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年4月7日A股的下跌?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4月7日A股的下跌。那天市场确实是经历了一轮不小的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安。要理解这次下跌,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梳理当时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

当时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

首先,得回顾一下当时A股整体的氛围。进入2021年,A股市场延续了2020年末的强势,特别是科技股和消费股在一季度表现抢眼,整体市场情绪是比较乐观的。但是,这种乐观情绪也不是没有隐忧的。

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担忧: 从2020年底开始,市场就在讨论货币政策是否会发生“转向”。虽然央行一直强调“不急转弯”,但市场普遍预期流动性环境相比2020年的极度宽松会有所收敛。这种对流动性变化的敏感性,本身就容易在某些节点引发市场波动。4月7日可能就是一个流动性预期的兑现或者担忧加剧的时刻。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21年初,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就开始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背后有全球经济复苏、供应链瓶颈以及美元贬值等多种因素。商品价格的上涨会传导到下游的生产成本,可能引发通胀担忧,进而影响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比如加息的可能性。A股作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受到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美国国债收益率波动: 伴随着对通胀和货币政策的担忧,美债收益率在2021年初也经历了一轮快速上行。高企的美债收益率会吸引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对新兴市场股市构成一定的压力。A股虽然有其独立性,但全球资金的流动也并非毫无关联。
“碳中和”和“碳达峰”政策的解读: 当时“碳中和”和“碳达峰”政策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相关环保、新能源板块一度非常火热。但政策的落地和执行细节,以及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市场解读和消化过程。某些行业可能因为环保政策的收紧而面临更大的压力。

4月7日具体下跌的可能催化剂:

虽然宏观环境提供了背景,但具体到4月7日这一天的下跌,可能还有一些更直接的“导火索”。

1. 政策预期的变化或“挤出效应”: 有一种说法是,当天市场可能消化了某些关于信贷政策或者行业监管的更明确的信号。比如,如果前期某些过热的板块(可能包括一些周期股或者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股)被认为存在泡沫,或者受到了一些信贷收紧的影响,那么资金就可能开始从这些板块流出,并进一步扩散。
2. “碳中和”政策对部分高耗能行业的短期冲击: 尽管“碳中和”是长期利好,但短期内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行业可能会产生经营压力,甚至是一些行业的产能调整和限制。如果市场对这些行业在短期内面临的困难有新的认知,也可能导致相关股票下跌。
3. 某些权重股的拖累: 市场下跌往往是由权重股的调整引起的。如果当天有几只重要的蓝筹股或者周期股出现了较大的跌幅,它们对指数的拖累作用会非常明显,进而影响到整体市场情绪。有时候,即使其他股票表现尚可,权重股的下跌也足以让市场整体收跌。
4. 技术性因素和获利了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很多股票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涨幅。在遇到一些外部或内部的负面信息时,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获利了结,这会增加市场的抛压,尤其是在临近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或者会议之前。
5. 外部市场的联动效应(相对较弱但不可排除): 虽然说A股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但全球主要股市的表现有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联动。如果当天欧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也可能对A股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当时的市场反应和特点:

普跌迹象明显: 从盘面上看,那天市场的下跌可能不是集中在某个特定板块,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普跌特征,这意味着市场信心受到了普遍打击。
成交量变化: 观察当天的成交量变化也很重要。如果下跌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那可能表明是恐慌性抛售;如果成交量变化不大,则可能是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空方占据了主动。
板块轮动加速或停滞: 在这种下跌行情中,原有的板块轮动节奏可能会被打乱,资金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对新进入的板块也会更加挑剔。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2021年4月7日的A股下跌,与其说是某个单一事件引发的,不如说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它反映了市场在经济复苏初期,面对不确定性(如通胀、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时的敏感和反应。

短期调整是正常的: 市场从来都不是单边上涨的,阶段性的调整是消化前期涨幅、挤出泡沫、释放风险的必要过程。
关注结构性机会: 即使市场整体下跌,也总会有结构性的亮点。投资者当时需要做的是,识别哪些板块和个股是真正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政策方向的,而不是盲目追逐短期热点。
保持理性,避免恐慌: 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原因,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是投资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那天市场的下跌,更像是一个“警钟”,提醒投资者需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和政策的动向,并在投资决策中考虑这些长期因素。它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市场继续前行的一个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来重点聊一下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抱团股。

关于抱团股,今年开年之后便开启了下跌,以上证50为例,2月18日盘之后快速上冲到4110点,随后掉头向下,一路下跌到3月25日的3463点,区间跌幅15.7%,部分个股跌幅更大,比如贵州茅台,区间最高下跌-27.7%,宁德时代,区间最高下跌-33.6%,比亚迪最高下行-42.1%。

关于这次下跌,我在春节期间的2月15日发布了一篇板块估值的分析文章,文章中明确提出两个观点,其一,关于大小盘问题,沪深300和上证50明显估值过高,已经超过2015年牛市高点,需要回避,而中证1000和中证500估值合理,性价比更高。

其二,关于板块,远离估值上天的白酒和新能源,重视业绩改善的周期和高社交。

内容太多,我就不一一截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原文,链接如下。

各板块目前的估值情况

其后的几篇文章,再次明显提出,要远离高估值,拥抱周期和高社交,目前这一逻辑仍然在持续验证,大家可以去找2月15日以来的文章去验证。

那么,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后续抱团股会如何演绎?本文进行一下探讨。

我们以上证50为研究对象,把抱团股年后的走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月18日到3月25日,此阶段的走势为单边下跌及筑底。第二阶段为3月26日到4月2日,走势为单边上涨,如下图所示。

为了探讨后续的走势,我们需要再次回顾本次回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只有把原因搞清楚,才能对后续的走势做一个清晰的判断。

本次回调的本质原因是高估值,导火索是外部利率走高,带崩了抱团股。对于第二阶段的走势,可以认为是快速下行之后的反弹,也可以按照波浪理论下跌浪的ABC浪进行理解,都可以,不影响本质。

那么,对于后续,我倾向于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中集中的、统一的暴跌,第二阶段可以认为是一个小幅反弹,而不是逻辑上的改变。前两天很多人给我留言,认为抱团股的回调已经结束,那就相当于是逻辑上的变化,我认为整体逻辑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这是我们对于第三阶段走势判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认为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是反转,那么后续的走势将是持续上行。

我认为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抱团股的估值仍然很高,美债收益率仍然处于高位,并且在二季度还会上行,目前1.7%~1.8%的收益率显然没有见顶,通胀预期要达到2%或者以上,实际利率要达到0%或者以上,所以名义利率达到2%甚至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这些都没有发生变化,逻辑何来变化?

认为即将发生反转的参与者,在客观上促成了反弹,并且加剧了第二阶段反弹的幅度。

以上是对后续走势本质上的判断,那我们再对第三阶段的走势进行定性判断。在整体上,可能不会再出现类似于第一阶段这样的快速的、大幅度的下行,整体以小幅波动下行为主。

对于个股,大概率将出现分化,即业绩仍处于快速上行阶段的,板块走势仍然比较强势的,这种抱团股会走的相对略强,会区间震荡,甚至随板块小幅上行,比如招商、平安等银行股,锦江酒店、中国中免等高社交属性板块,海螺水泥、中国神华、中信特钢等周期股。

但是业绩明显无法匹配估值的,板块景气度已经达到拐点开始下行的,将继续拾级而下,虽然速度不会像第一阶段那么快,但是慢刀子割肉仍然很疼,对于这种类型的,抄底仍然是件可怕的事情。

好了,以上就是我关于抱团股第三阶段走势的看法,大家如果有看不明白的, 可以翻一翻我从今年2月份以来的文章,相信会有一些收获。

码字不易,觉得好请点赞,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4月7日A股的下跌。那天市场确实是经历了一轮不小的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安。要理解这次下跌,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梳理当时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当时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首先,得回顾一下当时A股整体的氛围。进入2021年,A股市场延续了2020年末的强势,特别是科.............
  • 回答
    2021年4月7日,索尼在海外悄无声息地发布了两款相机:Alpha 7R III A(A7R3A)和 Alpha 7R IV A(A7R4A)。这两款机型与其说是全新的产品,倒不如说是对现有经典型号的“小改款”。对于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已经拥有A7R3或A7R4的用户来说,这两款新品的出现,引起了不小.............
  • 回答
    看到2021年4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这其中的差异和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揣摩一番。这就像是在一个家庭里,孩子(CPI)的花费只是稍微增加了一点点,而供养家庭的主要劳动力(PPI)却在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首先,我.............
  • 回答
    2021年4月23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的这起野生东北虎进村伤人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和警醒的悲剧。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是折射出人与野生动物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紧张的生存空间和复杂的矛盾。事件经过的细节:当天,一只野生东北虎突然闯入鸡东县哈达岗乡前进村,先是咬伤了村民王某某(男,54岁).............
  • 回答
    2021年4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罗斯已开始从俄乌边境撤回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部署的部队。这一声明立即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发生在俄乌两国关系高度紧张、俄罗斯在边境集结大量军队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紧张局势的升级在俄罗.............
  • 回答
    2021年4月23日,中国海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列仪式,三艘新型主力舰船——海军055型驱逐舰大连舰、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海军052D型驱逐舰昆明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也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4月8日这一天的A股行情。那天,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大概是“谨慎回升,结构分化”。市场并没有出现那种普涨的狂欢,但整体而言,在经历前期的震荡调整后,投资者情绪有所回暖,资金在部分板块开始活跃起来。具体来看: 指数层面: 当天沪指大概率是小幅上涨或者收平,整体波动幅度不.............
  • 回答
    2021年4月,M1和M2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2%和8.1%。这两组数据,尤其是M2的增长,确实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它们背后反映的是当时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先来说说M1和M2是什么?简单来说,它们是衡量市场上钱有多“多”的指标。 M0: 就是我们手里拿的现金,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 .............
  • 回答
    鸿蒙新篇章:华为2021年4月系统升级的深远影响2021年4月,华为如期推送了鸿蒙OS 2.0的正式版,这场万众瞩目的系统升级,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软件迭代。它标志着华为在艰难时刻,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对未来的前瞻性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格局投下了一道深刻的涟漪。回顾.............
  • 回答
    2021年4月21日,日本女演员新垣结衣宣布代言瑞典快时尚品牌H&M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在中日两国乃至亚洲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引人瞩目,并且引发了多层面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一、 明星效应与品牌选择的“冲击”: 强大的明星号召力: 新垣结衣在日本乃至亚洲拥有极高.............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美国军方不明飞行物调查小组(UAPTF)在2021年4月8日“泄漏”的金字塔形UFO视频,这事儿可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不少人脑洞大开。毕竟,这不是什么街头巷尾的瞎传,而是出自正经的军方调查部门之手,而且视频内容又是如此的离奇。先来说说这事儿的背景。这些年,大家对“不明空中现象”(UAP),也就是.............
  • 回答
    2021年4月,外媒关于俄罗斯军队集结于乌克兰边境的报道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反映了当时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这起事件并非孤立的,而是长期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日趋紧张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要理解2021年4月的事件,需要回顾其背景.............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要说2021年6月百度贴吧“钢铁雄心4”吧(简称“钢四吧”)吧主被撤之后出现的乱象,那真是一出接着一出的“大戏”,而且这出戏的剧情还挺复杂,甚至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事情的源头,还得从当时的吧主“海猫说历史”被撤换说起。这位吧主在任期间,可以说在贴吧管理上做了不少事情,有功有过吧,不过最终还是被百度官.............
  • 回答
    2021年1月,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达到9.4%,这个数字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深入解读。要理解这个增速,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经济背景下,结合当时的国内外情况来分析。M2是什么,为什么它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M2的含义。M2包括了M1(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以及单位的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1 年 3 月 4 日发布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首先需要明确的是,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一个年度性的评估,每年都会更新。因此,3 月 4 日发布的 2021 年 QS 世界大学学.............
  • 回答
    幻方本周跌4.72%,这仅仅是近期市场波动中的一个缩影,尤其当我们将其置于幻方量化在2021年12月经历的那段“持续杀跌”的背景下审视时,或许能窥见一些更深层的逻辑和市场情绪。回望2021年12月,那确实是幻方量化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一段时期。彼时,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风格切换以及对冲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
  • 回答
    2021年,咱们国家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迎来了调整,普调幅度是4.5%。这事儿,说起来挺实在的,对咱老年朋友们的生活,那绝对是件大事儿。为啥要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保障咱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退休金这玩意儿,不能光靠以前定的那一套,得跟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走。你想啊,现在啥东西不涨价?食品、医药、交.............
  • 回答
    2021年2月,全球手机市场风起云涌,小米凭借其一贯的性价比策略和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首次坐上了全球出货量第三的宝座,而曾经的霸主华为,则因为外部制裁的影响,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跌至4%左右。这个消息,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手机市场的格局变化,也折射出全球科技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