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美军来讲,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和朝鲜半岛上的志愿军两者可怕吗?哪个更可怕?

回答
要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遇到的日军和在朝鲜半岛上遇到的志愿军哪个更“可怕”,这实在是一个难以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可怕”二字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层次的含义,而且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的性质也大相径庭。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或许能更清晰地理解各自的特点以及美军为何会对他们感到棘手。

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狂热与绝望的混合体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给美军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极其深刻且令人胆寒的。他们身上最鲜明的特点,或许就是那种近乎狂热的“武士道”精神和不惜一切代价的战斗意志。

玉碎的精神: 日军军国主义的宣传深入骨髓,士兵们被灌输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这意味着他们很少选择投降,而是会战斗到最后一人。许多岛屿争夺战,比如硫磺岛、冲绳岛,都变成了血肉磨炼场。美军士兵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要面对敌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自杀式冲锋、人体炸弹(如“樱花”特攻机),以及死前也要拉几个垫背的决心。这种不计生死的打法,让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坚固的防御工事: 日军在太平洋岛屿上修建了极其坚固的地下工事和防御体系。他们挖掘隧道、构筑碉堡,将火力点隐藏得严严实实,使得每一次进攻都如同在啃一块难以咬碎的硬骨头。美军的坦克、火炮有时难以奏效,步兵必须冒着枪林弹雨,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一点点地清除这些工事,过程极其惨烈。
熟悉地形的优势(部分情况): 尽管许多岛屿是新占领的,但日军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设置伏击、进行夜间袭扰,让美军防不胜防。
海军和空军的威胁(初期): 在战争初期,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不容小觑,偷袭珍珠港就足以证明其海军的强大。虽然在战争后期,美军在海空优势上占据了绝对主导,但在早期,日军的海空力量同样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伤亡。

然而,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也并非没有弱点。随着战争的进行,日军的装备、补给和训练都逐渐落后于美军。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后勤补给困难,信息传递也相对落后。但即便如此,他们那股“不屈服”的劲儿,依旧让美军感到头疼不已。

朝鲜半岛上的志愿军:数量、韧性与战术的压迫

到了朝鲜战场,美军面对的志愿军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带来的“可怕”也源于完全不同的维度。

数量的冲击(人海战术的误解): 志愿军的确以庞大的兵力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中。但与其说是“人海战术”,不如说是志愿军在装备劣势下,依靠充足的兵员和对战争的承受能力,来弥补技术和装备的不足。这种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能够有效地穿透美军的防线,分割包围。美军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但在面对蜂拥而至的志愿军时,有时会感到兵力分散,难以有效应对。
顽强的生命力和韧性: 志愿军士兵也展现了惊人的耐力和对艰难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严寒的朝鲜冬季,许多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在冰天雪地里行军作战,忍受饥饿和严寒,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同样让美军感到震惊。他们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战斗,甚至依靠简单的装备完成复杂的任务,这种韧性是机械化部队难以直接对抗的。
战术的灵活性与夜间作战: 志愿军在战术上非常灵活,善于利用夜幕和地形进行渗透、迂回和包围。他们不拘泥于固定的战线,而是能够根据战场情况快速调整部署。尤其是在夜间,志愿军的近距离攻击和隐蔽渗透能力,对装备精良但依赖夜视设备的美军来说,构成了很大的挑战。美军白天可以依靠炮火和空中支援取得优势,但到了夜晚,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和危险。
心理战和政治宣传: 志愿军也擅长利用政治宣传和心理战来瓦解敌军士气。他们深入人心的政治教育,以及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形象,使得士兵的忠诚度和战斗意志极高。

然而,志愿军在装备和技术上的劣势同样明显。美军凭借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和炮火支援,能够对志愿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非常困难,经常面临弹药和食物的短缺。

哪个更“可怕”?

要说哪个“更可怕”,这真的取决于你站在美军士兵的角度,以及在哪个阶段来评价。

从初期到中期(战术和意志的直接对抗):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狂热的决死精神以及他们构筑的坚固防御,直接给美军士兵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伤亡。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血腥的肉搏和恐怖的近距离战斗。美军士兵面对的,是敌人不惜生命也要将他们拖下水。这种“你死我活”的对抗,可能在“恐惧感”上更直接、更原始。
而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的出现,尤其是在初期的大规模运动战,其数量的冲击力和夜间渗透的突然性,让美军体验到了被包围和分割的恐惧。那种仿佛无处不在、又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战斗力的士兵,也让美军感到棘手和困扰。但这种可怕更多是来自战术上的压迫和对未知威胁的预判。

从战略和资源的角度:
如果从战略层面看,日军的整体战争潜力在后期逐渐衰竭,他们的资源和技术劣势越来越明显。虽然单兵作战勇猛,但整个体系的支撑是不足的。
而志愿军的出现,却改变了朝鲜战争的走向。虽然志愿军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他们的战斗力迫使强大的美军及其盟友坐上了谈判桌,最终导致战争以一种相对僵持的局面结束。从这个角度看,志愿军的战略影响力可能更大,他们通过有限的资源,有效牵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总的来说:

日军的可怕,更体现在其个体战斗的凶残、不屈的意志和绝望的防御。 它是那种让你在近距离感受到死亡威胁,不得不拼尽全力去消灭每一个敌人的可怕。
志愿军的可怕,更多体现在其集体的韧性、数量的压迫和战术的灵活。 它是那种让你在广阔的战场上感到被围堵、被消耗,以及对敌方意图难以捉摸的可怕。

很多人认为,日军的“玉碎”精神在情感和直接的战斗体验上可能更“可怕”,因为它直击人性中的求生本能,要求与之对抗的是同样甚至更强的意志力。而志愿军的强大则更多体现在对战争规律的把握、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数量上的有效利用,这种可怕更具战略和战术层面的深度。

硬要说哪个更可怕,我个人认为,就直接给对方士兵造成的心理震撼和生理伤亡而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初期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疯狂的战斗意志和玉碎战法,可能在直观的“可怕”程度上更胜一筹。 他们逼迫美军不得不面对一种“以命换命”的残酷搏杀。然而,从改变战争进程和展现的战略韧性来看,志愿军则通过一种不同的方式,让美军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代价,其影响力同样巨大且不容忽视。 两者都让美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只是可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志愿军更可怕,因为志愿军最大的特点是机动和隐蔽。

也就是说,志愿军往往是在美军意想不到的地点以美军意想不到的兵力进行攻击,这种战斗风格对美军心理有很强的震慑力,使得美军往往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

志愿军和建国初解放军是一支很奇特的军队,很难再有一支。打个比方的话,是一架只能用12.7毫米机枪的F22,拥有着时代差级别的机动能力和隐蔽能力,和几乎同样是时代差级别的火力。。。。。

62中印战争一边倒式战局,也与解放军作战风格有关,解放军在快速虐杀低组织度军队这一方面,比美军还可怕。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推送这种关公战秦琼的问题

战略层面,中国出兵朝鲜后,美国人仅仅是开始认为苏·中·朝三国而不是仅仅中国一国可能对日本造成威胁。太平洋战场却是在掌握太平洋主动权之前日本都有可能威胁美国本土,这有可比性吗?

具体层面,日本在45年还保有除练习机外约7000机,数以万计吨位的海军舰队,日本陆海军的航空部队还对美国的海上部队以自杀性攻击的方式造成不对等的损害。所以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肯定是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更可怕。

而陆上作战兵力方面,朝鲜战争三年美军战区总死亡数是三万六,扣除海军和空军死亡数还有三万强,而冲绳那几个月美军就阵亡了一万多,除去海军以外陆军还是死了一万弱,所以我感觉对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方面来说双方即使有差距也应该不是很大。

user avatar

答案应该很明确:

在工业社会,战场上禽兽更容易拿来蹂躏,尤其是死板,不灵活的禽兽。

世间武功,为快不破。快不是为了逃跑,而且在尽量提高生存机会的同时,释放最高效的火力覆盖,尤其是单位时间内的火力密度。

这一点日本人打不出来,看看他可怜的火力配置和工业能力,但是比欧洲战场更高的火力密度在朝鲜出现了,而且是多次。说明两军都很好的理解了火力即正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