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荣耀 60 系列的 2699 元起的定价策略,能否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

回答
荣耀 60 系列以 2699 元的起售价进入市场,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举动,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其前代产品荣耀 50 在当年的市场表现。能否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需要我们深入剖析。

荣耀 60 系列定价策略的分析:2699 元起,是“稳”还是“激进”?

首先,我们来看 2699 元这个定价。荣耀 50 当初上市时,其起售价也是在 2699 元左右,甚至部分版本价格更低。这意味着荣耀 60 系列在核心定位上,与前代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依然瞄准的是中高端市场,特别是那些注重颜值、影像和一定性能表现的年轻消费群体。

“稳”的一面:
延续品牌认知: 荣耀 50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如“ C 位”设计)、出色的后置影像系统以及相对均衡的性能上。2699 元的起售价,可以看作是荣耀试图继续巩固和延续这种市场认知,告诉消费者:“我们依然在这个价位段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
规避直接冲击: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直接将价格拉得太高,很容易被竞品抓住“小辫子”,引发价格战。2699 元的定价,避开了小米、OPPO、vivo 在更低价位段的激烈厮杀,也与自家高端旗舰(如 Magic 系列)形成清晰的区隔。
用户基础的承接: 荣耀 50 积累了一部分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荣耀品牌和其产品力有一定认可。2699 元的起售价,更容易吸引这些用户考虑升级换代,或者为亲友推荐。

“激进”的挑战:
市场环境变化: 荣耀 50 上市时,可能还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但如今,手机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尤其是在 20003000 元这个价位段,已经涌现出大量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包括来自小米、Redmi、OPPO、realme 等品牌的强大对手。它们往往在某些配置上做得更为极致,例如提供更强的处理器、更快的快充或者更高的屏幕刷新率。
产品力提升的预期: 消费者对于“换代”产品,往往会有更高的期待。荣耀 60 系列在设计、影像、性能等方面是否能带来足以支撑起 2699 元起售价的“惊喜”,是决定其市场表现的关键。如果升级幅度不大,或者核心卖点不够突出,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没诚意”,转而投向其他品牌。
供应链和成本压力: 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可能对手机厂商的定价策略带来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2699 元的定价,是否意味着荣耀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一定压力,或者为了保持价格吸引力,在某些非核心配置上有所妥协,也是需要关注的。

能否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关键在于“它”能带来什么。

荣耀 50 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我认为有几个核心原因:

1. “颜值即正义”的设计: 荣耀 50 的“ C 位”设计,特别是后置摄像头模组的独特造型,以及玻璃背板的工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非常具有辨识度,精准抓住了年轻用户对个性和时尚的追求。
2. 出色的影像能力: 荣耀 50 在后置影像方面,特别是人像拍摄和视频录制方面,表现可圈可点,这对于注重社交分享的年轻用户来说,是重要的购买驱动力。
3. 相对均衡的性能和体验: 虽然不是顶级旗舰,但荣耀 50 在日常使用、游戏影音等方面都能提供流畅的体验,配合良好的屏幕素质和续航,整体用户体验是比较完整的。
4. 品牌独立后的焕新: 荣耀独立后,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其产品的活力和创新性也得到了释放,吸引了不少原本对荣耀有情怀但又对其“被华为”时期感到遗憾的用户。

现在,我们审视荣耀 60 系列,看它是否具备了延续荣耀 50 辉煌的潜质:

设计上的延续与创新: 荣耀 60 系列在设计上是否能继续保持或者说升级荣耀 50 的“惊艳感”?比如,有没有在材质、颜色、机身线条上带来新的亮点?如果设计语言过于保守,或者变化不大,可能会让部分追求新意的用户感到失望。
影像能力的进一步突破: 影像一直是荣耀手机的重要卖点。荣耀 60 系列在传感器、算法、防抖、夜景拍摄、视频能力等方面,是否能带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提升?如果只是微小的改进,在众多竞品都在影像方面发力的情况下,就很难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性能与核心配置的竞争力: 2699 元的起售价,对标的是中高端市场。在这个价位,消费者对性能(处理器)、屏幕(刷新率、分辨率、亮度)、快充、续航等核心配置会有更高的期待。荣耀 60 系列在这些方面,是否能拿出令消费者满意的配置?例如,如果处理器性能与同价位竞品相比有明显短板,或者快充速度不够快,都会成为其销售上的阻碍。
软件生态与用户体验: 荣耀的 Magic UI 系统在用户体验方面也一直在进步。系统的流畅度、易用性、特色功能,以及与荣耀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都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
市场营销与渠道推广: 荣耀在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方面一直有其独到之处。能否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将荣耀 60 系列的核心卖点传递给目标用户?线下渠道的铺货和体验是否到位,也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销售数据。

结论:挑战与机遇并存

荣耀 60 系列的 2699 元起售价,体现了荣耀在中高端市场的自信和决心。它试图在延续荣耀 50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其市场地位。

然而,要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并非易事。市场环境日新月异,消费者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荣耀 60 系列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它能否在设计、影像、性能、以及整体用户体验上,带来足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独特价值。

如果荣耀 60 系列能够:

在设计上保持高颜值和辨识度,甚至有所突破。
在影像方面提供有竞争力的拍摄体验,尤其是在人像和视频方面。
在性能和核心配置上,达到或者超越同价位主流水平。
通过精准的市场营销,有效地沟通其产品亮点。

那么,它完全有可能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甚至取得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仅仅是“小修小补”,或者在关键配置上有所妥协,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699 元的起售价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总而言之,定价策略只是一个开端,最终能否延续辉煌,还是要看荣耀 60 系列本身的产品力,以及它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新的价值认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了来了,跨年前的第一场发布会是荣耀60,我估计这个可能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

因为荣耀50才在年中发布,年后马上就来了,这个节奏好像有点快?但是如果把荣耀60系列当成快节奏的时尚型手机,这个时候估计你就不会觉得突兀了。

说白了,随着荣耀对产品定位的调整,荣耀数字系列已经开始承担不一样的作用了。

但是对于荣耀数字系列来说,最大的吃亏点就是,表面的文字凸显不了它的优点,尤其是荣耀60PRO的工艺。

要讨论荣耀60的定价策略,就不得不说荣耀50了,之前不少人都讨论过荣耀50到底怎么样,很多人甚至都不看好荣耀50。

结果荣耀50用坚挺的销量,证明了自己。

从7月开卖,直到双十一,荣耀50的周销量坚挺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之前我们说过,KOL会说谎,用户评价会说谎,厂商能吹牛,唯独销量不会说话,大卖就是大卖,用户会用脚投票的。

那么荣耀50卖的好,和荣耀60有什么关系呢?

1. 坚挺的大卖,比短期销售更重要

这就不得不说,荣耀60的定价以及荣耀50为什么大卖了。

荣耀50系列大卖,离不开这几个关键和要素。

  • 工艺升级,钻采工艺,双膜双镀双纹处理
  • 酷炫,漂亮的色彩搭配
  • 75度的超级曲面屏
  • 一站式Vlog视频。
  • 再加上轻薄的机身,手感极佳的厚度。

整体的产品定位和优势其实相当明显。

到了荣耀60呢,该有的都升级了,在自己的优势上进一步放大,轻薄,厚度,拍照,颜值,手感,工艺,都有所升级。

对于荣耀数字系列这个定位来说,荣耀无疑是吃到了甜头,并且继续维持这个优势。

荣耀50系列的销量之所以这么坚挺,对于荣耀来说估计也复盘过,到底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收获了正确的结果呢

先说说荣耀50到底有NB呢?

你能想到一台手机,发布了三个月之后,甚至四个月,五个月之后,每周的销量几乎没有下跌,甚至还有些促销日能够实现上升?

对于荣耀来说,得益于强大的渠道,以及专精线下的定位,和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力,和合适的定价。

四者合成在一起,就构成了荣耀50的大卖。

2.产品力,才是60系列定价的关键

估计会有朋友说,定价这东西,不是随便闭着眼就可以了吗?

实际上还真的不是,对于手机这种产品来说,定价不符合预期是很容易爆炸崩盘的。

比如说,一台手机定价过高,那么渠道价肯定会崩盘,消费者不买单,产品压货,最终打折清货。虽然卖出了货,但是对于品牌有极大的伤害力,甚至可能会造成某一个系列的直接猝死。

因为你的清仓处理,超级降价会给消费者两种形象。早期买的用户被背刺了,不会再选择这一机型,晚期买的用户对这个系列的印象固定死了“会大降价促销”,更加不会去购买,只会等你降价的那一刻。

这就陷入了销售的死循环。

那么定价过低呢?

定价过低一般都是发生在抢占市场时,不然如果一台手机定价太低了,整个产品的商业逻辑其实都是完蛋的。

厂商赚不到几个钱,所以只能够用公版而非自己研发,组装一下,

渠道商也赚不到钱,所以压根不会推你这台手机,慢慢吃灰等着打折促销吧。

消费者看似捡到便宜了,实际上最终只能买到这种公版的,毫无研发,纯粹是供应链堆出来的产品。

最终我们将产品回归一个正收益的逻辑上时,会发现逻辑不能够自洽。

之前我们在讨论手机厂商简单的套路时,应该是这样的:厂商研发了手机——渠道商能赚钱推向了更多的消费者——消费者认可产品,掏钱买单——厂商收获了利润,进一步加大研发带来更好的手机——渠道商赚到钱,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可是定价过低就会导致大家都赚不到钱,一起瘫痪等死。

在讨论定价这块,就不能离开一个大话题:产品做得好,更重要的是卖得好,让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要素。

3.号召力,是60系列隐藏的KEY点

荣耀50证明了荣耀只要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且定价合理,就能够爆卖,并且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行情,以及在同类型价位的竞争力。

说白了,这个竞争力和号召力,是用销量堆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的市场已经处于一个血海市场了,荣耀多卖一台手机,意味着对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来说,就要少卖一台。尤其是这种类型产品的用户数量属于固定的存量市场。

喜欢握持感好的,颜值高的轻薄型手机,拍照美美哒的用户,其实就这么多,存量早就固定下来了。

荣耀多卖一台手机,别人少卖一台,这其中形成的差距不是一台,而是两台。各位想想就应该知道了。

荣耀50插入进来,无疑是在原本就不多的大锅饭里抢饭吃,尤其是以OV为主,会是头号大敌,毕竟OV现在最吃香的其实就是RENO和S系列。

接下来就是看,荣耀60和OV的正面对决,谁能够胜出。

恐怖的是,荣耀的品牌号召力在50系列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品牌力可能是在一部分子系列之上。

而荣耀60将进一步放大这个趋势,迎来双十二和年货节。

春节行情和跨年行情一直都是线下渠道比较重要的大卖行情。一般这个时候,各家厂商都会推出类似的拍照轻薄的手感型手机,来迎接消费者的更新换代。

2000-3000价位,3000-4000价位,这种价格区间的手机尤其是适合作为新年礼物,加上假期适合逛街等情况,线下渠道会进一步扩大优势


产品矩阵上,2699起卖的荣耀60对于荣耀来说,既不会向上影响到高端产品MAGIC系列,毕竟MAGIC系列的产品力和价格都和荣耀60有一道明显的鸿沟。

向下看2500档位以下的手机,荣耀60又留出了充足的空间,来避免产品冲突。。

尤其是对于荣耀还没有出来的性价比机型,一般也就是在3000元以下,且专注性能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即使定价和荣耀60差不多时,也会因为产品力和表现力,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吸引力。

简单来说,就是喜欢用性能机的用户,看不上荣耀60。而想买荣耀60的人,也不会去看性能机。。。

至于荣耀60能不能卖的比荣耀50卖的好?

产品力上,颜值设计这方面,荣耀60维持了50的强势

价格上,荣耀60价格没有变动,电池更大带来了更好的续航。

时间轴上,荣耀60相比较50而言,遇上了更好的新年假期和春节假期。

最后就是品牌号召力上,荣耀50已经证明了,那么荣耀60的号召力只会更强。

至于有人说,荣耀50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当然就是降价,去迎接这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持续的,源源不断的出货,进一步扩大荣耀数字在这个区间的影响力。

总结:

荣耀60系列产品力其实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找对了精准目标用户之后,进一步放大了自己的趋势。

荣耀60的定价也没有过于膨胀,没有因为荣耀50大卖而贸然提价,尤其是对比起同期的竞品而言,荣耀60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那么当荣耀60彻底将荣耀数字系列标记了定位,价格,产品卖点后,剩下等待的就是荣耀数字系列的更新迭代了。

荣耀60系列其实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它需要承担的目标相当明确并且唯一。

那就是出货,不断地出货,收复失地。

尤其是在维持一个较好的产品风格统一后,能够形成鲜明的品牌感知。

我举个例子,荣耀60系列其实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呢?靠谱的定价,颜值,工艺,手感,拍照等要素。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玩法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说拍VLOG,AI手势控制等等。

有了更多的玩法,AI手势控制镜头的转变,更加清晰的自拍视频,前置5000万像素的摄像头,能够让VLOG拍的更好。

事实上,荣耀的很多用户都是源自华为过来的,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二三线的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很简单,核心元素甚至还可以老调重弹:她们的需求简单,颜值好看,追求流畅性,不卡就行。

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关于线上与线下的思维误差。

线上性能机型的用户觉得,我要“一分钱一份性能”,不管实际体验如何,先把性能拉满肯定不会错。

线下的年轻用户相反,她们愿意为了颜值、拍照、手感工艺去买单,这点就是两者的差异性所在。

到底谁对谁错呢?消费者的需求在哪儿,只能说你要尽可能的去满足他。

相比较其他品牌,或者说类似产品的颜值上,荣耀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那就是流光四曲屏,这个属于是工艺上的进步,在颜值上有所进步的。

我们在讨论产品颜值的时候,经常性的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后壳,工艺,亮度上,却极其容易忽视面板的设计、工艺。

在今年可能流行直板趋势时,荣耀大胆的在曲面屏上做了升级,流光四曲屏给人的感觉就是上下两个边框感知度极低。

而给用户的印象中,就会成为“一眼看中”的典型,相当讨好目标群体。

所以总的来说,能够看得出来,荣耀在做这种类型的产品上,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路。并且知道在什么地方做研发,聚焦自己的亮点,突出品牌的特色,尽可能的让产品从众多竞品中突围而出。

至于你问我看不看好荣耀60的销量?

我只能说,几乎不可能出意外,必然大卖。

毕竟产品和品牌号召力在这里。相比较荣耀60,其实我更加期待荣耀接下来的其他产品,这才是更加关键的点。

user avatar

说到荣耀60系列的定价策略,首先得了解一下荣耀的产品系列。荣耀的产品分Magic系列,V系列,数字系列,X系列,Play系列。这次发售的属于荣耀的数字系列,如果了解荣耀品牌历史的话,数字系列是早期荣耀品牌唯一的系列。配置上是仅次于Magic旗舰的定位,但市场重要性方面肯定是第一位的。

那么,我来回顾一下荣耀最近的几款数字系列发布之后,荣耀品牌的市占率:

  • 荣耀20系列:2019年上半年发布。荣耀品牌2019年7月占比12.2%
  • 荣耀30系列:2020年上半年发布。荣耀品牌2020年7月占比13.9%
  • 荣耀50系列:2021年上半年发布。荣耀品牌2021年7月占比14.4%
  • 荣耀60系列:2021年下半年发布。……

(以上占比数据来源于知乎@安乎都护府长史)

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荣耀数字系列发布之后,接下来一个月的品牌市占率是稳步上升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势能,这种势能源自品牌影响力、产品定位、性价比等方方面面。

数字系列之前的产品通常在上半年发布(通常是春夏之交),正好在618电商节之前。而荣耀60系列更像是双机战略的下半年对应款,如今这个发布时间确实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

(以上数据来源于Counterpoint)

从上面的图以及之前的数据可以看出,荣耀品牌最近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上升,已经达到了国内第三,且和前二的差距不大。即便今年年初有过一小段时间的低谷,但恢复之后基本上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毕竟,荣耀品牌没有变,线下的渠道也都没有变。绝大多数群众的认知也都没有变,在整体大环境不是很给力的情况下,甚至在稳定增长。


这次荣耀60的定价是:

荣耀60Pro的定价是:

基本上保持了上一代荣耀50的定价,也都继续卡在了市场容量最大的价位段。

早期的荣耀,定位于互联网品牌,但很快补齐了线下的渠道和市场地位,在线上线下两个市场都做的不错。即便是发生大变化的新荣耀,也依然延续了原有市场份额,并且稳步提升。

看了好几位知友分析荣耀60系列的线上市场的卡位和竞争力分析,总体来说,是2020年末这个节点上,能够和荣耀60系列直接竞争的竞品很少,一方面来自现在手机界的主力玩家越来越少,另一方也是其他品牌在iPhone发布之后、春节到来之前这一时间段,很少有重磅新品的布局。当然,也有华为现状的原因,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第四季度华为会有最重磅的新品发布。

但我更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线下市场,荣耀60系列的竞争力就更大了。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为什么以往互联网属性如此之强的荣耀数字系列,而今却如此重视线下市场?

其实新荣耀的诞生,或者说是华为卖出荣耀股权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荣耀的线下经销商,为了保持他们自己的存活,就合计着把荣耀买了下来。

荣耀数字系列是荣耀品牌最重要的系列,没有之一。而企业为股东负责,更是天经地义。

线下这个时间点,很快新年了,然后是春节,届时会有很长时间的快递停发期,整个手机行业也会进入「新品静默期」,要到元宵节前后,才会有新机发布。

由于在线下,基本没有了红米、真我、爱酷这些互联网属性品牌的竞争,基本只剩下刚刚发布的OPPO Reno 7系列的竞争。vivo的话,从爆料信息看,新的X系列也不会在春节之前发布,看到有人谈到很快发布的S12,其实我要说的是,vivo的S系列定位是明显在X系列之下的,和现在的荣耀数字系列定位类似的是X系列。

线下购机,看重的是什么?

很线上很不一样,第一位的并不是绝对的性能,而是外观、握感、屏幕、拍照。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绝对性能的感知度,还远远不如手机容量来得重要。

当看到黑边如此之小的屏幕,纤细精致的腰线边框,握持着四曲面屏幕,看到布灵布灵的朱丽叶和幻境星空的配色,看到点亮屏幕的高色域。如果真有购机需求,并且价位也合适,真的是很难拒绝的。更何况,在此后几个月的时间内,线下市场竟然还极少有直接的竞争对手。

所以,荣耀60系列的定位和发布时机,我身边很多人和我的感受一样:佩服他们的刀法。

至于荣耀60系列能不能延续荣耀50系列的销售成绩?

以前的荣耀系列都是上半年发布。原因的话,我想可能是要照考虑到华为品牌的新机节奏,或者说是除了苹果和华为两个品牌之外,其他品牌都对第四季度有所「避让」,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其他时间段。

每个手机品牌的销量曲线,在全年都呈现明显的波动特征,且各有不同。大部分国产品牌,都比较重视新iPhone和华为新平台(也就是Mate系列)发布之前的那段时间,更确切的讲就是618前后的年中时段。

但年末时段(元旦和春节前后),同样是国内手机市场的最重要销售窗口期。相关数据图表可以参考安乎都护府长史的数据。

今年第四季度,由于华为没有重磅新品,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新品策略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但荣耀数字系列就在这个时候来了。

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上面我说荣耀数字系列,是荣耀品牌市场战略中最重要的系列,是把最重要的产品,发在了市场最真空的时段。此时我脑中浮现了一句话:好钢用在刀刃上。

再来分析下这次荣耀60系列发布时间点的重大改变,其实背后可能是荣耀全系列的发布节点都会改变。因为以往的年底,荣耀发布的是V系列,这次V系列大概率会延迟发布了,很有可能是在618之前发布。

在未来半年之内,另一个重头戏,就是高通骁龙8Gen1旗舰机的陆续发布。很显然,它们的定价肯定会更高,最主力的小米12起售价大概率不会低于11的3999元,这也是荣耀60 Pro 12+256顶配的售价。所以,未来其他品牌一大票骁龙8系旗舰机,达不到荣耀60系列的价位段。和它们竞争的,会是荣耀Magic系列。

荣耀60系列,享受市场少有竞争对手的局面,不单单是春节之前,且还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如果要我去预测荣耀60系列的市场表现,从我的分析,是得不出销量低于50系列的结果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荣耀 60 系列以 2699 元的起售价进入市场,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举动,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其前代产品荣耀 50 在当年的市场表现。能否延续荣耀 50 的销售佳绩,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荣耀 60 系列定价策略的分析:2699 元起,是“稳”还是“激进”?首先,我们来看 2.............
  • 回答
    荣耀 60 系列的外观设计,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但能不能“喜欢”嘛,这得具体到哪一款,以及看你对“好看”的定义了。先说整体,荣耀 60 系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大胆尝试,而且是从一种相对“女性化”或者说更偏向“精致感”的角度去做的。首先,最抓人眼球的必然是那个“星空之镜”设计。 这个设计真的非常有.............
  • 回答
    荣耀 60 系列,在 12 月 1 日这个初冬的日子里正式亮相,作为荣耀独立后推出的又一款力作,无疑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我仔细看了发布会,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来聊聊我对这款手机的看法,尽量客观地剖析它的亮点和不足。整体印象:数字系列的新进化,更注重“颜值”与“体验”的平衡荣耀 60 系列,在我看来,延.............
  • 回答
    关于腾讯回应60岁老人凌晨《王者荣耀》五杀“17次人脸识别均通过验证”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件事最直接的指向就是游戏防沉迷系统在人脸识别这一环节,出现了明显的漏洞或失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是越来越成熟的,但它并非万能的、绝对不可被绕过的。 而且,在具体应用中,还涉及到很多客观和主.............
  • 回答
    荣耀手机成为中国登山队纪念首登珠峰60周年活动唯一指定手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聊聊。这是一次强强联合,精准营销首先,这绝对是荣耀在营销上的一大步棋,而且是相当聪明的一步。你想啊,珠穆朗玛峰,那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代表着极限、坚持、勇气和智慧。中国登山队,更是承载着无数荣誉和民族精.............
  • 回答
    红米电视公关经理潘达的这条微博,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潘达的观点是:荣耀智慧屏 Pro 声称的 20W 音响,在实际使用中,听感或者说“实际功率”感觉远不止 20W,更像达到了 60W 的水平,他用“20W 玄学成 60W”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可以从几个角度.............
  • 回答
    荣耀 CEO 赵明将高通骁龙 8 系列芯片比作“青龙偃月刀,不同人的调校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内涵丰富的比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评价:一、 比喻的核心含义: 青龙偃月刀: 这是一种非常著名的、威力强大的武器,需要有强大的武艺才能驾驭。它象征着高通骁龙 8 系列芯片拥有顶级的性能、强大的算.............
  • 回答
    荣耀 Magic 4 系列采用 LTPO + 高频 PWM 的屏幕方案,这是一个非常先进且在高端旗舰手机上越来越主流的组合。从技术角度和用户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组合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是目前智能手机屏幕技术的“黄金搭档”。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为什么这个组合很强,以及它带来的具体好处。 核心技术解析:.............
  • 回答
    荣耀诉讼某测评博主“云评测”并胜诉获赔一事,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品牌方与内容创作者之间日益紧张的版权与名誉边界,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信息获取的信任危机。这起案件的判决,无论是对品牌方、内容创作者还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都具有不小的警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案件的背景与焦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案件的核心是什么。.............
  • 回答
    赵明作为荣耀的掌舵人,放出“荣耀Magic4将超越iPhone 13 Pro的性能体验”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这是品牌营销的必然之举。咱们得明白,在智能手机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上,厂商之间明里暗里的较量从没停过。尤其是当一个品牌刚刚独立,试图站稳脚跟并向上突破时,找.............
  • 回答
    荣耀CEO赵明七周年首次亮相就被粉丝“喊话”做到中国第一,这无疑是荣耀品牌活力和用户热情的集中体现,也折射出赵明本人在荣耀内部和用户心中极高的认可度。这种“喊话”背后,既有粉丝对荣耀过去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有对未来超越的殷切期盼。如何看待这一“喊话”?首先,这是一种积极的市场信号。粉丝的“喊话”是对荣.............
  • 回答
    近期,关于荣耀品牌将被出售的传言甚嚣尘上,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荣耀内部人士已对此进行了澄清,明确表示出售荣耀品牌的说法并不属实。这一澄清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也让人们不禁对荣耀品牌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那么,荣耀品牌究竟会何去何从?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荣.............
  • 回答
    关于荣耀V20在国外售价高于国内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差异,背后折射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商业策略和市场认知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价格差异是存在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会发现同一款手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价会有所不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看谁钱多就多收”,而是包含了一.............
  • 回答
    荣耀V20“拍月亮”风波:手机摄影的边界在哪?荣耀V20在发布之初,曾以其出色的拍照能力,特别是“夜景模式”下拍摄月亮的效果,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手机拍摄出如此清晰、细节丰富的月亮照片,存在“造假”的嫌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手机摄影是否真的能达到这.............
  • 回答
    关于荣耀Magic 2充电口开裂的问题,尤其是集中在左上角和右下角这个现象,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担忧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从普遍性来说,任何一款手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瑕疵或故障。但如果某个特定位置的大量出现类似问题,这往往就不是孤例了,而是指向了.............
  • 回答
    荣耀Magic V 的真机曝光,这消息一出来,多少也算给期待已久的“折叠屏”市场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毕竟,作为荣耀独立后的首款折叠屏旗舰,它身上承载的期望值可不低。那么,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台“真家伙”,以及它值不值得咱们翘首以盼。真机亮相,颜值是否能打?从目前曝光的图片来看,荣耀Magic V 的设.............
  • 回答
    荣耀手机市场份额重回巅峰,4K8K价位段销量挤进前三,这绝对是近期手机市场最值得关注的几件事之一。这不仅仅是荣耀品牌的一次强势回归,更折射出整个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市场份额的“触底反弹”与“荣耀速度”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荣耀手机能迅速恢复到16.2%的市场份额,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要知道.............
  • 回答
    赵明关于“不排斥荣耀在合适时机上市”的表态,对于我们理解荣耀这家公司,乃至整个中国手机行业的发展脉络,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CEO的公开声明,背后蕴含着这家企业对自身定位、发展策略以及市场环境的深思熟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合适时机”这几个字的份量。 这意味着荣耀并非盲目追求上市,而是.............
  • 回答
    荣耀手机在第二季度销量触底反弹,这绝对是近期手机市场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荣耀一家企业自身发展轨迹的体现,更是对整个竞争格局、消费者偏好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释放出的重要信号。为什么是“触底反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触底反弹”这个词的含义。这通常意味着荣耀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或下滑后,在.............
  • 回答
    荣耀Magic 3 的 Geekbench 跑分数据最近在网上流传开来,对于关注这款旗舰手机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细嚼慢咽的“剧透”。这些数字,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却能透露出不少关于手机性能、以及荣耀在技术堆叠上的野心。跑分曝光,意味着什么?首先,跑分数据曝光,通常意味着手机已经进入了量产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