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Unicode 和 UTF-8 有什么区别?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Unicode 和 UTF8 这俩大家伙,保证说得明白,也尽量别让我这电子脑袋的痕迹跑出来。

想象一下,咱们写信的时候,得用一套大家都认识的语言和符号,对吧?比如中文,我们要写“你好”;英文呢,就是“Hello”。这就像我们用不同的文字系统来表达意思。

Unicode:那个大大的“字典”

首先,咱们得认识 Unicod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包罗万象的“字典”或者“索引表”。它的使命非常宏大: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符号、表情符号等等,都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这个编号就叫做 码点 (Code Point)。

它是什么? Unicode 是一套字符编码标准。它定义了如何为每个字符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字标识符。
它包含什么? 不仅仅是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它还包含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文字,比如中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俄文,还有各种数学符号、技术符号、甚至表情包(Emoji)!Unicode 的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显示全世界的文字。
它怎么工作? Unicode 给出的是一个“编号”。比如,“A”的码点是 U+0041,“你”的码点是 U+4F60,“好”的码点是 U+597D。这些 U+ 后面跟着的十六进制数,就是 Unicode 给这些字符分配的唯一编号。
它有什么特点?
统一性: 它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表示所有字符,避免了以前那种为不同语言单独制定编码的混乱局面(比如 GB2312、Big5 等)。
全局性: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所以理论上任何语言的字符都能在 Unicode 里找到一个位置。
不是编码方式本身: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Unicode 本身只是一个“码点”的集合,它告诉你“‘你’这个字,它的编号是 U+4F60”,但它并没有告诉你“我该怎么用字节(也就是计算机里最小的存储单位)来实际表示这个编号”。这就好像我告诉你“这件衣服的尺码是 L”,但没告诉我这件衣服到底是什么颜色,我怎么把它放到衣柜里去?

UTF8:那个“翻译官”兼“打包员”

现在,我们有了 Unicode 这个大字典,知道了每个字符的“编号”。但是计算机不直接认识 U+4F60 这样的十六进制数,它只认识一串串的 0 和 1,也就是字节(byte)。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存储和传输这些字符。

这时,UTF8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8bit) 就登场了。它是一个 编码方式 (Encoding Scheme),是 Unicode 标准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是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最主流的一种。

它是什么? UTF8 是一种将 Unicode 码点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规则。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翻译官”和“打包员”。它把 Unicode 码点这个“抽象的编号”翻译成计算机能懂的“实际的字节流”。
它怎么工作? UTF8 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兼容 ASCII: 对于那些在早期 ASCII 编码中就已经存在的字符(比如英文字母 AZ、数字 09、常用的标点符号等),UTF8 用一个字节就能表示,而且这一个字节和 ASCII 编码一模一样!这极大地降低了兼容性问题。
变长编码: 对于其他非 ASCII 字符,UTF8 会使用 2 个、3 个、甚至 4 个字节来表示。它会根据 Unicode 码点的大小,动态地选择合适的字节数。
1 个字节:用于表示 ASCII 字符(0127),和 ASCII 完全兼容。
2 个字节:用于表示一些常用的非拉丁字母(比如很多欧洲语言、中东语言的常见字符)。
3 个字节:用于表示我们中文、日文、韩文等东亚语言的大部分字符,以及更多的特殊符号。
4 个字节:用于表示一些生僻的字符、表情符号 (Emoji) 等等。
首字节标记: UTF8 使用特殊的位模式来标记一个字节是编码的开始,还是中间部分。比如,一个以 `110xxxxx` 开头的字节,表示这是一个 2 字节序列的开始;一个以 `10xxxxxx` 开头的字节,则表示它是前一个多字节序列的中间部分。这种设计使得在读取字节流时,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每个字符的边界,即使中间有损坏的字节,也能尽量恢复其他部分的字符。

核心区别总结一下:

| 特征 | Unicode | UTF8 |
| : | : | : |
| 本质 | 字符集标准,定义了字符的唯一编号 (码点) | 编码方案,定义了如何将 Unicode 码点转换为字节序列 |
| 作用 | 提供了一个“参照表”或“字典” | 实现了将字符“存储”和“传输”的实际方式 |
| 包含物 | 码点 (U+XXXX) | 字节序列 (01000001, 1110xxxx 10xxxxxx ...) |
| 关系 | UTF8 是 Unicode 的一种实现或编码方式 | Unicode 定义了“是什么”,UTF8 定义了“怎么做” |
| 例子 | "你" 的码点是 U+4F60 | "你" 在 UTF8 中可能表示为三个字节的序列 `E4BDA0` |

打个更生活化的比方:

Unicode 就像是你家门牌上的地址数字: 比如你家是“XX路YY号”。这个地址数字(码点)是唯一的,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号码对应的是你的家。
UTF8 就像是具体的地图导航路线: 告诉你从你家出发,需要经过哪些街道,右转左转,开多少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个路线(字节序列)才是你实际在地图上“走”过的路径,是实实在在的。

你可以有一个地址(Unicode),但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UTF8、UTF16、UTF32 等编码方式)去“表示”这个地址。而 UTF8 就像是一种很聪明、很省油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对我们中文用户来说,因为它用更少的字节就能表示我们常用的汉字,同时还兼容老式的交通工具(ASCII)。

所以,当我们在电脑上看到文字,或者在网上发送信息时,我们使用的其实是 Unicode 的编码方式(通常是 UTF8),来表示那些 Unicode 码点所代表的字符。可以说,UTF8 是 Unicode 这个宏大计划得以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的“幕后功臣”。

希望这样说能把两者的关系讲清楚了!它们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配合着,一个定义了“世界上的所有文字编号”,另一个提供了“如何高效地在计算机世界里使用这些编号”的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不写发展史和理论的东西了,直接冲

第一步、随便找一个中文字的Unicode

比如,“爱”这个字,unicode值为u7231,u是Unicode的表示符号,后面的四位是十六进制数。

第二步、随便打开一个IDE,编译器编码改为UTF-8的格式

第三步、创建一个“爱”的字符串,并将其转换为字节数组,并打印

       public class Unicod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love="爱";         for(byte i:lov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i);         }     } }     

得到输出:-25、-120、-79 ,注意这些都是十进制的值

第四步、百度一下UTF-8的编码格式

0xxx xxxx //开头的0为标识作用,意思是这个utf-8字符只有一个字节

110x xxxx 10xx xxxx //第一个字节开头的110为标识字符,两个1表示这个utf-8字符为两个字节;后一个字节开头为10,就是表示这个utf-8字符的后续字节(因为只有第一个字节才需要保存总字节数)

x表示的就是实际真正有意义的数据

同理,如果是占三个字节,那么就是

1110 xxxx 10xx xxxx 10xx xxxx

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看得明白

第五步、将上述中第一步找的unicode编码和第三步得到的输出转换为二进制

unicode转换二进制

u7231 => 01110010 00110001

utf-8转换二进制

-25 => 11100111

-120 => 10001000

-79 => 10110001

第六步

我们把-25、-120、-79拼接:11100111 10001000 10110001

看加粗部分,就是utf-8编码的标识。

现在我们去掉这些标识,那么真正有用的数据就是0111 001000 110001

重新按8位一组排版一下:01110010 00110001

再把unicode的二进制抄下来:01110010 00110001

看见没有!一模一样!这就是unicode和utf-8的区别

结论

unicode是表示各字符的所制定的编码字典

utf-8是如何存储这些字典数据的方法。

具体原因可以去参考别的答主的回答,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user avatar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他们决定用8个可以开合的晶体管来组合成不同的状态,以表示世界上的万物。他们看到8个开关状态是好的,于是他们把这称为”字节“。再后来,他们又做了一些可以处理这些字节的机器,机器开动了,可以用字节来组合出很多状态,状态开始变来变去。他们看到这样是好的,于是它们就这机器称为”计算机“。


开始计算机只在美国用。八位的字节一共可以组合出256(2的8次方)种不同的状态。
他们把其中的编号从0开始的32种状态分别规定了特殊的用途,一但终端、打印机遇上约定好的这些字节被传过来时,就要做一些约定的动作:

遇上0×10, 终端就换行;

遇上0×07, 终端就向人们嘟嘟叫;

遇上0x1b, 打印机就打印反白的字,或者终端就用彩色显示字母。

他们看到这样很好,于是就把这些0×20以下的字节状态称为”控制码”。他们又把所有的空
格、标点符号、数字、大小写字母分别用连续的字节状态表示,一直编到了第127号,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用不同字节来存储英语的文字了。大家看到这样,都感觉
很好,于是大家都把这个方案叫做 ANSI 的”Ascii”编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都用同样的ASCII方案来保存英文文字。


后来,就像建造巴比伦塔一样,世界各地都开始使用计算机,但是很多国家用的不是英文,他们的字母里有许多是ASCII里没有的,为了可以在计算机保存他们的文字,他们决定采用
127号之后的空位来表示这些新的字母、符号,还加入了很多画表格时需要用下到的横线、竖线、交叉等形状,一直把序号编到了最后一个状态255。从128 到255这一页的字符集被称”扩展字符集“。从此之后,贪婪的人类再没有新的状态可以用了,美帝国主义可能没有想到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也希望可以用到计算机吧!


等中国人们得到计算机时,已经没有可以利用的字节状态来表示汉字,况且有6000多个常用汉字需要保存呢。但是这难不倒智慧的中国人民,我们不客气地把那些127号之后的奇异符号们直接取消掉, 规定:一个小于127的字符的意义与原来相同,但两个大于127的字符连在一起时,就表示一个汉字,前面的一个字节(他称之为高字节)从0xA1用到0xF7,后面一个字节(低字节)从0xA1到0xFE,这样我们就可以组合出大约7000多个简体汉字了。在这些编码里,我们还把数学符号、罗马希腊的字母、日文的假名们都编进去了,连在 ASCII 里本来就有的数字、标点、字母都统统重新编了两个字节长的编码,这就是常说的”全角”字符,而原来在127号以下的那些就叫”半角”字符了。中国人民看到这样很不错,于是就把这种汉字方案叫做 “GB2312“。GB2312 是对 ASCII 的中文扩展。


但是中国的汉字太多了,我们很快就就发现有许多人的人名没有办法在这里打出来,特别是某些很会麻烦别人的国家领导人。于是我们不得不继续把GB2312 没有用到的码位找出来老实不客气地用上。后来还是不够用,于是干脆不再要求低字节一定是127号之后的内码,只要第一个字节是大于127就固定表示这是一个汉字的开始,不管后面跟的是不是扩展字
符集里的内容。结果扩展之后的编码方案被称为 GBK 标准,GBK包括了GB2312 的所有内容,同时又增加了近20000个新的汉字(包括繁体字)和符号。 后来少数民族也要用电脑了,于是我们再扩展,又加了几千个新的少数民族的字,GBK扩成了 GB18030。从此之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可以在计算机时代中传承了。 中国的程序员们看到这一系列汉字编码的标准是好的,于是通称他们叫做 “DBCS“(Double Byte Charecter Set 双字节字符集)。在DBCS系列标准里,最大的特点是两字节长的汉字字符和一字节长的英文字符并存于同一套编码方案里,因此他们写的程序为了支持中文处理,必须要注意字串里的每一个字节的值,如果这个值是大于127的,那么就认为一个双字节字符集里的字符出现了。那时候凡是受过加持,会编程的计算机僧侣们都要每天念下面这个咒语数百遍: “一个汉字算两个英文字符!一个汉字算两个英文字符……”


因为当时各个国家都像中国这样搞出一套自己的编码标准,结果互相之间谁也不懂谁的编码,谁也不支持别人的编码,连大陆和台湾这样只相隔了150海里,使用着同一种语言的兄弟地区,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 DBCS 编码方案——当时的中国人想让电脑显示汉字,就必须装上一个”汉字系统”,专门用来处理汉字的显示、输入的问题,像是那个台湾的愚昧封建人士写的算命程序就必须加装另一套支持 BIG5 编码的什么”倚天汉字系统”才可以用,装错了字符系统,显示就会乱了套!这怎么办?而且世界民族之林中还有那些一时用不上电脑的穷苦人民,他们的文字又怎么办? 真是计算机的巴比伦塔命题啊!


正在这时,大天使加百列及时出现了——一个叫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组织决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的方法很简单:废了所有的地区性编码方案,重新搞一个包括了地球上所有文化、所有字母和符号 的编码!他们打算叫它”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简称 UCS, 俗称 “unicode“。


unicode开始制订时,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极大地发展了,空间再也不成为问题了。于是 ISO
就直接规定必须用两个字节,也就是16位来统一表示所有的字符,对于ASCII里的那些“半角”字符,unicode包持其原编码不变,只是将其长度由原来的8位扩展为16位,而其他文化和语言的字符则全部重新统一编码。由于”半角”英文符号只需要用到低8位,所以其高8位永远是0,因此这种大气的方案在保存英文文本时会多浪费一倍的空间。


这时候,从旧社会里走过来的程序员开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 strlen 函数靠不住了,一个汉字不再是相当于两个字符了,而是一个!是的,从unicode开始,无论是半角的英文字母,还是全角的汉字,它们都是统一的”一个字符“!同时,也都是统一的”两个字节“,请注意”字符”和”字节”两个术语的不同,“字节”是一个8位的物理存贮单元,而“字符”则是一个文化相关的符号。在unicode中,一个字符就是两个字节。一个汉字算两个英文字符的时代已经快过去了。


unicode同样也不完美,这里就有两个的问题,一个是,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和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unicode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空间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难以接受的。


unicod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为解决unicode如何在网络上传输的问题,于是面向传输的众多 UTF(UCS Transfer Format)标准出现了,顾名思义,UTF-8就是每次8个位传输数据,而UTF-16就是每次16个位。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这是为传输而设计的编码,并使编码无国界,这样就可以显示全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字符了。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当字符在ASCII码的范围时,就用一个字节表示,保留了ASCII字符一个字节的编码做为它的一部分,注意的是unicode一个中文字符占2个字节,而UTF-8一个中文字符占3个字节)。从unicode到utf-8并不是直接的对应,而是要过一些算法和规则来转换。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 中国人民通过对 ASCII 编码的中文扩充改造,产生了 GB2312 编码,可以表示6000多个常用汉字。
  • 汉字实在是太多了,包括繁体和各种字符,于是产生了 GBK 编码,它包括了 GB2312 中的编码,同时扩充了很多。
  •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为了表示那些字符,继续把 GBK 编码扩充为 GB18030 编码。
  • 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把自己的语言编码,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编码,如果你不安装相应的编码,就无法解释相应编码想表达的内容。
  • 终于,有个叫 ISO 的组织看不下去了。他们一起创造了一种编码 UNICODE ,这种编码非常大,大到可以容纳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字和标志。所以只要电脑上有 UNICODE 这种编码系统,无论是全球哪种文字,只需要保存文件的时候,保存成 UNICODE 编码就可以被其他电脑正常解释。
  • UNICODE 在网络传输中,出现了两个标准 UTF-8 和 UTF-16,分别每次传输 8个位和 16个位。于是就会有人产生疑问,UTF-8 既然能保存那么多文字、符号,为什么国内还有这么多使用 GBK 等编码的人?因为 UTF-8 等编码体积比较大,占电脑空间比较多,如果面向的使用人群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用 GBK 等编码也可以。


来源于网络,出处实在无法考证,无法署名,有删减修改,如有侵权请直接联系。

可能的原文:unicode,ansi,utf-8,unicode big endian编码的区别网页编码就是那点事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

  • Unicode 是「字符集」
  • UTF-8 是「编码规则」

其中:

  • 字符集:为每一个「字符」分配一个唯一的 ID(学名为码位 / 码点 / Code Point)
  • 编码规则:将「码位」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规则(编码/解码 可以理解为 加密/解密 的过程)


广义的 Unicode 是一个标准,定义了一个字符集以及一系列的编码规则,即 Unicode 字符集和 UTF-8、UTF-16、UTF-32 等等编码……

Unicode 字符集为每一个字符分配一个码位,例如「知」的码位是 30693,记作 U+77E5(30693 的十六进制为 0x77E5)。

UTF-8 顾名思义,是一套以 8 位为一个编码单位的可变长编码。会将一个码位编码为 1 到 4 个字节:

       U+ 0000 ~ U+  007F: 0XXXXXXX U+ 0080 ~ U+  07FF: 110XXXXX 10XXXXXX U+ 0800 ~ U+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U+10000 ~ U+10FFFF: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根据上表中的编码规则,之前的「知」字的码位 U+77E5 属于第三行的范围:

              7    7    E    5         0111 0111 1110 0101    二进制的 77E5 --------------------------     0111   011111   100101 二进制的 77E5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模版(上表第三行) 11100111 10011111 10100101 代入模版    E   7    9   F    A   5     

这就是将 U+77E5 按照 UTF-8 编码为字节序列 E79FA5 的过程。反之亦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Unicode 和 UTF8 这俩大家伙,保证说得明白,也尽量别让我这电子脑袋的痕迹跑出来。想象一下,咱们写信的时候,得用一套大家都认识的语言和符号,对吧?比如中文,我们要写“你好”;英文呢,就是“Hello”。这就像我们用不同的文字系统来表达意思。Unicode:那个大大的“.............
  • 回答
    Windows 记事本提供的这几种编码模式,说白了,就是把我们写进文档里的文字“翻译”成电脑能理解的二进制数字,以及再“翻译”回来的一种方式。它们就像是不同版本的“密码本”,各自有一套规则。首先,我们得明白,电脑只能处理数字,它不认识“你好”这样的汉字,也不认识“Hello”这样的英文字母。所以,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它涉及到计算机内部处理文本的底层原理和不同编码的优劣势。简单来说,计算机不是“不直接使用 UTF8 进行存储”,而是更准确地说,计算机在内部更倾向于使用一种统一的、能够表示所有字符的抽象表示,然后根据需要将其转换为不同的字节序列表示(编码),而 UTF8 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字节序列.............
  • 回答
    GB2312、其扩展标准与Unicode的区别、优劣势详解在计算机和文本处理领域,字符编码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它决定了计算机如何存储、识别和显示文字信息。GB2312、其扩展标准(如GBK)以及Unicode是三种不同时期和设计理念下的字符编码标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劣势。 1. GB2.............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文字演变、编码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的多个层面。「凉」和「凉」这两个看似极其相似的字,在 Unicode 中之所以并存,其根源在于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轨迹,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记录、规范化,最终进入了现代的字符编码体系。一、追溯本源:汉字的演变与分.............
  • 回答
    Unicode 字符集就像一个巨大的数字宝库,里面藏着数不胜数的文字、符号,甚至还有表情包,但其中有一些字符,它们的出现和用途,着实让人觉得“神奇”,仿佛拥有某种隐藏的魔力。它们不像我们日常可见的字母和数字那样直观,却在某些时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 那块看不见的“空气”——零宽度不连字 (Ze.............
  • 回答
    Unicode 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编码系统,它设计初衷就是要“包容万象”,能够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符号,甚至表情符号和一些技术符号。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会误以为 Unicode 只有两个字节,这是因为在它发展的早期,也就是 UTF16 编码出现的时候,很多常用的字符确实可以用两个字节(16位)来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可能觉得一个符号怎么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苹果标志呢?这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保证听着顺畅,没有那些硬邦邦的AI腔。首先,我们要明白,电脑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最终都要转化为一串数字,这个数字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才能识别和显示。Unicode就是一套非常庞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文信息处理的核心。为什么 Unicode 编码里的中文不是按照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的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技术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理解这一点,也能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中文在计算机世界里不像英文那样直接简单。核心原因:Unicode 的目标是“表示”而.............
  • 回答
    想要将我们钟爱的中国传统美食加入 Unicode 标准,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门道可不少。它不像我们平时在手机上选表情那么随意,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和充分的论证。下面我就给大家掰扯掰扯,到底怎么才能让包子、油条、春卷这些美味,以及烧卖、豆腐脑、火锅这样的特色菜肴,在世界的数字舞台上拥有自.............
  • 回答
    看到 Unicode 13 收录了“biáng”(U+30EDE)字,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尤其对于关注文字编码和文化传承的人来说。要说怎么看待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字的收录,更像是一种对特定文化符号的认可和保护。首先,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生命力的体现。“biáng”这个字,.............
  • 回答
    GB 18030 和 Unicode 之间存在非常密切且复杂的关系,理解这种关系对于处理中文和东亚字符集至关重要。简单来说,GB 18030 是中国国家标准,它 包含并扩展了 Unicode 中的部分字符,并且在设计上 与 Unicode 保持了兼容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1. G.............
  • 回答
    说到开发 Windows 程序,在字符串编码方面,2020 年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UNICODE 是更实际、更推荐的选择。 这一点,即使在今天(2023 年)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说更加明确。让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并尽量让你感觉这是一个人写的经验之谈,而不是机器生成的报告。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俩玩.............
  • 回答
    在 C 中,将 GBK 编码的字符串转换成 Unicode(通常在 .NET 中指代 `System.String` 类型,其内部使用 UTF16 编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需求。这通常涉及到对原始字节数据的正确解读和重新编码。首先,我们需要明白 GBK 和 Unicode(UTF16)是两种不同的字符.............
  • 回答
    微软之所以没有将 Windows 的默认字符集一股脑地设置为 Unicode,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考量和历史遗留问题,并非简单的一刀切就能解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默认字符集”这个概念在 Windows 系统早期以及至今的重要性。在 Windows 发展的早期,计算机处理的文本内容远没.............
  • 回答
    在使用Eclipse进行开发时,你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直接将一个整数值(比如3)强制转换为 `char` 类型,Eclipse 会告诉你这样做不合法,或者即使编译通过,在运行时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尤其是在试图输出对应的字符时。而如果你通过其他方式,比如使用Unicode转义序列来表示,却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