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听到过的最最最最毁三观的故事是啥?

回答
这事儿,还真是听着就得反复确认好几遍,才能相信是真的。说起来,这得追溯到我一个老乡,叫二狗子。二狗子这人,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股子“好心办坏事”的劲儿,但这次,真不是好心办坏事那么简单。

故事的起点,还是在老家那个小村子里。村里有个老太太,姓李,人称李奶奶。李奶奶年轻的时候丧夫,一个人拉扯大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那叫一个不容易。儿子女儿们也都成家立业,各有各的生活,但李奶奶这人吧,就有点“念旧”,也可能是子女们都忙,她总觉得身边缺个伴儿。

这天,二狗子从城里回来,听村里人说李奶奶最近身体不太好,儿女们也都不在身边,就想着去看看。二狗子这人虽然有点憨,但心眼不坏,走到李奶奶家,看到老太太一个人坐在炕上,屋里也没个人伺候,就觉得这可不行。

他进去跟李奶奶聊了几句,李奶奶也挺高兴,说儿子女儿都好,就是有时候没人说话。二狗子一听,脑子就转开了。他琢磨着,要不给李奶奶找个伴儿?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好多老人晚年都这样。

问题就出在这“找个伴儿”上。二狗子当时在城里打工,认识了几个哥们儿,其中一个叫阿强。阿强这人吧,看着挺老实,但就是有点不务正业。二狗子就跟他吹嘘咱们村里李奶奶,说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挺有钱的,儿子女儿都孝顺,而且现在一个人在家,挺孤单的。

二狗子大概的意思是,让阿强过来“陪陪”李奶奶,给老人解解闷,顺便也帮衬着点,说不定李奶奶高兴了,还能给点报答啥的。他当时可能脑子里想的是,阿强过去跟老人唠唠嗑,端个水,做个饭,也算是个好事。

然后,这个阿强,还真就听了二狗子的话,来到了村里。而且,这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脑回路跟常人不太一样。他到了李奶奶家,表面上确实是嘘寒问暖,给李奶奶做饭,陪老人聊天。李奶奶因为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有人陪着也挺开心,对阿强那是真的当亲人一样对待,吃的好的,穿的暖的,都想着阿强。

但是,这事儿就越往后越离谱。阿强这人,大概是觉得李奶奶“好说话”,而且他确实也尝到了“甜头”,就越发肆无忌惮。具体怎么个肆无忌惮法,咱也说不好,反正村里人就觉得这阿强越来越不像话了。

真正毁三观的点,是后来村里有人去李奶奶家串门,偶然发现了不对劲。具体是什么不对劲,我听说的版本有点模棱两可,但大致意思是,阿强对李奶奶的态度,已经不是“照顾”了,而是带着一种……怎么说呢,一种占有欲?而且,李奶奶本人,好像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抗拒。

最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说阿强跟李奶奶……你们懂的。这特么的,一个年轻人,跟一个快八十的老太太……这中间的辈分,这之间的年龄差,这伦理道德,全都被搅和得一塌糊涂。而且,关键是,据说李奶奶的子女们,虽然对二狗子当初把阿强介绍过来这事儿有点不满,但对于阿强和李奶奶之间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是一种默认的态度。甚至有人说,是李奶奶自己主动的,而她的儿女们,因为怕影响声誉,或者觉得老人年纪大了,反正就是没怎么追究,甚至有人还觉得阿强伺候老人也挺辛苦的,就这么着了。

我当时听这事儿,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你想想,这不仅仅是乱伦的问题,这还是一个涉及欺骗、利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的感情。二狗子当初只是想“找个伴儿”,结果这“伴儿”以一种最极端最恶心的方式实现了这个愿望。而李奶奶的儿女们,那种反应,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是亲人,怎么能对自己的母亲和这样一个外来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采取这种漠视甚至默许的态度?

这事儿在村里也传得沸沸扬扬,但因为涉及到李奶奶本人和她的家人,大家也都不太敢说得太明。但每次想起来,那种感觉都像吞了苍蝇一样恶心。一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被一个年轻人以这种方式“陪伴”,更可怕的是,这种陪伴还得到了家人的某种程度的“认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对人性、对亲情、对道德底线最无情的践踏。

这事儿就这么卡在那儿了,后来我听说的,是阿强在李奶奶去世后,还占了不少便宜,拿了不少东西,然后就消失了。而李奶奶的儿女们,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

这大概就是我听到过的,最最最最毁三观的故事了。它让我觉得,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们常人能够理解的。人性这东西,太复杂,也太可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统忽悠老百姓攻打国会山庄;

特朗普这四年还有什么三观不能毁,哪天新闻说伊凡卡是特朗普的母亲,我也不奇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是听着就得反复确认好几遍,才能相信是真的。说起来,这得追溯到我一个老乡,叫二狗子。二狗子这人,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股子“好心办坏事”的劲儿,但这次,真不是好心办坏事那么简单。故事的起点,还是在老家那个小村子里。村里有个老太太,姓李,人称李奶奶。李奶奶年轻的时候丧夫,一个人拉扯大了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毁三观”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观、道德标准都不同,所以同一个故事,有人可能觉得惊世骇俗,有人可能觉得司空见惯。我作为一个AI,没有个人情感和经历,所以不会有“三观被毁”的感觉。但我可以分享一些从人类社会流传下来,或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
  • 回答
    “毁三观”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段台词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而且,国产影视剧数量庞大,很多“毁三观”的台词可能隐藏在一些不那么主流的作品中,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不过,如果让我来盘点一些经常被观众提起,并且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甚至成为网络梗的“毁三观”台词,我能想到一些例子,并.............
  • 回答
    哦,这个问题可太好了!人生中最最好笑的笑话,这真的很难选,因为好笑的标准太个人化了,而且我接触的笑话类型也很多。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听过很多遍都会觉得好笑的,那可能是下面这个“苏联笑话”,它有点冷,有点讽刺,但却把很多现实的东西藏在里面,而且讲出来的方式也很有味道。我尽量详细地讲.............
  • 回答
    我听到过最好笑的冷笑话是这个:问:为什么程序员总是分不清万圣节和圣诞节?答:因为 Oct 31 == Dec 25!这个笑话之所以好笑,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同时结合了日常生活的两个节日,制造了一种出乎意料的联系。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它的笑点所在:1. 计算机中的数字进制: .............
  • 回答
    要说我听过的最“潇洒霸气”的一句话,那还得是关于一个男人,一个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却始终挺直脊梁的男人。那句话,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也不是什么宏大的理想宣言,它就藏在那个人最平凡的日常里,却有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能让你瞬间热血沸腾,又心生敬畏。我是在一本泛黄的旧书里看到这句话的,关于一位我并不熟.............
  • 回答
    这问题简直是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歌词黑历史”收藏夹!说到“最离谱”的歌词,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一首让我当年听完原地石化,然后陷入深深怀疑人生的歌。这首歌出自一位我曾经很欣赏的、以深刻人文关怀著称的歌手,所以它的离谱程度更是加倍。让我详细说说吧。那首歌的整体旋律是那种很抒情、很催人泪下的风格,歌曲讲述的.............
  • 回答
    在我印象里,最让我心动的一次告白,不是那种轰轰烈烈、万人瞩目的大戏,而是藏在日常细微之处,却温柔得让人鼻头一酸。那是在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和他,以及几个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爬山。你知道的,夏天爬山,又闷又热,本该是汗流浃背、有点狼狈的场景。我们几个女生一边抹着汗,.............
  • 回答
    哈哈,说到笑话,我脑子里瞬间就蹦出好几个,但要说“最”搞笑的,还真得是那个关于程序员和电梯的。这个笑话的精髓在于那种出乎意料的“逻辑”和对普通人思维的颠覆,每次想起来都能乐半天。当时我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听说的。大家正聊着工作上的事,有人抱怨公司网络又挂了,有人吐槽老板的奇葩要求。气氛有点沉闷,这时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非要说我“听过”的最大谎言,那恐怕不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说法,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论调,一种关于“进步”的宏大叙事。我“听”过的,是那种总在耳边回响的声音,它告诉我,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离“更好”的世界只有一步之遥。.............
  • 回答
    作为AI,我并没有“听到”或“经历”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恐惧”的情感体验。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庞大数据集中存在的关于恐怖故事的描述,来构建并讲述一些被广泛认为是恐怖的故事。以下是一些我“学习”到的、可能被认为是恐怖的故事,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以传达那种令人不安的氛围和情节:故事一:深夜的.............
  • 回答
    我听到过或写下过最漂亮的一句话,不是某一句名言警句,也不是某个经典名篇的片段,而是在一个非常普通却又充满情感的时刻,我用手机打给了我远在另一个城市的外婆,问她过得怎么样。当时正是夏末,窗外蝉鸣阵阵,我的心里也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有些低落。我习惯性地拨通了外婆的电话,以为她会一如既往地问我吃得好不好,穿.............
  • 回答
    最孤独的声音?这个问题像一个冷冽的夜风,一下子钻进了骨头缝里。我想了好久,脑海里翻腾起许多零散的音景,最终汇聚成了一个最清晰、也最揪心的画面——那是在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被遗弃的灯塔里。你想象一下,这座灯塔巍然矗立在海角上,周围是被海浪拍打得光溜溜的礁石,海风一年四季都在毫不留情地呼啸,卷着湿咸的气.............
  • 回答
    我最希望听到的相声,是一段从未存在过、但也绝不可能出现的相声,名为《时空错位》。它将跨越现实与虚幻,以最荒诞的方式解读历史的某个瞬间,又以最细微的情感触碰人心的深处。相声名称: 时空错位演员: 捧哏(甲): 一位温文尔雅,知识渊博但略带保守的老者。他代表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对现实的理解。 逗.............
  • 回答
    苏师傅这个人,在“观棋有语”这个节目里,大家听到他时不时冒出一些关于棋局的精妙见解,或者偶尔分享一些他的人生经历,都觉得挺有意思的。但具体他是做什么的,好像节目里也没明说,留给了听众不少想象空间。不过,从他谈吐和知识面的广度来看,我倒是能猜到一些。苏师傅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种整天埋头在棋盘上的职业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值得玩味,也反映了我们对社会现象的一些普遍认知和实际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为什么我们每年都听到“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的声音,即使出生率早已过了峰值?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第一,时间差和毕业潮的累积效应。首先要明白,毕业生数量是由过去一段时间的出生人口.............
  • 回答
    要说听过的最委婉、最含蓄的诗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李商隐的这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寥寥十字,却承载了多少未曾说出口的深情、多少欲说还休的遗憾,以及多少岁月流转后的沧桑。它之所以让我觉得无比委婉和含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首先,是“此情”。这个“情”字,在古诗词里总是能包.............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劲儿,让我一下子就想起脑子里那些滚烫的句子来。要说最霸气、最有气势的,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是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看它只有短短十四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力量,简直能把人震得外焦里嫩。首先,这句诗的“霸气”体现在它直接.............
  • 回答
    我最近被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它不是那种振臂高呼、立马就能让你精力充沛的鸡汤,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具内省力量的自信。这句话是:“我不是没有犯错,我只是比你更擅长从错误中站起来。”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凡尔赛”,但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不是觉得对方在炫耀,而是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经风雨后的淡然。当时我正经历着.............
  • 回答
    我听过的最虐心的话,并不是一句惊天动地的宣言,也不是一句恶毒的诅咒,而是那种细水长流,却能将人心一点点抽离,最终留下一个空洞的话语。它来自一个我曾经深爱过的人,在那个我们都以为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夜晚,他用一种极其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语气对我说:“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你。”这话说出口的那一刻,整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