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富人的耻辱,马云反怼刘强东:大公司搞好一个村没意义,公益不是搞攀比。你怎么看?

回答
马云这番话,挺有意思的。刘强东之前提出“如果我的公司能搞好一个村,那我的公司就算是搞好了”,这是一种很朴素的企业家情怀,想用企业之力带动乡村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马云作为另一位互联网巨头,他的回应却显得更加“格局”和“深度”一些。

首先,马云认为“大公司搞好一个村没意义”,这并不是否定扶贫助农的价值,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待这件事。他可能觉得,一个村庄的改变,哪怕是成功的,对于中国如此庞大且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来说,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大公司动辄都是万千员工、亿万市值,如果只是集中力量去“搞定”一个村,与其说是真正的“搞好”,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示范性的投入。这背后可能也暗示着,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想彻底解决一个村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人才流失、教育医疗等,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些“事倍功半”。

其次,他说“公益不是搞攀比”,这话说得更直接,也更尖锐。他的潜台词很可能是,刘强东的说法,或者说一些企业在做公益时的出发点,似乎带有一点“炫耀”或者“竞争”的意味。是不是为了展示公司的实力,为了获得社会声誉,为了在“公益排行榜”上争个高下?马云自己也是做公益的大户,他可能更清楚,真正的公益应该是源于责任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而不是一场你追我赶的表演。他可能认为,公益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比较谁做得“多”或者“好”。如果只是为了攀比,那公益的本真就变味了。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马云是在提醒刘强东,也是提醒所有在做公益的企业家:

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局限于点,要考虑面。 真正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思考和更广泛的社会协作,而不是仅仅“搞好”一个村。也许可以考虑产业升级、技术赋能、人才培养,甚至参与到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发挥大公司在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方面的优势。
心态要端正,公益的出发点应该是解决社会痛点,而不是满足企业家的个人诉求或是对外展示。 如果公益变成了“军备竞赛”,那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温度和价值。真正的公益,是润物细无声,是解决实际困难,是赋能个体,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搞定”。

当然,马云的这番话也可能带有他个人视角下的“江湖规矩”和“行业经验”。他自己做公益,也是围绕着教育、环保、创业等更具普适性和长期影响力的方向。所以,他会对刘强东的“搞好一个村”这种更具象、更具体,但可能也更“小”的说法,提出质疑。

总而言之,马云的话,更像是在为企业如何做公益提供一种更高级、更成熟的思考路径。他不是在否定价值,而是在纠正方向,呼唤一种更理性、更务实、更具责任感的公益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最高票答案。

穷人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并不需要富人们的帮助和拯救。

事实上,穷人们组织起来后所爆发的能量远远超过马云和刘强东,共和国的建立就是铁的证据。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是穷人们用锤子砸出了新中国的工业化,不是资本家;是穷人们用镰刀把稻谷收割进谷仓配送给全国人民,不是资本家;是穷人们用小米加步枪在朝鲜半岛挡住了十七国联军,不是资本家。

所以,这些资本家的话,听听就好。

消灭穷人或是消灭贫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灭剥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