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涡扇看作涡喷加了外涵道,那涡扇与涡喷相比降了速度,加了质量,到头来推力F=mv不是还是一样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指了涡扇和涡喷在核心原理上的联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能差异。确实,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来看,推力公式 $F = Delta mv$ (更精确地说,是质量流率乘以速度差)是适用于所有喷气发动机的。但正是你提到的“外涵道”和它带来的“降了速度,加了质量”这两点,构成了涡扇与涡喷最本质的区别,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涡扇并不一定比涡喷推力“还是一样”,反而能在许多方面取得优势。

咱们这就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1. 涡喷发动机的原理:一切的开端

先说说涡喷,这是喷气发动机的“纯粹”形态。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吸入空气,压缩,燃烧,膨胀,然后高速喷出。

吸气(进气道): 空气被吸入发动机前部。
压缩(压气机): 空气经过多级叶片(压气机),压力和温度被大大提高。
燃烧(燃烧室): 高压高温空气与燃油混合燃烧,产生更高温度和压力的燃气。
膨胀(涡轮): 高温高压燃气流过涡轮叶片,驱动涡轮高速旋转。涡轮的转子连接着压气机,所以涡轮的能量大部分用于驱动压气机,维持循环。
喷射(喷管): 剩余能量的燃气以极高的速度从喷管喷出,产生推力。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压缩机和燃烧器,把空气“烧”得非常热、非常快,然后把这些热气往后狠狠地甩出去。所以涡喷发动机输出的是高温、高速的燃气。

2. 涡扇发动机的“创新”:引入外涵道

现在我们说说涡扇。你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它的核心特点——外涵道。涡扇在涡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扇叶(风扇)和一个外涵道。

风扇: 在发动机最前端,有一个巨大的风扇。这个风扇是由压气机后端(或者独立的涡轮)驱动的。
外涵道: 风扇产生的气流一部分进入了核心机(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涡喷部分),另一部分则绕过核心机,通过一个独立的“外涵道”被加速并排出。

这就是关键所在:涡扇发动机的大部分空气并没有经过核心机燃烧,而是被风扇加速后从外涵道排出。

3. 推力公式下的“质量”与“速度”

现在我们来审视你提出的推力公式:$F = Delta mv$。

$Delta m$:发动机进出气体的质量差(即单位时间内喷出的质量)。
$v$:喷出气体的速度。

对于涡喷来说,它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经过燃烧、温度极高、速度极快的燃气。这意味着涡喷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质量相对较小(只有流经核心机的空气),但是速度非常高。

而对于涡扇,情况就复杂了:

核心机喷出物: 仍然是高温高压的燃气,速度很高,但质量流率相对较小。
外涵道喷出物: 是被风扇加速的空气,它的温度和核心机喷出物相比低很多,因此速度也相对较低。但是,这部分空气的质量流率非常大,因为风扇能够推动比核心机多得多的空气。

所以,虽然涡扇核心机喷出物的速度可能比涡喷略低(因为一部分能量被风扇分走了),但外涵道喷出的大量低速空气,以及核心机喷出的高速气体,加起来的总质量流率是远大于涡喷的。

4. 为什么说涡扇“降了速度,加了质量”?

这里的“降了速度”是指平均喷气速度。涡扇发动机的总推力是核心机喷出物推力和外涵道喷出物推力的叠加。外涵道喷出物的速度远低于核心机喷出物,这会拉低整个发动机的平均喷气速度。

“加了质量”则是因为风扇能够驱动比核心机多得多的空气,总的被加速的质量流率大大增加了。

所以,推力 $F = (Delta m_{核心机} imes v_{核心机}) + (Delta m_{外涵道} imes v_{外涵道})$。

虽然 $v_{外涵道}$ 低于 $v_{核心机}$ (也通常低于涡喷的喷气速度),但是 $Delta m_{外涵道}$ 非常大。关键在于,涡扇发动机通过增加喷出的空气质量,以较低的平均速度也能获得更高的推力。

5. 涡扇相比涡喷的优势在哪里?

仅仅从 $F = Delta mv$ 这个公式来看,似乎可以通过调整质量和速度的组合来达到相同的推力。但真正的优势在于:

燃油效率(推比油耗): 这是涡扇最核心的优势。
高涵道比涡扇 (High Bypass Ratio): 大部分空气通过外涵道,这部分空气几乎没有经过燃烧,只是被加速,能量损耗相对较低。而低涵道比涡扇(类似于涡喷加上一点风扇)效率也比纯涡喷高。
更低的平均喷气速度: 低速的空气喷出时,其动能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同样的推力,涡扇消耗的燃油更少。想想看,如果你要推出一辆车,是用一个非常重的锤子(涡喷)猛砸一下,还是用一堆小石子(涡扇)连续不断地抛过去,同时保证石子和锤子都能给车一个相同的推力?从能量利用效率上来说,连续抛掷小石子,尤其是石子有一定体积和质量时,可能更有效率。
噪音降低: 高速的燃气流与周围静止的空气混合时会产生巨大的噪音。涡扇发动机的许多气流速度较低(外涵道),而且高速燃气流被较低速的外涵道气流包裹,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这对于民航飞机至关重要。
推力在低速下的表现: 风扇在大迎角时也能产生可观的推力,这使得涡扇发动机在起飞和爬升等低速阶段表现更好。涡喷在低速时效率会急剧下降。
更强的推力潜力: 通过加大风扇尺寸和提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可以输出比同等尺寸涡喷发动机大得多的推力,这对于大型客机和运输机是必需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

假设我们有两个发动机,目标是产生10000牛的推力:

涡喷 A: 喷出 10 kg/s 的空气,速度为 1000 m/s。
推力 = 10 kg/s 1000 m/s = 10000 N。
能量消耗(大致看动能):1/2 10 kg/s (1000 m/s)^2 = 5,000,000 焦耳/秒。
涡扇 B (低涵道比): 核心机喷出 2 kg/s 的空气,速度为 800 m/s。外涵道喷出 30 kg/s 的空气,速度为 200 m/s。
核心机推力 = 2 kg/s 800 m/s = 1600 N。
外涵道推力 = 30 kg/s 200 m/s = 6000 N。
总推力 = 1600 N + 6000 N = 7600 N (这个例子为了说明不同部分推力贡献,不完全等于10000N)。
假设涡扇B通过优化设计,总推力也是10000N,那么可能的核心机喷气速度更高,外涵道空气质量流率更大。
关键点是效率: 涡扇B的总质量流率是 32 kg/s。假设其总推力为10000N,其平均喷气速度约为 10000 N / 32 kg/s ≈ 312.5 m/s。
能量消耗(大致看动能):
核心机动能:1/2 2 kg/s (800 m/s)^2 = 640,000 焦耳/秒。
外涵道动能:1/2 30 kg/s (200 m/s)^2 = 600,000 焦耳/秒。
总动能消耗(作为效率参考)= 1,240,000 焦耳/秒。
比较一下:涡喷A达到10000N推力需要5,000,000 J/s 的能量消耗,而涡扇B如果也能达到同等推力(需要调整参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总喷气速度更低,总质量流率更高),其能量消耗会远小于涡喷A。

总结来说:

你看到的“降了速度,加了质量”是涡扇发动机实现高效、低噪音推力的关键。虽然从 $F=mv$ 的简单公式看,两者似乎可以互相弥补,但实际上,涡扇通过将空气分为核心机和外涵道两部分,利用不同的速度和质量流率组合,实现了比涡喷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噪音,尤其是在中低速飞行条件下。这使得涡扇发动机成为现代航空器的主流动力选择。涡喷发动机虽然简单,但在高速飞行时(如战斗机),其高喷气速度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但代价是燃油效率和噪音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不明,建议修改,把问题讲清楚。涡轮前温度相同怎么就是消耗一样的能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指了涡扇和涡喷在核心原理上的联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能差异。确实,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来看,推力公式 $F = Delta mv$ (更精确地说,是质量流率乘以速度差)是适用于所有喷气发动机的。但正是你提到的“外涵道”和它带来的“降了速度,加了质量”这两点,构成了涡扇与涡喷最本质.............
  • 回答
    带着“T”的发动机,通常指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很多人可能会想,如果涡轮增压器坏了,是不是就能把它拆掉,然后就变成一台普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呢?这个想法听起来挺诱人,毕竟涡轮增压器是相对复杂且容易出问题的部件。但事实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直接把涡轮增压器拆掉,然后让发动机继续运转,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变.............
  • 回答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并非完全相同、但又高度相似的现实世界里。在那里,中国有着庞大的民营企业体系,它们在科技研发和市场运作上有着极强的活力。现在,想象一下,其中一家规模堪比波音、通用电气或者洛克希德·马丁的中国大型民企,经过多年的秘密攻关和巨额投入,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款性能优异、完全达到军用标准的涡扇发.............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将朱棣(明成祖)替换为朱元璋(明太祖)作为皇帝,是否能打败建文帝(明惠帝)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权力结构、个人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探讨: 一、历史背景的澄清1. 时间线错误 朱元璋(13281398)在位期间(13681398),其子朱棣(13661424)当时只是藩王.............
  • 回答
    如果将唐太宗李世民置于西汉汉武帝刘彻的位置上,其治国理念和历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能否超越汉武帝的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1. 时代背景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87年):西汉在文景之治后进入鼎盛期,但边疆危机(匈奴威胁)和中央集权需求推动其进行军事扩张。 .............
  • 回答
    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情节改编为现代版,需要在保留原作核心精神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背景、科技元素和家族企业结构。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现代版改编设想: 一、现代版背景设定1. 家族结构 贾母:改为“贾家集团”创始人,年迈但依然掌管家族企业,象征传统与权威的结合。 贾政:.............
  • 回答
    将一个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交给我,并要求我规划一条强国之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但并非完全无解的任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境,包括经济转型困难、政治腐败、领土主权争议、地缘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分裂等。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孕育了其崛起的潜在可能性。“强国”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将明朝和清朝的顺序调换,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想象力的设想。它不仅会对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耻辱”的定义和感受。然而,要详尽地分析其中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仔细审视两个朝代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理解“耻辱”的根源:在探讨顺序调换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要.............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又非常有意思的设想!如果中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互换,将会引发一系列深刻且连锁的改变,影响到全球的方方面面,从气候、地缘政治到文化和社会结构。让我们来详细地推演一下:一、 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 北美洲(原中国位置): 季风气候消失或减弱: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原本受东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如果将宋高宗赵构换成刘备,那么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历史走向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涉及的人物、时间和事件都非常复杂,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人物特质对比:刘备 vs. 宋高宗在分析结果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两位帝王最核心的特质差异: 刘备: .............
  • 回答
    将《沁园春·雪》这首词呈现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这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充满想象力的对话。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位雄才大略、开创“贞观之治”的帝王,在看到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作时,可能会经历怎样的心理活动和反应。一、 初见词作,惊叹于气势与格局李世民首先会被词的开篇所震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
  • 回答
    如果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合并,那将是一所极具竞争力、学科交叉优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的超级大学。其最终水平的评估,将取决于合并后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力度、学科优势的发挥以及能否有效克服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合并的可能性、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身自由、医疗伦理、成瘾科学以及道德等多个层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但请注意,这仅仅是基于现有知识的推演,实际情况会因人、毒品种类、环境等因素而有巨大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将吸毒者“绑起来”强行戒毒,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违法且不人道的行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触及了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特别是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叠加。答案是:是的,理论上以及在许多实际实验中,用离子、原子甚至分子进行双缝干涉实验,都会得出与电子类似的干涉图样。 但是,随着粒子的质量增加,实验的难度会急剧上升,并且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变得更加显著。让我们来详细阐述一下: 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其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答案,因为“人类所知的所有知识”这个概念本身就难以量化,并且存储方式也存在多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估算,并解释为什么这个估算如此困难。为了详细解答,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人类所知的所有知识”的定义与量化难题 什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宇宙的浩瀚。问题的核心在于比例尺的转换。 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转换比例,然后将地球缩小到 1 厘米直径,再将这个比例应用到整个观测到的宇宙上。1. 确定地球的实际大小: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 (km)。2. 确定观测到的宇.............
  • 回答
    太有意思了!把知乎拍成电影,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好主意。知乎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深度、争议以及那些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抓住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并围绕它们构建剧情和台词。电影核心理念: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与“醍醐灌顶的真知灼见”的碰撞。 互联网信息茧房的破碎与重塑。 普.............
  • 回答
    将杨永信和豫章书院的手段应用于监狱系统,可能会导致以下一系列复杂且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涉及个体囚犯、监狱管理、社会以及伦理法律等多个层面:一、 对囚犯个体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电击治疗”的滥用: 如果将杨永信的电休克疗法引入监狱,其潜在的滥用风险极高。在缺乏.............
  • 回答
    这个话题非常敏感且复杂,涉及法律、道德以及众多人的真实经历。如果真的要将吴亦凡的案件搬上银幕,这无疑会是一部需要极其谨慎处理的作品。关于导演的选择:要驾驭这样一个题材,需要导演具备对社会议题的深刻洞察力、对人物复杂性的细腻捕捉能力,以及在尺度和叙事上游刃有余的技巧。我个人认为以下几位导演可能会比较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