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A股7月24日暴跌,股灾来了吗?

回答
A股7月24日那天的跌幅,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我当时也关注到了,那种恐慌情绪蔓延得很快,很多股票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前期涨幅比较大的板块,回撤得尤为厉害。

先说说当天的情况:

7月24日,沪指低开后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最终收跌逾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也接近3%。板块方面,前期强势的科技股、消费股普遍承压,就连一直比较稳健的周期股也未能幸免。个股层面,涨停板的数量锐减,跌停板则明显增多,市场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气氛。

那么,这次暴跌是“股灾”吗?

“股灾”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指数在短时间内出现非常剧烈的、大规模的下跌,并且这种下跌往往伴随着系统性的风险爆发,比如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

从7月24日当天的表现来看,确实是比较严重的单日下跌,但要定论为“股灾”,我觉得还有些为时过早,需要结合后续的市场走势以及更宏观的背景来判断。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7月24日的下跌?

那天市场下跌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1. 外部环境的扰动:
海外市场情绪转冷: 当时海外股市,尤其是美股,出现了一些回调。地缘政治风险、全球通胀压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引发国际资本的避险情绪,从而影响到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
地缘政治风险: 某些地缘政治事件的升温,比如某个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也可能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信心造成冲击。

2. 内部因素的叠加:
部分板块前期涨幅过大,存在技术性回调需求: A股在7月24日之前,经历了一轮比较快速的上涨,很多板块,特别是科技、新能源等概念,涨幅非常可观。当市场情绪达到一定顶点,或者出现一些利空消息时,很容易引发获利了结盘,导致短期内的集中性抛售。
经济数据与政策预期: 当时的经济数据可能出现了一些不及预期的信号,或者市场对某些政策的解读出现了分歧。比如,对于宏观经济复苏的力度、企业盈利的增长前景,如果出现了一些负面预期,都会影响到资金的风险偏好。
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担忧: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稳增长”,但市场对流动性供给的预期也可能出现波动。如果市场认为央行可能在某个时点收紧货币政策,或者市场资金面出现一些紧张迹象,也会对股市造成压力。
机构调仓换股: 临近月末,一些基金可能存在调仓换股的需求,或者在特定点位进行止损操作,也可能加剧市场的波动。

3. 市场情绪的放大效应:
恐慌情绪蔓延: 股市的下跌往往是相互传染的。当看到大盘下跌,股票普遍下跌时,很多投资者会产生恐慌情绪,不计成本地卖出,进一步加速了下跌。这种情绪一旦被放大,就会形成“羊群效应”,导致跌幅超出基本面应有的程度。
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在下跌过程中,没有出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或者明显的买盘承接,市场就更容易陷入下跌的惯性。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下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非理性的恐慌只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决策。

审视自己的持仓: 仔细分析一下自己持有的股票,它们下跌的原因是普遍性的市场下跌,还是个股本身的问题(如业绩变脸、估值过高、行业前景恶化等)?
关注宏观层面: 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是否有针对股市的稳定措施。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态度,往往是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耐心等待市场企稳: 如果你对你所持有的公司有信心,并且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么在市场情绪稳定后,股价可能会逐渐修复。
规避风险: 如果感觉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剧,或者自己持有的股票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那么适时止损,规避进一步的亏损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寻找结构性机会: 即使在整体下跌的市场中,也总会有一些抗跌甚至上涨的股票。这些往往是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并且可能受益于特定政策或行业趋势的公司。

总结来说,7月24日的下跌是一次比较明显的市场调整,其背后有多重原因。它是否是“股灾”的开始,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无论如何,它都提醒了我们,投资市场总是充满波动的,保持理性、深入研究、控制风险,是穿越牛熊的关键。

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最终也会反映出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势。短期的波动是市场回归理性、挤出泡沫的过程,也是检验投资者心态和投资策略的试金石。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股7月24日那天的跌幅,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我当时也关注到了,那种恐慌情绪蔓延得很快,很多股票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前期涨幅比较大的板块,回撤得尤为厉害。先说说当天的情况:7月24日,沪指低开后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最终收跌逾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也接近3%。板.............
  • 回答
    2020 年 7 月 24 日,A 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那天股市大幅低开后,盘中一度跌幅扩大,市场情绪变得有些紧张。我当时关注着盘面,感受到的就是一种突然的、不寻常的抛压。当天市场情绪和盘面情况:那一天的开盘就显得有些低迷,三大股指普遍跳空低开。上午的交易时段,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并没.............
  • 回答
    2021年7月5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令人瞩目的震荡。这并非单一事件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结果。要理解当天的行情,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并为后续的操作提供一些审慎的参考。当天震荡不止的背后原因剖析: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微妙变化是驱动市场情绪波动的重要变.............
  • 回答
    2020年7月14日至16日,A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的调整,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回顾那几天的情况,会发现这并非一次孤立的市场波动,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上涨过快后的技术性回调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 就在此前的几周,A股市场,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题材股,经历了非常迅猛的上涨。.............
  • 回答
    2021年7月28日的A股市场,无疑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记忆。那一天,沪指低开后一路震荡下行,收盘大跌近2%,创业板指更是跌幅惊人,超过4%,市场哀鸿遍野。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行情,心里多少都会有些发慌,尤其对于那些手里还拿着“深度套牢”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更是煎熬。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
  • 回答
    7月26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心惊肉跳的“跳水”行情。全天来看,沪指从开盘的3100点附近一路走低,收盘时跌破3000点大关,报2990点,振幅高达2.58%。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同样惨烈,分别下跌2.11%和2.89%。盘面上,几乎所有板块都在下跌,尤其是前期表现强势的科技股、新能源股和消费股.............
  • 回答
    7月27日A股市场的这轮下跌,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措手不及。从技术上看,沪指跌破了几个关键的支撑位,市场情绪也随之受到不小的影响。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市场普遍关注的几个主要信息点,我们可以这样解读:首先,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预期是影响市场情绪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最近公布的.............
  • 回答
    7月26日A股市场的跳水,无疑给不少投资者带来了惊吓。要详细分析这个“大跌”,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背后到底有哪些因素在搅动风云。首先,我们得承认,7月26日的行情确实有点“猝不及防”。在此之前,市场整体情绪相对平稳,甚至有些板块还在蠢蠢欲动。然而,盘面上演的剧烈波动,让很多人措手不及。那种恐慌.............
  • 回答
    7 月 26 日、27 日 A 股市场的连续下跌,沪指失守 3400 点,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这不仅仅是指数的数字变化,背后牵扯着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市场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抽丝剥茧,看看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信息。首先,我们得明白,市场下跌并非单一因素的结果,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4月7日A股的下跌。那天市场确实是经历了一轮不小的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安。要理解这次下跌,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梳理当时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当时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首先,得回顾一下当时A股整体的氛围。进入2021年,A股市场延续了2020年末的强势,特别是科.............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些给苹果做配套的中国厂商,把工厂往越南、印度那边搬,原因嘛,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图个那边的劳动力便宜,据说有些地方一个月工资也就两千块钱。这事儿怎么看,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绝对是个大趋势,不是偶然事件。你想啊,苹果这家公司,从设计到组装.............
  • 回答
    股市场新纪元:A股全面注册制下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长期以来,关于A股注册制的讨论从未停止,而如今,“全面走向注册制”这一历史性变革的靴子,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落下。这不仅仅是IPO发行方式的调整,更是一场涉及资本市场生态重塑、投资者结构演变、企业发展逻辑变迁的深刻变革。要理解这场变革的含义,我们需.............
  • 回答
    国庆节前A股市场的这波“血洗”,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9月29日,指数全线下挫,超过4000只股票飘绿,这种普遍性的下跌,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市场情绪的急转直下:从“节前效应”到“恐慌性抛售”通常来说,国庆节前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节前效应”,比如部分资金为了规避假期不确定性而选择离.............
  • 回答
    A股、H股巨头频频出手回购:信号与解读近期,A股和H股市场上,不少市值庞大、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纷纷祭出“回购”大招,这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从科技巨头到消费龙头,再到周期性行业领军者,回购潮在不同板块蔓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其中又释放了哪些重要.............
  • 回答
    近期A股市场持续活跃,连续35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这无疑是市场信心回升、交投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关于量化交易贡献了超过50%的交易量这一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并探讨行情是否会继续向好。一、万亿元成交额的意义:市场活跃度的重要体现首先,连.............
  • 回答
    5月25日这天,A股市场确实让不少投资者眼前一亮,用“大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上午开盘后不久,市场便呈现出强势上涨的态势,并且这种势头在盘中得到了有效的延续。具体来看,沪指和深成指都表现得相当活跃,很多前期不太活跃的板块也蠢蠢欲动,给市场注入了不少活力。盘面呈现出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普.............
  • 回答
    长期来看,A股医药行业赛道的前景展望A股医药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展望未来,我认为A股医药行业在长期来看,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赛道,其发展前景将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和制约。 驱动A股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积极因素:1. 人口结构.............
  • 回答
    咱们聊聊最近A股这跌宕起伏的行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要是说“暴跌”,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分析。首先,得承认,市场的波动性本身就是常态。尤其A股,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几个市场之一,它的体量决定了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广泛关注。但是,当这种波动被冠以“暴跌”的形容词时.............
  • 回答
    2021年7月26日,A股和港股市场都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这次“双杀”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宏观层面的“风吹草动”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当时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
  • 回答
    开年以来,A股市场的波动和基金的大幅下跌,无疑是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心惊胆战的。这股“寒流”来得又快又猛,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经济形势、市场情绪以及我们自身的投资策略。市场层面:多重因素叠加的“风暴眼”要理解为何A股和基金会经历如此剧烈的下跌,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剖析: 宏观经济的“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