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月经期间喝红糖水比喝白糖水好」?这二者有哪些实质区别?

回答
“月经期间喝红糖水比喝白糖水好”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受到许多女性的推崇。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红糖和白糖的制作过程、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实质区别。

一、 红糖与白糖的制作工艺及本质区别

1. 白糖:

原料: 主要来源于甘蔗或甜菜。
制作过程: 白糖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主要包括榨汁、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去除糖蜜)、漂白、干燥等步骤。
核心特征: 白糖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多次精炼和提纯,目的是去除蔗糖以外的杂质,包括色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中,“漂白”环节是让白糖呈现洁白外观的关键,通常会使用亚硫酸盐等漂白剂。
成分: 精制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纯度非常高,可达99.7%以上。它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

2. 红糖:

原料: 主要来源于甘蔗。
制作过程: 红糖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通常是采用传统方法,将甘蔗汁直接熬煮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制成。这个过程中,没有经过深度精炼和漂白。
核心特征: 由于未经深度精炼和漂白,红糖保留了部分甘蔗汁中的天然成分,如甘蔗糖蜜、微量矿物质和维生素。
成分: 红糖的主要成分仍然是蔗糖,但其纯度相对较低,通常在95%左右。除了蔗糖,它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和果糖,以及一些天然的色素(呈红褐色或棕色),这些色素来源于熬煮过程中焦糖化反应和甘蔗中的一些天然物质。更重要的是,红糖保留了铁、钙、钾、镁、锰、锌等微量矿物质,尽管含量不高,但相对于白糖来说,这些矿物质的存在是其区别于白糖的重要之处。

实质区别总结:

纯度: 白糖纯度极高(主要是蔗糖),红糖纯度较低,含有少量其他糖类和杂质。
加工方式: 白糖经过深度精炼和漂白,去除大部分非蔗糖成分。红糖未经深度精炼和漂白,保留了更多天然成分。
营养素: 白糖几乎不含任何营养素。红糖虽然含量不高,但保留了微量矿物质(如铁、钙)和一些维生素。
外观与风味: 白糖洁白,味道纯甜。红糖呈红褐色,带有特殊的焦糖风味和微甜之外的甘蔗原味。

二、 月经期间喝红糖水比喝白糖水“好”的说法分析

这个说法的根源在于红糖所含的某些成分,以及民间对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状况的认知。

1. 缓解痛经的传说与可能的科学解释:

民间说法: 很多人认为红糖水可以“暖宫”,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痛经。
科学分析:
热量和能量补充: 痛经可能伴随着身体疲劳和不适,喝一杯温热的糖水可以快速补充能量,提高血糖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虚弱感。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身体的温暖感。
铁元素: 月经期间女性会流失一定量的血液,如果平时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轻度贫血,加剧疲劳感和痛经症状。红糖含有少量的铁元素,虽然含量不足以显著改善贫血,但可能起到微弱的补充作用。相比之下,白糖则完全不含铁。
温暖和放松: 喝温热的液体本身就能促进身体放松,缓解肌肉紧张,对于一些因肌肉痉挛引起的痛经可能有一定的舒缓作用。红糖水的温热口感和甜味,也能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矿物质: 红糖中含有的其他矿物质,如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肌肉放松,理论上对缓解痛经有所帮助,但这方面的研究证据并不充分,且含量非常微小。

2. 为什么说“比白糖水好”?

区别在于其他成分: 核心区别在于红糖除了蔗糖,还含有微量矿物质和更复杂的糖类。当关注点放在“补充”和“温补”时,红糖因含有这些额外成分,显得比纯粹的“空糖”(白糖)更有价值。
“原生态”的认知: 相较于高度精炼的白糖,未精炼的红糖在很多人眼中更接近“天然”,更“淳朴”,因此在养生保健方面更受青睐。

三、 红糖水是否真的能“治愈”痛经或“大补”?

需要明确的是,红糖水并非药物,其缓解痛经的作用非常有限,更多是提供能量和心理安慰。

对痛经的实际作用:
对于轻度痛经,特别是与寒冷、疲劳相关的痛经,热红糖水可能带来一定的舒缓效果。
对于严重的痛经,特别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引起的,红糖水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此时,应寻求医生帮助,进行正规治疗。
营养价值的局限性:
红糖中的铁含量并不高,远低于动物肝脏、红肉等食物,依靠喝红糖水来补铁是远远不够的。
其他微量矿物质的含量也十分微小,难以对身体健康产生显著影响。
糖分摄入的风险:
红糖和白糖一样,主要成分都是蔗糖。过量摄入糖分,无论来源是什么,都会增加肥胖、蛀牙、血糖升高等风险。尤其对于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的女性,更应谨慎。

四、 总结与建议

红糖与白糖的实质区别: 主要在于加工精炼程度、保留的非蔗糖成分(矿物质、维生素等)以及外观和风味。
红糖水比白糖水“好”的可能原因: 主要在于红糖保留了微量矿物质(如铁)和其他天然成分,以及温热的液体本身带来的舒缓和心理安慰作用,尤其在民间认知中,“暖宫”、“补血”的联想。
关于月经期间饮用:
如果女性在经期感到疲劳或有些许不适,喝一杯温热的红糖水可以提供能量和温暖感,带来心理慰藉,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体验。
但是,不要过度神化红糖水的作用。 它不是万能的止痛药,也不是有效的补品。
对于痛经严重的女性,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接受科学治疗。
无论是红糖水还是白糖水,都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最终的观点是:

“月经期间喝红糖水比喝白糖水好”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食物天然性和“温补”功效的追求。红糖确实比白糖保留了更多非蔗糖的成分,尤其是在民间经验和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它可能提供比白糖水更多的“舒适感”。

然而,从科学角度讲,红糖水在缓解痛经和补充营养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更多地是提供能量、温暖以及心理上的安慰。将红糖水视为一种简单的舒缓饮品是合理的,但将其视为“神奇的良药”则不可取。在选择饮品时,关注点更应放在温热的温度和适量的甜度上,而非仅仅是糖的种类。如果女性有严重的痛经或其他经期不适,应优先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喝红糖水,可以补充流出的血,所以月经期喝。

喝白糖水,可以补充流出的白带,所以排卵期喝。

喝冰糖水,可以降低体温,所以发烧上火的时候喝。

如果缺铁,应该用铁碗喝红糖水,可以补铁。

如果缺钙,应该用碳酸钙碗喝水,可以补钙。

如果缺钱,应该多吃榆钱饭,吃得多了自然梦闷声发大财。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聪明,因为我是喝豆腐脑长大的。

user avatar

“红糖比白糖更好”的概念出现很晚,也就最近一代人。稍微搜索一下几十年前的回忆,就能发现,当时的人其实更推崇白糖的滋补作用……

细说几代高考生营养品:从糖水至氨基酸
高考营养品的初级年代,就是糖水时代(即1977年至1980年)。其间,中国处于经济短缺期,糖水成了高考学生的补品。他说,糖水时代分红糖水期和白糖水期。他说自己1977年从农村考进大学,当时家里什么也没有,母亲从商店赊回半斤红糖给他冲水喝。直到1978年以后,白糖供应紧张局面才开始缓解,高考学生才喝得上白糖水。
淡淡红糖香
那时候的农村,老百姓家过年时都要打黄粄、炸馓子、蒸甜粄、卤猪肉等传统年货。而要制作这些美食,基础材料都可以自给自足,唯独至关重要的糖需有票证才能买到。因为物质匮乏,对老百姓而言,办年货买白糖太奢侈,况且有钱也未必弄得到,只能凭票买几斤红糖当佐料。

从生理作用上说,红糖白糖区别不大,但白糖更纯,制造成本更高,更稀缺,当然在并存的时候更受推崇。但平民能接触到白糖,又不太买得起的时代很短……随着社会进步,很快,相对工薪收入而言,红糖白糖都很便宜了,成本和价格上的差异可以忽略,普通人无法再脑补“稀缺品更有营养”的效果。同时,历史上大多数“传统食品”的制作者根本接触不到白糖,结果就是对“传统”和“天然”的盲目认同再次“捧红”了红糖。

此外,红糖里杂质多,放在水里化开时显得更粘稠(白糖变成糊状物的时候,就开始透明,在水里逐渐消失了),这一点也很重要。据说欧美商人刚到中国沿海的时候,卖自鸣钟表,中国客户不喜欢卖轻便的”高科技“型号,反而喜欢沉重的老式钟表,认为较重的表用了更多的材料,更准确,更“实在”。结果钟表商被迫在新型钟表里面加无用的铁块,免得好货卖不上好价。中国消费者的类似心态其实还是挺普遍的,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我前几天有个回答:

你见过哪些发人深省的商业故事? - 知乎

内容不说了,下面的回复很有意思:

既然中国人因为洗衣液更粘稠,就乐意掏钱养活一个几十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因为相似的理由追捧一下红糖也可以理解咯。

相关回答:

1

沐浴露、洗面奶、洗发水为何都要洗第二次后才会觉得清爽? - 知乎

2

中国哪些有名的食物源于贫穷的记忆,即所谓「匮乏的博大」? - 知乎
user avatar

答案里

@贺行舟

的论述是比较有参考价值,其它的答案大多可以无视了。

从非物质角度,女性在遇到痛经时,轻微的喝热水足够安慰,重点的还是建议选择红糖水。

首先红糖的滋味比较微妙,口感上佳,为什么要喝白糖水亏待自己呢?

所以不要去听那些自以为很机智,非要你用白糖代替红糖的男性们的话,扔把狗粮给他们就好。

红糖口感好,滋味复杂微妙,加上暖暖的热水,当你觉得喝起来有幸福感时,实际上这是能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本身就会带来一些止疼作用。

红糖的色泽样子好比菜一样,看到它会对心理上起到补充感,这个非常重要。

一盘长的很恶心的食物,与一盘摆放精美的食物,得到的享受感是不同的,即使它们的口感一致。

同样的,在装修精致的环境下用餐,哪怕是一样的成分的食物,带来的感受也是有区别的。

所以,既然疼不是件舒服的事,那么就尽量让自己怎么觉得舒服就怎么来。

user avatar

大概是因为中国科普任重道远吧……


甘蔗或是甜菜榨汁后简单加工,得到的初产物含有各种色素,称之为红糖。红糖纯化脱色之后,便是白糖。而进一步纯化结晶之后的产物,则是冰糖。

红糖和白糖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保留了许多甘蔗里面的杂质。按照杂质的量来排序,就是:甘蔗>红糖>白糖>冰糖。

嗯,且不说这里面的分量微乎其微,真的觉得有营养的话,不如去啃两根甘蔗来的简单粗暴?

至于什么红糖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利的,白糖没有的成分的……跟燕窝什么的类似的营销手段,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绝大多数成分都是普通食物里面非常常见的,什么钙铁锌硒维生素之流。

但是呢,道理大家都懂,然而明明多一道工序的白糖还是卖的不如红糖贵。红糖是红的所以性温补血,冰糖是透明的所以性寒止咳的“传统”还是代代相传……我也很无奈啊……


大姨妈来了喝(红)糖水会舒服,一方面是热水的舒缓作用,另一方面是补充了能量。同时甜食也会刺激大脑分泌一系列激素,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并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女生生理期间:

1. 多喝热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2. 适当吃一些甜食,这几天就别想着什么要保持身材了。

铁能补血不假,但是你们要真是觉得大姨妈的时候喝红糖水舒服了是因为微量的铁起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少铁好了:


从维基百科贴来个数据,100g红糖里面的营养成分,括号是占每日建议摄入量的百分比。对照牛肉和牛奶,我就不拿动物肝脏这种来欺负人了。数据图在最后,我先给分析:

首先,这几个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很常见的,很容易从其它食物中获得的。这也难怪,毕竟甘蔗本身就是个很普通的植物而已。这一点,是我最想要强调的。

其次,拿这里最高的,也就是很多人耿耿于怀的铁来说吧。100g的红糖里面能提供每天所需的15%的铁(这个含量是真的带糖蜜的红糖,用中文搜红糖的话,会给一个0.7mg的铁含量,那就连15%都没有了,将近6%……)。100g红糖大概能冲个500mL吧……嗯当然你应该是能喝下去的,然后你成功的摄入了高达15%的铁,但是……今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就已经超了……


顺便说一句,现在的红糖确实绝大多数都是白糖重新掺东西搞出来的,跟传统的红糖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口味和营养方面可能确实有一定的提升。不过这并不影响本文的结论——微量的添加剂根本起不到什么的多大的作用。或者,如果你觉得这些人工的添加剂有利于健康,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去买专门的营养品呢?





作为对比的牛肉:



和牛奶:


user avatar

红糖有安慰剂效应,开场自带《以形补形,以色补色》BGM。白糖太老实,不懂得自我营销。

白糖应该这么打广告:喝白糖水,皮肤就是比你白。

user avatar

上面一群不懂装懂、懂装不懂的中医黑科学癌在这里搞所谓科普,搞所谓“白糖红糖都一样不过是提纯”。(最新补充一句:有个妹子说红糖有用,说这么多男人非说红糖没用也是醉了。咳咳,作为文科男,我突然发现,是不是这群说红糖没用的理工男都是单身狗或者追妹子费劲那种,根本就没怎么遇到过女孩生理期,也没两种都给女友试过对比过就过来展现“直男癌”的属性非要哔哔“科学”。――即使红糖白糖都一样,就像文科男理科男都是男人一样,可是我们文科男就是擅长关心妹子啊。对女孩来说一样?不一样!你们再抬杠,也不一样!我们对妹子笑笑都比你那白糖理论更止痛,真的不一样的)

明确告诉你们,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只有百分之一点二(1.2)。

你要是忍不了女友浑身是毛背后长尾巴,凭什么告诉别人“白糖“仅仅(just)”是把红糖提纯”?

用一句约翰尼德普德普在《寻找梦幻岛》里的台词:“啧啧啧,just.”

还一个个有脸黑中医呢,竟然把两种并不相同的物质用“just”这种词进行连接。

地球仅仅比月球大了一点,活人仅仅比死人会呼吸一些?

白糖是在红糖的基础上加碳除去色素而制得的,但是不是碳放得越多,白糖就越白呢?不是的。碳要放得适量才能完全吸收红糖的色素,如果太多,那就是浪费。红糖与白糖的区别,主要是生产方法不同、组成营养成分不一样。红糖大部分是土法生产,白糖大部分时机制的。在品质营养上,红糖色棕,杂质多,甜度低;白糖色白,干净,甜度高。红糖在药用上胜过白糖,红糖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比白糖要多20~30倍),能直接被机体吸收。红糖还有较丰富的铁质(比白糖多一倍),为造血过程所必需。红糖含有白糖所没有的

胡萝卜素

、核黄素、烟酸等,这些都是产妇十分需要的营养物质。

做科普请把良心摆正,别为了骗赞搞什么你们都是渣渣,白糖just是红糖的提纯,到时候祸害广大女同胞。白砂糖被血管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导致血糖急剧上升。这使得胰岛素大量分泌,容易引起低血糖。那么多女孩哪天看了文章猛喝白糖水喝出低血糖你负责?

输液的时候都补充葡萄糖,生病也要补充葡萄糖,红糖里葡萄糖含量高营养成分稍多,能易吸收,懂?

――――――

很多说红糖白糖一样的人,都是学金融,材料,核材料,化学的,你们又不是医生,你们怎么知道的红糖白糖一样?

夏天各单位防暑降温都是发白糖,没有发红糖的。

你们去发红糖试试,保证一线工人中暑后,醒来对你们抱以铁拳!

别特么一群小屁孩读几天CNN吹出来的大学就天天到处吹牛逼。恒河水和自来水成分一样都是水,只不过恒河水杂质多。

来,干了这碗恒河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