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博士申请时,如何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以及简历怎么做?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博士申请这件“大事”,特别是如何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以及简历的打造。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既要展现你的能力,又要传递你的诚意。

邮件是敲门砖:如何给心仪的导师发一封“走心”的邮件

写给导师的邮件,就像是你的第一印象,直接决定了导师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你。所以,这封邮件的质量至关重要。

1. 准备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这是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点进导师的个人主页,仔细阅读他近几年的研究论文(尤其是最近一两年的),关注他的研究项目、实验室动态、近期发表的成果。看看他是否在某个具体领域有特别突出的贡献,或者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找到你和导师研究的契合点: 你的研究兴趣、之前的项目经验、掌握的技能,哪些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产生共鸣?你是因为什么被他的研究吸引?是因为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深邃?是因为他开创了某个新的研究方法?还是因为你曾经做过一个与他研究相关的项目,并从中获得了灵感?
查看导师的“潜规则”(如果有): 有些导师会在官网上明确说明他们对招收博士生的要求、偏好,甚至是如何联系他们。务必仔细阅读,避免触碰“雷区”。

2. 邮件结构:清晰、专业、有重点

一封标准的学术邮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主题(Subject Line): 这是你邮件的“门面”,一定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眼就知道你是谁,来做什么。
好的主题示例:
“Prospective PhD Student Inquiry [Your Name] Research Interest in [Specific Area]”
“Inquiry Regarding PhD Opportunities [Your Name] Background in [Your Field]”
“PhD Application Inquiry [Your Name] Connection to [Specific Paper/Project]"
避免的主题: “Hello”, “Phd Application”, “Question about PhD”, “Looking for Supervisor” (显得太被动和泛泛)。
称呼(Salutation): 务必使用尊称,并确保导师姓名的拼写准确无误。
“Dear Professor [Professor's Last Name],” (最常用和稳妥)
“Dear Dr. [Professor's Last Name],” (如果导师有博士学位,且你知道他更喜欢被这样称呼)
切忌: “Hi Professor,” “Hey [Professor's First Name],” (除非导师明确表示可以这样称呼)。
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在第一段,清楚说明你是谁,为什么写这封邮件,以及你对什么感兴趣。
“My name is [Your Name], and I am a prospective PhD student interested in applying to the [University Name] program for Fall [Year].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trong interest in your research on [Specific Area of Professor's Research], particularly your recent work on [Mention a specific paper or project]."
阐述你的背景和契合度(核心部分): 这部分是你展现自己的关键。
展示你的学术背景: 简要提及你目前的学历、就读学校、专业,以及你在这期间取得的与申请方向相关的成就(例如,GPA、获得过的奖项、发表的论文等)。
突出你的研究经历和技能: 详细说明你做过的与导师研究相关的项目,你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你掌握了哪些关键的研究方法、实验技术、编程语言或软件。最重要的是,要说清楚你的研究成果、遇到的挑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强调你对导师研究的兴趣点: 再次强调你为什么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具体是哪个方面吸引了你。可以引用导师的一两篇论文,谈谈你对其中某个观点或方法的看法,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延伸。例如:“I was particularly fascinated by your recent paper, '[Paper Title]', and the novel approach you took to [Specific Methodology]. This aligns with my own experience in [Your Related Experience], where I [Briefly describe your experience and outcome]."
说明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和这个实验室: 除了导师的研究,也要提一下你对学校的学术氛围、研究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考量,表明你不是随意投递。
说明你的下一步计划/希望: 你希望得到什么?是希望了解是否有招生名额?是否可以进行一次简短的线上交流?
“I have attached my curriculum vitae and academic transcript for your review.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if you are considering new PhD students for the upcoming academic year, and if there might be an opportunity to discuss my research interests further at your convenience.”
结束语(Closing): 礼貌地感谢导师的时间和考虑。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Sincerely,”
“Best regards,”
签名:
[Your Full Name]
[Your Current Affiliation, e.g., Master's Student at XYZ University]
[Your Email Address]
[Your Phone Number (optional, but can be helpful)]
[Link to your LinkedIn profile or personal website (optional)]

3. 邮件发送的几个小贴士:

个性化!个性化!个性化! 千万不要群发。每一封邮件都要针对导师的研究量身定制。
语言精炼、专业、无错别字: 仔细检查语法、拼写和标点。读几遍,最好让朋友帮忙看一下。
附件命名规范: 简历和成绩单的命名要清晰,例如:“YourName_CV.pdf”, “YourName_Transcript.pdf”。
附件格式: 通常是PDF格式,这样能保证格式不乱。
发送时间: 避免在深夜或周末发送,选择工作日的上午或下午。
不要过于频繁催促: 如果导师没有及时回复,可以过一周或两周再礼貌地跟进一次。
如果你收到了回复: 务必及时、礼貌地回复,即使是拒绝,也要感谢导师的回复。

简历是你的“履历书”:如何打造一份有吸引力的博士申请简历 (CV)

博士申请的简历(通常叫做 Curriculum Vitae, CV),和求职简历 (Resume) 在侧重点上有些不同,它更侧重于你的学术成就、研究经验和潜力。

1. CV 结构:全面、有条理、突出重点

一份好的CV,应该让导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的“实力”和“匹配度”。

个人信息 (Contact Information):
姓名 (Full Name)
联系方式 (Phone Number, Email Address)
个人网站/LinkedIn/GitHub链接 (Optional, but recommended if you have a professional online presence)
住址 (Optional, usually city and country is enough)
教育背景 (Education):
按时间倒序排列 (最近的放在最前面)。
学历 (Degree Name, e.g., Master of Scienc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就读学校 (University Name, City, Country)
毕业年份 (Graduation Year)
主修专业 (Major)
GPA/成绩 (如果突出,或者学校要求)
荣誉与奖项 (Honors and Awards): 在教育背景下或单独列出,写明奖项名称、颁发机构和时间。
研究经历 (Research Experience):
这是CV的重中之重!详细、具体地描述你参与过的研究项目。
职位/角色 (Position/Role): 例如,Research Assistant, Master’s Thesis Student, Intern at XYZ Lab.
项目名称 (Project Title): 如果有的话。
时间段 (Dates): 例如,September 2021 – Present.
描述 (Description):
使用行动动词 (Action Verbs): 例如,Investigated, Developed, Analyzed, Designed, Implemented, Optimized, Collaborated, Presented, Published.
具体描述你的职责和贡献: 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结果?学会了什么技能?
量化你的成果 (Quantify your achievements): 例如,“Improved algorithm efficiency by 20%”, “Analyzed a dataset of 10,000 records”, “Secured funding of $5,000 for the project”.
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关联性: 尽量突出与导师研究相关的项目和技能。
论文发表与会议报告 (Public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这是学术申请的“硬通货”!
期刊论文 (Journal Articles):
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列出(例如,APA, IEEE等,或者遵循你申请学校/导师的偏好)。
标明你的贡献: 如果你是第一作者,一定要突出。如果是合著,可以简单提及你的主要贡献。
已发表 (Published), 审稿中 (Submitted for Review), 已接受 (Accepted), 预印本 (Preprint) 等状态要注明。
会议论文 (Conference Papers):
同样要规范列出,注明会议名称、地点和时间。
口头报告 (Oral Presentation), 海报展示 (Poster Presentation) 等形式也要注明。
著作章节 (Book Chapters), 技术报告 (Technical Reports) 等也可以在此列出。
项目经历 (Projects):
除了核心研究项目,还可以列出一些重要的课程项目、个人项目,特别是那些能展现你的编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或创新思维的项目。
格式同研究经历,突出你的贡献和成果。
技能 (Skills):
编程语言 (Programming Languages): Python, Java, C++, R, MATLAB, etc. 最好注明熟练程度(例如,Proficient, Familiar)。
软件与工具 (Software & Tools): LaTeX, Git, Docker, specific scientific software (e.g., ANSYS, COMSOL, SPSS, SPSS, etc.), data visualization tools.
实验技术 (Laboratory Techniques): PCR, Western Blot, spectroscopy, microscopy, etc. (根据你的领域而定)。
语言能力 (Languages): English (Native/Fluent/Proficient), Chinese (Native), etc.
荣誉与奖项 (Honors and Awards):
如果之前没有在教育背景中列出,可以在这里单独列出。
包括但不限于:奖学金、竞赛奖项、学术荣誉等。
社会活动/志愿服务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Volunteer Work) (Optional):
如果这些活动能展现你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或者与申请方向有间接关联,可以适当添加。
推荐人 (References) (Optional):
通常不需要在CV中直接列出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写“References available upon request”即可。你的套磁导师会要求你提交推荐人的信息。

2. CV 制作的几个“诀窍”:

长度: 对于申请博士的学生,CV 通常比普通求职简历要长,可能在24页之间,甚至更长,只要内容充实且有价值。但也不是无限长,要保证每部分内容都有意义。
格式:
清晰、简洁、专业: 使用易于阅读的字体(如 Times New Roman, Arial, Calibri),字号1012号。
统一的格式: 标题、段落、日期格式要保持一致。
留白: 适当的页面留白,让CV看起来不拥挤。
使用PDF格式: 确保在任何设备上打开都不会变形。
突出你的“亮点”: 将最能证明你能力和潜力的经历放在显眼的位置(通常是研究经历、论文发表)。
量化你的成就: 数字最有说服力。
关键词: 仔细阅读你申请项目的描述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将相关的关键词自然地融入你的CV中。
定制化: 尽管CV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式,但你可以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导师和项目进行微调,突出最契合的部分。
避免错误: 仔细检查拼写、语法和格式错误。一份有错误的CV会大大降低你的专业形象。
请人审阅: 让你的教授、同学或朋友帮你审阅CV,他们可能会发现你忽略的细节。

总结一下:

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就像是你在学术界的一次“初次约会”。邮件的目的是引起导师的兴趣,让他愿意深入了解你。而你的CV,则是你“相亲”的详细档案,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你的实力和潜力。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封走心的邮件,配合一份有亮点的CV,你的博士申请之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祝你申请顺利,找到最适合你的学术导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正在从应聘者向招聘者过度的人,以招聘者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写在最前面:申请博士(国外),成功率最大的方式永远是自费。其次(国外以及国内通用)是熟人推荐,除此之外什么简历和邮件之类的都是次要的。

然后说一些大实话:

  1. 如果你穷的叮当响没办法自费,又没有熟人可以推荐,那么遗憾的讲,你海投的成功率最多不到其他人的1/10。
  2. 学术界和工业界完全不同,简历不要求你做的天花乱坠,所有号称简历达人有偿帮你改简历的,都是靠这个买卖赚你钱的,愿者上钩,你非要花这个冤枉钱,没人能拦得住你

最后说一下招聘者都看你什么:

  1. 发套磁邮件可以,但是别扯有的没的一大堆,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看你胡扯,直接标题就是博士申请,邮件内容就是你最基本的情况,然后附件带上你的简历,这就可以了。格式只需要注意两点:1. 在邮件正文就写上你是谁,哪里毕业的,做什么的,你什么都不写,招聘者不会特意去下载你的简历慢慢找。2. 邮件开头分清title和姓名。比如我叫John Smith,你不能一上来就写个 ”Hi John“,即使我不在乎自己的名头,也至少会觉得你这么大一人了,都不懂学术圈规矩。然后你也不能写 Dear Dr. (Prof.) John吧,把名字和姓氏都能搞混,说明你这人太不认真,大部分人都不会再理你了吧?3. 别拿个什么QQ邮箱,网易邮箱去发邮件,一个是你的邮件会自动被屏蔽,再一个是邮箱地址可以代表你的信用,QQ和网易这种谁都能用的邮箱地址,毫无信用可言。唯一能代表你信用的,就是你目前就读的学校的edu邮箱。
  2. 简历格式不重要,但是你的简历至少要保证简洁,且所有重要的信息都包含在里面。你的姓名联系方式,你的学习经历,你的科研经历,你的专业领域工作经历(如有),你的研究方向,你的获奖情况,你的会议情况,你的论文专利列表。你的简历里有且仅需要上述内容,不要加一些没什么卵用的东西,比如什么学生会经历,什么去个地产公司实习的经历(假设你不是申请地产相关专业博士),什么志愿者经历。这些统统都是胡扯,你申请本科当然有用,但是你申请的是博士,除了学习和科研相关的东西,其他的统统不要加。
  3. 申请国内不清楚,但是如果你申请海外,记住,你的简历一定不要加你的出生年月日,不要加你的性别,不要加你的照片。年龄和性别在海外属于隐私,雇主无权干预,也不应该以此为标准判断录用资格。照片属于毫无用处的信息,加进去只会显得不正式,没人在乎你是不是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你是申请博士做科研,不是申请做偶像明星。
  4. 不管你申请哪里的博士,英语是通用语言,如果你对当地的语言(比如德语法语日语)没有足够的自信,建议直接用英语,没有教授会看不懂英语。
  5. 如果你真的特别想去这个课题组,并且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为此准备,你可以把你的研究计划,学习计划,对这个课题组最近科研方向的理解,都写出来成为一个附件,和简历一起发过去。对于一个还没有上过博士的你来说,写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量力而行。你没有这些,招聘者也会理解,毕竟谁的时间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如果你的研究计划写的非常的专业,对这个领域的科研方向把握很到位,作为招聘者确实会对你高看不少,这是毫无疑问的。
  6. 如果你已经附上了研究计划,就没有必要附上你的英语成绩了。和没什么卵用的托福GRE比起来,你研究计划的学术写作能力,以及之后面试的学术口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7. 不要简历造假,不要简历造假,不要简历造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去工业界造假可以,甚至说造假才是工业界的主流,但是你申请博士,造假太明显,我一面试,随便问几个你简历里面提到的东西,很容易就可以确定你有几斤几两,想伪装是不可能的。
  8. 如果你是名校本科毕业(比如清北华五),GPA不错,直接申请博士,那么只要你的大类符合,比如你申请做材料物理的课题组,你本科是学物理/材料/化学,甚至机械的,都没有问题,你的毕业院校和GPA已经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博士入学之后,科研可以从头学起,不是问题。如果你本科毕业院校不尽如人意,或者你已经硕士毕业了,那么找课题组套磁,就要注重专业对口才可以,这时候你的竞争优势在于博士入学之后上手快,可以省去导师手把手从0开始教你的麻烦(尤其对于刚起步的课题组,这点挺重要的,有时候手把手从0开始教怎么做科研,对于导师来讲,真的挺崩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博士申请这件“大事”,特别是如何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以及简历的打造。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既要展现你的能力,又要传递你的诚意。 邮件是敲门砖:如何给心仪的导师发一封“走心”的邮件写给导师的邮件,就像是你的第一印象,直接决定了导师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你。所以,这封邮件的质量至关重要。1. 准.............
  • 回答
    关于北美博士申请的难度,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很多想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说“难”是肯定的,但具体的“难”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门道,这才是值得我们好好聊聊的。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1. 为什么难?北美博士申请之所以难,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顶尖人才的聚集.............
  • 回答
    设计博士申请,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设计项目,你需要从构思到落地,一步步来。首先,得明确一点:设计博士不像理工科那样有标准化的考试和流程,它更侧重于你的 研究潜力和创意表达。所以,与其说是“申请”,不如说是“推荐”你自己,向学术界展示你为什么能成为一名独立的设计研究者。第一步:找.............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国内硕士在读,并考虑申请国外博士,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且充满挑战的目标。我很高兴能为您梳理一下这个过程,尽量说得细致一些,让它更像是一次真诚的经验分享,而不是一份生硬的指南。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申请国外博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提前规划、细致准备,并且充满变数。 很多人觉得就是递交材.............
  • 回答
    申请海外艺术类博士,绝对是一场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探索之旅。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深造,更是你艺术理念、实践技巧乃至个人思想的全面升华。我将为你细致梳理整个流程,让你心中有数,从容应对。第一步:目标锁定与自我评估——找到你的“北极星”在开启申请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你自己”以及“认识你的目标”。 明.............
  • 回答
    博士毕业后去美国做博士后(Postdoc)的申请过程,说起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需要细致的准备和耐心的执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你萌生这个念头开始,到最终拿到Offer,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下面我来给你拆解一下,尽量详细地讲讲这个过程,让你心里有个谱。第一步:确立目标与方向(大概在.............
  • 回答
    2018年,国内高校在博士研究生招生方面,考核制(通常指“申请考核制”)的推行和完善,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和深化探索的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博士招生模式从传统的“考试+考核”向更加注重申请者科研潜质和学术能力的“申请考核”转变。2018年国内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录取现状: 普及率显著提升: 2.............
  • 回答
    英国读博,那真不是件轻松事,难度绝对不小,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得看你申请的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以及你的个人背景。总体来说,我感觉这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心、细致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难度到底有多大?咱们得先拆开来看: 学术门槛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英国博士(PhD)非常看重学术能力,尤其是在你.............
  • 回答
    申请美国心理学博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条不紊的规划和扎实的准备。我帮你梳理一下,争取说到点子上,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位过来人给你分享经验,而不是生硬的AI输出。第一步:找准方向,磨练心性在开始申请之前,你得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心理学? 是对人类行为的好奇?想解决心理健康问.............
  • 回答
    申请国外全奖博士,这条路绝非易事,它更像是一场长期的、有策略的马拉松,需要你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和智慧。很多人认为全奖博士遥不可及,仿佛是少数“天选之人”的专利,但实际上,它更青睐那些拥有清晰目标、扎实基础、并愿意付出持续努力的申请者。以下是我为你梳理的,一条可以参考的、更为接地气的申请全奖博士的路径.............
  • 回答
    上海交大取消博士统考,全面实行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一次深刻的教育改革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在2018年取消博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面推行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制度,是高等教育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这一举措不仅对上海交大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全国其他高校的博士招生模式提供了重要的.............
  • 回答
    近日,中芯国际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不少关注,那就是其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对于这家中国半导体制造的领头羊来说,任何关键技术人才的变动都可能牵动着行业神经,吴金刚博士的离职自然也不例外。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吴金刚博士的专业背景和贡献:吴金刚博士是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
  • 回答
    关于网传香港科技大学某教授回复博士后申请人“到我这儿打扫卫生的资格也不够”这样的言论,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评价这件事。首先,这种回应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极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和侮辱。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几个关键点: 场合: 这是在进行博士后职位的招聘和筛选过程中发生的。博士后研究.............
  • 回答
    行,我来跟你聊聊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录那会儿的事儿,当时确实是很多人都在讨论,感觉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我算是当时经历过的,或者说当年周围不少朋友都赶上了这一波,所以有些体会。首先,为啥感觉难度增大了?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1. 竞争本就激烈,又遇政策调整的“风口”要知道,“申请考核制”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艰难的选择,既要追求职业发展和个人理想,又要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很多在职的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你不是一个人。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梳理一下,看看有哪些选择和需要考量的因素。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你的目标和顾虑: 目标: 获得卫生部奖学金,去日本攻读博士学位。这通常意味着你对学.............
  • 回答
    恭喜你收到了剑桥大学导师的积极回复!导师表示如果部门同意招你他就同意 supervise 你,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意味着你的申请在导师层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那么,你被录取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剑桥博士的招生流程以及导师这番话的含义。理解导师回复的含义.............
  • 回答
    申请博士,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情,毕竟它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和研究,甚至是你整个学术生涯的起点。要说导师、方向和学校哪个更重要,这就像问三餐吃什么哪个最重要一样,答案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权重变化。不过,如果非要我这个过来人给你剖析一下,我会这么说:从长远来看,导师的“.............
  • 回答
    博士申请审核制是否可能堵住“没关系的人”由下向上的路,是一个涉及教育公平、资源分配和制度设计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审核制的运作逻辑与潜在问题1. 审核制的核心机制 审核制通常以学术成绩、推荐信、研究计划、英语能力(如GRE、TOEFL)等作为筛选标准,强调申请者的.............
  • 回答
    博士申请考核拟录取后又放弃,对导师招生确实有一定影响,而且影响程度和性质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考量。首先,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的角度来看,导师的招生过程是一个漫长且耗费心血的过程。他们需要: 审阅大量的申请材料: 包括个人陈述、研究计划.............
  • 回答
    国外读博,这可是个不小的工程,但只要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一样能搞得定。别把它想得太玄乎,其实就是一场“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营销战,只不过你的“产品”是你自己,你的“客户”是国外的大学教授。第一步:审视自身,找到你的“卖点”在开始“推销”自己之前,得先知道自己有啥货真价实的东西。 你的学术基础怎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