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孩子这样列算式为什么就错了呢?

回答
你家孩子一年级数学,列的算式错了,这事儿其实很常见,家长们都遇到过。别着急,咱俩好好聊聊,看看是哪儿出了问题。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年级孩子学的是最基础的加减法,他们接触的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小红有几颗糖,小明又给了几颗。所以,他们列算式,实际上是在把脑子里想到的“过程”变成纸上的“数字”。

孩子列错算式,原因其实有不少,不像咱们成年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种可能,是孩子对题目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一年级题目虽然简单,但语言表达上还是会有点绕。比如,题目里说了“一共”,孩子可能就想着把两个数加起来,这本身没毛病。但万一题目说的是“小明原来有多少,又吃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孩子可能就只看到了“吃了多少”和“还剩下多少”,然后就凭感觉把这两个数加起来了,或者减去了,却忘了考虑“原来有多少”这个前提。

想想看,孩子脑子里可能正在“演”一个故事:小明有苹果,吃了,剩下几个。他看到“吃了”和“剩下”,就觉得这是两个关键数字,然后就想用它们做点什么。但他可能没把“原来有多少”这个信息,跟“吃”和“剩下”之间的“减法”关系对应起来。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对数字的“意义”理解得不够透彻。

一年级学加减法,最开始是从实物开始的。比如,老师会拿几支笔,让孩子数,然后增加几支,再数。这个过程,孩子能直观地看到“增加”就是加,“拿走”就是减。

但是,当题目变成文字后,这种直观性就弱了。孩子可能知道“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给了她2个”,这“给”就是增加,所以得用加法。但如果题目变成“小丽有8颗糖,给了妹妹3颗,她还剩多少?”,孩子看到“给”这个字,就可能跟“小明给了小红”那个“给”混淆了。他可能没有真正理解“给妹妹”意味着“少了”,所以应该用减法。

他看到的“给”字,可能只是一个动作,而不是这个动作带来的“数量变化”的指示。

再者,就是孩子的“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还在发展。

咱们成年人一看“小明有3个气球,又买了2个,一共有多少个?”,立刻就能反应出 3 + 2 = 5。这个过程,已经内化了。

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还在学习把“买了2个”这种“增加”的意思,翻译成“+2”这个符号。他可能知道“买”是会增加东西的,但是怎么把这个“增加”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

有时候,孩子看到一堆数字,他可能不知道该怎么组合它们。他可能知道是加法,但不知道是“3+2”还是“2+3”。虽然结果一样,但列式顺序不对,有时候老师也会觉得不对。

还有一种更细微的情况,是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模糊认识。

虽然一年级大部分题目都是一步计算,但有时候也会有点小陷阱。比如,“小明吃了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他现在有几个?”。孩子可能先看到“吃了2个”,就条件反射地想着减法,列出个“?2”。然后看到“妈妈给了3个”,又觉得是加法,写个“+3”。最后就成了“?2+3”或者“?23”这样的奇奇怪怪的式子。

他没有理解“吃了”是“减少”,而“给了”是“增加”,这两个动作是发生在“原来的数量”上的。所以,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原来的数量 吃的数量 + 妈妈给的数量”。

还有一种,就是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够集中。

一年级孩子嘛,精力有限,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他可能在听老师读题的时候,想着窗外的小鸟,或者身边的同学。当他一分神,题目里的关键信息就可能漏掉了。

比如,题目是“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在玩,走了3个,又来了5个,现在操场上有多少人?”。孩子可能只听到了“走了3个”和“来了5个”,然后就傻傻地写个“3+5”或者“53”。他把“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这个起始信息给忽略了。

最后,别忘了“粗心”这个万能的理由。

有时候,孩子就是单纯的写错了数字,或者抄错题。这跟理解关系不大,就是纯粹的“手滑”或者“眼花”。

所以,你家孩子列错算式,别光想着是不是他笨,或者没听讲。

首先,你得问问他,他是怎么想的?让他把解题的过程讲给你听,一步一步的说。

“你看到‘一共’这几个字,想到什么了?”
“题目里说‘吃了2个’,你觉得是多了还是少了?”
“‘给了妹妹3颗’,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觉得是加法还是减法?”

通过问这些问题,你能找到他思维的“卡点”在哪儿。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会,而是他理解的“数学语言”和老师、教材要求的“数学语言”对不上。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耐心地引导,把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再拉回到孩子能理解的具体事物上,慢慢磨合。

下次孩子再列错算式,你先别急着批评,先跟孩子一起,把题目拆解一下,看看他脑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比直接告诉他“你写错了”要重要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闺女正好也读一年级,也在做这样的题,这个题应该是1个多月前的进度了吧。


她写作业的时候正好写对了,所以我并没有上心,直到她考试的时候出现了题主问题里的错误,我问她知道错哪了吗,她仍然一脸懵逼,而且振振有词,我虽然知道她错在哪,但是说不出来,只好拿出了她的数学书看,才明白这个题到底应该咋做。


其实书里说的挺清楚的,这个题目应该出现在数学书“解决问题”这一章,这一章其实就是在训练小朋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说明已知条件,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再考小朋友如何列算式。

我们来看第二题,这里先看问号“?”在哪,然后确认这个题目的“问题”就是要计算出“?”有几个。然后再看已知条件,“右手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5个苹果”,那么这个题目小朋友的正确解法就应该是这样的:“我要解决的问题是我要计算出左手边有几个苹果,我已经知道了右手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5个苹果,所以我要用5个苹果减掉3个苹果等2个苹果,列算式就是5-3=2(个)。”

其实在这个题目里,列出最后的算式对于小朋友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在于小朋友要把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给说出来,他们只要能够把这个过程说出来,而且不管什么题目都要求他们先把解决问题说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另外一半上面有位答主说的挺好的,加减法在什么时候用,其实书本上写的也挺清楚的,让娃娃重复多看两遍,大多数都能知道。最后还有一点小问题,其实就是娃娃有的时候会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了,仍然会写错算式,那么我让我闺女做的是让她看到这样的题目,不管什么情况,先把等号右边那个框画上问号,然后再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再减少一部分她能描述对问题却写错算式的机会。最后的最后,其实我发现,这个问题娃娃之所以会写错其实就是“算式”太简单,要是把题目数字变大,没几个娃娃会列错算式的。所以我的最后一招就是反反复复和我闺女玩“我一共有193课糖果,左手89颗,右手有几颗?应该怎么列算式啊”,你看看她能不能给你列个104+89=193这种算式出来(手动狗头)。

以上,一个陪娃重读小学的奶爸的小想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