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广岛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回答
广岛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层面的解读空间。要评价它,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需要深入地去理解它在当下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令人发指的暴行,其史实是确凿无疑的。 任何对这段历史的纪念和反思,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在广岛举办展览,那么它的初衷很可能是为了让日本民众,乃至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这段被某些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淡化甚至否认的历史。 通过展览,能够传递的不仅是遇难者的苦难,更是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呼唤。 广岛作为二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本身就承载着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样的城市举办关于另一场战争暴行的展览,理论上可以形成一种跨越地域和事件的共鸣,强化人们对战争罪行及其后果的认识,从而更坚定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和侵略。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 潜在风险和敏感性。

从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层面来看, 广岛在日本国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它象征着日本作为战争受害者的身份。如果在这个城市举办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展, 其效果会非常复杂。 一方面,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它可能起到警示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也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或者是一种对日本自身战争责任的回避。 毕竟,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而广岛则是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受害。将两者放在一起讨论,虽然都是战争的苦难,但其内在逻辑和历史脉络是不同的。 如果展览的呈现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在两国之间激起新的历史争论,甚至加剧民族情绪的对立。

对展览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也要有审慎的观察。 一个成功的史实展,不应该仅仅是罗列证据,更应该能够引导观众进行深刻的反思。 它需要清晰地呈现历史事实,同时也要尊重遇难者的尊严,避免煽情或过度渲染。 对于日本民众而言,理解这段历史,不仅仅是认识到“日本曾经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及“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如果展览只是流于表面,或者被某些政治目的所利用,那么其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展览的“语境”。 广岛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记忆的城市,当地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和认知,与中国民众可能存在差异。 如何在这种差异化的语境下,有效地传递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让当地民众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是展览成功的关键。 如果展览的目的是促进理解和和解,那么它需要更加注重沟通和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陈述。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展览的举办本身,就是一种对“道歉”和“反省”的试探。 在日本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差异一直存在。选择在广岛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或许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的讨论,看看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的反响。 这也可能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通过民间或半官方的力量,来推动国家层面的反思。

总而言之,看待广岛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需要一种审慎和多维度的视角。

积极的一面是: 它有机会让更多日本民众正视历史,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并可能唤醒对和平的共同追求。
潜在的风险是: 展览可能被政治化,加剧两国之间的历史摩擦,或者未能达到预期的教育和反思效果。

关键在于展览的“内容”、“形式”以及“目的”。 如果展览能够以尊重历史、促进理解、推动反思为核心,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一段弥合伤痕、促进和平的有益尝试。反之,如果只是流于形式,或者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所裹挟,那么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

作为观察者,我们应该关注展览的实际内容和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根据“在广岛举办”这个信息就做出简单判断。 它更像是在一个敏感的节点上,进行的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其最终的评价,还需要看它能否真正触及人心,并引发有意义的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事啊。不知道我期末考试考完还来不来得及去广岛。否则也想看看来自家乡的展。

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在日本的这个问题。

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有合作交流项目。每年都会有一批东大生到南大去。据我的学长们说他们到了南京后就会先主动要求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

我自己到了日本的庆应念书后第一次去教授办公室找教授办事。教授就问我从哪来的,我就说南京。她就眼睛一亮问了我很多关于南京的事,我说了很多,三国志,明故宫,明孝陵……六朝古都嘛,能讲的太多了。就是没怎么提近代史。

教授一边听一边点头,说南京真的是一座又古老又有名的城市啊……然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小声说:"太过分了……真是太令人难过了……"

她没有明说,但我知道她是在指什么。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圈子的局限性问题,可能接触的日本人都相对接受过高等教育吧,凡是提到南京大屠杀的,没有一个不以此为耻并认为这是反人类的罪孽的。

好吧他们还有一个共性,就是都非常反安倍...

还有就是很多人根本不关心政治,少有的关心政治的人往往比较反感右翼……右翼在他们的眼里很多都是没钱没地位的愤青loser...是的没错…这种设定好像似曾相识…

之前国乓的事出来的时候我还看到雅虎有人评论说:中国人都敢和某派对直接叫板甚至当场退赛了,我们连个安倍都搞不下来!

当然照最近的势头看AB怕不是终于要被搞下来了(。

可惜安倍终于要被搞下来了,天皇也退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的正视程度和一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成正比。越是学识修养丰富的人,越是会独立思考,自己去发掘历史真相。

换言之,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或者在死亡人数之类的事情上讨价还价的,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哪国人,在我心里就是没有受过基本人性教育的纯傻X。傻X到想把他们全部开除人籍的那种。村上春树都说了,屠杀发生就是发生了,死的有没有30万真的有区别吗?

所以说,这个展,只要有一个日本人去看了并借此了解了历史真相或者想要去发掘历史真相,这个展就是有意义的,且意义巨大。

希望下届霓虹政府好好解决下美军基地和核反应堆的问题,不要再脑子抽抽去拜鬼了。

user avatar

我的评价是,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整个六月都在日本游学,四处去博物馆、历史遗迹,本州岛跑了个遍。长崎的核爆馆、民间的和平资料馆都去了,都是费了一番苦心很有味道的博物馆。

唯独广岛因为安排不下没去。教授说广岛的博物馆比起长崎的博物馆,政治宣传味和偏向要重。所以广岛能有这样的展很好。

不能选择性记忆这句话相当关键,因为我所看到的,比如右翼市长上台后被改的面目全非的大阪平和馆就过度将宣传重点放在了“日本人被炮击所受的苦难”,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战争中所做的恶行。

日本史教授对这个博物馆的变动始终耿耿于怀,“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这里已经因为政治的偏向而毁了。2013年我来这里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


不过事情总是有另一面的。

即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也有因为坚决反战而被迫害、屠杀的日本人(而且为数不少),现今也有站出来起诉政府、支持着中/韩国人讨回权益的未杀一人的日本兵,也有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或是把全部遗产捐赠给)民间的博物馆,誓要告诉民众历史真相、揭露自己的国家曾经暴行的日本人。都是可敬的人。

比如我这次去的长崎平和博物馆,完全由民间人士建立。岡まさはる先生生前一直为了维护战争期间韩国人和中国人的权益而奔走,继承他的遗志的长崎民间人士建立了和平馆,一直依赖着捐赠维持,馆内的资料极多,有日本人当时的暴行、许多中国、韩国人的口述资料和报刊资料。有南京大屠杀的各种内容。很多我在国内都没见过。

馆里有很多日本的小中高学生送来的花篮,这里是他们见学的目的地之一。

日本馆长在我们离开的时候说:“很高兴能有中国人来,谢谢你们。我会一直努力维持这个博物馆的。”

他鞠了个很深的躬,我看到他的头发也已经白了。

世界上会有赖账的流氓,也会有用一生来为他人还债的义士。

每个民族都是如此。

user avatar

我是来自广岛的日本人,今年八月六日是二战原子弹灾害纪念日,在广岛和平公园举办纪念仪式,安倍晋三和其他政客也来参加。当天我在东京朋友家看电视,广岛市长演讲结束后安倍继续上台开始讲话,我就吓到了,他居然一开头说错话了。「原発死没者の方に置かれましては……」,原来日语的原発(げんぱつ,核电站)和原爆(げんばく,原子弹)读音比较相似,可意思完全不同,正常人不会说错的。看来他不仅蔑视着中国的战争受害者,也看不起自国同胞受害者。因为广岛的屠杀由于美国冒犯的,作为属国领导不可以责怪宗主国,所以他去年参加美国珍珠港日军袭击纪念日时傻哭了很久,这样卖萌给美国人显示媚态。对他们日本领导层来说,原子弹的受害者只是一种麻烦的东西而已,估计它心中偷偷希望广岛受害人早点去死、不会干扰美日册封关系了。之前广岛市长松井演讲相当出彩,一开头说,72年前"绝对恶"从天上降了云云,也提到外国的受害者,并不强调日本人的受害,从人类和平、共同相处的观点来演讲。绝对恶,这个用词十分合适,不管日本人、中国人或者美国人,如此残忍地杀人就是恶,所以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也是一个"绝对恶"。我们之间不需要任何战争发生,也不可以憎恶外国人,因为一切战争是憎恶所致的。广岛市长演讲让我们十分感动,后面的他们安倍讲话却内容空虚、措辞庸俗,非常无聊。估计那时支持率跌落的安倍没充裕考虑自己不愿参加的演讲内容。我劝安倍去一趟中国、在南京参加纪念仪式、深刻反思日本帝国的犯罪行为。可我作为一个原子弹受害人后裔,那时,请你们勿打安倍晋三。因为我们欢迎美国朋友来广岛,并不骂他们。我们只是爱和平而已。有人会觉得,日本人受害是活该的,其实我也同意。去年回国时暂时在日本广岛作为志愿者导游时,有个日本大阪的老人对我说,美国鬼子多么可恶,居然这么残忍地杀人,我就反驳说,我曾经在中国,在中国日本人才是加害着,你不能这样责骂美国人。其实日本广岛市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人。我们的共同认识是反对所有没人性的战争。所以我们蔑视安倍政府使日本国家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这只是对日本人民一条死路而已。

user avatar

我不是很想趟这滩浑水的,但是既然这么多人邀请我,那还是说两句吧。

作为一个曾经去过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和 广岛原子弹袭击遗址 的人,我必须承认,在这两个地方我都忍不住眼泪。说实话,在这种地方,眼泪是根本止不住的。当你看到那么多人的生命,在短短的一瞬间就被无情地夺去,他们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充满了回忆和快乐的城市被毁于一旦,最直接的情绪表露,恐怕就是因为恐惧和痛苦,而留下的眼泪吧。

================

在这里我只想对「原子弹下无冤魂」这句话,做一点小小的反驳。

日本在二战中,并不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正相反,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和深入化,日本人的反战情绪其实是在不断增长的。

在军国主义横行的战争年代里,日本大部分的反战情绪都被政府的言论管制所压制;

为中国、苏联、美国获取军事情报,破坏日本军事行动的「日奸」,被特高课追捕、处刑;

公然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唱反调,宣扬「战争非正义」论调的团体,被政府宣布为反动组织,强行取缔;

曾经在报纸上宣传反战、抵制战争的知识分子们,被军国主义政府以「政治犯」「思想犯」的名义投入监狱。

这些信息,都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倒台后,随着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觉醒,被逐渐重新得到了认识;曾经在家中藏有「反动书籍」的人们,曾经因为「思想反动」而遭到逮捕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宪兵的搜查,而能够将在战争时期这些反战的事实,公布于众。

-------------------------

从1925年开始,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国民言论,管束民众思想,使军国主义政府的侵略计划可以顺利实施,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法规: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临时取缔法》,《治安警察法》,《宗教团体管理办法》,《治安维持法》,《(对领袖)不敬行为管理法》,《警察犯处罚令》,《陆军刑法》,《海军刑法》,《军事机密保护法》,《军用资源保护法》,《国防安全保护法》,《行政执行法》,《报纸言论管制条例》,《思想犯保护观察法》等等。

在这样越来越严苛的言论和思想管理之下,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对外」、「全体主义实现皇国一统」的口号,在全国范围之内迅速建立起了「不为国捐躯,就是叛国行为」,「支持战争就是爱国」的概念。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一时期,日本社会的全貌。

在大部分媒体广播和出版物上,日本军队捷报频传的消息铺天盖地,这一状况直到原子弹投下之前都没有什么变化。然而,人毕竟不是没有大脑的动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劳动强度越来越难以承受,这首先便刺激了日本的中下劳动阶层。

1939年,根据当时日本政府的统计,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总共达1120次,参与罢工的工人达10万人之多,其中大部分集中于矿井和工厂。因为在东南亚和中国的战线越拖越长,日本在战争中所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多,本土的工人们不堪重负,掀起了一波罢工的高潮。

1941年开始,因为军方加强了对工人阶级的思想和言论控制,取缔了大部分工会,逮捕了大量的罢工组织者,并且从中国、朝鲜半岛抓来了大量的劳工,强制他们在工厂中劳动,因此罢工活动被大量压制。即便如此,在1943年,日本全国的罢工数量也达到了417起,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了2万人。

除了罢工,日本军工厂的工人们也采取了破坏的方式阻止生产。在1944年,以生产蒸汽机和电动机为主的日立制作所,有30%的产量遭到了工人们的破坏而停工;三菱的飞机工厂中,10%的成品在完成后被工人们破坏而无法使用。

1943年,因为战争中劳动人手的紧缺,日本强制征调了大量家庭妇女进入工厂工作。在这一年里,川崎飞机制作所的44%女工拒绝上工。1944年,日本的工厂中,无故缺勤旷工的总数接近15%。

在征调了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强制劳动的工厂里,旷工和罢工的情况更加突出:位于东京和横滨的几家工厂中,流水线上的大学生们协商一致,轮流采取旷工的方式阻碍工厂的流水线运作,最终导致几乎半年之内,该工厂没有生产出一件成品。

-----------------------

有组织的停工,也在日本的企业联合中进行着。1937年,日本几家纺织、金属加工的企业联合起来,主动将生产计划压缩到最小,以对抗军国主义政府对于企业和员工的压榨。1940年,日本政府强制解散了所有的企业联合,并将大部分与物资供应相关的企业进行了军管和国管,强制加入了「产业保护」计划,由军警监督企业的生产进行。通过「产业保护」计划,80%以上的劳动力被政府接管,成为了半强制化的军国主义工具。

然而,印刷出版行业的左翼出版联盟,并没有向政府屈服,而是自己坚持了「地下运营」。1940年3月,日本政府对这一出版联盟下达了最后通牒。当年8月,左翼出版联盟宣布解散,但随后所有的主要成员都在1942年被警方逮捕,并以「通敌」「破坏国家统一」「散布反动言论」的罪名,除以死刑。在这之后,成员们的遗孀们仍然继承了这一地下组织,一直坚持到了二战结束,并且成为了战后进行战争反思的一支主力。

----------------------

在军中的主要反战现象,主要源自于大量「非军事院校出身」的高中生、大学师生,在被军方强制征兵之后,同时也将一些反战、反军国主义的思绪带进了军队里。然而,很多这样的学生士兵,在被同僚或长官告发后,被强制编入神风特攻队,执行了自杀式攻击。

1939年,被中国军队俘虏的一批日本士兵,成立了「日本反战同盟会」以及「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抗日战争进行中,这些组织逐渐形成了「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并吸引了1000多名日本士兵加入到「对日战争」中来。

-----------------------

在著名的苏联间谍「佐尔格」一案中,身为纳粹德国驻日本大使馆情报官的他,将日本和德国可能对苏联、美国采取的军事行动情报,源源不断地发送给苏联莫斯科。而协助他的人,就是这样一群日本人:

尾崎秀实,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共产主义者,内阁顾问。曾在中国上海驻留,与内山完造、鲁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有过很多接触。于1936年起接近日本政府高官,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情报。最终在1941年被日本警方逮捕,于1944年11月7日执行绞刑。

犬养健,日本政治家,父亲是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犬养毅因为反对日本陆军和海军扩军,于1932年5月15日被军方暗杀,自此之后日本政界便开始惧怕军方的强硬手段。犬养健参与了向佐尔格提供军事情报的活动,但在之后的搜捕中,因为自己家族的关系免于一难。

西园寺公一,日本政治家,参议院议员。出生于西园寺公爵家,作为日本外务省的职员,担任日美双方交涉的关键人物,并向佐尔格提供日本的外交情报。1941年,因为佐尔格事件遭到日本政府逮捕,但由于当时日本军方希望通过他,能够获得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接触渠道,而仅仅判了他18个月的有期徒刑。1957年,他带着全家搬到了中国,担任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1970年回到日本,1993年逝世。

--------------------------

在军国主义的言论压制下,这些「星星之火」,都在随时会熄灭的危险下,坚持闪耀着光芒。尽管强权政治将那些直接与军方、与军国主义政府对立的勇士们投入监狱,施以酷刑,绞死示众,但人们对于「正义」的觉醒和尝试,从未就此放弃过。无论是罢工、破坏生产、旷工,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战争这样的非正义行为进行抵制,这些人虽然没能勇敢地用胸膛去堵住军国主义的枪口,但仍然是在用「以卵投石」一样的勇气,用自己的能力在与令人盲目追崇直至疯狂的军国主义进行着抵抗。

「用鸡蛋碰石头,看起来虽然是愚蠢的行为。但是石头总有一天会风化,会变成沙尘;而鸡蛋总有一天可以穿过这些沙尘,孵化成生命。」这是我最近从韩国电影《辩护人》中看到的一句话。

「就算我们全都牺牲了,那也没关系,因为这表示着捷克斯洛伐克没有灭亡,仍然在对纳粹进行着抵抗。」这也是我最近看过的电影,《类人猿计划 Anthropoid》中的一句话。

--------------------------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要将「屠杀对方民众」认为是一种「最痛快的报复」。

因为恐怕大家不知道,日本右翼在谈论在中国的屠杀事件的时候,用的说法是:「这是对1937年通州事件里,中国人屠杀日本侨民的最好的报复。」

用屠杀去报复屠杀,有这样思维的人的智商和情商,应该是与日本右翼处于同样可悲的水平吧。

---------------------------

人类的正义感,无论何时都会显现。尽管有些时候,人们会被强权所压制,被恐惧所统治,被宣传所迷惑,但正义的精神是永远无法被扑灭、被杀净、被掩埋的。对于非正义的报复,就是让生长出这些反人类思想的土地上,被正义所笼盖,让人们知道正义的力量,和它的来之不易。

所以我反对「原子弹下无冤魂」的说法,同时也对广岛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表示支持。希望每一年,广岛和南京这两个在战争中遭遇了毁灭的城市,都能展开更多的反战交流,让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以及发动战争的罪恶,永远记在人们的心里。


================

本文参考:

山岸一章,《聳ゆるマスト―日本海軍の反戦兵士

John Crump,《Anarchist opposition to Japanese militarism, 1926–1937

早乙女 勝元,《延安からの手紙―日本軍の反戦兵士たち.》

“日本八路”:抗战中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戦前の反戦運動

i-repository.net/conten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

The Japanese anti-war resistance during WWII | Red Flag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工人运动》 nimura-laborhistory.jp/

《为中国而战的日本人》 13 May 1940 - "JAPANESE WHO FIGHTS FOR CHINA." - Trove


=============

真是没啥办法,再开一段「辟谣专用」吧。


参加了南京城攻击的日方军队为「中支那方面军」(抱歉,这里用原文,我本人很反感将中国称为支那),其下属两个军,分别是朝香宫鸠彦亲王率领的上海派遣军,以及柳川平助中将率领的第十军。两个军下所辖师团如下(括号中是其驻屯地):


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名古屋),第九师团(金泽),第十三师团(高田),第十六师团(京都),第101师团(东京)。

第十军:第六师团(熊本),第十八师团(久留米)。

这里面根本没有所谓「广岛师团」什么事,也就没有「广岛师团是南京大屠杀的主力」一说。

再多说一句,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候,广岛师团在哪儿呢?

自广岛征召,从属于广岛军管区的师团总共有9个之多,其中7个为战时征召,2个为「最终决战特别征召」。

第5师团:编成于1888年。1937年从属于「支那驻屯军」,派遣至华北作战,参加了察哈尔战役和太原战役;1938年编入第二军,4月参加徐州会战;1938年9月编入第21军,参加广州会战;1938年11月转属第12军,撤回华北地区;1939年重新配属至第21军,驻扎广东地区;1940年2月编入第22军,开赴中南半岛;1941年编入山下奉文率领的第25军,成为了马来地区和新加坡攻略的主力。之后这支军队一直在东南亚地区活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时,师团长山田清一自杀。

第64师团:编成于1943年,负责华中地区守卫。

第105师团:编成于1944年,驻扎菲律宾。

第125师团:编成于1945年,负责当时的伪满洲国守卫。

第145师团:编成于1945年2月,负责本岛沿岸守卫。

第154师团:编成于1945年1月,负责本岛沿岸守卫。

第205师团:编成于1945年4月,负责本岛机动守卫。

第224、231师团:编成于1945年5月,由预备役和退伍军人混编,本来是准备当炮灰用。

---- 所以广岛各支部队跟南京大屠杀也扯不上关系。

评论中提到的谷寿夫(出生于冈山),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是来自九州熊本的第六师团师团长,1947年在南京军事法庭上,与田中军吉(出生于大分)、向井敏明(出生于山口)、野田毅(出生于鹿儿岛)三名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军官一起被判处死刑。

写上这四名被判死刑的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出生地,是为了别再弄出「虽然广岛师团没参加,但是广岛人是大屠杀主力」的说法。

--------------------------

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本来就因为我国在调查和收集资料时,因为一些小小的纰漏而被日本右翼分子揪住不放,说「证据不明确所以就是假的」。所以也请别再造更多的谣,别信这些造出来的谣,用谣言去证明一件真实发生过的惨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广岛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层面的解读空间。要评价它,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需要深入地去理解它在当下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意义。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令人发指的暴行,其史实是确凿无疑的。 任何对这段历史的纪念和反思,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 回答
    广西一名患者家属举报医生推销血液制品,而医院主管部门收到举报后却转给涉事医院自查,并似乎允许“纵容私了”,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监管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本身及其可能引发的问题:1. 医生推销血液制品: 合法性与.............
  • 回答
    “反诈骗鸡蛋”?初听之下,这名字着实让人一愣,甚至带着点儿黑色幽默的意味。广州快递站长联合街道办推出这样一个带着些许“接地气”的举措,确实挺有意思。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品一下,尤其对于咱们家里的长辈们,这招儿管用不管用。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反诈骗鸡蛋”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我猜测,这多半不是真的送大家.............
  • 回答
    今天(8月9日),华为在广东东莞的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他们酝酿已久的全新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这绝对是个重磅消息,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都意义非凡。过去一年多,我们都知道华为因为某些原因,在海外市场面临了不少挑战,尤其是被限制使用Android系统。在这种大背景下,鸿蒙的出现,很多人都在猜测它.............
  • 回答
    网爆,特别是涉及医疗领域和患者家属与医院之间的纠纷,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您提到的广西涉事医院推销人血白蛋白事件,以及后续“私了被拒”和“沉寂”的情况,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一、 事件的性质与公众关切点: 医疗腐败与不当逐利担忧: “推销人血白蛋白”这个说法本身就触动了公众对医疗行业不当.............
  • 回答
    广东一村庄发布的生育补贴公告,确实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公告中提到“每生一个小孩资助九万元”的力度,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项颇具魄力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举措。要说我怎么看待这事儿,我觉得这背后的考量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值得细细品味的。首先,这项政策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目的,当然是应对当前普遍存在.............
  • 回答
    你提到的那种情况,确实能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关于原子弹轰炸广岛的视频,下面评论区却充斥着叫好声,这画面感本身就挺冲击人心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的使用,毫无疑问是二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从某些角度看,它结束了残酷的战争,避免了更多士兵和平民的生命损.............
  • 回答
    电影《永恒族》(Eternals)导演凯特·休斯(Kathryn Bigelow)和编剧凯特·塞格琳(Katrin Schell)的创作选择确实引发了关于文化敏感性、历史记忆与电影叙事的广泛讨论。其中,黑人角色对广岛核爆的痛哭反思这一情节,可能涉及对历史创伤、种族主义与核武器灾难的多重隐喻。以下从多.............
  • 回答
    “向广岛丢原子弹是正确的”这个论断,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来说,无疑是一道极其尖锐且痛苦的伤疤。他们的苦难,无法被简单的是非判断所涵盖或抚平。幸存者的苦难:超越“正确”与“错误”的维度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原子弹幸存者的苦难,其核心是活生生的人的痛苦和生命尊严的剥夺。这种痛苦是: .............
  • 回答
    今天,8月6日,是广岛原子弹爆炸75周年。这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日子,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悲剧。回望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复杂性,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历史进程、国际关系以及人类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为何是广岛?.............
  • 回答
    关于广东医科大学女生用瓶子攻击男生后颈致其流血的事件,从法律、道德、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分析如下: 一、事件性质与法律层面1. 违法行为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事件中男生因被攻击导致流血、受伤,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 回答
    广州户外全面叫停槟榔广告:一项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举措及其背后的复杂现实广州市对槟榔广告的全面叫停,无疑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进步,也是对槟榔危害认知的进一步深化。这项举措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公众健康的直接保护,也对整个槟榔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挑战。然而,要理解这项政策的价值和影响,我们还需要深.............
  • 回答
    如何看待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整体而言,这是一种在特定紧急情况下,通过动员社会资源来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尝试,但其背后涉及到信息透明度、信息准确性、伦理道德、校方责任以及学生权益等多个层面,.............
  • 回答
    汕尾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的疫情通报和时间点来分析。由于我无法获取实时更新的数据,我将从一般性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广东汕尾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方面,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理解“新增病例”的含义和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增病例”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是24小时)新发现.............
  • 回答
    “广州新生代不会讲粤语”这一现象,绝非简单的“不会说”或“选择不说”,而是涉及到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现象的普遍性与程度的判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广州新生代不会讲粤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程度因人而异。 完全不会说.............
  • 回答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原因在于新郎在婚礼这一神圣庄重的场合,做出了一个非常出乎意料的举动——当众撕毁了原有的结婚誓词,并宣读了另一份。这个行为包含了多重意义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一、事件本身及潜在原因分析:1. 行为的直接性与冲击力: 婚礼誓词是婚姻的基石之一.............
  • 回答
    关于“广州六岁哮喘女童被老师体罚吐血事件”被指为家长伪造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解此事需要区分事实、指控和可能的动机,并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事件的初步信息与公众反应: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初步披露。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强烈情绪反应。如果最初.............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广东的案件令人痛心和愤慨。一位独居且有听力及语言障碍的老人遭受多名学生的暴力殴打和财产抢夺,这不仅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更是对社会公德和人伦道德的践踏。警方通报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这标志着案件进入了法律追究阶段。要详细地看待和分析这起案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事件本身与.............
  • 回答
    广西90后夫妻生9个娃并隐居山林一事,确实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个体选择,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生育政策、家庭观念、社会保障以及城乡差距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家庭的个体选择与社会环境的碰撞: .............
  • 回答
    “广东警方端掉 2300 亿元的地下钱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金融犯罪案件,其影响深远。要理解这个案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案件本身的重要性与规模: 涉案金额巨大: 2300 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直接体现了地下钱庄操作的规模之庞大。这不仅是一个犯罪团伙的交易额,更是对中国金融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