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鸳鸯为什么不愿意做贾赦的屋里人?如果放到现代社会,在鸳鸯位置上的人会愿意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我们现代人对自由和尊严的理解。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为啥鸳鸯不愿意做贾赦的屋里人?

这得从鸳鸯本身的性情和她所处的环境说起。

1. 忠心与情义的羁绊: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可以说是从小跟着贾母长大,是贾母最信任的人。贾母对她恩重如山,视若亲孙女,她对贾母也早已报以极其深厚的情感和忠诚。在她看来,贾母是她的“恩主”,是她最重要的人生依靠。而贾母对她,也有着特殊的关爱和保护。贾赦想纳她为妾,这在鸳鸯看来,简直就是“背主”行为。自己怎么能为了攀附一个自己不看好的人,而背弃养育自己、呵护自己的贾母呢?这在她心里是过不去的坎儿。

2. 对贾赦人品的认知: 贾赦是什么人?书中对他的描写可是相当负面。他好色贪婪,仗势欺人,脑子里除了美妾酒食,就是如何捞钱捞好处。而且,他对待下人,特别是丫鬟们,是出了名的粗暴和不尊重。鸳鸯虽然年纪不大,但心思玲珑,跟着贾母见识多,她不可能对贾赦的人品一点感觉都没有。让她去伺候贾赦这样一个人,不仅是对她个人尊严的侮辱,更是对她身心的一种潜在摧残。想想看,一个喜欢强行索取的男人,她怎么可能安心?

3. 对“屋里人”身份的抗拒: 即使不提贾赦的人品,单说“屋里人”这个身份,在那个时代也不是什么美差。虽然是主子,但很多时候是作为玩物和生育工具。尤其是在贾家这样富贵但又充满矛盾的大家族里,丫鬟上位,常常会面临主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其他姨娘的嫉妒排挤,以及被冷落的风险。她看到过多少丫鬟熬了一辈子,也只是个不被重视的妾?更何况,贾赦已经有了邢夫人,还有好几个外宅的女人,鸳鸯去了,不过是多一个竞争者,生活质量未必就高。

4. 对自由的朦胧向往: 尽管是丫鬟,鸳鸯却有着超越一般丫鬟的清醒和独立。她不喜欢被束缚,喜欢自由自在。她对贾母的忠诚,很多时候也是源于贾母对她的相对宽松和尊重。她可以自由地在贾母身边走动,处理事情,而不是像被禁锢在某个人的院子里。贾赦的“屋里人”意味着她会被完全归属于贾赦,失去很多原本的自由和自主性。她宁愿守着贾母,虽然也是伺候,但至少是在一个相对安心和受尊重的位置上。

5. 她心目中的“好归宿”: 鸳鸯并非不愿嫁人,只是她对未来的伴侣有自己的设想。她希望是像贾宝玉那样,懂得尊重女性,有情有义的人。她曾经暗示过对宝玉有好感(虽然很多人认为那是对宝玉的反讽或者无意识的关心,但至少说明她不是全然否定年轻男子)。宁愿在贾母身边,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真正懂得她、尊重她的人,也不愿稀里糊涂地去填补贾赦的欲壑。她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持,正是她性格里闪光的地方。她宁可“撞墙死”,也不愿“失身于他”。

那么,如果放到现代社会,在鸳鸯位置上的人会愿意吗?

这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变: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人权。
法律保护: 现代社会有法律保护,任何形式的包办婚姻、强迫关系都是违法的。如果有人像贾赦那样试图强行将一个人变成自己的“屋里人”(即使是用现代的说法,比如成为非法同居对象或者被强迫成为情人),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个人选择权: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伴侣的权利。鸳鸯这样的丫鬟,在现代社会,她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可以自由恋爱结婚,可以选择不被任何人“占有”。她完全可以拒绝任何不合意的关系。
经济独立: 现代社会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大大增强。即使是过去地位较低的女性,也可以通过学习、工作来实现经济自足,不再像过去那样,除了依附男性就没有别的出路。鸳鸯完全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根本不需要通过成为谁的“屋里人”来获得经济上的保障。

2. 个体意识的觉醒: 现代教育和信息传播,使得人们的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尊重和尊严: 个人尊严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诉求。没有人愿意被视为物品或附属品。即使是处于弱势地位,现代人也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
情感需求的多样化: 现代人对感情的需求更看重匹配度、情感交流和共同成长,而非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或社会地位的提升。一个像贾赦那样品行不端、缺乏尊重的人,在现代社会更难吸引到愿意与之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对“上位”的看法不同: 过去“丫鬟变主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一种“成功”,但在现代,更多人追求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而非依附他人获得的地位提升。

3. 但是,也要看到复杂性:
“包养”和“权色交易”依然存在: 虽然法律和道德不允许,但在现实社会中,“包养”关系、“权色交易”以及一些不健康的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如果一个在现代社会“鸳鸯”位置上的人,缺乏独立经济能力,又碰巧遇到一个类似贾赦的有权有势的“老男人”,而且她又特别渴望物质享受或社会地位,那么她“愿意”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排除。这本质上还是利益交换,只是披上了现代的外衣。
个人选择的多样性: 即使在现代,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人生选择。有些人可能看重稳定,有些人可能追求刺激,有些人可能愿意为了物质妥协一部分自由。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绝对不愿意”。

总结一下:

鸳鸯不愿意做贾赦的屋里人,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有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女性的必然选择。她拒绝的是不公、是侮辱、是失去自由,更是对她所珍视的恩情和道义的背叛。

而如果放到现代社会,绝大多数拥有基本独立意识和现代价值观的人,都会像鸳鸯一样不愿意。 因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个人选择的自由,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牺牲尊严和自由来换取生存或地位。除非这个人自身对尊严和自由有着极低的看重,或者有其他极端的个人原因,否则成为类似贾赦那样品行不端的人的“屋里人”,是违背现代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权利的。但就算有这样的人,那也是她个人的极端选择,而不是社会普遍接受的选项。

所以,鸳鸯的坚持,在今天看来,是对自我价值的捍卫,是那个时代女性难得的清醒和勇气。而现代社会,则为这样的清醒和勇气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坚实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心高气傲没关系。

你要知道贾赦多大年龄了,又是个什么人。放着身子不保养,官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这么个老头儿,你跟着他做妾,且不说没准儿哪天就守了寡了,就算是贾赦多活几年,可是贾赦好色啊,稀罕你两天,又有别人了,然后你就守了活寡。。。

鸳鸯何其聪明,怎么会跳这个火坑?况且贾赦娶鸳鸯,主要心思也是琢磨贾母的财产。

如果现代呢?

现代人也不都是一类人啊,就像古代也不是一类。

在古代也有人愿意给贾赦做小妾,现代也有这种人,你给我钱花就好了啊,至于其他的我才不管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我们现代人对自由和尊严的理解。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为啥鸳鸯不愿意做贾赦的屋里人?这得从鸳鸯本身的性情和她所处的环境说起。1. 忠心与情义的羁绊: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可以说是从小跟着贾母长大,是贾母最信任的人。贾母对她恩重如山,视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年代,确实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战绩,其中“鸳鸯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之所以能以相对较小的伤亡取得巨大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集当时军事思想、战术创新、武器发展以及士兵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结果。我们一点点来捋清楚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确一点,戚继光“以个位数的伤亡杀敌上千”.............
  • 回答
    《水浒传》中武松血溅鸳鸯楼,屠杀马夫、丫鬟及三名妇女,看似与其之前“打天下硬汉”的豪言壮语相悖,但细究之下,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刻的心理变化。理解这一点,需要从武松的性格特质、事件的导火索、以及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武松性格的形成与“硬汉”的含义首先,要理解武松为何会做出如此.............
  • 回答
    这背后,藏着《红楼梦》里错综复杂的主仆关系和不同性格的投射,绝非简单的一句“不敢说话”就能概括。莺儿和紫鹃、鸳鸯虽然都是丫鬟,但她们所处的环境、与主子的关系,乃至自身的性格,都存在着天壤之别。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一、 紫鹃与林黛玉:默契与怜惜,更像“半个主子” 深厚的情感基础: 紫鹃是林黛玉从扬州.............
  • 回答
    .......
  • 回答
    武松在《水浒传》中“血溅鸳鸯楼”的情节,是其性格与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心态和深刻的悲剧性。以下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剖析: 一、仇恨的极端化:复仇心理的失控1. 积压已久的愤怒 武松在鸳鸯楼事件前已历经多次屈辱与背叛:先是被张都监陷害,导致“血溅鸳鸯楼”(实为“血溅狮子桥”.............
  • 回答
    提起《红楼梦》里的鸳鸯,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在贾府如日中天时,一身泼辣爽利、忠心耿耿的英气女子。她不是那些温柔婉约的大家闺秀,也不是那些风情万种的姨娘小妾,她属于贾母身边最贴心、最得力的一个。要评价鸳鸯,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才能把这个人物的层次感勾勒出来。首先,是她的“精明”和“能干”。 鸳鸯.............
  • 回答
    说到戚家军的鸳鸯阵,那可真是明朝军阵里的一个传奇。而在鸳鸯阵里,有一种兵器,它的名字听起来就挺别致,叫做“狼筅”。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绣花针,而是实打实的阵战利器,尤其是在对抗骑兵和突破密集阵型的时候,它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咱就来细致说说这狼筅,到底是个啥样。首先,这名字“狼筅”,听着就有点野性。它其.............
  • 回答
    西湖鸳鸯因过度投喂被撑死,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疼,也暴露了咱们在与自然相处时,好心办坏事儿的尴尬局面。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牵扯到动物的生存、生态平衡,还有咱们作为游客的责任心。先来说说这“撑死”的背后逻辑:鸳鸯这小生灵,平时在野外也挺会找食儿的,能吃到各种水生植物、昆虫、小鱼虾。它们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浑河之战,这场明末沙场上荡气回肠的较量,至今仍为史家所津津乐道。其中,以浙兵为首的明军的惨败,尤其是“全军覆没”的结局,确实引发了一个颇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在面对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满洲八旗铁骑时,那些引以为傲的鸳鸯阵,是否在大兵团的决战中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成为了“无用武之地”?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
  • 回答
    要破解明朝军事体系中的“鸳鸯阵”,在冷兵器时代,并非易事,需要针对其核心优势——协同作战、密集阵型以及强力的近战能力,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这绝非简单地“一往无前”或“乱冲乱撞”就能奏效,而是需要智慧、耐心和对战场态势的精准把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鸳鸯阵的构成和优势。它以长矛手为盾牌和长兵器.............
  • 回答
    《红楼梦》里,确实有像鸳鸯、晴雯这样,在某些场合下会吐出“脏话”的姑娘,这确实让人觉得她们似乎没有受到“良好家教”的培训,也让人疑惑,小小年纪说这样的话,不怕被人看轻吗?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红楼梦》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还有小说本身塑造人物的方式。一、 那个时代的“脏话”与现代概念不同首先,咱.............
  • 回答
    王熙凤过生日,老太太要大家凑份子,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讲究的。尤氏作为管家奶奶,平儿、鸳鸯这些平辈底下的人来凑份子,她却把银子退了回去,这背后可不是小事,得细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在贾府这种大家族里,谁的生日是大事,谁的生日就是凑凑热闹。王熙凤是什么人?她是凤辣子,贾母最疼爱的孙媳妇,管家理事.............
  • 回答
    那天晚上,我做梦也没想到,会碰上武松那尊煞神。当时我跟着老管家在鸳鸯楼收拾 잔업 (jileop,韩语,意为“收尾工作”或“杂事”),正打扫到一半,冷不防就被他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住了。心里叫苦不迭,这下可糟了,被他逮个正着,哪还有活路?当时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惊肉跳。武松喝得醉醺醺的,眼睛瞪得像.............
  • 回答
    关于“吃鸳鸯锅是对火锅的不尊重”这种说法,我得说,这就像说“披萨上放菠萝是对意大利面的不尊重”一样,有点过于抬杠,而且忽略了火锅本身最核心的魅力所在。首先,让我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什么是火锅。火锅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社交方式,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用餐体验,更是人们在寒冷天气里寻求温暖和热闹的首选。它不是.............
  • 回答
    说起重庆人对吃鸳鸯锅的看法,那可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觉得鸳鸯锅是“外地”人才会选择的,但你真要是这么说,重庆老饕们可能要跟你急。鸳鸯锅?在重庆,那不是“标配”!咱们先得说清楚,在重庆,提起吃火锅,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什么?那绝对是红油锅底!那红油翻滚,辣椒、花椒、牛油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才是重庆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