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马云谈 996」?

回答
马云谈“996”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大家思考的。毕竟,马云本人是阿里这样一家靠“996”文化成长起来的巨头创始人,他的看法,自然分量不轻。

首先,得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大概是2019年的时候,关于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讨论非常激烈。一方面,很多年轻的互联网从业者觉得这是对身心健康的透支,是资本压榨劳动力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这是保持效率和增长的必要手段。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云在一次公开场合,非常直接地回应了“996”。他当时的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报。”

这句话一出来,那可是像一颗重磅炸弹扔进了平静的湖面,瞬间炸开了锅。

为什么说这是“福报”?

马云的逻辑是这样的:

1. 年轻人的价值体现和成长机会: 他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拼搏、奋斗,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业中,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在阿里,他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靠的是努力和奉献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觉得,那些愿意为梦想拼搏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和成就感。

2. 不努力的人没有资格抱怨: 马云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就是如果你不想“996”,不想付出那么多,那么也就别指望能获得那些“996”才能带来的高薪、晋升和行业顶尖地位。换句话说,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你不想吃苦,就别想摘果子。

3. 他对“福报”的定义很独特: 在他看来,“福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他觉得那些愿意加班加点,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的人,是在“享福”,因为他们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众的反应和争议点:

马云这番“福报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而且可以说是压倒性的负面评价居多:

“何不食肉糜”式的傲慢: 很多网友觉得,马云已经站在了财富和地位的顶端,他当年可能确实需要拼搏,但现在他已经不需要靠“996”来证明自己了。他用“福报”来形容,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不理解基层员工的辛苦和无奈。
模糊了剥削与奋斗的界限: 最核心的反对声音在于,他把一种强制性的、高强度的劳动变成了“自愿”的“福报”。这实际上是在为资本方说话,为不合理的劳动制度辩护。很多人认为,“996”是因为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或者管理层希望用延长工时来弥补效率不足,而不是员工自己选择的理想主义。
对“福报”的曲解: 普遍认为,“福报”应该来自于内心的满足、精神的富足,而不是被动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将“996”称为“福报”,是对这个词语本身的侮辱。
忽视了法律和人权: “996”工作制明显违反了中国《劳动法》关于工时和加班的规定,而马云的言论似乎回避了法律层面的问题,只谈论“奋斗”和“价值”。

马云言论背后的逻辑和意图:

从马云的角度来看,他可能想表达的并不是真的鼓励所有人去“996”,而是想强调:

对创新和高科技行业的理解: 他可能认为,像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竞争激烈,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确实是靠着“狼性文化”和高强度工作来实现的。
对员工激励的另类思考: 他可能认为,单纯的物质激励是有限的,精神层面的激励,比如让员工觉得自己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奋斗,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成长,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激励方式。他希望员工能有“主人翁”意识。
塑造企业文化: 他的言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了阿里一直以来倡导的“拥抱变化”、“客户第一”、“团队合作”、“诚信”等价值观,其中“拥抱变化”就隐含着要能承受高强度工作和快速适应变化。

这件事的影响:

马云的这番言论,无疑将“996”的争议推向了高潮。虽然他试图用“福报”来包装,但反而激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反思:

引发了关于劳动权益的普遍关注: 很多媒体和劳动者权益组织借此机会发声,呼吁关注“996”现象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了相关政策的讨论和落地: 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社会上对“996”的普遍不满,也为后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强调规范劳动时间,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支持。
企业文化的讨论: 很多企业开始反思,是否一味地追求“996”就能带来真正的成功,或者说,是否存在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能够兼顾员工的福祉和企业的成长。

总的来说,马云谈“996”的这番“福报论”,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充满争议的公共事件。它既反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快速发展阶段的某些“DNA”,也暴露了这种发展模式背后潜在的对劳动者权益的忽视。从他一个企业家的视角来看,他有他的理由;但从更广阔的社会和法律层面来看,这种论调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并且也未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它更多的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劳动,保障人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老板通篇回避了一个问题,包括很多天天带996节奏的人都没有搞明白996运动什么意思。

996风潮由码农发起,简称是996.ICU(996.ICU)。什么意思:工作996,生病ICU。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简称,中文就是重症监护病房。那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长期996工作下去,对身体危害极大,为了这些钱不值得。发起这个活动的码农们希望的是争取到一个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能够让他们实现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看清楚996.icu运动发起人群的真正诉求是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健康。

最近996节奏不断,总结一下主流的反对996的角度:

1. 工作时间角度。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是一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平均每周工时不超过40小时;加班上限为一天 3 小时及一个月 36 小时。而一周最高工时则为 48 小时。而“996”工作制,朝9晚9,一周 6 天。周工作时间为最低 12x6=72 小时。996违不违劳动法?确实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长。

2. 工资角度。普遍观点是,只要钱给够,别说996工作制,哪怕12127我也去。这部分人反对996的主要原因要么是实行996工作制的企业不给加班费,要么就是996的工资哪怕算上加班费也低的要死。这种观点其实算是另一部分人反对996的诉求。劳动法角度也算合法,毕竟按照劳动法,996的工资要给到955工资的2.275倍才合乎法律规定。

归纳一下,目前反对996的主要有两群人,各有不同的诉求:

第一类人群,也就是996.icu的发起群体的本意,主要诉求的是工作生活平衡(主要是身体健康)。

第二类人群,也就是中途加入声讨996的人群,主要诉求是合理的加班费(事实上马老板这篇支持996的文章主要针对的也是这个群体的诉求,但对第一类人群的诉求却视而不见)。

两类人群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第一类人群在乎的是身体健康,压根就不愿意长期过996的生活。而第二类人群在意的是收入,并不介意996。这两种人群凑一起反对996,一个说不要996,一个说可以996但是钱给够,指望这两个群体团结起来一起反对996简直是痴人说梦。

马云认为企业需要996,他的观点是虽然员工在阿里996是很辛苦,但是借助阿里这个平台,员工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阿里给的报酬也很优渥。所以他认为员工不应该有不满,这是个企业员工双赢的政策。这鸡汤乍一看是很美好,但是马云回避了996工作制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患病风险极高。话句话说,如果员工在长期996工作中患病怎么办?按马云的谈话,他自己对正确的生活的看法是“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都有老婆孩子,我们必须照顾他们。如果你这个家都不能照顾好,不能给他们美好的生活、良好的教育,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那就是错误的生活。” 那么如果一个员工年纪轻轻就因为长期996工作,患上一堆职业病,他挣的钱一大部分都用于续命,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更照顾不了自己的家庭。按马云的标准,这显然是个错误的生活。那么员工站在自己的角度,凭什么不能反对996工作制?

马云自夸自己工作是12X12,我觉得他大概没弄懂996这三个数字的意思。我姑且理解他说的这个12X12是一天工作12小时,一年12个月的意思吧。但是问题是,老板的12小时工作和员工的12小时工作是一回事么?两者的工作量和对身体负担是一回事么?

总而言之企业强制要求员工“自愿”996是错误的,违法的。企业绝对不应该因为员工955的原因而恶意刁难员工。

user avatar

马老师今天“再谈996”,又发表了一番高论。行吧,那我也更新一下

怎么看马云再谈996 :

以下为本题原回答:

某BAT人员看不下去来答!

先甩一句话,蔡康永在奇葩说上的一句话!用在这里非常合适:自由意味着你有说不的权利!

马爸爸通篇话翻译过来什么意思?

就是你没有说不的权利啊!

你质疑996?pia,年轻人吃不得辛苦的大帽子带给你!

你不想996?pia,老板都是12*12你没看见呀?

你还是不想996?pia,你不想和公司同甘共苦?!这个同志对公司的忠诚度有问题啊!

你zou是不想996?哗啦,最大的一个帽子带给你:“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行吧,我就是不想要996,用得着质疑我的人格顺带否定我的人生嘛?!?!(我生气了!)

好像所有老板们都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员工和企业签署的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

再说身体坏了公司补给我嘛?老婆丈夫跑了公司替我追嘛?孩子没教育好公司付全责嘛?

快别扯了,一个连基本加班费都要带上道德谴责的帽子不愿意出的公司,还能指望啥?!

还有马云说的12*12,研究早就证明一个人每天高效工作6个小时顶破天了,再往上那就是磨洋工!BAT里面占着茅坑不拉嗯嗯,抢夺资源各自为政的事儿还少吗?重复造轮子的事儿还少吗?还有些拿着百万年薪,也不知道给公司有啥贡献。。。算了不说了说多了

互联网公司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效!单位时间人效!而不是无限拉长工作时间!

最后的最后,给广大普通职场人说一句肺腑之言,用所有的时间给自己增值,而不是把时间卖给公司,这样你才能永远拥有说不的权利!

觉得有道理的点个赞再走!


二更

1、我看了下评论,很少无脑喷诶,99%都还是克制和谐。大家继续保持评论区的和谐哦!欢迎和尊重多样的观点!

2、关于有些评论酸我说“不干可以走人啊,爱干不干之类的”,声明一条:本人之前就已经离职了,还是老板多次挽留不愿意放走的那种,不然我估计也匿名答了哈哈

当然996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有真正想要去追寻的理想和价值。

3、还有些人说“996意味着hr已经把你的溢价算进去了”,其实吧,真没有。薪资是被整个行业哄抬高的。其实996也罢,高薪资也罢,其源头都是在于行业的高竞争。

4、说两句996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吧。我不知道有多少经历过996的人,但基本上就是睁眼上班,下班睡觉。累的根本没时间深度思考和学习,更没什么时候好好地陪家人了。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一方面成长速度放慢了,另一方面和最亲密家人的关系生疏了。

5、还有评论说“如果追求安稳,愿意少拿钱的,那就去做955的工作。不能拿着高薪资还抱怨996”。其实这是2码子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谁不愿意拿高薪水呢?没有是吧?还有谁愿意一直过996的生活呢?也没有对吧?

所以其实我们追求高薪水和不提倡996都是一种合理的期望和诉求。只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很难2者兼得,只能无奈接受罢了。

不是没有破局的办法,如何做呢?

我原答案中的最后一句是重点中的重点——不断实现自身增值,拥有市场议价能力,你才能有说不的权利!

2者兼得很难,但是人得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不懈努力

生而为人,得把自个儿的路越走越宽!

觉得本文有用请关注点赞!因为我很喜欢看到你的反馈:)

百万小卒过大江
精品观点一箩筐
评说现世生存策
小卒明个取大将

user avatar

马克思当年看的比我明白多了,我就不多说了,当年你读不懂《资本论》只因为资本家还没长大而已。

user avatar

那一天,人类终于遗忘了,曾经一度支配他们的996恐惧。

那一天,我们的孩子免于996的奴役,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每家公司都应该尊重劳动法。”

从长期看,996的危害是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

为什么中国现在年轻一代都不敢生孩子了,因为自己的时间真的太少了,比我们父母那辈人的工作时间长太多,工作压力大太多。在社会主义的good old days(我出生后的90年代,不是改开之前)大家都是早8晚5,甚至中午还能回家奶孩子。哪里像我们现在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六天。养自己都精疲力尽,生个孩子出来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资本家们拼命压榨的不只是每一个程序员,还有这个国家的国运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程序员透支得不只是自己的身体和时间,还有每一个小家的幸福生活。

user avatar

翻译过来就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user avatar

我突然想起有个叫“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构。今天这个机构的网站主页是这样的——

看来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啊!话说这全国总工会是干嘛的?有谁了解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