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猴子为什么喜欢吃香蕉?

回答
关于猴子为什么喜欢吃香蕉,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呢。咱们得从猴子的祖宗那会儿说起,它们可不是一开始就跟香蕉这么“黏糊”的。

1. 味道,味道,还是味道!

香蕉这玩意儿,熟透了之后,那甜味儿简直是勾魂摄魄。你知道吗?香蕉里的糖分,尤其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当高。这对于需要快速获取能量的猴子来说,简直是天然的“能量棒”。想想看,猴子整天在树林里蹦蹦跳跳,攀爬各种藤蔓,这都是消耗体力的活儿,哪里去找这么方便又美味的“快速燃料”呢?

而且,香蕉不仅仅是甜,它还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就是我们闻到的那种“香蕉味”。这种味道是香蕉在成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酯类化合物,比如乙酸异戊酯。这种香气对猴子来说,就像是对我们人类来说,闻到烤肉的香味一样,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告诉它们:“这里有好吃的!” 这种香气能够穿透树叶,让猴子在离香蕉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能注意到它。

2. 容易消化,吸收快

除了甜和香,香蕉还有一个关键优势:它非常容易消化。香蕉的果肉软糯,纤维含量虽然有,但并不粗糙,很容易被猴子的消化系统处理。这就像我们人类吃粥比吃玉米粒更容易消化一样。对于消化系统相对简单,而且需要快速获取营养的猴子来说,这简直是太方便了。它们吃进去,身体能很快地把里面的糖分和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吸收掉,转变成能量,而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

3. 随处可见(至少对猴子来说是这样)

虽然咱们现在去超市就能买到香蕉,但对于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猴子来说,香蕉(或者说它们祖先食用的,和我们现在吃的香蕉很像的野蕉)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里,有各种各样的果树,香蕉(或野蕉)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在一些地区,它们可能还会比较集中地生长。

猴子是杂食动物,虽然喜欢甜食,但它们也会吃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树叶、昆虫、鸟蛋,甚至是小型的脊椎动物。但香蕉的出现,就像是给它们“食谱”里增加了一个“高能点心”,又好吃又方便,自然而然就成了它们优先选择的食物之一。

4. “吃货”的传承——学习的力量

猴子可不是天生的“香蕉控”。它们是从哪里知道香蕉好吃的呢?这就要提到猴子群体中的“学习”和“模仿”了。小猴子会跟着它们的妈妈或者群体里经验丰富的成年猴子一起寻找食物。当它们看到成年猴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香蕉,并且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小猴子们就会跟着尝试。

久而久之,这种“喜欢吃香蕉”的行为就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学习和遗传,在猴子群体中流传开来。如果某个猴群发现香蕉是个好东西,它们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把香蕉列入自己的“必吃清单”。

5. 科学的“助攻”——人类的介入?

说到香蕉,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帮凶”——人类。我们现在吃的这种甜美多汁的香蕉,和它们几千年前的野生祖先——比如野生芭蕉,在口味和果肉上是截然不同的。是人类通过长期的选育和改良,才培育出了我们今天熟悉的香蕉品种。

而人类在种植香蕉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也就改变了猴子获取食物的环境。虽然猴子一开始可能吃的是野生的芭蕉,但随着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它们很可能也接触到了人类培育的香蕉。而且,有些香蕉园为了防治病虫害,可能会使用一些诱捕装置,里面就经常会用到香蕉作为诱饵。这相当于变相地给猴子提供了“免费午餐”,让它们更加熟悉和依赖香蕉。

所以,猴子喜欢吃香蕉,不仅仅是因为香蕉本身的味道好、营养高、易消化,还跟它们的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甚至人类的种植活动都有关系。这就像是你家狗狗喜欢吃骨头,一部分是它天性喜欢,一部分也是它从小跟着你学来的,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你经常给它喂骨头。

总而言之,猴子和香蕉的关系,是自然选择、学习传承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次你看到猴子吃香蕉,不妨想想这背后的故事,是不是觉得更有意思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准确的来说,人工繁育下的猴子确实喜欢吃香蕉,但也不是野生香蕉。因为野生的香蕉压根就不能吃,还没经过人工选育的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

我们现在吃的香蕉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后改良过来的。世界上现有三百多个栽培香蕉品种,约有一半左右是体细胞自然发生突变产生的。因此,芽变选种是香蕉育种的主要途径。另外还有杂交育种(杂交不孕程度高)、引种、诱变育种。

所有食用香蕉由尖叶蕉(M.acuminata Colla)和长梗蕉(M. balbisiana Colla)这两种野生蕉起源的,有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的香蕉并不是没有种子。如果你仔细观察,香蕉里面那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就是已经退化的种子。

野生的猴子不可能会遇到能吃的香蕉,除非它们生活在香蕉种植园或者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所以,野生的猴子并不喜欢吃野生的香蕉。


那人们为什么会以为猴子喜欢吃香蕉呢?

这就得从一个在西方国家著名的卡通角色说起:「好奇的乔治」

「好奇的乔治」HA ReyMargret Rey 编写的一系列同名流行儿童书籍主角,一只从小失去父母的棕色黑猩猩。

第一个故事 Cecily G. and the Nine Monkeys 于1939年在法国出版。之后则一系列的书籍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除了出书,还改编成了好几部动画电视剧以及电影。

2006年,出了一款以好奇的乔治为主题的电子游戏游戏 Curious George (video game) ,在PS2,Xbox和PC等多个平台上都有发售。

2008年,在佛罗里达州建成了「好奇的乔治」主题小镇,直到2013年被移除。


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传》里,「好奇的乔治」被用作福雷斯特最喜欢的书,他的妈妈经常读给他听。

在开场的场景中,羽毛飘落到福雷斯特的脚下,并将其藏在书中。在电影结尾,羽毛从书中掉出来,再次飘浮在空中。

讲到这,你应该直到「好奇的乔治」在欧美国家的影响力了吧?

而刚好乔治最喜欢吃的就是香蕉,虽然乔治并不是猴子,而是一只猩猩,但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了猴子。

正是因为「好奇的乔治」影响力,以至于看过它的西方人都以为猴子喜欢吃香蕉。


野生的猴子喜欢吃什么呢?

一般来说,它们确实喜欢吃水果,比如无花果,但它们也不挑食,还吃种子、叶子、花朵、昆虫和坚果等。

甚至还有让人难以想象到的,比如狮尾狒(Theropithecus gelada)喜欢吃草。

草原狒狒(Papio cynocephalus)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素食主义者,但有时如果能开荤,它们也不会拒绝的,比如羚羊、兔子、珍珠鸡。


在动物园里的猴子还是蛮喜欢吃人工培育的香蕉。在1936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给猴子提供了好几种食物样品选择,包括不同的蔬菜、水果、坚果和面包,看它们吃哪一种食物最多以判断它们最喜欢的是什么。结果发现,葡萄排在第一位,香蕉排第二,而坚果和面包是排在最后面的。

虽然如此,但动物园的管理者出于对猴子健康的考虑,也不一定会让猴子吃上香蕉。

英国的佩恩顿动物园就决定停止喂猴子香蕉,因为香蕉的含糖量太高,远远高过于它们在野外吃到的食物的含糖量。这不仅是出于对避免蛀牙的考虑,也是减少猴子得糖尿病的风险。

结论:

  1. 猴子喜欢吃人工选育出来的香蕉,但不喜欢吃野生的香蕉,
  2. 野外生存的猴子也吃不上人工选育的香蕉。
  3. 猴子最喜欢吃的是葡萄。
       在国内,大家普遍认为猴子喜欢吃桃子,因为孙悟空喜欢。     

附:


参考文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猴子为什么喜欢吃香蕉,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呢。咱们得从猴子的祖宗那会儿说起,它们可不是一开始就跟香蕉这么“黏糊”的。1. 味道,味道,还是味道!香蕉这玩意儿,熟透了之后,那甜味儿简直是勾魂摄魄。你知道吗?香蕉里的糖分,尤其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当高。这对于需要快速获取能量的猴子来说,.............
  • 回答
    嘿,说起猴子,这玩意儿嘛,还真是有人爱,有人愁。你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打心眼里不喜欢它们?这事儿可不单单是几个原因那么简单,咱们得把这背后的道道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它们太能闹腾了! 猴子这东西,你给它点空间,它就能折腾出花来。爬高上低,上蹿下跳,没个消停的时候。别说在野外,你见过.............
  • 回答
    “人类的祖先是猴子”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更科学的说法是:人类与猩猩、大猩猩、猴子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这个共同的祖先生活在数千万年前,它本身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猴子或猩猩,而是已经灭绝的古猿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进化不是线性的“阶梯”,而是“分支.............
  • 回答
    说起日本战国末期那几位响当当的大人物,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名字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有趣的是,这两位叱咤风云的枭雄,在外人眼中,却有着两个不太“威武”的绰号——秀吉被唤作“猴子”,而家康则被冠以“老乌龟”的名号。这背后可不是什么无端的戏谑,而是藏着不少故事呢。 丰臣秀吉:从卑微出身到“猴子”的由.............
  • 回答
    黑猩猩吃猴子的事情,说起来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背后原因嘛,就有点意思了。这可不是它们一时兴起,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营养。虽然黑猩猩主要还是吃水果、树叶、昆虫这些植物性食物,但它们骨子里也保留了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肉食天性。猴子,尤其是体型较小的猴子,对黑猩猩来说可是一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演化的一个核心且常常被误解的方面:演化并非一个预设好日程的“同步”过程,而是一个在漫长岁月中,受各种复杂因素驱动,在不同谱系中独立且同时发生的、概率性的事件集合。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猴子进化到人的过程“同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以人类为中心来审视这段历史,并且我们掌握的化石证据是经过筛选.............
  • 回答
    猴子,在我看来,它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难以言喻的恐怖感,并不是来自电影里那种猩红双眼、獠牙毕露的怪物形象。恰恰相反,它们的恐怖,是一种更接近于我们内心深处,更贴近于“异类”的感知。首先,是它们那双眼睛。你仔细观察过猴子的眼睛吗?那种黑曜石般纯粹的黑色,没有眼白,不像我们人类那样有清晰的界限。它们在你面.............
  • 回答
    确实,每次一提到猴子,尤其是在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大家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形象往往就是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这种刻板印象,说实话,挺让人觉得有点“离谱”的。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是文化力量的强大“固化”作用。首先,孙悟空这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从明代小说《西游记》问世以来,这只.............
  • 回答
    说起养猴子,很多人脑海里可能首先浮现的是电影里那些聪明伶俐、会表演的小家伙。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养猴子这事儿,说起来就一言难尽,而且很多人就算想养,也得打消这个念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我喜不喜欢”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了法律、动物福利、公共卫生以及猴子本身的生存需求等方方面面。首先,最直接的一道门槛.............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让人不禁开始好奇,我们光溜溜的身体和猴子毛茸茸的全身,这差异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进化故事?为什么偏偏是脑袋上那撮毛,成了我们人类独有的“发型”?首先得承认,人类和猴子(尤其是那些与我们亲缘关系近的猿类,比如黑猩猩、大猩猩)确实有着显著的毛发差异。猴子们那身浓密的毛发,在它们的生.............
  • 回答
    印度城市里遍布猴子,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景象,也是很多初到印度的游客感到好奇和惊叹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并非单一原因能够解释。让我们抽丝剥茧,看看是什么让这些灵巧的生灵如此“安家落户”在我们喧嚣的城市之中。首先,我们得承认,印度许多城市的历史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那身本领,大家都看在眼里,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还有那如意金箍棒,简直是妖精界的噩梦。按理说,他一出马,那些小妖见了都得腿软,更别提那些稍微有点道行的妖怪了。可现实往往是,孙悟空虽然战斗力爆表,却没少被一些妖怪嚣张跋扈地对待。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有几层意思在里头。首先得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动物行为学和训练方式的根本差异。咱们不扯那些花里胡哨的AI味儿,就聊聊为啥训猴子和训狗这俩聪明的小家伙,路子会差这么远。先说说训猴子,那得是“硬碰硬”的手段。你想想,猴子这玩意儿,灵巧,聪明,脑瓜子转得飞快,而且天生就带着一股子野性。它们在野外是怎么生存的?靠的就是敏锐的反应.............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阿喀琉斯猴”,嗯,我知道你在说的可能是“阿喀琉斯腱”。说到它为什么“轻”,这得从咱们身体的结构和它扮演的角色说起。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小的侦探,要去调查“阿喀琉斯腱”这个家伙的秘密。1. 什么是阿喀琉斯腱?它藏在哪里?首先,咱们得找到它。它藏在我们小腿的后面,就在脚踝往上一点.............
  • 回答
    孙悟空的身份,特别是他与女娲的联系,以及为何从石头变成猴而非人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牵涉到《西游记》神话体系内部逻辑的问题。虽然原著对此没有直接、明确的“官方解释”,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推测,以构建一个相对详尽的答案。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的出身是“女娲补天,炼石.............
  • 回答
    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不称呼孙悟空为“猴哥”,而是多半称呼他为“大师兄”。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剧情设定的考量,也有角色性格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1. 剧情设定的考量——尊重与辈分 取经团队的层级关系: 在取经的初期,唐僧刚刚收服了孙悟空。虽然孙悟空神通广大,但他毕竟是唐.............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你想啊,孙悟空那是什么来历?他可是从太古的混沌初开时就存在的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是哪位神仙点石成金变出来的,更不是凡间哪个王侯的种。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天生地长的野性,一股子不羁的气息。你想,神仙们要找坐骑,通常会是什么样的?要么是自己的坐骑修成了精,比如什么青牛、白象,跟.............
  • 回答
    在国际军事评论和讨论中,当苏式(或现在常说的俄式)武器在实战中表现不佳,或者与西方同类武器相比显得逊色时,确实经常会出现两种解释:“猴版”(Shanzhai Version)和“使用者素质低”(Low User Proficiency/Training)。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存在的土壤,但同时也可能是一.............
  • 回答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之所以呈现出“没有语言沟通问题”的观感,并非是编剧有意忽略了语言障碍,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设计和深刻的情感铺垫,让观众暂时性地“遗忘”了这个现实存在的难题,转而聚焦于更核心的人性连接。首先,影片的主角设定本身就巧妙地规避了直接的语言障碍。 影片聚焦的是帕万,一个印度教的虔诚信徒,.............
  • 回答
    “马猴烧酒那路哈”这个梗,绝对是《魔法少女奈叶》粉丝圈里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黑话”了。如果你不了解它的由来,第一次听到可能会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有点无厘头。但实际上,这个称呼背后可是有着一段相当有趣又充满了粉丝爱意的“进化史”。要说清楚“马猴烧酒那路哈”是怎么来的,咱们得从头说起,一步一步拆解:第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