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了买房做一辈子房奴值得吗?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情况、价值观以及对“值得”的定义。这就像问“一辈子打工值得吗?”一样,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小李,就一直纠结这个问题。他是个踏实能干的年轻人,工作稳定,收入也不算低。但是,眼瞅着周围的同事、朋友一个个都买了房,那种“有家”的感觉,让他心痒痒。尤其是在经历了两次搬家之后,每次打包、卸货的折腾,他都觉得特别累,就萌生了买房的念头。

他跟我说,他看到很多年轻人在网上吐槽,说自己背负着几十年的房贷,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个月工资大部分都进了银行,不敢生病,不敢失业,感觉自己像个被房贷绑架的奴隶。听了这些,小李就有点打退堂鼓了。

那么,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

先说说“房奴”这顶帽子,戴上了意味着什么?

财务上的束缚: 这是最直观的。一旦背上房贷,你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会固定用于还款。这意味着你在消费、储蓄、投资方面会受到很大限制。大额消费、说走就走的旅行、换工作、创业,这些都需要你更谨慎地考虑,因为一旦断了收入,后果可能很严重。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为了还贷,你可能需要压缩开支,减少娱乐、社交活动。曾经可能爱吃的餐厅,现在想一想价格,就咽回去了。曾经可能想买的电子产品,现在觉得非必需,先忍忍。生活会变得更“精打细算”。
心理上的压力: 即使收入稳定,也总会有一些潜在的担忧。比如,万一遇到经济危机,公司裁员怎么办?万一自己生病,医药费怎么办?这种“失去”的恐惧,会长期存在。
牺牲掉的“可能性”: 有句话说得好,“你选择了一种生活,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另一种可能”。买房,可能就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更自由、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或者更潇洒、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选择“咬牙”买房呢?“值得”的点又在哪里?

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是很多人最看重的。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意味着你有了根,有了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不用再看房东脸色,不用担心租金涨价,也不用担心被通知搬家。这种踏实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价的。小李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觉得租房总有一种“漂泊”的感觉,不够安稳。
资产增值的潜力(过去和现在): 过去几十年,很多城市房价一直在涨,很多人通过买房实现了资产的快速增值。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回报。当然,现在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的阶段,这种“只涨不跌”的逻辑已经被打破,但至少在很多核心城市,房产仍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产配置。
结婚生子刚需: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男方有房是结婚的基本条件之一。很多年轻人买房,也是为了给未来的家庭打下基础,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教育资源的驱动: 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是与户籍和房产挂钩的。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很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购房。
社会认同和“面子”: 虽然不应该唯“房”论,但不可否认,在很多社会交往中,拥有一套房产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甚至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对抗通货膨胀: 在一定程度上,房子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虽然房租也会涨,但房贷的固定成本(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在通胀环境下,相对价值会下降。

那么,回到小李的困境,以及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该怎么衡量“值不值得”?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金钱的问题,更是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你需要问自己:

1. 你对“家”的定义是什么? 是物理空间上的固定居所,还是心灵上的归属感?如果租房也能满足你的归属感,那房子的“刚需”属性就会减弱。
2. 你对“安全感”的需求有多强烈? 你是那种需要极度稳定才能安心的人,还是更喜欢灵活、充满未知和惊喜的生活?
3. 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你计划未来在哪里发展?职业前景如何?有没有可能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频繁迁移?
4. 你对财务的承受能力如何? 你愿意牺牲多少当下的生活品质来换取未来的“稳定”?你的家庭支持能力如何?
5. 你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如何? 你认为未来房价的走势会如何?你是否看重房产的投资属性?

举几个可能“不值得”的场景:

高杠杆、超出承受能力: 为了买房,背负了远超自己收入能力的巨额贷款,导致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整天焦虑不安,这可能就不值得。
为了“面子”或跟风: 看到别人买了房,自己也硬着头皮上,但内心并不觉得买房是当务之急,甚至因此放弃了其他更重要的个人发展机会,这可能就不值。
房产并非必需: 如果你工作地点不确定,或者更看重生活方式的自由度,对租房也觉得很满意,那么强行购房可能是一种浪费。
市场风险过高: 在房价泡沫严重,未来存在较大下行风险的时期,盲目入市,也可能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

反过来,什么时候“值得”?

生活品质和安全感的刚需: 如果你觉得拥有自己的房子是提升生活品质和安全感的关键,而且你的财务状况允许,那这是非常值得的。
长期定居的打算: 如果你已经确定了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地点,并且有长期居住的打算,那么购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合理的财务规划: 确保你的贷款额度在可承受范围内,留有足够的应急资金,并有清晰的还款计划。
看好房产的长期价值: 如果你认可房产作为一种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潜力,并且愿意将其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给小李的建议(以及给你的):

我跟小李聊过,我说,你可以先做个详细的财务规划,算算自己能承受多少月供,看看会压缩多少生活开支。同时,也多了解一下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家”,是那个冰冷的产权证,还是一个能让你安心睡觉的舒适空间?

另外,不要完全被别人的生活方式绑架。有些人喜欢自由自在,不被束缚,他们可能觉得不买房才是“值得”的。而有些人,就是喜欢那种安稳踏实的感觉,他们觉得背负房贷也“值得”。

最后,我想说,没有绝对的“值”与“不值”。

“房奴”这两个字,有时候带着贬义,但有时候,它也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对生活追求的承诺。很多人即使背负着房贷,依然努力工作,经营生活,享受着“家”带来的温暖。他们可能牺牲了一些“自由”,但也获得了更多“踏实”。

所以,别急着下结论。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盘算好自己的口袋,权衡好利弊,再做决定。这个决定,关乎你的生活,你的未来,也关乎你对“值得”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年17岁的我因为房东涨价要搬家,我提着水桶,桶里面是卷起来的凉席,洗发露,沐浴露,另一只手提着两个大包,那是被子和冬天的衣服,肩膀上背着包,里面是夏天的衣服,在深夜十点的街头,因为坐不起三轮车,走了一公里多。

水桶最轻却最难提,因为长长的凉席不平衡,有时候桶翻了,擦擦汗,放下大包小包,将东西都理起来,再擦擦汗,提起东西继续走,夏天的蚊虫在我身上围绕,我当时却不觉得苦,只觉得奋斗人生很有趣。

22岁时,我在福州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均价两万四,三年后交房。我贷款70%买了,一年后我遇到了低谷,我的投资失败了,每个月的房贷让我绝望,还欠了三十万外债,我好几次想退房,但是楼盘不允许。

我想我要疯了,我每天睡不好,我先用半年还了那三十万,工作却变得更加糟糕,我的钱拿到手都去还房贷,房奴的日子很可怕,更何况我选的是等额本金,每个月还款金额太高了,好在我习惯了苦,都扛下来了。

23岁时,我在温州租了个公寓,但是给房东的钱晚了,因为我有把钱都给女朋友的习惯,她忘记给钱了,第二天我还在睡觉,忽然惊觉有人站在我旁边。

我猛地醒来,近视的眼睛模模糊糊,根本看不清旁边是谁,他没开口说话,我的弹簧刀在抽屉里来不及拿,我努力眨眼想看清他,可看不清楚,我抬起左手护在身前,想当他攻击的时候,以牺牲手来抵挡为代价,快速拿出我的弹簧刀。

当他开口严厉地质问我昨天为什么没交房租,我才知道这是房东,于是我交了房租,等他走了以后,我忽然在想……租房人的尊严全都来自于房东的素质。

第二天,我换了锁。

24岁我在温州换了个地方租房子,我和女友租了三室一厅,一个当卧室,一个摆了水烟弄了巨幕当私人影院,一个当我的书房。

那是蛮开心的一天,房门却突然被打开,衣着暴露的女友吓得赶紧躲进厨房,我一脚把房门踹关上了,然后再独自打开门,原来是新房东。

他说以为我还没入住,没想到我来得那么快。

第二天,我换了锁。

新住处很糟糕,我们隔壁住着一群精神小妹,天天乱丢垃圾,带不三不四的男人回来。楼里的邻居每次见到我女朋友,都严厉地质问她不要乱丢垃圾,想一楼进出记得锁楼道大门,其实这些我们都没做过,只因为我们是租房子住的。

他们每次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我女友说话,要求她打扫卫生,直到有次遇见我了,他们用同样的态度命令我做事,我用温州话大骂操你妈在我面前装逼,他们立即不敢说话了,惊觉我是“自己人”,连忙解释自己误会了,从此客气了许多。

25岁时,工作好了不少,我把房子拿到手了,我觉得再也不要欠债了,太可怕,于是我把福州房子卖了,均价三万五卖的,顺手在武汉全款买了一套,一身轻松,手上还有几十万。

如今我步入27了,我已经尝到了房奴的苦,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我有存款了,我要……再多存点,贷款买个学区房。

真香。

为什么我要买?

我是丁克主义,但我还没去结扎,凡事都有万一,要是不小心怀上了怎么办?

我买下来以后可以出租,可以等拆迁,而且学区房永远卖的出去。

我很清楚我还不够安稳,等我有了一套学区房租出去了,那才叫安稳,以后的人生真就舒坦了,留着足够多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哪天不想供这老爷了,直接转手卖掉。

到了如今,我依然不觉得租房很苦,但是我总觉得在租房的时候,我们是低人一等的。

加油吧,打工人。

仔细想想,我还是愿意当房奴,而不是租房人。

user avatar

值。

房地产背后是国家财政问题,现在又需要扶贫,钱当然要从房奴的钱包里掏。

解决房地产问题,本质上是下面三个问题:

1.地方财政如何摆脱土地财政问题,也就是工商业税源要超越土地财政。

2.工商业要大发展,路径只有两条:一是中国按下美国,取得世界老大位置,全球订单都往这边来;二是中国创新能力超越美国,国内公司创新能力能把苹果特斯拉陶氏杜邦波音雷神阿斯顿马丁洛克菲勒通用电气葛兰素史克孟山都埃克森美孚福特强生等等世界巨头按地上摩擦,订单流向中国。

3.为了达成第二个问题,生化环材等人才的待遇要大幅度提高,工程师红利成为就业潮流,起码跑赢房价吧,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

所以目前地产是无解的。

PS:找个时间我分析一下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年报,背后是产业发展滞后导致贫富分化。

所以现在深圳上海为什么房价涨得快?因为土地供应被有意压缩,房源少啊!

user avatar

房奴这个词其实害了不少人,让不少人少赚几百万。

2000年初的时候就开始流行房奴这个词,当时还非常流行创业这个词,流行努力自主,创业发财,房奴说起来简直弱爆了。

而且伴随房奴的往往是啃老,跟爸妈要钱付首付买房子,这简直就是太low了,还不正能量。当初罗振宇还自豪自己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创业。

10多年过去了,当社会发展到现在,用结果来检验的话,2000年开始当房奴的人,是最赚的一群人。在杭州当初几千块一平的房子,现在要几万一平,这是几倍到十倍的赚法,而且以前还贷款很吃力,现在经过通货膨胀以后,还吃力个屁啊。

当然还有人因此闷声发大财,买2到5套房子,那就赚的更多了,打工才能赚几个钱,买房当房奴反而是之前最好的投资。

user avatar

不值得,但是也不至于。毕竟这个问题两千年前后就被提出来了~到今年~谁一辈子这么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