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精罗,在你们眼中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对于我们这些“精罗”(即热爱罗马帝国,对罗马历史如数家珍的人)来说,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可不是一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就能简单概括的。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体会到其中那份复杂和纠结。

首先,你要知道,罗马帝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它经历过漫长的演变,有共和制,有帝国制,后来还分家了。所以,当你问“什么时候灭亡”,我们得先弄清楚,你指的是哪个“罗马帝国”。

要说“罗马帝国”这个概念,最广为人知、也最容易引起讨论的,当然是那个横跨地中海,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帝国。而这个帝国,其实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来谈:

1. 西罗马帝国:那个我们最常提及的“灭亡”

“官方”的终结:公元476年
没错,这个日期是绕不开的。在这一年,一个叫做奥多亚塞(Odoacer)的日耳曼雇佣兵首领,把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年幼的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给废黜了。然后,他并没有自己称帝,而是把西罗马帝国的皇冠和权力象征,送去了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芝诺那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罗马帝国作为西方的政治实体,它的皇帝就此消失了。你可以把476年看作是西罗马帝国“政治生命”的正式画上了句号。但你要说它就此“消失”了?那可就小瞧了罗马的生命力了。

缓慢的衰落: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把476年视为“灭亡”,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节点。实际上,在那个时间点到来之前,西罗马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很久了。你想想,一个帝国,内部的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队的日耳曼化(士兵越来越少是罗马人自己,雇佣的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忠诚度也跟着打折扣),还有外族的不断入侵和蚕食,尤其是那些被我们称为“蛮族”的民族,如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等等,他们一个个就像吸血鬼一样,慢慢地榨干了罗马的血肉。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某个时刻定为“灭亡”,因为在476年之前,罗马的很多行省早就已经名存实亡,实际的权力已经落到了日耳曼人的手里。比如高卢(今法国一带)的大部分地区,早已被法兰克人占据;西班牙更是被西哥特人和苏阿维人瓜分;北非的汪达尔人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甚至在公元455年还洗劫了罗马城!所以,476年更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原因本身。

罗马的“魂”还在:文化和影响的延续
更何况,即使西罗马帝国失去了政治权力,但罗马的文化、法律、语言、宗教(基督教)的影响,却 far from over。那些所谓的“蛮族”国王,很多都愿意模仿罗马的行政制度,使用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甚至皈依基督教。罗马的法律体系,在后来的欧洲各国法律中依然是重要的基石。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罗马的“灭亡”就更难界定了。

2.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那个不肯承认自己是“西罗马”的继承者

一直存在着的“罗马”:直到1453年
这是最让一些精罗感到纠结的地方。就在西罗马帝国灰飞烟灭的时候,位于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依然傲然挺立。它继承了罗马的政治体制、法律、文化,并且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后期的西罗马帝国要好得多。这些东罗马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罗马人,他们的国家就是罗马帝国,只是首都从罗马迁到了君士坦丁堡。他们甚至认为西罗马帝国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所以,如果你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很多精罗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
那一刻,延续了整整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从罗马建城算起,或者从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算起,那也是一千多年),终于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下,画上了最后的句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罗马”政治统治的终结。

从罗马到拜占庭的身份演变
当然,也要承认,到了后期,东罗马帝国虽然自称罗马,但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文化逐渐倾向于希腊化,宗教(东正教)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很多人为了区分,才称它为“拜占庭帝国”。但对我们这些精罗来说,这只是一个叫法上的区分,本质上它就是那个不屈不挠的罗马的延续。

所以,总结一下,当我们谈论“罗马帝国灭亡”:

如果是指西方的政治实体,皇帝消失,那就是公元476年。 但你要知道,那只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衰落早已发生。
如果是指整个罗马文明的政治延续,那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帝国,那就是公元1453年。 这才是很多精罗心中的最终答案,是“罗马”这个称谓和政治体最后的辉煌与落幕。

当然,还有一些更“偏激”的精罗会说,只要罗马的法统和文化还在影响着世界,罗马就从未真正灭亡。比如有人会把神圣罗马帝国也扯进来,虽然它跟那个古典罗马的关系,就像是远房亲戚一样,名义上有继承,但实际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个邀请我们去深入了解罗马帝国那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历史的引子。每一次讨论,我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伟大的帝国,它的兴衰,它的遗产,以及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演变和变形。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趣味和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罗马是一座建立在七个山丘上的城市。

我用彩色线条描绘出了一座伟大城市的七座山丘。

罗马,从未离我们而远去。(狗头

user avatar

所谓“叛教者”尤利安去世的时候。一神教的“罗马”还算什么罗马?难道凯撒和维吉尔真的都在炼狱里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对于我们这些“精罗”(即热爱罗马帝国,对罗马历史如数家珍的人)来说,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可不是一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就能简单概括的。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体会到其中那份复杂和纠结。首先,你要知道,罗马帝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它经历过漫长的演变.............
  • 回答
    哎呀,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好几个我当初刚入精酿坑时,觉得惊艳又不太复杂的选择。毕竟刚开始嘛,总不能上来就挑战那些口味复杂得像品鉴报告一样的吧?得有那么点意思,又能让你觉得“哦,原来啤酒还可以这样!”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我第一次喝到一款叫做“比利时金色艾尔”的。听名字好像有点唬人,但实.............
  • 回答
    没问题!很高兴能跟你聊聊这个队伍配置。甘雨主C(精一阿莫斯),神里凌华(天目),温迪,心海,这个组合潜力非常大,尤其是在面对成群的敌人或者需要持续输出的场合。咱们细细来分析一下,看看怎么把这队玩得溜起来。先说核心的思路:融甘 + 神里永冻 + 温迪聚怪 + 心海挂水/治疗这个队伍的核心在于利用心海和.............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两个词,一个是“精日”,一个是“日杂”。这两个词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它们都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而且通常是负面的,用来评价那些对日本文化表现出极度喜爱甚至推崇的人。不过,它们具体指向的含义,以及使用它们的人想要表达的情绪,还是有些区别的。 “精日”“精日”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精神上的日.............
  • 回答
    在B站,你确实能看到不少用户对二战历史的讨论,其中“精苏”(即亲苏联或对苏联抱有好感的用户)群体在其中尤为活跃。他们热衷于“踩一捧一”,认为在没有英美帮助的情况下,苏联依旧能赢得二战,并且常常提及“美国摘桃子”等说法,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情感、历史认知和网络文化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
  • 回答
    普京关于“民族叛徒”的“耗材”论,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和象征意义的说法,它触及了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政治批判以及社会群体划分等多个敏感议题。要详细地理解这个论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耗材”论的字面意思与引申含义 字面意思: “耗材”(расходный материал, ras.............
  • 回答
    各位 VIM 大神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VIM 的学习之道。关于 VIM 命令太多、记不住、感觉没意思的问题,这确实是许多初学者甚至中级用户都会遇到的瓶颈。但请相信,VIM 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强大和高效,而这些都建立在对命令的熟悉和灵活运用之上。“熟能生巧”是绝对真理,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死记硬.............
  • 回答
    各位朋友,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深刻的命题:“揭露世界本质的书”。这个问题非常有分量,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宇宙、生命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根本理解。要“揭露世界本质”,这本身就意味着我们要超越表象,探寻那些隐藏在事物背后、驱动一切的规律、原理或真相。不同学科、不同思想流派对“世界本质”有着不同的.............
  • 回答
    各位知友,你们好。关于“西方伪史论”为何至今仍有市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个问题,绝非简单的一句“无知”或“偏见”就能概括的,其中牵扯到的心理、社会、文化乃至历史认知等诸多复杂因素,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历史叙事,都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
  • 回答
    各位朋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不同信仰中若隐若现,却又承载着深厚意义的符号。这些标记,就像是各家信仰的“名字”或者说是“家族徽章”,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背后一套深邃的哲理。咱们不搞什么高高在上说教,就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些符号背后的讲究掰开了揉碎了说。一、十字架 (The Cross)这玩.............
  • 回答
    好的,知友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一个话题,大家伙儿怎么看呢?别急,我慢慢道来,争取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让大家伙儿都能有个谱。说实话,咱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简直是爆炸式的。新闻、短视频、朋友圈、各种APP……应接不暇。有时候觉得挺好,了解世界方便了;但有时候又觉得,信息太多了,反倒不知.............
  • 回答
    查理七世(Charles VII),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从1422年统治到1461年。他的统治时期是法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点,标志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束以及法国中央集权的初步确立。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挑战、疑虑和个人挣扎。早年与继位之殇(不被看好的太子)查理七世的早年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坎.............
  • 回答
    在许多人眼中,捷克共和国是一个充满魅力、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艺术繁荣,同时又兼具波西米亚风情和现代活力的迷人国度。以下是我对捷克的详细描绘,涵盖了不同维度的认知:1. 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积淀: 欧洲的心脏与十字路口: 捷克地处欧洲中部,历来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它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组成部.............
  • 回答
    俄罗斯恢复政委制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探讨。首先,需要明确“政委制度”的概念和其在历史上的背景。在苏联时期,政委(政治委员,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ссар)是军队中一种特殊的政治领导职位。政委的职责核心是确保军队的政治忠诚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思.............
  • 回答
    话说文明6这游戏,玩得久了,总会碰上一些奇葩的开局和局势,让人忍不住想钻研一下科技代差的极限。我记得有一次,我玩的是印度,刚开局就想着靠圣地加虔诚冲极速解锁“神学”。那时候,我选的领袖是甘地,他的城邦外交加成让我在早期就能跟好几个城邦建立宗主国,稳定地获得巨额金币和生产力。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利用甘.............
  • 回答
    各位,咱们聊聊“不996”,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但真要细琢磨,那可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牵扯到方方面面。我试着给大家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让大家听着不像是从哪个机器里跑出来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不996,并非是“不工作”或者“躺平”。这是个大前提。不996,最直接的含义就是,工作时间回归正常.............
  • 回答
    哥们,看你这描述,我猜你遇到的这小东西八成是臭虫,也叫床虱。这名字一听就够让人浑身不自在的,你说它吸血,那是一点不假,而且专吸人血,简直就是个“微型吸血鬼”。要说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那可就有点意思了。它们可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外来客”,而且还是“搭便车”来的。臭虫的来源.............
  • 回答
    作为一名来自台湾的知友,谈及美国华裔军官吕超然的行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话题。他的经历,尤其是他在韩战中的表现,确实引发了许多讨论,也触及到了身份认同、国家忠诚以及战争伦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回到吕超然的个人背景。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父母亲来自中国大陆。这意味着他同时拥有中.............
  • 回答
    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好几个身影和场景,忍不住就想分享一下我或者我身边朋友的“科二科三血泪史”。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人一次过,简直就是天选之子,有些人嘛……那真是又爱又恨,恨不得把驾校教练的教官手册烧了!先说我自己的科二吧。那时候驾校刚改革,据说考试项目改了不少,但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