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区分好片与烂片?

回答
区分一部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并非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电影的欣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电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来理解为什么一部电影能够赢得赞誉,而另一部却饱受批评。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区分维度,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核心要素:故事与剧本

好片:
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 故事线清晰,节奏得当,能够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开端有吸引力,发展有冲突,高潮有爆发力,结局有回味或合理的收束。
深刻的主题与思想性: 故事往往触及人类情感、社会现象、哲学思考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反思或讨论。主题不一定是宏大叙事,也可以是关于人性、爱情、成长等细微之处的洞察。
逻辑严谨,前后呼应: 剧本的设定、人物的行为动机都经得起推敲,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或前后矛盾。前面埋下的伏笔,在后面能够得到巧妙的解答。
鲜活的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有血有肉,拥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动机。观众能够理解角色的选择,甚至产生情感上的连接,无论是喜爱还是憎恨。反派同样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不是脸谱化的坏人。
精妙的对话: 对白自然、有力量,能够传递信息、展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甚至带有艺术性的美感。好的对白能够成为经典台词。
创新性与独特性: 能够提供新鲜的视角、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或意想不到的转折,避免落入俗套,给观众带来惊喜。

烂片:
平淡乏味的剧情: 故事缺乏吸引力,节奏拖沓,或者过于仓促。观众容易感到无聊,甚至不知道电影想表达什么。
空洞或模糊的主题: 电影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或者试图表达的主题过于肤浅、陈旧,未能触动人心。
逻辑混乱,漏洞百出: 剧情发展不合理,人物行为前后矛盾,前后设定自相矛盾,让观众感到困惑和出戏。
扁平化的人物: 人物性格单薄,缺乏深度,动机不明或过于脸谱化,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或理解。
生硬或无意义的对白: 对白空洞、说教,或者与剧情脱节,听起来非常不自然。
模仿与抄袭: 缺乏原创性,过度模仿其他成功作品,甚至直接抄袭,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 视觉与听觉呈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好片:
出色的导演功力: 导演能够有效地驾驭整部电影,将剧本转化为影像语言,通过镜头、构图、光影、色彩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和推动叙事。
精良的摄影与美术设计: 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灯光效果等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提升电影的质感和艺术表现力。场景、服装、道具等美术细节都能服务于故事和人物。
高质量的剪辑: 剪辑节奏流畅,能够有效地连接镜头,营造悬念、营造紧张感或表达情感。转场自然,不突兀。
出色的配乐与音效: 配乐能够恰到好处地烘托情绪、引导观众的感受。音效逼真且富有冲击力,增强了影片的沉浸感和观赏体验。
演员精湛的表演: 演员能够深入理解角色,用细腻的表演赋予角色生命力,将角色的情感、思想和内心世界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烂片:
混乱或乏味的镜头语言: 导演缺乏对影像的掌控力,镜头运用随意,画面构图糟糕,无法有效地传达信息或营造氛围。
粗糙的摄影与廉价的美术: 画面模糊,色彩失调,灯光昏暗,场景简陋,服装道具不合时宜,严重影响观感。
糟糕的剪辑: 剪辑生硬、混乱,节奏失控,让观众感到困惑或不适。
令人不适的配乐与音效: 配乐过于嘈杂或煽情过度,音效虚假或缺乏力度,反而干扰了观影体验。
尴尬的表演: 演员表演浮夸、僵硬,无法让观众信服,甚至让角色成为笑柄。

三、 情感共鸣与观影体验

好片:
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恐惧,还是感动、温暖、震撼,好片总能在观众内心深处激起涟漪,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连接。
带来思考与启迪: 电影能够引发观众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改变观众的某些观念。
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观众能够完全投入到电影的世界中,忘记现实的烦恼,与角色一同经历故事的起伏。
余韵悠长: 电影结束后,观众依然会对电影中的情节、人物、主题进行回味和讨论。

烂片:
情感淡漠或错位: 电影未能引发观众的任何情感共鸣,或者试图煽情的部分反而让观众感到尴尬和不适。
肤浅或无意义: 电影看完后,除了浪费时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思考或回味的东西。
让人出戏的体验: 各种粗糙的细节(如穿帮镜头、不合理的剧情)不断将观众拉出电影世界。
看完即忘: 电影的内容很快就会被观众遗忘,没有任何留存。

四、 电影类型与观众期望

好片:
符合类型片(Genre Film)的期待,但又有所超越: 对于商业类型片(如科幻、动作、喜剧),好片能在满足观众对类型片的普遍期待的同时,注入更深的思考、更出色的创意或更精湛的制作。例如,一部好的科幻片不仅仅是视觉奇观,还能引发对科技伦理的讨论。
艺术电影(Art House Film)的深度与创新: 对于追求艺术性的电影,好片往往在形式、叙事或主题上有其独特的追求和创新,能够挑战观众的认知,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烂片:
未能满足基本类型片期待: 例如,一部喜剧片不好笑,一部恐怖片不恐怖,一部动作片没有精彩的动作场面。
“伪艺术”或“空壳艺术”: 有些电影打着艺术的旗号,但内容空洞乏味,或者只是模仿艺术片的形式,缺乏内在的支撑。

五、 综合评估与个人感受

最终,区分好片与烂片,往往是以上多个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一部电影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另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导致整体评价不高。

重要提醒:

主观性是存在的: 即使从以上客观维度分析,个人的喜好、文化背景、人生经历都会影响对电影的评价。你觉得好笑的笑话,别人可能觉得无聊。
“烂片”的定义也会变化: 有些电影在当时被认为是烂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某些特质(如独特的风格、某个演员的表演)反而被重新发掘和欣赏。
不要一概而论: 任何一部电影都有可能包含一些亮点,即使它整体被认为是烂片。反之,即使是公认的好片,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总结来说,区分好片与烂片,需要我们打开感官,运用理性的分析,并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好片是剧本、导演、演员、技术等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晶,能够带来深刻的思考和美好的体验。而烂片则往往在核心故事、技术呈现或情感表达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让人感到厌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场景一:2015年7月某日,某二线城市电影院门口,站着两个女生,二十三四年纪,在交流着。

你知道吗?刚才我快看哭了!这剧情太虐心了!

别说了,我其实已经哭了⋯⋯

说完掏出手机发朋友圈:


场景二:2015年7月某日,某三线城市网吧,坐着几个男生,二十四五年纪,在吐槽着。

卧槽,郭小四这小学生水平也好意思拍电影!把劳资快看吐了!要不是得陪女神去看,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看这垃圾,你们千万不要去看啊!

说完,怒火中烧地登上豆瓣,打一分:


场景三:2012年9月某日,某一线城市公寓,某女生在码微博:盆友们,我要安利一部神剧:《权力的游戏》,炒鸡好看有木有!墙裂推荐啊啊啊!


场景四:2012年9月某日,某四线城市麻将馆,四个中年妇女坐在那边打牌边聊天:最近我看那个什么什么《向着炮火前进》还蛮好看的,里面有几集看得我紧张的很。哎呀,赵本山拍的《乡村爱情小夜曲》才好看呢,笑死人了!

中国有13.68亿人(实际人口估计更多),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最后面那个零头,800万,也比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人口要多。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呢?至少有56个民族。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呢?就是不算上暂时没回归的台湾,还有33个。中国有多少宗教?大型宗教就超过5种,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小宗教。中国有多少种语言?官方收录的多达129种。

中国这个人口体量,大致相当于欧洲(包括俄罗斯)+北美州(包括墨西哥)+澳洲的总人口。

来看看中国的性别结构: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男性超过7亿,女性超过6.7亿。

再来看看中国的年龄结构:16岁以下人口接近2,4亿,16岁到59岁人口超过9.15亿,60岁以上人口超过2.12亿。

最后看看中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城镇人口接近7.5亿,乡村人口超过6.18亿。

我列出这些数据,只想说明一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各种审美品位、各种兴趣爱好、各种文化水平的国家。


好,说回影视剧。

21世纪最重要的是哪些?是人才,是科技,这些回答都是对的,但也别忘了一条,是话语权。所谓话语权,大概就是“已经决定了,你来当⋯⋯”,或者是“那么早就说资辞,会不会给人一种⋯⋯”


(1)性别的差异

小时代4的总票房是4.88亿元,观影人次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但豆瓣上的评分人数是多少?不到7,7万,也就是不到观影人次的百分之一!

我可以大胆推测:豆瓣上的男青年是要远远多于女青年的,男女比例可能高达3:1甚至5:1。另外恕我直言,如果真搞一人一票的评分,所有1000万观众每一个都来打分,恐怕这个评分要倒过来,至少是6.4分,搞不好能上7分,假如粉丝再给力点,说不定7.5以上也是可期的。

你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不信的话,可以看看猫眼电影上的打分。

看到没有?8.3分的高分电影!参与评分的有多少?57.89万人,比豆瓣上打分的人多了50万。

同样是粉丝向的电影,魔兽在豆瓣上的评分是远远高于小时代。7.9分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经典奇幻片《勇敢者的游戏》和经典科幻片《独立日1》的评分也是7.9分。

魔兽是有什么资格可以在豆瓣上获得这么高的分呢?剧情很吸引人吗?抱歉,典型的爆米花大片。演员很出彩吗?抱歉,从头到尾看不见几个人的高清无码正脸。特效很牛逼吗?也还算不错,毕竟真金白银投了1.7亿美元,但说到特效,变形金刚4和独立日2恐怕更出彩,但两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是远远低于魔兽的。另外,魔兽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票房和口碑都惨遭滑铁卢,已经充分说明了,这至少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电影。

这就完全是靠着国内男同胞们的情怀,支撑起来7.9的高分和14.7亿元的票房。从本质上来讲,魔兽的粉丝和小时代的粉丝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你别不服气,其实,猫眼电影的受众性别大数据统计,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绝对有参照意义。

上多了豆瓣和知乎(咿?豆瓣和知乎是谁?),就会有一种错觉:哇哦,中国好多文艺小青年啊!而且都是高逼格的那种。对于好电影,都是众星捧月。对于烂电影,都是口诛笔伐。我以前也会嘲笑一些我认为的烂片,但现在觉得,中国这么多观众,何必强求呢?

很多文青,会用八种语言来批评大鱼海棠,也会用八种语言来赞美头脑特工队。可是反映在票房上呢?豆瓣上评分高达8.7分的《头脑特工队》,最后的票房不到1亿元,而恶评如潮的大鱼海棠,却拿了5.6亿元的票房。1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是200-250万观影人次。这不是十几年前的电影,这是2015年上映的电影,正处于中国票房牛市之中的电影。

头脑特工队逼格肯定是有的,皮克斯的逼格向来不低,何况能拿奥斯卡和金球奖说明逼格也确实不会低。特效肯定也是有的,皮克斯本身就是动画电影的金字招牌。难道是太晦涩难懂了吗?全球票房8.57亿美元,身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之一的中国,仅提供了1500万美元的票房……而实际上,这并不是皮克斯第一次在中国遭遇票房尴尬了。实际上,皮克斯的电影在中国的网络上,评价都非常高,但反映在票房上,则实在是惨不忍睹。你要说皮克斯的动画是烂片吧?大家评论都那么高,拿的奖也不少。你要说不是烂片吧?中国起码上千万的文艺青年,又有多少人走进电影院去支持这种佳作?

反倒是《小黄人》、《功夫熊猫》、《愤怒的小鸟》这种评价一般的电影,在国内票房非常高。真正能够实现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最近几年来,就一部《疯狂动物城》。


(2)年龄的碰撞

80和90后,一提起星爷,那是满满的崇拜之情,认为那就是青春,就是回忆。星爷随便一部电影,都是直上云霄,任何一句台词,都是经典至极。而实际上,在九十年代,大陆很多中年人是非常看不惯周星驰的,对,我指的就是50和60后。如果说那个时候互联网已经普及了,而且有豆瓣的话,不说恶评如潮吧,至少不可能推上神坛。

我举个栗子。

咱们奉为经典之作的是《大话西游》,豆瓣上的评分是很高的,高得吓人。

但是,把时光倒退22年,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满满都是苦逼,甚至差点流产。

1994年,香港制片人陈佩华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系拍片事宜,在最初看到剧本提纲时,西安电影制片厂是比较排斥的,觉得太闹,恶俗,但是考虑到周星驰的市场号召力和一些政治因素,西影厂还是同意合作。但是在拍摄过程中,香港和西安之间产生了不少争议,当时任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就认为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其实想想也对,当年的西影厂的逼格是何等之高,出品的都是《红高粱》、《霸王别姬》、《菊豆》这种在国际上拿大奖的艺术电影,怎么可能看得惯这种无厘头呢?因此,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在所难免。不过好歹,这部电影最终还是顺利拍摄完毕。

但接下来,票房是惨败的,口碑也是惨败的。《月光宝盒》先是在香港市场上市,这是星爷第一部自己投资的电影,所以宣传方面特别用心,还放在1995年的贺岁档上映,凭着星爷的名号,这部电影确实在头几天出现了异常火爆的情况,但是万万没想到却是“高开低走”。8月份的暑假档,《月光宝盒》又放在上海和东三省上映,可情况也和在香港差不多,高开低走。而伴随着票房的节节败退,却是差评的“蒸蒸日上”。1996年寒假,在北京上映的时候,则更尴尬,只有20多万的票房,有的电影公司甚至在放映两天后就决定换掉《大话西游》以避免更多损失。当时一些电影院经理表示:在引进这部片子时,各电影公司经理就不太看好这部影片,觉得‘太吵太闹’,作为不被看好的电影,自然在北京也没有过多宣传。

大话西游两部共投资了6000多万,却最终只取得了5000多万的票房。星爷新组建的星彩公司,还因此倒闭了。而在当年的金像奖上,大话西游也几乎是颗粒无收,风头都被《东邪西毒》、《女人四十》和《饮食男女》等文艺片抢走了。星爷当时应该蛮郁闷的,票房惨败也就算了,连奖项也没有。

所以,你可以想象,假如1995年中国的互联网像今天这么发达,都是当时的观影主力60后们在打分的话,恐怕《大话西游》在豆瓣上的评分不会高于7分,甚至可能更低。而且,你们不要以为是50、60后没文化少见识,缺乏艺术修养。当时排斥这部电影的,可不仅仅是普通观众,还有不少具有江湖地位的文艺界大佬。上面提到的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就觉得这部电影太low,他可是当时的一个大导演,有几部作品你们肯定看过:《宰相刘罗锅》和《康熙微服私访记》。

另外,配乐大师赵季平,就是那个为《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霸王别姬》等高逼格电影配乐的那位,也是很看不惯这部电影的。当时港方给他看了剧本,他觉得这简直在瞎胡闹,故事离奇、蹩脚,让人很不舒服。但大师毕竟是大师,在极度排斥的心理状态下,依然顺利完成了任务,编了一首长达1个多小时的乐曲交给剧组。赵季平拿了报酬后,就根本没去管这些了,也没把这首曲子收录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可见他是真从心底里排斥。但这首曲子,却为大话西游增色不少,这就是《芦苇荡》。如果觉得自己没听过的,可以去搜搜,保证你一听就知道了。

那怎么后来这部电影又突然爆红起来呢?内地很多人都号称看过十几遍,经常冷不丁脱口而出一句台词,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从1998年开始,80后们开始陆陆续续上大学了。既然是读大学了,就不用苦逼的埋头应付高考了是不?就有大把的时间买各种盗版碟研究电影了是不?

于是,大概是99年左右吧,一批大学生,开始在网络上热烈讨论这部神作。那时候,邮件还叫做“伊妹儿”,在网上发帖叫做“在校园BBS灌水”。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你们是懂的。当然那个时候,电脑仍不是普及品,大话西游仍然是在小范围内热议。大概到2002年左右吧,电脑越来越普及了,大话西游在网上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从猫扑到天涯,再到QQ和百度贴吧,年轻人们都在讨论着星爷的这部神作。今天看了大话没,这就像大家出门遇见打招呼问“吃饭了没”。而到了2005年,豆瓣这个神器出现了,星爷的粉丝们首先就上去给大话西游打五星好评,于是,《大话西游》的江湖地位正式确立。现在网络上关于这部电影的各路影评实在是多得吓人,而且基本上都是80后和90后写的。

我举出《大话西游》的栗子来,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不经典,我个人心中星爷的作品排名第二的就是大话西游(第一是喜剧之王)。但你要说没有被过度解读,恐怕也是假话。连导演刘镇伟和主演周星驰都表示对大话西游在内地如此火爆无法理解。不过电影这么主观的艺术,也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是,大话西游这部电影在50/60后心中的地位肯定不是这么高的。也许,在他们心中,大话西游和人在囧途是一个档次,甚至可能由于对无厘头文化的误解,还不如人在囧途。

你信不信你要是逼着你家里的长辈们和你一起看《纸牌屋》,不准他们看《抗日奇侠》,他们分分钟要打你?长辈们看抗日剧的时候,心里面可比你看行尸走肉还要紧张。

所以,说到底,这还是一种年龄价值观的冲突,而且非常强烈,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3)中西的审美区别

中国的文艺青年们,对张艺谋的失望,大抵要从《英雄》这部电影算起。当时最恶毒的语言,都送给了第五代导演的领头羊张艺谋。什么“某党的奴才,强行输出和谐价值观”、“剧情不知所云”、“圈钱之作”、“靠着华丽服装和盛大场面堆砌起来的烂片”、“向集权制度献媚”等等。而当文青以为可以骂醒张艺谋的时候,他却拍了第二部讨骂的电影《十面埋伏》。于是,全国各地的骂声从网络上蜂拥而至。幸亏张艺谋脾气好,这要是换做冯小刚,早就在网上对骂起来了。但几乎同时,在大洋彼岸的北美,这两部电影却被奉为“神作”,口碑和票房均取得极高的成就。票房就不说了,《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北美共取得6700万美元的票房,这个高度,迄今没有任何国产电影超过。而口碑方面,美国的影评界是用“伟大”这种词语来形容的,甚至把英雄比作电影界的《红楼梦》。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英雄》及《十面埋伏》并列第1名。

一直到今天,在IMDB和烂番茄这两大全球主流电影评分网站上,这两部电影的评分还是挺高,而在豆瓣上,评分还是挺低。《英雄》稍微还好点,《十面埋伏》甚至比《爸爸去哪儿电影版》还要低不少。

话说其实张艺谋也蛮委屈的。以前拍揭露中国阴暗面的电影,去西方拿了不少奖,结果被国内批评是“拿着家丑去讨好西方人”。后来拍显示中国唯美华丽面的电影,去西方赚了不少票房,又被国内批评是“打造这种虚有其表的电影去迷惑西方人”,反正张艺谋怎么拍都是错的。

各花入各眼

所以,我想说的是,除了几部公认的烂片,比如《雷神传奇之向佐想红》或者是《富春山居图》等等,很多你心中的烂片,其实未必就是真正的烂片(这里必须说一下真人秀电影,虽然也打着电影的名号,但绝对不是电影,只能算是把一款电视节目搬到电影院上映而已,有些真人秀,从立项到开机再到后期制作完毕可能一个月就搞定了,单从技术角度来说富春山居图都算是良心之作了,这些明星真人秀毫无疑问是最无耻的圈钱行为)。

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一部作品,总有人喜欢,也总有人不喜欢,毕竟各花入各眼呗。

只要中国有足够多的中老年人,那么《抗日奇侠》这种你心里的雷剧,就会一直在电视上播下去。只要中国有足够多的玻璃心,那么郭敬明这个导演就能继续当下去。

中国大到连豆花和粽子都有巨大差异,还想统一文艺鉴赏的标准?

好与烂,只在你心里。

————————————————

既然大家反响这么热烈,那么不如来讨论更深刻的话题。

请问,你觉得中国将来爆发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单项选择。

A.豆花甜咸之争

B.粽子甜咸之争

C.江浙沪包邮和藏疆青除外之争

D.南方不供暖

亲,你们选择哪一项?

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做好这个统计,然后咱们把结果寄给国务院,好让他们可以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维护祖国稳定统一,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user avatar

烂片,至少国产烂片,直接看海报就可以判断。评分和影评都可以刷,海报这种片方自己放出来的物料,真是洗都没法洗。来, 一起涨个姿势,赏析一下标准的烂片海报是什么样的。


1,烂出高度之喜剧片


总结一下烂片海报的规律:

1,设置一个滑(e)稽(su)的场景

2,演员是张牙舞爪还是皮笑肉不笑,取决于脸僵的程度

3,有杨幂


2,烂出水平之爱情片

规律:

1,不知所以反正就是要这样的 柔光

2,标配小鲜肉、老鲜肉

3,有杨幂


3,烂出风格之恐怖片


规律:

1,眼生的主创阵容

2,劣质的僵尸妆、鲜血、伤痕、阵法等一切故作玄虚、装神弄鬼的元素

3,就像直接套上个滤镜、阴暗而没有层次的色调

4,有时胸、腿、整容脸,排列组合出现

5,有杨幂


4,烂出国际范儿之玄幻片


规律:

1,看起来很缺钱的大牌明星

2,金灿灿,银晃晃,花里胡哨的画面

3,居然没有杨幂?别担心,马上就会有的!忘了那部未播先火的《人鱼帝国》吗?我们大幂幂可是有参演的哦


最后还有我们自成一派的郭敬明老师,来欣赏一下他的电影海报

想必郭老师为了在一个画面中排列下这么多盛世美颜的男演员、女演员也是很费心思啊。毕竟貂与杨幂,都不可或缺。

----------------------这是信守承诺的分割线---------------------------

各位别再催了,我一定会来更新好片海报的。等我

----------------------这是凌晨5:30来更的分割线---------------------------

大家想看好片海报的热情很高啊,我回来更啦!之前伤害了大家眼睛,很抱歉。

海报好片子就好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讲真真正顶级的设计师可比一些做电影的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多啦。人家挑来做的片子不说多好,总不至于烂到让人看过都有羞耻感。

下面上几张大神黄海的海报作品给大家洗洗眼,近几年国内牛逼的电影海报基本都出自他。


您看我的膝盖要吗之喜剧片


您不要我还是要献上之玄幻片

(这部《封神》不是上面那部《父爱如山之封神传奇》哦,片子还没上映,这张海报已经拿了国际大奖了,私心放上来)

什么献膝盖还要排队之剧情片


排就排吧轮到叫我之文艺片


哟你也在这排队呐之动画片



所以总结出来没?烂片海报各有各的烂,而好片海报……也各有各的好,但幂幂出现的几率肯定小(神秘围笑)

先上这些吧,有时间再来更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海报,和国外的好片海报。

最近在刷老片,发现老片子那种手绘海报蛮有感觉的,想看的话再来更。

----------------------这是回应争议和更新一波海报的分割线---------------------------

回应一下评论区的主要争议

1,答主你瞎吧,《美人鱼》、《寻龙诀》、《黄金时代》也算好片?

反复在评论区说了,你们咋就不看呢……

《美人鱼》不算多好的片,看的时候也犯尴尬症了。但即使刨去周星驰这个元素,这依然是一部值得去影院看的片子,何况尴尬是情怀税呀朋友们。你们要非觉得这是一部烂得无可救药的片子,那我……也不删(任性的围笑)

《寻龙诀》是一部很棒的国产商业片,《黄金时代》我个人很喜欢,在我看来这两部算得上好片,大家见仁见智。

2,答主你是杨幂专业黑吧,杨幂跟你多大仇?你知道大幂幂多努力吗?

都说了不是专业黑,杨幂跟我也无仇无怨,纯粹是找片的时候发现杨幂的烂片成就真是涵盖各个类型,这一点还是胜过(?)各个小鲜肉小花的,就顺手黑起来了。

3,答主这样看海报判断太片面,很不客观,有很多好片烂海报和烂片好海报

当然不客观啦!就是一方法,大家看个乐,选片的时候该看阵容还看阵容,该看影评还看影评。何况烂片的好海报就跟胖子的胸一样无用,相信大家是不会被蒙蔽的。而真正的好片也不是一张烂海报耽误得了的,大家放心啊。

要在评论区为自己的选片眼光和偶像辩护都请自便,但是一旦出现谩骂或者脑残粉,删除加拉黑,大家文明娱乐,谢谢。


下面更新一波个人喜欢的国外好片海报。

评论区有人说看片子好坏就看海报上多少人,海报上人少片子好,一群明星脸的肯定烂。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适用,人数不一定跟片子质量相关,下面请看。

一个人都没有可以很赞


就只有一个人还是很赞


即使是大头贴依然赞


放上一群人还是可以很赞

(同样是两派对立,对比一下《封神传奇》群魔乱舞那一张)

个人认为好片海报确实也能找出一些规律:好片海报会尽量用较为高明的方法,或是塑造角色形象,或是表现人物关系,或是暗示情节内涵,或是渲染氛围,或是兼有,但绝不会除了一张张漂亮的脸蛋外空无一物。

万一过10K(没这么可怕吧……)再来更新一些老电影的手绘海报,视觉感受相当不一样。

咦,这里是不是该出租广告位了?

----------------------这是过10K哭着来更新的分割线---------------------------

换地更新一波好莱坞黄金时代经典电影的手绘海报,依然多图

有哪些经典的电影海报? - 林大罗的回答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区分一部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并非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电影的欣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电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来理解为什么一部电影能够赢得赞誉,而另一部却饱受批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区分维度,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核心要素:故事与剧本.............
  • 回答
    分辨一块牛排的“出身”——是天然生长,还是“拼凑”而成——有时候确实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一些餐厅或者速冻食品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合成牛排”,它们价格低廉,外观诱人,但吃起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从里到外,把这些“假冒伪劣”的牛排给揪出来,还咱们一张实实在在的好牛排!第一招.............
  • 回答
    .......
  • 回答
    朋友之间,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纯粹的哥们儿/闺蜜情,还是悄悄滋生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这可不是件小事,弄混了,可能会搅得一池春水,涟漪不断,甚至把一份好好的友谊给搅黄了。所以,咱们得仔细琢磨琢磨,到底是什么在让你们的关系变得这么特别。首先,咱们得看看“为什么”。 友情的“为什.............
  • 回答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尤其是那些价格不菲的,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困境:这高昂的价格,究竟是对我们智商的收割,是对我们情感的绑架,还是它真的物有所值,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期待?区分“智商税”、“情怀税”与“一分钱一分货”、“高端的东西就是好”,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审慎思考,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1. 认清“智.............
  • 回答
    买房时,了解房屋的结构类型对于判断其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未来改造的可能性都非常重要。在众多结构类型中,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住宅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区分它们?而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哪一种会更好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几个话题,力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衣服的面料,到底怎么看,怎么挑,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什么布都能上身的,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一、 摸着石头过河:常见面料的“长相”与“脾气”首先,咱们得认识认识这些常在衣柜里安家的“居民”。它们各有各的性格,决定了衣服穿起来的感觉、耐不耐穿,以及怎么打理。1. 棉 .............
  • 回答
    .......
  • 回答
    “月经期间喝红糖水比喝白糖水好”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受到许多女性的推崇。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红糖和白糖的制作过程、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实质区别。一、 红糖与白糖的制作工艺及本质区别1. 白糖: 原料: 主要来源于甘蔗或甜菜。 制作过程: 白糖.............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理解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关键。这三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尤其是在所有权、经济组织、资源分配、社会阶级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 一、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1. 资本主义 (Capitalism) 核心理念: 个人自由,私有财产,.............
  • 回答
    理解国际主义和逆向民族主义的关键在于把握它们的核心诉求、关注点以及对国家和世界关系的看法。这两种思潮虽然都可能涉及对现有秩序的批判,但其出发点、目标和方法却截然不同。我们先来仔细看看国际主义。国际主义的核心是一种对人类共同体和跨国合作的普遍性认同和追求。它认为,地球上的所有人类,无论其国籍、种族、宗.............
  • 回答
    这三位名字里都有个“马”,而且都跟文化、历史有点渊源,确实容易让人犯迷糊。不过,他们各自的领域和风格那是天差地别,就像在不同的维度上闪耀的星辰,很容易区分开。咱们这就一样一样地捋一捋。 马未都:古董的守护者与文化的传播者他是谁?马未都,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位“玩古董出身的文化讲师”。他最有名的身份是收.............
  • 回答
    区分硬科幻和软科幻,就好比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恒星与行星的微妙界限。两者都植根于“科学幻想”的土壤,但它们关注的焦点、叙事手法和作者的意图,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其说是一种绝对的二分法,不如说是一条光谱,硬科幻和软科幻各自占据了光谱的两端。 硬科幻:科学的严谨与逻辑的基石当你拿起一本硬科幻小说,你.............
  • 回答
    区分一个人的族裔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尤其涉及到像满族这样有着独特历史和文化演变过程的民族。以下内容旨在提供一些历史和文化上的视角,帮助理解满族人的身份认同,但请注意,这并非一套绝对的“辨别手册”,并且任何试图简单化或标签化特定族裔群体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满族身份认同的演变与复杂性:首先,.............
  • 回答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流氓无产者”(Lumpenproletariat)和“正人君子无产者”(Proletariat)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指向无产阶级群体,但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种区分,对于分析社会运动、阶级斗争以及社会变革的动力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区分这.............
  • 回答
    区分真球迷、伪球迷和赌球者并非易事,因为有些行为会重叠,而且人们的动机也多种多样。然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提高区分的准确性:一、 对足球本身的理解与投入程度这是区分真球迷和伪球迷最核心的依据。真球迷: 深入了解比赛和球队: 球队历史与文化: 他们知道球队的成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