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脑机接口可以通过肢体末端的神经实现吗?

回答
脑机接口(BCI)技术,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但其实,它一直在我们身边悄悄进步,尤其是在连接我们身体和大脑的通路探索上,肢体末端的神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理解脑机接口如何通过肢体末端的神经实现,我们得先从“神经信号”这个最核心的概念说起。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计算机,通过电信号来传递信息。而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感觉,都离不开这些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中的传递。

神经信号是怎样的?

想象一下,你的大脑想让你握紧拳头。这个指令会以电脉冲的形式,通过运动神经元层层传递,最终到达你手臂和手部肌肉的神经末梢。当这些神经末梢接收到信号时,它们会释放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于是你的拳头就握紧了。

反过来,当你触摸到一个东西,比如一个温暖的杯子,皮肤上的感受器会感知到这个温度和触感,然后转化为电信号,沿着感觉神经一路向上,传回大脑。大脑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你就能“知道”你触摸的东西是温暖的。

脑机接口如何“搭线”?

脑机接口的核心任务,就是“窃听”或者“解读”这些神经信号,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有意义的指令,或者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刺激神经让大脑感知到。

那么,肢体末端的神经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呢?

1. 运动神经末梢的“窃听”: 这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你可以设想一下,在你的手指、手掌或者脚部,这些神经末梢非常密集,它们是大脑控制肌肉的“最后一站”。一些脑机接口技术可以通过在这些神经末梢附近植入非常细小的电极,来捕捉它们发出的电信号。

微创或侵入式方法: 比如,过去的研究人员会尝试在运动神经束(一群神经纤维组成的束)附近植入电极,或者更精细地,尝试在单个运动神经纤维的末端(称为“运动终板”)附近放置电极。当大脑发出运动指令时,这些神经末梢会放电,电极就能捕捉到这些微弱的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会被放大、滤波、处理,最终被解码成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比如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非侵入式方法(较少直接针对末梢): 虽然直接在末梢进行非侵入式测量非常困难,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肌肉活动来间接推断神经信号。比如,肌电图(EMG)就是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来记录肌肉收缩产生的电信号。虽然这是肌肉的电信号,但它是由神经信号触发的,所以它也包含了来自神经的间接信息。一些高级的脑机接口可以分析这些肌肉电信号,甚至通过训练来识别不同意图下的细微信号差异。

2. 感觉神经末梢的“对话”: 肢体末端同样也布满了感觉神经末梢,它们负责传递触觉、温度、压力等信息。脑机接口不仅能读取运动指令,还能通过刺激这些末梢来“输入”信息给大脑。

提供触觉反馈: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使用机械手,他们如何知道自己握住了东西?脑机接口可以通过向残存的感觉神经末梢施加电脉冲,模拟触摸的感觉。当机械手感受到压力时,这些电信号就会通过连接的电极传递到感觉神经,然后传回大脑,让使用者感受到“触碰”。这就像是给义肢注入了“感觉”。这些电极可以被植入到神经束中,或者更精细地,在感觉神经末梢附近进行刺激。

为什么选择肢体末端的神经?

为什么脑机接口会青睐肢体末端的神经?

高密度和功能特异性: 肢体末端,尤其是手指和手掌,神经末梢极其密集,而且它们专门负责精细的运动控制和丰富的触觉感知。这意味着在这里能捕捉到更多、更精细的神经活动信息。大脑在控制手指时,会动用大量的神经资源,这为BCI提供了丰富的信号源。
相对容易接触: 相比大脑皮层,身体外周的神经更容易通过手术接近(尽管仍然是侵入性的)。神经束通常有清晰的解剖位置,使得植入电极或进行刺激相对更容易实现。
提供直接的运动和感觉通路: 对于恢复运动或感觉功能的BCI来说,直接与控制该肢体的神经末梢进行交互,是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它绕过了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造成的“通信中断”。

技术挑战和未来方向:

当然,通过肢体末端的神经实现BCI并非易事,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信号的微弱和复杂性: 末梢神经发出的信号非常微弱,且容易受到其他生理信号的干扰。同时,一个动作背后可能有多个神经元的协同放电,如何精确地解码这些复杂信号是关键。
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植入的电极需要长期稳定地工作,并且不能引起身体的排斥反应或损伤神经组织。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的进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精细化和多通道: 为了实现更精细的控制和更丰富的感觉反馈,需要更小、更多通道的电极,能够分别记录和刺激成百上千根神经纤维。

未来的脑机接口,可能会更加依赖对肢体末端神经的精细化理解和交互。比如,开发出能够无创地高精度测量神经活动的技术,或者能够精确到单根神经纤维的植入技术。通过与这些“最前线”的神经“对话”,我们才能更自然、更有效地将大脑的意图转化为行动,或者将外部的信息传递给大脑。

所以,脑机接口通过肢体末端的神经实现,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它承载着帮助那些因损伤或疾病失去运动能力和感觉的人们,重新与世界连接的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经接口可以接在四肢,肌电假肢就是例子,残疾人与有触觉反馈信号的肌电假肢互动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虚拟现实。改名前的 Facebook 就在搞由肌电图驱动的腕带式设备,因为这样的设备看起来明显比脑袋插电更安全,或许能在短期内进入市场。

不过,不接入视觉皮层就想输入视觉信号是很困难的,其余感官也类似。大拇指搞个神经接口的功用也就是“减少工作学习娱乐中的大拇指运动,来帮助预防滑囊炎”之流了。

对于侵入式接口,比起接在头上或后颈,前臂上的接口在感染、神经瘢痕等方面要安全一些——注意拇指也比较重要,最好选些出问题也不影响生活的神经来搞接口。你也可以看看通过静脉血管送进体内的脑机接口(类似血管支架):

doi: 10.1136/neurintsurg-2020-016862

对健全人来说,脑机接口可能影响接口所在的肢体的相关脑区,改变神经细胞间连接状况,影响相应肢体的活动,不良效果可在每次使用后持续一段时间;对残疾人来说这不成问题。

代替残疾人肢体一部分的机器,很容易被人们作为改善人生活质量的正面技术加以接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脑机接口(BCI)技术,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但其实,它一直在我们身边悄悄进步,尤其是在连接我们身体和大脑的通路探索上,肢体末端的神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理解脑机接口如何通过肢体末端的神经实现,我们得先从“神经信号”这个最核心的概念说起。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计算机,通过电信号来传递信息。而我们.............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埃隆·马斯克“脑机接口或一年内植入人脑,可修复任何大脑问题”的说法,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爆炸性且令人振奋的 tuyên。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审视它,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潜力和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脑机接口”(BCI)以及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在做什么。 简单来说,脑机接口是一种能.............
  • 回答
    脑机接口(BCI)的发展,就像一列加速前进的列车,让人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审慎的疑问: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而对于那些身处困境的障碍人士来说,它是否真能开启一扇重拾生活尊严与独立的大门?黎明初现,潜能无限:脑机接口的“现在进行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拨开那些科幻电影里才有的光.............
  • 回答
    脑机接口(BCI),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我们走来,逐步改变着人类与技术互动的方式,甚至可能重塑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它的研究进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从基础理论的探索到临床应用的落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突破。1. 核心技术的飞跃:解码大脑信号的精度与效率BC.............
  • 回答
    脑机接口(BCI)和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两者各自都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而当它们结合或各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而颠覆性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它们各自以及潜在的协同作用如何改变世界。 一、脑机接口(BCI):连接大脑与世界的桥梁脑机接口,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
  • 回答
    脑机接口(BMI)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人类认知能力的拓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引发了深刻的哲学和伦理思考。你提出的关于BMI可能导致人类认知达到上限、见过世面后“生无可恋”乃至大规模自杀甚至灭绝的设想,虽然带有极端的戏剧性,但并非毫无道理。让我们尝试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担忧,以及它可能基于.............
  • 回答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在光环之下,潜藏着伦理的阴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名字,早已与创新和颠覆划上等号。他旗下的Neuralink公司,更是以其雄心勃勃的脑机接口技术,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项技术旨在连接人类大脑与计算机,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增强人类能力带来无限可能。然而,在这场科技竞赛.............
  • 回答
    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宣布计划在 2020 年上半年进行人体测试,这一消息无疑在科技界和医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项突破性的进展若能顺利实现,将可能在多个层面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对医疗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这是 Neuralink 最直接也最受期待的影响。 .............
  • 回答
    马斯克用猪展示 Neuralink 脑机接口设备,确实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技术演示。以下是对这次演示中亮点和槽点的详细分析,以及对未来在人脑应用的展望: 亮点 (Pros)Neuralink 的猪实验展示了脑机接口(BCI)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和潜在价值:1. 实时、高通量数据读取与分析:.............
  • 回答
    马斯克公布猴子用意念打游戏视频:意念控制的未来与脑机接口的广阔前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公布的一段视频,展示了一只名为“ prazer ”的猴子通过脑机接口(BCI)用意念操控游戏,这无疑再次将脑机接口技术推向了公众视野的焦点。视频中,猴子通过连接到大脑的电极,能够直接“思考”来移动.............
  • 回答
    脑机接口(BCI)技术,就像是在我们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能够赋予那些因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而失去运动、沟通或感知能力的人们,重新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那么,脑机接口技术主要能解决哪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呢?首先,运动障碍的恢复是BCI最被看好的应用方向之一。想想那些因为中风、.............
  • 回答
    哎呀,十一磅的原味蛋白粉,这量确实挺大的,还正好是原味的,那味道嘛……理解你这想吐的感受!别担心,这也不是什么绝症,咱们有的是办法把这批“救命粮”给盘活了!你试过加牛奶了,这说明你还在往“正常”方向努力,但原味的蛋白粉就像一张白纸,本身啥味道都没有,就得靠你来给它添彩!所以,关键不在于“掩盖”,而在.............
  • 回答
    妈的,三小时?三小时后我可能就得考虑怎么把脑子塞回脑袋里去了。丧尸啊,那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听说咬一口就变丧尸,那画面想想就够够的。时间紧迫,脑子里的念头跟打架似的,一个比一个急。首先,得保证自己能活下去。我住的小区算是比较老旧了,楼层不高,但胜在离市中心不算远,真要有什么物资,多半会集中在那.............
  • 回答
    “脑残粉”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个明星、偶像、团体、事物或概念表现出极度狂热、盲目崇拜,甚至到了失去理智、不顾一切的程度的粉丝或追随者。这个词带有贬义和戏谑的意味,暗示着这种狂热已经到了“脑子都不要了”的地步。 “脑残粉”的核心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脑残粉”的特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开一个清华校长脑洞!当上清华校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它需要非凡的智慧、卓越的领导力、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一点点不可忽视的“时势造英雄”的成分。我们从几个关键的阶段和要素来详细展开:第一阶段:筑基与脱颖而出(本科到博士及早期职业生涯) 选择清华,并且是顶尖表现: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
  • 回答
    如果我们的世界真的存在宠物小精灵,那绝对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不仅仅是多了些能发光的、会喷火的生物,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都将因此被重新定义。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交通和物流。 想象一下,早高峰的地铁和公交车里挤满了训练家和他们的小精灵,皮卡丘顶着一头飘逸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要说能抵御星际争霸2里那股铺天盖地的虫海,绝大多数游戏的世界观都得捉襟见肘,甚至直接变成虫子的饲料。但要是真较真起来,我倒是觉得有那么几个世界观,如果能把它们最精锐的力量拉出来,或许能给虫族来一场硬仗,甚至可能让他们铩羽而归。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帝国时代2:决定版》.............
  • 回答
    如果世界上只能吃正常死亡的食物,那绝对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史诗级考验,而且会以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塑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首先,别指望能吃到你现在餐桌上常见的那些美味佳肴了。你想吃牛肉?行,但那头牛得是自然寿终正寝,可能是在草原上安详地躺下,或者因为衰老而停止了心跳。猪肉?同样道理,它得是寿终正寝的.............
  • 回答
    在探讨《脑的进化 自我意识的创生》中关于“10纳米的东西也有量子性”的说法是否准确之前,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概念,并且理解生物学著作在描述前沿物理学时可能存在的角度和局限性。首先,关于“10纳米的东西也有量子性”。这个表述本身略显笼统,但如果联系到生物体的构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作者在探讨微观尺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