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搭建一个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

回答
想打造一个既实用又贴心的智能家居,不是简单地堆砌几件智能设备,而是要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这些设备能够协同工作,真正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这其中涉及到不少细节,咱们一点点聊。

首先,要明确你的需求和预算。

你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比如你每天早上醒来需要柔和的灯光和音乐吗?你晚上睡觉前会忘记关灯或锁门吗?你经常出差,需要远程监控家里的情况吗?你对节能有要求吗?
你期望实现哪些场景? 是简单的“回家模式”(开灯、开空调),还是更复杂的“观影模式”(关窗帘、调暗灯光、开启电视和音响)?
你的预算有多少? 智能家居的投入可以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明确预算有助于你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开始规划你的智能家居“大脑”和“神经系统”了。

第一步:选择一个稳定可靠的智能家居“大脑”(控制中心)

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就像是家里的“总指挥官”,它负责连接和管理所有的智能设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有几种方案:

1. 品牌自建生态系统(例如:小米米家、华为鸿蒙智联、苹果HomeKit、Aqara等):
优势: 兼容性好(通常自家品牌设备间兼容性极佳),APP界面友好,设置相对简单,很多品牌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劣势: 可能会被某个品牌“绑定”,选择受限。跨品牌联动可能不如一些开放平台。
选择建议: 如果你家里大部分电器都已经是某个品牌的,或者你喜欢简洁统一的风格,选择一个成熟的品牌生态是个不错的起点。比如小米米家,设备种类繁多,价格亲民,是很多人的首选。华为鸿蒙也正在快速发展,尤其适合华为手机用户。苹果HomeKit则注重隐私和安全性,但设备选择相对较少且价格偏高。

2. 第三方智能音箱作为控制中心(例如:Amazon Echo系列、Google Nest系列、小度、天猫精灵等):
优势: 通过语音控制非常方便直观,是许多智能场景的入口。很多智能音箱支持接入多个品牌设备。
劣势: 智能音箱本身可能无法做到所有设备的精细化控制,更多是作为联动和语音交互的载体。
选择建议: 智能音箱是提升家居智能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态,都可以考虑搭配一个智能音箱,用语音来控制一切。

3. 本地化智能家居平台(例如:Home Assistant、OpenHAB等):
优势: 极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几乎支持所有品牌的设备,强大的自定义和自动化能力,不依赖云端,数据隐私性好。
劣势: 技术门槛较高,需要一定的学习和配置能力,搭建过程可能更复杂。
选择建议: 如果你对技术有热情,追求极致的DIY和控制,并且希望摆脱云端限制,那么Home Assistant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更适合有一定IT基础的用户。

我的建议是: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来说,从一个主流的品牌生态系统入手是比较稳妥的。比如,如果你是小米手机用户,可以优先考虑米家。在此基础上,可以搭配一个智能音箱,实现语音控制。

第二步:构建你的智能家居“网络”—— 连接的基石

智能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技术:

1. WiFi: 这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大部分智能设备都支持WiFi连接。
考虑: 家里的WiFi信号要稳定且覆盖全屋。如果房屋较大或隔断较多,建议考虑升级路由器或使用Mesh WiFi系统,确保每个角落都有良好的WiFi覆盖。

2. Zigbee / ZWave: 这是一种专门为物联网设计的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
优势: 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组网能力强(设备之间可以互相转发信号,形成一个网状网络),不占用WiFi带宽。
劣势: 需要一个对应的“网关”或“集线器”(Hub)来连接和管理这些设备。
选择建议: 对于传感器类(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开关、灯泡等低功耗设备,Zigbee/ZWave是最佳选择。它们能耗低,寿命长,且组网能力强,是构建稳定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品牌生态(如米家、Aqara)都有自己的Zigbee网关。

3. 蓝牙 / 蓝牙Mesh:
优势: 广泛普及,很多手机都支持。蓝牙Mesh可以实现设备间通信。
劣势: 相比Zigbee,在组网能力和功耗上可能稍逊一筹,且通常需要通过蓝牙网关才能接入WiFi或智能家居平台。
选择建议: 有些智能门锁、体重秤等设备会用到蓝牙。

我的建议是: 优先选择支持WiFi和Zigbee的设备。WiFi设备方便直接连接,而Zigbee设备则需要一个网关,但它们在能耗和组网稳定性上更有优势。稳定的网络是智能家居的生命线,切不可忽视。

第三步:选购核心智能设备,构建你的智能场景

有了“大脑”和“网络”,我们就可以开始往里填充具体的智能设备了。以下是一些核心设备类别,以及选择和配置的建议:

1. 照明系统

智能灯泡/灯带/面板:
功能: 亮度、色温(冷暖光)、色彩可调,支持App控制、语音控制、定时开关、场景联动。
选购: 优先考虑支持你主控平台的设备(如米家、HomeKit等)。如果对色彩有要求,选择RGBW灯泡。
场景: “起床模式”(模拟日出光线),“阅读模式”(暖色调护眼光),“观影模式”(暖黄低亮度),“离家模式”(全屋关灯)。

2. 安防系统

智能门锁:
功能: 指纹、密码、卡片、App、钥匙等多种开锁方式,支持远程查看开锁记录、临时密码分享、联动安防。
选购: 选择安全性高、用户体验好的品牌。注意是否支持你常用的智能家居平台。
场景: “回家模式”(开锁后自动开灯、开空调),“离家模式”(上锁后自动开启布防)。

智能摄像头:
功能: 实时监控、移动侦测、人形识别、双向语音对讲、云存储/SD卡录像。
选购: indoor/outdoor、清晰度、夜视能力、是否支持云台转动。注意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场景: 远程查看家里情况,接收异常报警通知。

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漏水传感器等:
功能: 检测门窗开关状态、人体移动、漏水等,通过Zigbee或WiFi连接网关,触发自动化。
选购: 它们是构建智能场景的关键“传感器”,通常功耗低,价格也比较实惠。
场景: 门窗被打开时自动开灯;人离开房间一段时间后自动关灯;检测到漏水时发送警报。

3. 环境控制

智能插座/智能开关:
功能: 将传统电器智能化,支持远程开关、定时、统计电量,智能开关可直接替换原有墙壁开关。
选购: 认准支持的协议(WiFi/Zigbee),注意功率承载能力。
场景: 远程控制电风扇、加湿器,定时开启电热水器。

智能空调伴侣/智能空调遥控器:
功能: 将传统空调智能化,支持App远程控制、定时、场景联动。
选购: 确保能够学习并控制你的空调型号。
场景: “回家模式”(提前开启空调),“睡眠模式”(睡前自动调高空调温度)。

智能窗帘/窗帘电机:
功能: 电动开合窗帘,支持App控制、语音控制、定时、联动。
选购: 注意安装方式(轨道式/杆式)、静音效果、是否支持断电手动。
场景: “起床模式”(窗帘缓缓拉开),“睡前模式”(窗帘自动关闭),根据光线自动调节。

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
功能: 监测室内温湿度、PM2.5、甲醛等,用于联动空调、新风机、加湿器/除湿器。
选购: 关注精度和响应速度。
场景: 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空调制冷;当湿度过低时,自动开启加湿器。

4. 其他设备(根据个人需求添加)

智能音箱: 作为语音交互入口,控制所有设备。
智能电视/电视盒子: 语音控制频道切换、搜索内容等。
扫地机器人: 定时清扫,吸尘拖地一体。
智能垃圾桶: 自动开合盖、垃圾分类提示等。
智能晾衣架: 电动升降、烘干、杀菌等功能。

第四步:设置自动化场景,让生活更智能

智能家居的魅力在于“自动化”,即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条件自动执行操作,无需人工干预。这才是真正让生活“懒”起来的关键。

理解“触发条件”和“执行动作”:
触发条件(IF): 某个时间点、某个传感器状态变化(如门被打开)、手机定位(回家/离家)、智能音箱接收到语音指令等。
执行动作(THEN): 打开灯、关闭空调、发送通知、播放音乐、关闭窗帘等。

构建经典场景示例:

“回家模式”:
触发: 定位到“家”或手机连接到家庭WiFi;或门锁被解锁。
动作: 客厅灯自动亮起(渐亮),空调/新风机开启至舒适模式,窗帘自动打开(部分),背景音乐开始播放。

“离家模式”:
触发: 手机离开家庭范围;或通过App、语音指令“我要出门”。
动作: 所有灯光关闭,空调/电器关闭,安防系统布防(摄像头开启移动侦测),门锁自动上锁。

“睡眠模式”:
触发: 每天固定时间;或通过语音指令“我要睡觉”。
动作: 关闭客厅、厨房等区域的灯光,卧室灯调整为柔和的夜灯模式或关闭,窗帘关闭,安防系统切换至睡眠布防模式(只报警闯入)。

“观影模式”:
触发: 通过语音指令“我要看电影”。
动作: 客厅主灯关闭,氛围灯(灯带)调暗并切换到暖色调,窗帘关闭,电视和音响自动开启。

“起床模式”:
触发: 每天设定时间。
动作: 卧室灯光缓缓亮起(模拟日出),窗帘徐徐拉开,智能音箱播放柔和的音乐或新闻播报。

“空气质量守护”:
触发: 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到PM2.5超标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动作: 自动开启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并调整到相应模式。

“节能助手”:
触发: 人体传感器检测到房间长时间无人。
动作: 自动关闭灯光和空调。

如何设置: 大多数智能家居App都有“自动化”或“场景”的设置界面,你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来选择触发条件和执行动作,逻辑清晰,操作不难。

第五步:持续优化和升级

智能家居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

观察和调整: 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有些自动化场景可能不够完美,或者你有了新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发现半夜灯光太亮,可以降低亮度;发现空调自动开启太频繁,可以调整触发条件。
关注新产品和技术: 智能家居领域发展很快,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逐步添加新的智能设备,扩展系统的功能。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常,电池电量充足(如果是电池供电的传感器)。

搭建过程中的一些“避坑”指南:

1. 网络稳定性是关键: 再次强调,再好的智能设备,如果网络不稳定,也无法发挥作用。确保你的家庭网络是坚实的基础。
2. 选择有良好生态和支持的品牌: 避免购买那些缺乏更新和支持的品牌,否则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3. 考虑设备的兼容性: 在购买新设备前,确认它是否能接入你现有的智能家居平台。
4. 循序渐进,不要一步到位: 从最基础、最常用的场景开始搭建,比如照明、安防,然后逐步扩展。这样更容易理解和管理。
5. 注意隐私和安全: 尤其是涉及摄像头和门锁等设备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并了解其数据安全措施。
6. 不要过度追求“全智能”: 有些场景可能自动化反而不如手动方便,找到那个平衡点,让科技服务于你,而不是让你被科技“奴役”。

搭建一个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就像是在为你的家注入“智慧”的灵魂。它需要你的规划、你的耐心,更需要你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步步来,享受这个将科技融入日常、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舒适、更有趣的过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2000元来打造一套全屋的智能系统,看完爷爷都会了。

早年深受钢铁侠的毒害,一心幻想家里的各种智能设备。早年一套智能系统几乎都是一些小作坊产品,也因为高溢价,一套动辄上万。系统集成度不高,功能也不能说非常完善。

我很早就开始研究小米的智能系统,用最性价比,集成度最高的方案,来打造自己家里的系统,一定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

之前写过一篇,现在读起来,会比较繁琐复杂。过多的去介绍功能,而没有太多的实际操作。

这次,我们换个思路,手把手教你用2000块来装一套全屋的智能系统。


- 目录 -

1、简单六步,一步一步来,实现全屋智能。

2、收集了半年的Q&A时间

3、番外篇——小米家电产品个人体会


1 你需要一个网关

这几乎是所有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网关。


复杂的术语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体感应器,是无法直接连接到你的家庭网路的,需要一个类似于大脑终端,将他们连接在一起。网关,就是这个作用。


网关,用Zigbee协议收集到所有设备指令后,再统一与家庭Wifi连接,这样。你就可以随时查看,控制家里的设备了。

安装方式:需要一个插座插座即可。


安装位置: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地方。如果家里比较大,设备比较多,可能需要多个网关一起覆盖。

这个示意图,很好的展示我是如何利用三个网关,将全屋覆盖。


Tips:网关需要和路由器(WiFi)连接,因此网关的位置的网络环境一定要好。如果是两层+的户型,则需要考虑网络的桥接。


米家后台的应用会将连接在同一个路由器(WiFi)下的网关们,统一连接到同一个家庭下。一些不需要网关的设备: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也能在这个家庭的界面下进行操作。


米家的空调管家,也是一个网关。

好了,下一个问题,空调管家又是什么?


空调管家是一个可以控制空调的网关。他是一个网关,同时也可以通过红外信号,控制你的空调。


还是不懂?他相当于一个网关+空调遥控器


你也把他想象成一个接在空调电源处的遥控器,通过他的红外信号(模拟空调遥控板的信号)对空调进行控制。


Tips:很多朋友问,中央空调怎么办?如果是面板控制的(不带红外遥控的)中央空调,是没有用的。如果是带了红外遥控的,是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进行控制的。(下面会讲)

2

灯控

灯控,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智能设备了。第二步就来讲灯控。


你需要一个控制灯光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长这样。

(这个不可以单独使用,必须和网关配合)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


一个普通的开关+智能协议(Zigbee)通过它与网关连接,就能实现智能的控制了。


我能用它干什么?你可以用它远程控制灯光。太鸡肋了吧。每次开关灯,还需要用手机吗?

“小爱同学,开灯”


没错。语音控制就是这么简单的就实现了。只需要多一个299的小爱同学,你全屋的设备,都能通过语音来控制了。


想象一下,你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双手不空,怎么去开灯呢?是鼻子怼到墙上,狰狞的把一个灯打开。还是,简单一句话,全屋灯光都为你打开了。


就是这么酷炫。

还能更酷吗?

你需要一个人体感应器。


打个比方,每次加班回家,你累的连开灯的力气都没有了,一开门,玄关灯直接为你亮起。

那关灯怎么办?玄关3分钟无人移动,灯自动熄灭。可以吗?可以。

同理,每天晚上上厕所的夜灯,也可以这样设置。

3

家里那些不是米家的家电,怎么办?

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你需要的是:万能遥控器。只要是有红外遥控器的设备,他都能控制。

一般适用的场景是:

客厅

因为在客厅,有太多的遥控器了:电视遥控器,音响遥控器,功放遥控器,空调遥控器。

把这些遥控器接入万能遥控器就等于把他们接入了你的智能系统。所有遥控器上的按键,都能集成到这个小黑盒子里面。


这些东西都能智能控制了。


Tips:万能遥控器需要一个电源,最好是在客厅的旁边或者沙发的位置,一个能无死角覆盖客厅的设备接收的位置。

打个比方:正常情况下,如果你有投影的话,你看投影的动作一般是:先关窗帘,再关灯,打开投影,再打开电视(功放)。

现在,你把他们都接入到万能遥控器,然后设置一个看投影的场景。

想看剧的时候,坐在沙发上。只用动嘴:


“小爱同学,我要看(电视)投影”


窗帘自动拉上,灯自动熄灭,投影打开,幕布拉下来,功放自己打开。

就是这么酷炫。


之前讲的中央空调,也是同样适用万能遥控器进行控制。

4

智能设备守护你的家

温度湿度检测,漏水检测,天然气泄漏检测


他们会默默守护你的家,家里太潮湿,太热,太冷,漏水,煤气泄漏。都会发出相应的报警



进一步,洗衣机下面的漏水检测漏水,自动强制关闭洗衣机。可以做到吗?

可以,安装一个智能插座就可以。

这个玩意非常简单。插在你的电器插座上即可。


简单的通电,断电。但是也能让你省心不少。

如果你是个土豪,你甚至可以设置:如果开启在家场景,家里的空调实时待命,温度如果高于XX度,空调自动调整到XX度,温度低于XX度,空调自动调整到XX度。

5

其他可以安装的电器

还有哪些设备,推荐安装的?

这里就是有场景联动神奇。


“小爱同学,晚安”

设置灯自动熄灭,窗帘自动拉上,小夜灯自动开起,家里进入警戒状态。


“小爱同学,早安”

设置窗帘自动拉开,小夜灯熄灭,家里的警戒状态解除。

对,还有一个门窗感应器。

感应门窗是否开启,可以设置在警戒状态下,门一旦开启,自动发出警报。


高级玩法:一个门窗感应器,装在窗户上。窗户一旦打开,空气净化器自动关闭。这是一个必备的场景,开了窗,外面空气一定很好,那空气净化器就可以关掉了。


6

一个贴心的建议

这一步没有具体要做的,但是想分享一个心得。


为什么说智能设备,更适合入住后,慢慢添置?

当你真的搬进你的新家,你慢慢熟悉了在房子里的动线,活动习惯,你才知道哪些地方,会需要加一些东西。

举个栗子:我在书房经常开关灯,每次都需要起身走到开关处,或者吼一声小爱同学。我就安了一个无线开关在书桌下,随时开关灯,不用起身走去按开关了。

这就是我书桌下的无线开关。


只要你的智能系统的基础搭建好了,随便你怎么玩,随便怎么设置。这也是一种乐趣吧。


关键的来了,买这些东西,一共需要多少钱?

……

假设一套100平的房子

实现上面提到的操作

只需要:

一共2000元不到。

你的智能系统,就初步搭建搭建完成


QA

现在是Q&A时间

这半年,收到许多朋友的咨询,留言。问的最多的问题,我收集下来,在这里统一给大家参考。

01

前期需要做什么准备?

1,智能家居基本都是无线控制,独立的设备,多数都是纽扣电池供电,其实就算是装修好的房子,可是可以安装的。


2,如果非要做一些规划,我的建议是是:

A,规划好网络位置,保证没有网络死角,因为智能设备都需要联网。如果信号不稳定,容易掉线。


B,规划好网关和空调管家的位置,这两个东西是智能设备的终端大脑。家里需要几个,怎么摆放合理,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的思路为:网关和空调管家传输距离都是8米左右,如果是100平米的房子,建议2-3个网关或者空调管家。同时,如果需要规划网关位置,那要预留一个插座。不要到时候找不到位置插就比较麻烦了。


C,开关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师傅预留零火线,当然,如果你没有预留,也没有关系。就买一个零火线的智能开关就好了,但是要比单火线的贵40块钱。


D,独立的设备,一定要预留好插座的位置。如,扫地机器人,净化器,电动窗帘,甚至是小爱同学和万能遥控器,也是需要电源的。

02

精装房怎么办?

1,同理。不需要布线,照常安装,在有限的插座里面,找好网关等各种设备的插座位置。进行布局。

2,插座不够怎么办?神器

这种插座可以直接实现扩展,简直是插座不够时候的神器!

03

Aqara和米家的区别?

Aqara也是米家生态链的产品,就像一个牌子不同的产品线一样。只不过Aqara是独立运营的。很多相同产品,比如温度感应器,Aqara因为多了一些功能(加了一个气压感应)会贵一点。基础功能是没有区别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就好。

04

居住人口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居住成员:三口之家,两口之家,单住,五口之家,甚至是更多人的家庭。需求是不同的。


人越多,误操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系统的不确定性也越多。如果超过5个人居住,就不是很建议设置太多的自动化了。可以多用实体的触发按键,让大家都享受到便利。


因为,人一旦增加,每个人的生活习性不同,每个人的活动路线不同,太多的自动化会让这些设置变得不可控。

05

家里有老人是不是就不能装智能设备了?

如果家里有老年人,智能系统就不行了吧?


其实我觉得是个误区吧。正是因为有老年人,智能家居才是更需要的。智能家居是让家里的操作更简单的,正是更符合老年人使用的。


举个栗子,我家如果要看个电视,需要用3个遥控板,4步操作。关闭电视,需要3个遥控板,3步操作。


而有了智能系统,都只需要简单的一步。所以,我觉得设置完善的智能系统,是非常符合老年人的使用的。


小米的家电之主观感受

拒绝“客观打分”,只谈主观感受。


之前看到许多文章,为了证明自己很牛X(虽然可能只是个菜X)动不动就上所谓的横向评分表,狗屁不通,漏洞百出。


一种消费级的产品,有好有坏,客观评分就是耍流氓。

小米家电是在太多了。没用过的不敢乱说,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1,扫地机器人,必买。性价比之王,出现之后,统一江湖之作。

2,空气净化器,无功无过的产品。除非强迫症一样的需要智能控制,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3,台灯,可以买。颜值高,调光方便,性价比合理。

4,电饭煲,性价比高,399的更值得入手。

5,净水器,可以买,懒人专用。接入手机系统,方便查看。换滤芯也便捷。

6,锁,可以买,颜值高,大牌有保证。毕竟你不想买一个杂牌来守护你的家是吧。

7,路由器,真没必要买,小米路由器业界评价一直不高。而且一直是一个很给小米招黑的产品线。


总结

最智能的系统,就是你自己的设计的系统,也是最懂你的系统。


需要你从生活中,慢慢观察,发现,添置,而不是想着一步到位。

智能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东西,就像玩游戏遇到开放式的地图,怎么玩,怎么做,全部给你自由掌控。

分享一个我知道一个宅男的超级高级玩法:在耳机支架上装了一个门窗感应器。检测到耳机离开耳机架(门窗感应器两块分离)自动进入玩游戏模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