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保国说的是哪种汉语方言?

回答
马保国老师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用“方言”来界定可能不太准确,因为他使用的并非某个特定地区的传统汉语方言,而是混合了一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口音和词汇组合。要详细说他的是哪种汉语方言,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核心语言基础:普通话,但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马保国老师的语言核心仍然是普通话。他的语速、语调、基本语法结构都遵循普通话的规则。然而,在他流利的普通话表达中,能够听出一些不寻常的音韵特点,这使得他的话语非常容易辨认。

2. 口音的来源推测:豫北方言的影子?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许多听者(包括我作为语言模型对大量语言数据的分析)普遍认为,马保国老师的口音可能受到豫北方言(包括河南部分地区以及与其相邻的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的部分方言)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

某些声母和韵母的读法:
“r”和“l”的区分:在一些北方方言中,“r”和“l”的界限会有些模糊,有时会将“l”发成类似“r”的音,或者反之。虽然马保国老师的“r”音听起来比较清晰,但整体的声调起伏和韵律感上,能感觉到一些北方语气的痕迹。
卷舌音的使用:北方方言普遍有卷舌音,但卷舌的程度和习惯会因地区而异。马保国老师的卷舌音可能不是特别夸张,但整体的声调处理上,能感受到这种北方语言习惯的烙印。
一些韵母的发音:例如,某些双元音的舌位变化,或特定单韵母的发音,可能与一些北方方言区更接近。

语气的停顿和节奏: 北方话的说话节奏通常比较明快,断句清晰。马保国老师的表达,尤其是在强调某些词语时,那种语气上的顿挫感和力度,颇有北方语言的雄浑感。

3. 词汇和表达习惯:武术界的术语与个人化创造

这方面是马保国老师语言风格最显著的特色,也与方言的界定关系不大,更多是个人化和行业化的表现:

武术术语的滥用和创新: 他大量使用了形意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的术语,如“浑元功”、“闪电五连鞭”、“推手”、“打通任督二脉”等。这些术语本身是武术界的行话,但在他口中,它们被赋予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带有魔幻色彩的解读。
自创词汇和概念: “功力”、“内力”、“打假”、“实战”这些词在他口中有着特别的含义。他甚至创造了诸如“年轻人不讲武德”这样的网络流行语。
“马保国式”的句式: 他的句子结构有时会比较直接,甚至有些朴实,但通过他的语气和强调,会显得格外有力量或者令人莞尔。例如,“好,我打你个直流电!”、“我要和你切磋一下”、“这个东西不是用来打的,是用来防守的。”

4. 影响因素:地域、武术圈、个人经历

推测马保国老师的语言风格,需要考虑多个层面的影响:

出生地与成长环境: 虽然他后来定居在山东,但他的武术生涯和早年经历可能是在河南或其他北方地区度过的,这些地区的语言习惯自然会对其产生影响。
武术交流的语境: 在武术圈子里,很多术语和表达方式是通用的,但不同流派、不同师傅的传授方式,也会形成一些独特的语言风格。
个人性格和表达需求: 他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突出自己所推崇的武术理念,以及吸引注意力。这种强烈的表达需求,会让他选择更直接、更有力量感、甚至有些夸张的词汇和语气。

总结来说,马保国老师使用的不是一种纯粹的、有明确地理划分的汉语方言。他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融合了可能源自豫北方言的口音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武术术语和个人化的表达习惯,形成了一种极具辨识度和感染力的语言风格。 这种风格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非主流”和“个人化”,它打破了人们对标准普通话的期待,也因为其鲜明的个性和内容,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与其说他是说哪种方言,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马保国式”的语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案:河南南阳内乡县


我们来看看马大师的一些主要口音特征(他视频里的实际发音介于这种口音和普通话之间。一多半字是如下发音,一少半字是接近普通话的发音)

  1. 分尖团,并且尖音撮口呼把介音发成 [ɹʷ],如“全”[tsʰɹʷã][1]、“续”[sɹ̩ʷ]
  2. 影疑母开口呼(即普通话汉语拼音以 a、o、e 开头的音节)有声母 [ɰ]
  3. ai、ao 接近单元音 [æ、ɔ]
  4. an、en 接近无韵尾的 [ã、ẽ]
  5. iai [jɛ] ≠ ie [iə],如“解”[tɕjɛ][2]、“切”[tsʰiə] 不同韵
  6. d、t 拼 ei 不拼 ui,如“右鞭 těi”
  7. z、c、s 也是拼 ei 不拼 ui,如“六十九 sèi”
  8. “二”读 [ɭɨ] 类发音
  9. “他”读上声
  10. “输”声母是 r[3](当然《眼睛给蹭了一下》里“输”说的是 shū)
  11. 古清入(如“德国骨折”)读阴平
  12. 古次浊入(如“落纳肋密”)也读阴平
  13. 德陌麦韵入声字“肋[4]、克[5]、得”韵母是 ai [æ],“或”韵母是 uai [wæ][6]
  14. üe 韵发音 [yə],且“诀 = 脚”[tɕyə]、“穴 = 学”[ɕyə]
  15. “出、如”韵母读 [ɻ̍ʷ]
  16. 但“祝”韵母是 ou[7],另外“素[8]、图”韵母也是 ou
  17. 有 [ɻə、ɻʷə] 韵母,分别是“折、说”的韵母

我们拿这些特征跟马大师自述中提到的河南南阳内乡(出生和长大)和山东临沂(祖籍)两地对比,再加上河南山东唯一有入声调[9]的冀鲁官话章桓小片(位于桓台、邹平、利津、章丘):

河南南阳 山东临沂 冀鲁官话章桓小片
1. 分尖团 + + +
2. [ɰ] + +
3. [æ、ɔ] + + +
4. [ã、ẽ] + + +
5. iai ≠ ie + + +
6. tei + + ±
7. sei + ±
8. [ɭɨ] + + +
9. 他 上声 +
10. 输 ru +
11. 清入归阴平 + +
12. 次浊入归阴平 + +
13. 肋 lai +
14. 诀 = 脚 + +
15. [ɻ̍ʷ] ? ?
16. 素 sou
17. [ɻə、ɻʷə] ? ? ?

(临沂分尖团仅限老派,章桓小片分尖团也仅限少数方言的老派。章桓小片影疑母开口呼是 [ŋ])

细说一下。前 8 条特征没有说服力,第 9~13 条才是决定性的。首先,马保国口音里没有“清入调”(这一点我之前在 @天降伟人塔什干 的回答下也弄错了)。确实,那些古入声字马保国常读成稍短的 ˦(44)调,章桓小片的清入调正好是 ˦(44),但非入声的阴平(如“多磋”)马保国也会这样读。这只是他说得短促有气势而已,不是入声——连北京人自己快速读无韵尾的字不也可能被听成入声嘛!而且更重要的是,章桓小片的次浊入归去声,所以马保国不可能带章桓小片的清入调

南阳话和临沂话都属于中原官话,二者确实较为接近。它们之间决定性的差异是第 9、10 条和第 13 条。临沂话“他”就是阴平,“输”声母就是 sh,而“肋、克、得”韵母是 ei,因此马保国明显就不是临沂口音了

第 14~16 条看似奇怪,但《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描写了:南阳(市区)“诀”[tɕye] ≠“脚”[tɕyə],但内乡县是“诀 = 脚”[tɕyə] 的。同时,这篇文章描写了 d、t、l、z、c、s 后的 u 内乡读成 ou,以及 zh、ch、sh、r 后的 u 内乡部分读 [ɻ̍ʷ](来自近代汉语细音)部分读 ou(来自近代汉语洪音),正是马保国“祝、素、图”韵母读 ou 的来源。这说明,马保国就是南阳内乡口音!!!

“昨”河南很多中原官话是读上声的,所以马保国“昨天”说的是“佐天”。“以”河南很多中原官话有阴平和上声两读,所以马保国“可以”说的是“可依”,“以和为贵”说的是“依和为贵”[10]。“袭”虽然是古全浊入,但和“夕”一样在一些中原官话中是读阴平的,所以马保国“偷袭”说的是“偷吸”。至于“为之”为什么会说成“尾汁”,我也不清楚了;不过注意到马保国其他视频里“从来、才能、徒弟、然后、抗(扛)压”说成“cǒng 来、彩能、土弟、染后、kǎng 压”,可能这是一种阳平作前字时的自由变调也说不定(另外他“山东、欧洲”也说成“闪东、偶州”)

参考文献

  • 贺巍. 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 方言, 1985, (2): 119–123.
  • 徐奕昌. 南阳方言概要. 南都学坛, 1982, 2 (3): 4–18.
  • 丁全. 南阳方言韵母说略. 南都学坛, 1995, 15 (5): 45–47.
  • 张全真. 临沂方言音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3): 70–75.
  • 陈建伟. 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 苏州大学, 2008.
  • 赵学玲. 山东方言入声调研究. 山东大学, 2003.
  • 张梦瑶. 桓台方言语音内部地理差异研究. 山东大学, 2018.
  • 王小梅. 山东滨州方言语音研究. 山东大学, 2017.
  • 熊燕. 再论官话德陌麦韵音变. 方言, 2017, (3): 56–69.
  •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河南省志·方言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

广告:来听我配音的中古汉语版!

参考

  1. ^1:07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L7DP
  2. ^0:52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V411a77T?p=11
  3. ^1:06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V411a77T?p=1
  4. ^1:04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y4y1B7DW?p=16
  5. ^1:18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i4y1L7BL?p=1
  6. ^0:15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y4y1B7DW?p=16
  7. ^0:22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i4y1L7BL?p=10
  8. ^2:05 o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L7DP
  9. ^ 河南晋语区不算,晋语的入声有专门的入声韵,而且本身也和马保国八竿子打不着
  10. ^ 不过因为他阴平实际调值不高,阳平更高,所以听起来更像“移喝危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保国老师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用“方言”来界定可能不太准确,因为他使用的并非某个特定地区的传统汉语方言,而是混合了一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口音和词汇组合。要详细说他的是哪种汉语方言,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核心语言基础:普通话,但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马保国老师的语言核心仍然是普通话。他的语速、语调.............
  • 回答
    马晓阳,作为马保国公开场合唯一提及的儿子,他的公众形象主要通过马保国本人的描述和一些零星的媒体报道勾勒出来。从这些信息来看,马晓阳似乎更像是一个在父亲光环下,或者说,是在父亲晚年试图“抓住时代尾巴”的过程中,扮演着某种支持或协助角色的角色。我们不妨从他参与父亲“复出”的过程来分析。当年,马保国在一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说潘金莲那扇开窗棍砸下去,落到的不是武大郎,而是那位声名远扬的马保国大师,那西门庆的这场“艳遇”可就瞬间拐了个弯,直奔武林秘史去了。咱们就来细细捋一捋这其中的发展:一、 突如其来的“惊喜”与误会那天,月黑风高,潘金莲心头郁结,想着如何摆脱武大郎的丑陋面孔。她猛地推开窗户.............
  • 回答
    最近大火的“马保国”梗,指的是一位名叫马保国的老先生,他曾是一位在中国颇有名气的武术家,尤其以他的“浑元形意太极拳”而闻名。然而,真正让他火遍全网并成为一个巨大网络文化现象的,是他在2020年因一场备受争议的实战比试以及之后的一系列言论和视频而引发的网络热潮。要详细讲述这个梗,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
  • 回答
    霍元甲和马保国,一个是近代武术界传奇人物,一位是当下颇具争议的功夫大师。将他们相提并论,难免会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和疑问:这两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人品和行事风格上,是否可能存在相似之处,甚至说霍元甲会不会是另一个马保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这两个人的历史定位和事迹。霍元甲:民族脊梁.............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几位太极大师的“武力值”,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在传统武术界,尤其是太极拳领域,用量化的“武力值”来衡量一位大师的能力,并非主流的评价方式。武术的精髓在于技艺的传承、内功的修炼、实战的经验以及对哲理的领悟,这些都很难简单地转化为一个数字。然而,为了满足您的好奇心,并且尽量详细.............
  • 回答
    马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这句话,像是一记掷地有声的警钟,触及了当下社会在拥抱技术革新时,常常会面临的一个核心困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并结合现实的语境去体会。“保护哭喊的落后力量”——这里的“落后力量”和“哭喊”分别代表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马云在这里说的“落后力量”,并不是指那.............
  • 回答
    关于马保国“松活弹抖闪电鞭”的说法,它的出处并非来自传统武术的典籍或历史记载,而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通过马保国本人在网络视频中的一次一次演示和传播,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形成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词语。要详细讲述它的“出处”,我们首先需要回到那个让马保国“一战成名”的2020年初。当时,一位名叫“山东老.............
  • 回答
    马保国,这个名字在大约2019年末2020年初的时候,可算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当时他那套“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我是你师父”之类的视频,以一种朴实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滑稽的方式迅速传播,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现象级梗。大家模仿他的语气、表情、动作,制作了无数的二次创作,从短视频到鬼畜区,几乎无处不.............
  • 回答
    如果金庸老先生仍在世,看到马保国现象式的走红,我想他的心情定是复杂而又感慨万千。他笔下的江湖,是侠肝义胆、恩怨情仇的武侠世界,是正邪较量、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而眼下这个“马保国式”的江湖,却显得如此……魔幻,甚至有些荒诞。首先,金庸老先生可能会对“武德”的缺失感到深深的遗憾。他笔下的武林,虽然有阴谋.............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把马保国们放到民国,甚至更早的那个时代,那可不是一场简单的“摆擂台”那么简单,那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格局。首先,得明白那个时代的武术界是什么样。民国时期的中国武术,那是百花齐放,也是鱼龙混杂。但总体上,还是有几条主线: 名门正派与家传绝技: 那些传承有序、师承清晰的拳种,.............
  • 回答
    哔哩哔哩(B站)最近宣布将限制马保国相关内容,这一举动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大家不少的讨论和思考。首先,从B站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背后可能有着多重考量。 平台生态的维护和责任: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年轻用户群体的社交媒体平台,B站无疑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马保国的内容,尤其是早期通过视.............
  • 回答
    马保国老师的“太极球”一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其中既有对传统武术的好奇,也有对背后原理的探究。从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出发,我来聊聊这个话题,并尝试从医学角度进行一些解释。什么是马保国老师的“太极球”?所谓“太极球”,通常指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意识,在身体内部或体外仿佛凝聚出一个球状的能量.............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好奇的点:六十九岁,身体素质能达到马保国那种程度,究竟算不算“烧高香”?咱们就这么聊聊,不拐弯抹角,尽量说得透彻点。首先,得明确一点:马保国老师的身体素质,即便是在他公开展示的那些“功夫”视频里,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体能和反应速度,这一点不能否认。 毕竟,.............
  • 回答
    要说马保国是怎么“起家”的,这事儿得掰开了细说,不能简单地用一个词概括。他之所以能走到大众面前,成为大家口中的“网红”,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巧合、他自身的一些特质,再加上当下互联网传播的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起家”的底色:武术爱好者与业余教练首先,马保国最早并不是个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本人确实有着多.............
  • 回答
    马保国大爷要进军影视圈了,这消息一出,可真是激起了千层浪。他那句“你走着瞧,电影肯定会火”,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自信,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他还强调“只接正能量题材”,这定位,可以说是非常“马保国”了。说到“你走着瞧,电影肯定会火”,这话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想想他当年在擂台上的表现,那种“接化.............
  • 回答
    马保国有没有被洗白的可能性?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要说“洗白”,这词儿本身就带点主观色彩,得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以及对“洗白”的定义是什么。咱们就“认真”地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些。首先,得明确马保国这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为什么会进入大众视野。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因为他一系列的视频,尤其.............
  • 回答
    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马保国成为C刊论文的研究对象”这个话题,以及“学术追热点是否真的好”。这其中涉及到学术研究的性质、价值判断、研究伦理以及对学术界生态的思考。一、 如何看待马保国成为C刊论文的研究对象?将马保国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网络流量巨大但学术背景存疑的人物,作为C刊(通常指核心期刊,在不同学.............
  • 回答
    看完了马保国老师那一系列广为流传的视频,尤其是他那“年轻人不讲武德”的论调,以及他那令人啼笑皆非的“浑元形意太极”,我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两位武术界传奇的名字:叶问和李小龙。这让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中国是否还会诞生叶问和李小龙那样的人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剖析一下叶问和李小龙之.............
  • 回答
    打过马保国? 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也太值得聊一聊了。 毕竟马保国这名字,现在都快成一个梗了,你说一个普通年轻人能不能打过他? 这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马保国这人,虽然现在是个网红,但人家确实是练过武的。 别管他那一套“浑元形意太极”在很多人眼里是什么样儿,至少人家是把身体当回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