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宅门》里老太太为什么到死都不让杨九红戴孝,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回答
《大宅门》里,白文氏(老太太)到死都不让杨九红戴孝,这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绝非简单的长辈对晚辈的不喜,而是涉及家族伦理、传统观念、个人恩怨以及对家族荣耀的维护等多个层面。

一、杨九红身份的“原罪”——妾的地位与污点

在那个时代,“妻”与“妾”有着天壤之别,这是白文氏最无法逾越的鸿沟。杨九红并非明媒正娶,而是以“填房”的名义进入白家,但这名义背后是白景琦从烟花柳巷赎出来的女人。这个出身在白文氏眼中,是杨九红的原罪,也是白家抹不去的污点。

1. 玷污白家门楣: 白文氏是传统的大家族出身,对家族名誉和门第观念看得极重。杨九红的出身,在她看来,是对白家祖宗基业的玷污,是对白家正妻嫡子地位的挑战。即使后来杨九红生下了孙子白占安,也无法改变她出身不正的本质。让她戴孝,等同于承认了她作为白家“媳妇”的合法性,这与白文氏内心坚守的家族正统相悖。
2. 对已故“原配”的维护: 虽然白文氏在剧中并未过多提及她的丈夫白颖宇(电视剧里是白景琦之父,这里我理解为是白家老太爷),但她对白家男人的忠诚和对家族的责任感是毋庸置疑的。杨九红的出现,无论如何也填补不了正妻的空缺,更无法替代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不让杨九红戴孝,也是对白家老太爷的原配的一种尊重和维护,是对家族血脉传承的“正统”交代。

二、杨九红个人的性格与行事风格——“失宠”的怨气与不安分

杨九红并非逆来顺受的女人,她的性格中带着几分泼辣和不服输,尤其是她在后期因为白景琦的冷落而产生的怨气和一些不当言行,更让白文氏对她产生了更深的厌恶。

1. 争宠的痕迹: 杨九红虽然是妾,但她野心勃勃,渴望得到白景琦的宠爱和白家的认可。她曾经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争宠,甚至在白文氏面前也表现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态度。这种“不安分”在白文氏看来,是对她作为一家之主权威的挑战,也让她觉得杨九红是来“搅乱”白家的。
2. 对白文氏的“不敬”: 虽然电视剧中没有直接描绘杨九红对白文氏有多么不敬,但从白文氏的态度推测,杨九红在白文氏眼中可能并非一个完全顺从的晚辈。她的出身、她的地位,加上她可能表现出的某些优越感或不满,都可能触怒白文氏。白文氏希望的是一个安分守己、低眉顺眼的妾室,而不是一个有野心、有怨气的女人。
3. 对家族规矩的破坏: 传统观念中,妾室应该遵循严格的规矩,不得逾越。杨九红虽然生了儿子,但她在白文氏心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确立。她一旦戴孝,就意味着她成为了白家的“媳妇”,这在白文氏看来,是对家族等级森严的规矩的一种颠覆。

三、白文氏的心理防御与家族责任

白文氏作为白家几代人的精神支柱,肩负着维护家族荣耀和延续家族血脉的重任。她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和对家族责任的极端看重。

1. 将杨九红视为“外来户”: 在白文氏心中,杨九红始终是“外人”,是白景琦自己找来的女人,而不是她亲手挑选、认可的儿媳。让她戴孝,就如同允许一个外人参与家族最重要的祭奠仪式,这是对家族内部界限的模糊和破坏。
2. 对“嫡庶”界限的坚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嫡庶有别”是根深蒂固的观念。白文氏作为封建礼教的捍卫者,必须在这一点上划清界限。杨九红作为妾,是没有资格参与到祭奠祖宗这种涉及家族正统和血脉传承的重要场合的。让她戴孝,就是对“嫡庶有别”原则的公然违背,是白文氏绝对不能容忍的。
3. 一种无法化解的“情仇”: 虽然在剧中,白文氏对杨九红的直接言语冲突不多,但她对杨九红的嫌弃和排斥是贯穿始终的。这种嫌弃可能源于对儿子白景琦的选择的不满,也可能源于对杨九红个人性格的不喜,甚至是一种基于时代背景下,对“风尘女子”的固有偏见。这种负面情绪已经积累到无法化解的地步,自然不会允许杨九红获得任何名分上的抬举。
4. 为孙子“清理道路”的考量? 尽管白占安是白家的孙子,但白文氏可能更看重孙子在家族中的“正统”地位。如果允许杨九红戴孝,可能会让别人觉得白家的血脉传承是建立在“妾”的基础上的,这不利于白占安日后在家族中的地位确立。虽然这种想法可能比较隐晦,但作为精明的大家族长者,这种长远的考量也不是不可能。

总结来说,白文氏到死都不让杨九红戴孝,是一种多重心理的叠加体现:

对家族名誉和门第观念的极致维护: 杨九红的出身是她无法接受的根本原因。
对传统伦理和“嫡庶有别”原则的坚守: 这是她作为封建大家族长者的基本底线。
对杨九红个人性格和“不安分”行径的厌恶: 杨九红的争宠和潜在的不服从让她无法容忍。
对已故原配的尊重和家族正统的捍卫: 这是她作为妻子和长者的责任。
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无法化解的个人恩怨: 她对杨九红的负面情绪已经积淀多年。

在白文氏看来,杨九红永远也无法洗刷掉她“妾”的身份烙印,更无法企及正妻戴孝的荣耀。不让杨九红戴孝,是她对白家传统、对白家血脉、对自己一生信念的最后坚守。这是一种极端的、带有时代烙印的封建礼教思想的体现,也是一个老太太在维护家族尊严和内心准则时,所能做出的最决绝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都说二奶奶对所有人都很宽容,唯独对自己儿子娶的杨九红那样残忍,仿佛有点胳膊肘向外拐!其实她在大战略上是最明白的,自己儿子娶小家碧玉也好大家闺秀也好王府格格也好,白府这种家族娶妻其实不一定要求多么身份高贵,大房的白景怡娶的翠姑也是穷人家的女儿,但求只要是清白身就好! 而杨九红是瑶姐,性质完全不同。杨九红如果在白府取得合法地位,无论是做太太还是做姨太太,都会降低白景琪在白府的地位和威望,瑶姐这种身份也会毁了“二房”一族的未来。二奶奶无限打击她在白府的合法地位,其实是一个母亲真正为自己儿子着想,甚至是为自己和白颖轩这一支血脉着想。

就像再说“好吧你白景琦喜欢这个女人你睡她了生了孩子,你重情重义,那么只能妈来帮你做这个恶人~”

其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乐得做个好人!就像一个男人娶个东莞走地鸡,只有他妈会坚决反对,不予承认,同族亲戚,同事,邻里只会看笑话。白府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的窝,大家都是势利眼!!白文氏抢走了白佳丽,其实白佳丽在她身边长大,切断了和母亲的关系,反而会比在杨九红身边长大让族人高看一眼!!

白文氏这个人格,能忍亦能狠,为了家族大战略,一开始就努力容忍詹王府各种气,忍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小叔子直到收服感动他,最后连韩荣发这种“大部分观众都想冲进电视机打一顿的人”都忍了,这种女人若是心狠起来,其实是很可怕的!!!白景琪是不像他妈的,他更像他爷爷,貌似倔强硬骨头,其实忍不了事,很多时候也狠不下心来(杨九红一找她一哭他就收了做妾,虽然理智上明白自己给不了她幸福)!!

有人说白景琪的孩子们和孙子孙女们,应该主要像他们的老爷贵武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