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年7月28日A股大跌?

回答
2021年7月28日的A股市场,无疑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记忆。那一天,沪指低开后一路震荡下行,收盘大跌近2%,创业板指更是跌幅惊人,超过4%,市场哀鸿遍野。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行情,心里多少都会有些发慌,尤其对于那些手里还拿着“深度套牢”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更是煎熬。

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前一天说起。 7月27日,市场已经显露出疲态,尤其是前期涨幅巨大的板块,比如抱团股、医药、科技等,都出现了回调的迹象。但7月28日的下跌,显然是比前一天更猛烈,也更广泛。

为什么会跌得这么惨? 我觉得不能简单归咎于一个原因,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双减”政策的余波未了,恐慌情绪蔓延: 7月下旬,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双减”政策。这个政策的出台,对教育行业来说是颠覆性的,不少上市公司都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很多投资者认为,这个政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教育板块,但市场往往会产生“联动效应”。对教育行业的严监管,很容易让投资者担忧其他行业是否也会面临类似的强监管,尤其是一些政策敏感度较高的领域,比如互联网平台经济、房地产等。这种“风声鹤唳”的担忧,无疑是放大跌幅的重要推手。
美联储的“鹰派”信号,外资撤离的担忧: 当时,全球市场都在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有消息传出,美联储可能在讨论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且有高官发表了偏“鹰派”的言论。一旦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对于A股而言,这意味着外资流入的动力可能会减弱,甚至可能出现外资从新兴市场撤离,回流美国的情况。在当时,A股市场中的“聪明钱”,也就是外资,是重要的做多力量,一旦它们开始卖出,对市场会造成不小的压力。
市场情绪的反转,羊群效应发酵: 股票市场,尤其是短期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当市场开始下跌,尤其是出现一定的恐慌性下跌时,很多投资者会因为害怕损失更多的钱而选择“割肉”离场。这种行为会进一步压低股价,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7月28日,前期积累的风险情绪集中爆发,这种情绪的反噬作用非常明显。
经济数据与预期存在偏差? 虽然当时宏观经济数据整体上还可以,但一些细分领域的表现可能并不如预期,或者市场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有所调整。当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出现分歧时,也容易引发担忧和抛售。
技术层面上的超跌反弹压力: 很多股票在前期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涨幅,估值也普遍偏高。当市场出现拐点,技术层面上就容易出现回踩的需求。7月28日的下跌,也可能是前期过度上涨后的一次集中性调整。

具体到7月28日当天,我记得很清楚,开盘指数就不好看,很多热门板块直接低开低走。 像之前炙手可热的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等板块,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很多个股都是跌停开盘。这种“杀跌”的力度,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一些平时“稳如泰山”的白马股也加入了下跌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这种大跌,对投资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财富缩水: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不少投资者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相当可观的市值,辛辛苦苦赚的钱,可能一下子就回到了解放前,甚至出现亏损。
信心打击: 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此剧烈的下跌,很容易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对投资产生怀疑,甚至萌生退意。
心态的考验: 面对浮亏,如何保持冷静,不被恐慌情绪裹挟,而是理性分析,是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有些人可能熬不住,选择了在低位割肉,错失了后续可能出现的反弹机会;有些人则选择坚持,等待市场回暖。

回顾来看,7月28日的下跌,与其说是“黑天鹅”事件,不如说是多重利空因素在特定时间点上的一次集中爆发。 它提醒了我们,股票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向上的康庄大道,总会有坎坷和曲折。在追逐收益的同时,控制风险,保持对市场风险的敬畏,是多么重要的一课。

那天之后,市场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虽然也有反弹,但那种“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明显减弱了。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和总结的日子,它教会我们在风平浪静时要有忧患意识,在风雨来临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性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股市企稳迹象已现,仍需关注一件大事!】

今天指数跌势趋缓,指数上来看,今天市场看起来已经止住了颓势,上证下跌-0.58%,深证下跌-0.05%,而创业板指甚至大涨1.61%,但是,今天的指数是失真的,同花顺全A仍然下跌了-2.33%,两市约1000只个股上涨,3400只下跌,和昨天相差无几,相信很多人的账户还是在继续缩水。

而且在这样的市场里,不存在能够躲避的安全岛,昨天表现良好的军工、半导体,今天就开启暴跌模式,还是昨天文章讲的,不要盲目追高,免得两边打脸。

不过,在黑暗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光亮的信号。教员说过,“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我们做投资,也是这样,要有前瞻性,才能够战胜市场,而今天市场中出现的一些苗头,预示着市场快速下跌的时间很可能已经过去,下面会阶段性企稳,或者有个反弹。

首先,从外盘来看,截止发文时,A50期货上涨3.5%,最高上涨4%。而从北上资金来看,净买入达到80亿,净流入约120亿是近三天来第一次净买入,从数额上来看,也相对较多。

这两个指标其实就能够说明,昨天圈里面流传的丑国限制买入我们的资产,很可能是一个假消息。这也给市场带来不小的信心。

而从具体盘面上来看,成交量开始明显缩小,上证成交量应该在5650亿左右,两市成交1.25万亿,相对昨天的1.5万亿,下跌的动能已经明显缩小了。

第四,从技术面上来看,K线收成红色十字星,有企稳的意味。

所以,其实今天下午14:00左右,是一个相对不错的短期抄底机会,我在星球上面简单提示了一下,但是并没有说的太确定,因为今晚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

今天凌晨两点,美联储将再次举行议息会议。不少首席经济学家及分析师认为这次议息会议可能会把Taper(缩量宽松)提上议事日程,然后8月份的全球央行会议上或者9月份的议息会议明确Taper的计划,四季度开始执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市场可能会再次动荡,届时不仅仅是美国,全球资产都会承压,具体的分析,我在7月16日的文章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翻。

美联储收紧政策箭在弦上,如何影响市场?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预期存在偏早的可能性。一方面,就通胀来说,分解美国通胀的因素,汽车及二手车的快速涨价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随着后续芯片慌的解除,这一因素有望快速回落,通胀的持续性可能没有那么强。

另外最关键的是就业,从之前非农就业的数据和初请失业金的人数来看,就业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距离之前美联储提到的每月10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还是有差距的,就业情况持续低于预期,这可能是推迟美联储Taper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关于就业,市场分析很多声音认为和各州的补贴的很大的关系,但是,最起码美联储并不认可这一假说,联储认为这两者是否有关系,尚不确定。

而近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十年期国债利率,达到了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只有1.2%左右,原因是实际收益率的走低,背后的逻辑是就业不及预期以及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开始变得悲观,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有可能等到就业有更加明确的缓和之后再收紧。

从目前外盘的走势来看,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明天早上我会第一时间给出议息会议的结果及简要解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7月28日的A股市场,无疑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记忆。那一天,沪指低开后一路震荡下行,收盘大跌近2%,创业板指更是跌幅惊人,超过4%,市场哀鸿遍野。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行情,心里多少都会有些发慌,尤其对于那些手里还拿着“深度套牢”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更是煎熬。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
  • 回答
    2021年7月13日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确实给当时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而且这个惊喜并非是令人愉快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件事:1. 数据本身:超出预期的幅度有多大?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这次CPI数据如此引人注目,就得看看它具体高了多少。市场普遍预期7月份的CPI同.............
  • 回答
    2021年7月22日,米哈游在《原神》的“盛夏!海岛?陆地!庆典!”版本更新中,宣布了送出一位重磅联动角色——“异界的救世主•埃洛伊(冰)”。这个消息在当时的《原神》社区里,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为何说“重磅”?首先,埃洛伊这个人设就极具吸引力。她是索尼旗下PlayS.............
  • 回答
    2021年7月13日,创业板指的点位确实出现了历史性的时刻——它首次超越了上证指数。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市场逻辑和经济趋势的转变,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指数各自代表什么。 上证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简单来说,它就.............
  • 回答
    2021年7月,荣耀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飙升至14.6%,强势挺进前三甲,这无疑是中国手机市场格局变化中的一个重磅事件。从当年年初独立以来,荣耀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从“脱胎换骨”到“王者归来”:荣耀独立后的快速崛起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荣耀在20.............
  • 回答
    2021年7月27日,那一天的股市,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你当时是活跃在交易市场的投资者,相信那一幕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天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交易日,更像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黑色星期二”,给许多人的投资组合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具体来看看那天发生了什么。那天主要的几个指数,无论是国内的A股还.............
  • 回答
    2021年7月19日,恒大系上市公司集体遭遇股价大幅下跌,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背后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天的暴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恒大集团当时所处的宏观环境、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市场情绪。宏观经济与政策层面:首先,2021年是中国经济进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转.............
  • 回答
    2021年7月18日,杭州发生了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电单车行驶中爆燃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警示。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让骑行者本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电单车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事发经过: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和目击者描述,事件发生在7月18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一个繁忙的路段。一名市民.............
  • 回答
    说实话,Intel 在2021年7月26号那天的工艺路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一片混沌中突然亮起的一束光,虽然光束本身还在摇曳,但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在此之前,Intel 的制程工艺进度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尤其是10nm(后来改叫Intel 7)的坎坷经历,让AMD这个老对手在7nm节点上风生水.............
  • 回答
    Intel 工艺改名:一场营销与现实的“统一战线”?Intel 在 2021 年 7 月 26 日宣布将自家的工艺技术命名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旨在将其与行业主流的代工厂(Foundry)命名方式靠拢。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流程优化”,但细究之下,这场改名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营销策.............
  • 回答
    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对国内经济的深远影响分析2021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0.5个百分点。此举一出,便在国内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降准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能为经济注入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
  • 回答
    德国北威州在2021年7月9日宣布基本取消新冠管控措施,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待这件事,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科学依据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的分析。首先,理解“基本取消”的含义至关重要。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措施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而是指绝大多数限制.............
  • 回答
    对于2021年8月7日微博上流传的“浙江当局拒绝救助带病船只”的消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尚未被官方证实或详细披露的单方面信息来源。在分析此类信息时,保持审慎和多角度的观察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但也容易出现未经核实或.............
  • 回答
    2021年4月7日,索尼在海外悄无声息地发布了两款相机:Alpha 7R III A(A7R3A)和 Alpha 7R IV A(A7R4A)。这两款机型与其说是全新的产品,倒不如说是对现有经典型号的“小改款”。对于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已经拥有A7R3或A7R4的用户来说,这两款新品的出现,引起了不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4月7日A股的下跌。那天市场确实是经历了一轮不小的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安。要理解这次下跌,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梳理当时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当时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首先,得回顾一下当时A股整体的氛围。进入2021年,A股市场延续了2020年末的强势,特别是科.............
  • 回答
    2021年7月5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令人瞩目的震荡。这并非单一事件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结果。要理解当天的行情,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并为后续的操作提供一些审慎的参考。当天震荡不止的背后原因剖析: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微妙变化是驱动市场情绪波动的重要变.............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拨开疫情迷雾,看中国外贸韧性与挑战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这一数字在持续扰动全球经济的疫情阴影下显得尤为亮眼,仿佛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传递出中国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然而,表面的光鲜之下,.............
  • 回答
    2021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冷热不均”的现象,具体体现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上涨10.7%。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一、 CPI涨幅回落与猪肉价格.............
  • 回答
    华为在 2021 年 19 月研发费用比率达到 22.7%,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值得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总的来说,这个比例反映了华为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将战略重心牢牢锁定在技术创新上,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前瞻性和对未来的决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分析这个数据:一、 宏观背景下的“高”.............
  • 回答
    宝洁京东自营店在 2021 年 3 月 24 日晚 7 点邀请杨笠进行直播带货,这绝对是当年的一件挺有话题度的事情。当时正值杨笠因为“男性凝视”等话题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她的言论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让大众对她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选择杨笠这样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进行直播带货,宝洁这个决策可以说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