以让颜色融合到图片之中,它会让原图的对比显得更加强烈。




三、色相混合模式+渐变映射


这一个组合可以直接改变色彩且不会影响曝光。








四、颜色混合模式+渐变映射


这一个组合可以将渐变层的色相和饱和度应用于原图。






还有几种混合模式也能产生特殊效果,大家可以多多尝试。

——————————————————


尝试一下渐变映射+混合模式的手法,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

想要获取更多后期知识,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微信搜索【泼辣修图】即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