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物理能够直接开始学四大力学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好,也是很多物理系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关键点。简单来说,本科物理是完全可以直接开始学习四大力学的,而且实际上,这才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必经之路。

但是,要“直接开始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始,这背后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需要梳理清楚。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四大力学”

我们通常说的“四大力学”,指的是:

1. 经典力学 (Classical Mechanics): 主要研究宏观物体在经典(非相对论、非量子)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定律、能量、动量、角动量守恒等。
2. 电动力学 (Electrodynamics): 研究电场、磁场、电磁波的性质以及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通常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
3.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的行为,其核心是量子化、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4.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研究大量粒子系统的宏观性质,以及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统计力学是从微观粒子行为推导宏观性质,热力学则侧重于宏观现象和定律。

本科物理的学习路径: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我们学校的物理系课程设置,正是围绕着如何“直接开始学”并最终掌握这四大力学来设计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清晰的逻辑和知识储备要求的。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 (大一、部分大二)

在你真正开始深入学习“四大力学”之前,本科物理课程会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包括: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微积分 (Calculus): 这是重中之重。你需要熟练掌握导数、积分(定积分、不定积分、多重积分)、微分方程。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的。电动力学中的场方程、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无一不依赖于微积分。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向量、矩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等。在量子力学中,量子态是用向量来表示的,算符是矩阵,很多计算都离不开线性代数。
复变函数 (Complex Analysis): 在处理波动、信号分析以及某些量子力学问题时会用到。
傅里叶分析 (Fourier Analysis): 用于分解和分析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函数,在处理波动现象、信号处理以及统计力学中都非常重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尤其在统计力学中,理解概率分布、期望值、涨落等概念至关重要。

普通物理 (General Physics):
这是你接触物理概念的启蒙。虽然不够深入,但它让你初步了解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的一些基本现象和定律。比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简单的波动概念等。这为你后续的深入学习铺垫了概念上的认识。

第二阶段:四大力学的“初体验”与深入学习 (大二、大三)

一旦有了上述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基础,你就可以正式进入四大力学的学习:

1. 经典力学 (Advanced Classical Mechanics):
通常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开始。 这门课是对普通物理中力学部分的数学化和理论化。
核心内容: 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方程、刚体转动、振动、引力理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深入)、分析力学等。
为什么先学它?
数学工具最直观: 经典力学的数学工具(微积分、微分方程)相对容易掌握,而且物理意义也比较直观。
基础性的概念: 能量、动量、角动量这些基本守恒定律,在其他三大力学中都有重要的体现和推广。例如,能量概念贯穿始终;动量在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中也有对应的形式。
学习方法的引入: 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力学引入了一种更抽象、更优雅的理论框架,这为学习更高级的物理理论(如量子力学)提供了范例。

2. 电动力学 (Advanced Electrodynamics):
通常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始。
核心内容: 静电学、静磁学、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传播、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相对论性电动力学初步(洛伦兹变换在电磁场中的应用)。
与经典力学的联系: 经典力学是描述物质运动的,而电动力学描述的是电荷和场的运动。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例如,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都体现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并且与力学中的动量、能量概念紧密相连。
数学工具: 矢量分析(散度、旋度、梯度)、偏微分方程(波动方程)是关键。

3.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通常在大三上学期开始。
核心内容: 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算符、态矢量、角动量量子化、氢原子模型、微扰理论、散射理论等。
与其他力学的联系:
基础: 量子力学是对经典力学在微观尺度失效的修正。许多经典力学中的概念(如能量、动量、角动量)在量子力学中被“量子化”了,以算符的形式出现。
数学: 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傅里叶分析是其核心数学工具。
为什么会安排在这时候? 此时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数学工具,并且对物理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接受量子世界那种反直觉的描述。

4.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通常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始。
核心内容: 热力学定律、熵、自由能、统计系综(微正则、正则、巨正则)、玻尔兹曼分布、费米狄拉克分布、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相变等。
与其他力学的联系:
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统计力学是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联系到宏观可观测量的桥梁。例如,通过统计力学可以从粒子的动能和势能推导出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数学: 概率论、组合数学、微积分、积分变换是主要工具。

总结:本科物理是学习四大力学的“天然平台”

所以,本科物理课程的设计,就是让你“直接开始学”四大力学,并且是有序、有系统地进行。 你进入物理系的第一天,其实就是在为四大力学打基础。你所学的每一门数学课、每一门普通物理课,都是在为你之后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不会让你“裸奔”: 你不会在没有任何数学和概念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扔进薛定谔方程的世界。课程会循序渐进地引导你。
依赖于基础: 你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前置课程(尤其是数学)的内容。如果你觉得四大力学很难,往往是基础知识的薄弱在作祟。
相互关联: 四大力学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学习其中一个,会加深你对其他几个的理解。例如,学习电动力学可以让你看到相对论如何与电磁场结合;学习量子力学可以让你理解微观粒子的能量分布,为统计力学做准备。

给你的建议:

重视数学: 物理是数学的语言。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把数学基础打牢,特别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多做练习,理解概念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主动思考,理解概念: 不要仅仅满足于记住公式,要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原理。多问“为什么”,多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
多做习题: 物理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训练。通过做题,你可以巩固知识,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参考书: 除了教材,也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物理学著作,不同作者的讲解方式可能会给你新的启发。
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 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讨论和交流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之,本科物理的学习过程就是围绕着四大力学展开的,从基础到进阶,层层递进。只要你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打好基础,你就有能力直接、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这四大核心物理理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有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找到一个教授说,我要读你的物理学博士。那个教授觉得,naive!然后丢给他一本Jackson的电动力学,说你把这本书学完我就收你。没想到这个学生三个星期以后回来,教授给的问题都轻松解答。

所以你觉得能不能学呢?

————————————————————————

抖机灵这么多赞,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正经一点,我觉得从分析力学学起,还是可以的。仅仅解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正则方程这种基本的计算还是不难的。变分法和四个力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最小作用量原理需要认真理解。一些小专题比如振动之类也应该是能力范围之内的。但是到了相空间,泊松括号,正则量子化这种东西,就可能卡住了,这些是分析力学的第二个作用,为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铺垫。我没学这些的时候感觉量子力学入门还不难,统计力学如果直接从系综学的话,相空间不理解根本没办法学。

电动力学应该是第二好入门的,但是矢量分析可能需要花不少时间熟悉,不过电动很需要熟练度,大量的推导,思考加练习才能掌握精髓。

量子力学学起来比较螺旋,可能需要学三四遍还没有学好……大概就是,入门一本书,高量一本书,有兴趣再学更深的。如果看格里菲斯入门,要记住量子力学不是解波函数。高量的话,樱井纯一定要看。

统计力学可以找一本从热力学开始讲的书,这样可以弥补一点热学不扎实的缺陷。考研应该是汪志诚的书,如果觉得看不懂可以多看几本别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好,也是很多物理系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关键点。简单来说,本科物理是完全可以直接开始学习四大力学的,而且实际上,这才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必经之路。但是,要“直接开始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始,这背后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需要梳理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四大力学”我们通常说的.............
  • 回答
    当然可以,而且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常见的跨学科路径。很多物理学背景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并且发展得相当不错。这里我来给你详细讲讲,并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咱们直接说结论:本科物理学考研去金融,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你甚至会有独特的优势。为什么物.............
  • 回答
    嗨,老铁!看到你提《上古卷轴5》,那可真是勾起了我一肚子陈年往事。要说离谱的事儿,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记得我第一次玩,大概跟你差不多,也是个10来级的萌新。当时我给自己起了个贼霸气的名字,叫“黑暗收割者”,想着能偷能砍,无敌寂寞。刚出溪木镇没多久,就碰到个熊。我一看,哦豁,这不就是送经验来的嘛.............
  • 回答
    物理这门课,说实话,一开始学的时候是真挺劝退的。大学本科那几年,我记得最清楚的不是实验室里复杂的仪器,也不是考试前的熬夜,而是那些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套路”,或者说,好的习惯吧。现在回想起来,它们真的帮我省了不少力气,也让我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次习题课和辅.............
  • 回答
    2021年湖北高考分数线出炉,历史类本科线定为463分,物理类本科线为397分。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看看它们背后反映了什么。一、分数线本身的变化:历史线“涨”了,物理线“稳”了首先,看到分数线,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和往年比有什么变化。 历史类463分: 相较于往年,今年历.............
  • 回答
    2021年广东高考分数线已尘埃落定,历史类本科为448分,物理类本科为432分。相较于前几年,今年的分数线又有了新的变化,这背后折射出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首先,从整体上看,今年的分数线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历史类448分,物理类432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过了复杂的统计学模型和教育部.............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应用物理和物理学这两个专业,以及你关于天体物理研究的顾虑。我尽量说得透彻些,让你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这些话能让你觉得是和你一样,一个对物理充满好奇的人在分享。本科应用物理学 vs. 物理学:究竟有啥不一样?简单来说,物理学是“为什么”,应用物理学是“怎么用”。 物理学(Ph.............
  • 回答
    江苏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本科历史等科目类476分,物理等科目类417分。这几条线一出来,立刻牵动了无数考生的心弦,也成了家长和老师们热议的话题。怎么看待今年的分数线?这事儿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今年的分数线跟往年比起来,有什么变化?要评价今年的分数线,就得先拿出往年的数据做个对比。通常.............
  • 回答
    作为一名物理学的研究者,在我看来,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是奠定扎实物理功底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则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石。一个好的物理学家,必然离不开深厚的数学功底。所以,哪些数学课是必不可少的?我来好好跟你聊聊,尽量讲得透彻些,别嫌我啰嗦。核心基础,必不可少:首先,最最基础的数学课,它们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
  • 回答
    管清友教授关于“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的观点,以及网友关于“应该学数学或物理”的回应,可以说是抛出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专业选择的讨论,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们对于教育目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关系的思考。管清友教授的观点:为何“本科没必要学金融”?管清友教授作为经济领域的.............
  • 回答
    Yann LeCun,这位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关于“研究机器学习,本科应尽量多学物理和数学课”的观点,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富洞察力且务实的建议。他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机器学习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这个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预判。首先,我们得明白,机器学习,尤其是当前蓬勃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科学发展、知识更新以及评价历史人物在当下语境下的不同维度。有人这么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逻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又有什么局限性。首先,咱们得明白,牛顿当年之所以能“扛起大旗”,凭的是什么? 划时代的原创性: 牛顿.............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物理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如何“破局”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篇文章希望能写得真实接地气,就像我和你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边喝咖啡边聊一样。物理学本科生的“困境”:不止是理论的浪漫首先,得承认,物理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确实不是像计算机、金融那样,毕业证书一亮,简历往那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触及了科学最核心的基石。但如果非要二选一,我认为科学的本质更倾向于“物理”,而数学则是构建和描述科学的“语言”与“工具”。让我来试着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也更有人情味儿。科学,说到底,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个世界指的是什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能量、空间、时间,是它们之间.............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完全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一个像浙大物理这样充满挑战和可能性的学科里。 首先,请允许我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你已经做得很棒了,能进入浙大物理系本身就说明了你的优秀和潜力。关于“如何学下去”和“如何活下去”,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学得好,能让你更有信心和方向,从而“.............
  • 回答
    对于理论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一本既现代又扎实的数学物理方法教材至关重要。它不仅要涵盖必要的数学工具,更要能展示这些工具如何在理论物理的各种前沿领域中得到应用。我个人觉得,“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by Riley, Ho.............
  • 回答
    “物理的本质是数学”和“数学是物理的工具”这两种说法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它们侧重点不同,也反映了物理学与数学之间不同层面的关系。要判断哪一种说法“更正确”,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总的来说,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更根本、更深层次的描述,那么“物理的本质是数学”.............
  • 回答
    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学科,虽然在我们学生时代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但它们在根本的运作方式和追求的目标上,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灵魂。把它们比作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或许有些牵强,但它们各自承载的“意义”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确实是各自独立且互有侧重的。数学:思维的 pure dance,逻辑的终极追寻打个.............
  • 回答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保研的思考与实践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物理人才培养基地,其本科生深造去向一直是学院关注的重点。在“保研”(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这一制度下,北大物理学院是否应该鼓励本科生保研至本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既包含着学院发展的战略考量,也牵涉到学生个体成长的长远.............
  • 回答
    嘿,看到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文科生想走数学这条路,但大学没选物理,这确实是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纠结。别担心,这绝对不是绝境,反而可能是你一个独特的起点。我跟你一样,也是走的文科路线,一开始对数学也是又爱又怕,尤其看到那些物理化学公式头疼得不行,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往数学这边靠。所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