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奥德赛》中,为什么奥德修斯决定调查独眼巨人?

回答
在《奥德赛》的第五卷中,奥德修斯一行人漂流到了一个神秘的岛屿,这个岛屿在书中被描绘得非常详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但我们今天要把焦点放在他们偶然遭遇的那个巨大的、独眼的存在身上——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

奥德修斯为什么会决定去招惹一个这样明显危险的巨人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他性格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有当时情势的无奈,更有他作为一位领导者的责任感。

首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奥德修斯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普通人,而是一位渴望探索未知、了解世界的人。早在特洛伊战争之前,他就以其足智多谋和冒险精神而闻名。当他们发现这个岛屿上似乎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羊圈、有酒窖,但却没有看到居民时,奥德修斯内心的探索欲望就被点燃了。他想知道这里住着什么样的人,这片土地到底是怎么样的。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动着他去冒险。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在陌生的土地上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第一反应可能是好奇这个脚印是谁留下的,而不是立刻逃跑。

其次,人道的同情和必要的补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虽然奥德修斯是一个战士,但他并非嗜杀之人。当他们发现岛屿上大量的羊和山羊时,他们立刻就想到了食物的紧缺。在漂泊的旅途中,补给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需要酒来饮用,甚至还需要制作工具和装备。为了获取这些必需品,他们必须接触岛上的居民。而且,根据当时的习俗,即使是陌生人,一旦出现在别人的领地,通常也会受到招待。奥德修斯作为船长,有责任为他的船员们寻找资源,保证他们的生存。所以,他的第一反应是希望找到岛上的主人,看看能否得到一些善意的款待,毕竟,他认为自己是个文明人,有能力与对方进行交流,甚至可能达成互利的合作。

再者,自恃聪明和对潜在危险的低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奥德修斯以其智慧和狡黠著称,他相信自己能够应对任何局面。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策划了木马屠城,成功地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这种过往的成功经验,可能会让他对自己处理危险的能力产生一种自信,甚至是一种优越感。他或许认为,即使对方是个巨人,凭借他的智慧,也能找到办法与之周旋,甚至将其制服。他没有预料到波吕斐摩斯会是如此野蛮和不讲道理的存在。他以为自己遇到的会是某种形式的文明社会,可以进行基于规则的互动。

最后,还有一个可能被忽略但同样重要的因素是领导者的责任和探险精神的延续。作为船长,奥德修斯不能让他的船员们坐以待毙,也不能让他们因为恐惧而止步不前。他需要展现出勇气和决心,带领他们克服困难。当船员们在岸边看到了那些诱人的羊群,并且有些船员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上去饱餐一顿的时候,奥德修斯作为领导者,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是冒险前去调查,还是原地等待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援助?他选择了前者,这既是出于对船员的责任,也是他作为探险家的本能使然。他带着一艘最好的船和十二名最精锐的船员组成的探险队,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主动出击的意愿。

所以,奥德修斯决定调查独眼巨人,并非仅仅是一时冲动或者鲁莽。这是一种复杂心理的体现,是好奇心、对生存的追求、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作为领导者的责任感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然而,正是这次冒险,将他置于了生命中最严峻的考验之一,也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最终帮助他逃出生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原因是他们想要食物和淡水。但是Cyclops 这段实际上要更复杂,是奥德赛里很有意思的一段。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Cyclops 这一段故事,不是诗人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的,而是奥德修斯自己讲的是他自己讲给Phaeacians 听的。


如果一个人自己讲他自己的故事,他说的话一定是100%真实的么?


未必

所以我们就要考虑,奥德修斯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听众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讲这个故事的?他在故事里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人?他又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这样?

奥德修斯的听众是谁?

是Phaeacian.

Phaeacian 是什么人?

第7卷中,Phaeacian的国王Akinoos对奥德修斯说,不管奥德修斯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船都能送到,哪怕是最遥远的 Euboea他们也去过。

" Then shalt thou lie down, overcome by sleep, and they shall row thee over the calm sea until thou comest [320] to thy country and thy house, or to whatsoever place thou wilt, aye though it be even far beyond Euboea, which those of our people who saw it, when they carried fair-haired Rhadamanthus to visit Tityus, the son of Gaea, say is the furthest of lands."

Euboea 是哪里?它就在雅典的旁边啊!

雅典一带,这个希腊文明的中心,对Phaeacians 而言,就是世界最遥远的地方。

那么Phaeacians 在希腊人中有多有名呢?

估计听都没听说过。

Phaeacians, 对希腊人——包括奥德修斯——而言,是住在遥远偏僻的小岛上的籍籍无名的人,是一群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的NOBODY!!




这群 Phaeacians 说了什么话,促使奥德修斯讲乐Cyclops 的故事呢?

是因为Phaeacians 国王Akinoos 见奥德修斯听到诗人歌唱特洛伊战争而流泪,问他到底是谁:

“There is no one, neither rich nor poor, who is absolutely without any name whatever”

这段话的语气很居高临下的:“哦, 再穷的人也有名字啊,来,告诉我你叫什么,你家是哪里,是敬神的文明人还是野蛮人。”——潜台词:把奥德修斯当成了个无名小卒,一个NOBODY

这就是奥德修斯要讲Cyclops 的故事的原因:他被一群nobody 当成了 nobody.


奥德修斯:“你们这群乡巴佬说我是无名小卒,呵呵,我就要给你们讲讲我有多伟大。”

----------

其实Phaeacians 也不算错,奥德修斯本也就是个nobody. 他的家乡Ithaca 在希腊城邦里就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山城。特洛伊战争中奥德修斯带来的船队有12艘船,统共也就五六百名水手——要知道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船队的船加起来可有1178艘!

当时希腊一些强大的城邦人口还是很多的,军队规模也很大的。要知道雅典光是在西西里远征的惨败中死去的士兵就有4万多人。只有几百个水手的奥德修斯,即使是在古典时代,也真不算个事。

但是奥德修斯可不甘心只做个nobody. 他想做somebody。他想做一个“英雄”。

他原本是做不成的:他不过是个小山城的“村长”,甚至不是大城邦来的。更何况,古希腊对“英雄”的定义是“神的后代”,而奥德修斯却没有神的血统。

所以怎么做呢?

讲故事。 自己讲自己的故事。

这就是他给 Phaeacians讲了好几卷的故事的目的:他通过讲故事,把他自己塑造成了英雄。而Cyclops 只是其中一个环节。Cyclops 的故事也是对轻视他的Phaeacian 国王Akinoos的绝佳反击: 因为哪怕他自己不相信奥德修斯的故事, Akinoos的身份决定他无法否认Cyclops的故事是假的,


奥德修斯说他杀死了Cyclops. 他说他对Cyclops 报上自己的假名 “Nobody”, 并趁他喝醉,用削尖烧红的木桩刺瞎了Cyclops 的眼睛。Cyclops向他的兄弟求救,叫道“Nobody blinded me”, 他的兄弟却以为既然“没有人”刺瞎他,他就没被刺瞎眼。奥德修斯逃脱后,对Cyclops揭示了自己的身份,Cyclops恍然大悟:“早有预言说一个叫奥德修斯的人会刺瞎我的眼。我以为他会是个巨人,没想到是渺小的你。”

奥德修斯对一群轻视他,把他当nobody 的人讲这个故事是什么用意? 他是在说: 你不是以为我是个小人物么?可就是我这么个nobody, 我这么个渺小的人,刺瞎了巨人的眼睛!他甚至借Cyclops之口自嘲——他不是个巨人,他就是这个么小东西,但是他却能打败Cyclops——你们这群乡巴佬敢轻视我?

国王Akinoos真的相信这个故事么?他真的相信Cyclops 的存在么?

未必。

但他却不能否认奥德修斯,他不能说,奥德修斯你在撒谎,世界上根本没有Cyclops。

——因为Cyclops的神话,是他的国家的founding myth: Phaeacians 说,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Cyclops附近,恰恰是因为不堪忍受这群怪物而被迫迁到现在这个岛上。


这就好像是你跟人说,我是炎帝黄帝的子孙,你的同学接口到:啊哈是的!我就是蚩尤的后代,我还会家里祖传的蚩尤留下的法术。

这时候你没法说,根本没有蚩尤,没有牧野之战,法术什么都是骗人的。因为如果你这么说了,就是在否定关于自己起源的传说,是你在自称炎黄子孙时先撒了谎。

所以Akinoos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被奥德修斯反嘲讽还不能说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奥德赛》的第五卷中,奥德修斯一行人漂流到了一个神秘的岛屿,这个岛屿在书中被描绘得非常详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但我们今天要把焦点放在他们偶然遭遇的那个巨大的、独眼的存在身上——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为什么会决定去招惹一个这样明显危险的巨人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他性格中不可磨灭的.............
  • 回答
    中国在国际奥数竞赛(IMO)中长期保持压倒性优势,但至今无人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现象,背后涉及数学教育、研究体系、学术发展路径和国际学术生态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奥数与菲尔兹奖的本质差异1. 目标定位不同 奥数(IMO):是面向中学生的数学.............
  • 回答
    在一战的宏大战场上,奥斯曼帝国虽然整体上被视为战败方,但并非全无亮点。除了那场闻名遐迩的加里波利战役,奥斯曼军队在其他一些战役中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抵抗力和战术能力。科马尼战役 (Battle of Komani, 1915):在东线,面对俄国的进攻,奥斯曼军队在科马尼地区也取得了一场重要的防御胜利。.............
  • 回答
    奥匈帝国的货币改革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事件,而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了应对内外挑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货币的现代化,使其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摆脱金本位制带来的某些限制。要理解奥匈帝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我们需要将其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经济格局的变动以及帝国自身面临.............
  • 回答
    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实体,其内部各王国和地区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地位也相当多样和微妙。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属于国家”或“不属于国家”,因为它们的地位介于一个独立国家和一个省份之间,更确切地说,它们是奥地利帝国这个更大联邦体的一部分,而奥地利帝国本身在当时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奥地.............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玩《刺客信条:奥德赛》这么久,我早就习惯了它庞大且充满细节的世界,但偶尔还是会被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触动。比如,我最近在探索某个偏远小岛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废弃的矿洞。洞口被藤蔓和杂草严严实实地盖住,要不是我专门找东西爬上一个高处观察,可能就错过了。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一片漆黑,只能依靠火把的光线勉强.............
  • 回答
    奥巴马在采访中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妨碍”了他应对中国,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是地缘政治和经济议程之间复杂且常常相互制约的关系,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并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内外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这.............
  • 回答
    在《1984》这部书里,有太多令人窒息、又警醒至极的句子,它们如同锋利的冰锥,直插人心。但要说最能击中我,留下最深刻烙印的,大概就是那些关于语言和思想控制的论调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那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这句话简直是整个极权主义运作逻辑的精髓提炼,冷酷而直接。每次读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中,巴拉克·奥巴马在美国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要理解奥巴马在2018年的位置,首先得明白他卸任总统后,美国政治的走向。特朗普政府上台,并在许多政策上与奥巴马时期截然不同,这本身就为奥巴马的存在设置了一个背景。他不再是那个能够直接下达行政命令、签署法案的最高决策者,.............
  • 回答
    克尼格雷茨战役的胜败,对普鲁士和德意志邦联的命运而言,无疑是决定性的。假如命运女神没有眷顾俾斯麦的普鲁士,而是让奥地利在那场血腥的决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么历史的轨迹便会彻底改变。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将是一系列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开端。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克尼格雷茨战役(也称萨多瓦战.............
  • 回答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所描绘的那个极度集权、思想被严密控制的世界,听起来如此骇人听闻,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它只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文学幻想,在现实中绝无可能。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历史和当下,会发现奥威尔的预言并非全然空穴来风,其中某些元素的出现,即使不至于达到“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程度,也足以令人警醒。.............
  • 回答
    奥巴马总统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两年制社区大学免费”计划,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且饱受争议的政策倡议。要评价这项提议,我们需要从其目标、潜在效益、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不同群体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目标与核心理念:奥巴马政府提出社区大学免费制度的核心目标在于: 提升劳动力技能与竞.............
  • 回答
    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这座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的千年心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来自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如同一片吞噬一切的洪流,将他们的雄师铁骑和精良火炮对准了这座古老而辉煌的城市。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个充满想象但又引人深思的设想:如果给守卫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人一门,或者说,能够发挥其全部潜力的.............
  • 回答
    奥地利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中立”立场,对于战局本身以及奥地利自身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奥地利选择支持俄国或英法,历史的走向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两种可能性:一、 奥地利选择支持俄国(不考虑历史上的奥地利已受到俄国威胁的背景,纯粹假设)1. 地缘政治与军事层面: 对俄国的.............
  • 回答
    1938年3月11日至13日,纳粹德国以“德奥合并”(Anschluss)之名,将奥地利纳入其版图,这一事件不仅是纳粹扩张政策的重大一步,也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是二战前最令人警醒的事件之一。评价这一行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历史背景与德国的动机:“德奥合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建立在一系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相当大的历史“假如”,而且其连锁反应之复杂,足以让任何严肃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如果奥地利的欧根亲王在大土耳其战争(通常指16831699年的大土耳其战争,虽然您提到欧根亲王,更贴切的应该是1697年的森塔战役及随后的卡尔洛夫齐条约,欧根亲王是其中关键的军事指挥官)中未能击败奥斯曼帝.............
  • 回答
    在欧美艺术形象中,傅满洲无疑是与清朝末期“黄祸论”紧密相连的代表性符号。他集邪恶、狡猾、野心勃勃的东方之主于一身,成为了西方对中国及东方民族恐惧与偏见的具象化。那么,有没有类似的艺术形象对应着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人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些形象的出现也同样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西方对“他者”的认知与想象。.............
  • 回答
    奥伯伦·马泰尔,那朵火焰,以他独特的优雅与毒辣,在君临的土地上,以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将巨石般的格雷戈·克里冈斩落。魔山那具曾经令人生畏的躯体,倒在了血腥的斗兽场中,而多恩的骄傲,奥伯伦亲王,则带着他胜利的微笑,走下了台。胜利的涟漪,在整个七大王国激荡开来。多恩的狂欢与野心的萌芽多恩,这个长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