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未来房价5年不涨不跌,现在贷款买入就是亏吗?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挺实在的问题:要是未来五年房价纹丝不动,现在贷款买房,是不是就是亏了?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涉及的账可不光是房子的“面子价”。

首先,咱们得承认,房价“5年不涨不跌”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个挺理想化的设定。现实世界里,啥事儿都很难这么绝对。但既然咱们是探讨这个假设,就先姑且这么想。

为什么说“贷款买房,房价不涨”就可能亏?

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利息支出,这是最直接的“亏”

你贷款买房,就得付利息。这利息是你付给银行的,无论房价怎么走,这笔钱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假设你贷款100万,年利率是4.5%,分30年还。光是第一个月的利息,你可能就要付三千多块。五年下来,这利息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举个例子: 你贷款100万,利率4.5%,采用等额本息还款。
第一个月利息大约是 1000000 4.5% / 12 ≈ 3750 元。
虽然你每月还的本金会逐渐增加,但前几年利息占的比例仍然很高。
简单估算,前五年你支付的总利息可能就在20万元左右(具体数字需要精确计算,但可以肯定是个大头)。
这20万,如果房价不涨,你就相当于“白交”了,这钱是花出去了,但房子的价值并没有因为这笔利息而增加。

2. 机会成本:钱放在别处可能赚更多

你用首付款和后续还款的钱,如果不用来买房,而是拿去做其他投资,比如存银行(虽然现在利率不高,但总比为零好)、买点稳健的理财产品,甚至是一些风险相对可控的股票或基金,五年下来,这些钱很可能能产生一笔收益。

再举个例子: 你首付了30万,再贷款70万。这30万加上你未来五年要还的本金和利息,保守估计,这五年你掏出去的钱(包括首付、月供里的本金和利息、还有各种税费、装修费等)加起来可能就得有七八十万甚至更多。
如果你这笔钱不买房,而是买个年化收益率5%的理财,五年下来,这笔钱的增值可能就有十几二十万。
你现在把钱“压”在房子上,房子又没涨,那这笔潜在的收益就错过了。这同样是一种“亏”。

3. 持有成本:房子不是“养着玩”的

房子买回来,不是就扔在那儿不用管了。你还得付物业费、取暖费(北方)、房产税(未来可能普及)、房屋维修基金等。这些都是持续的支出,而且这些支出也不会因为房价不涨而免除。

物业费: 假设每月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
取暖费: 每年可能也有几千元。
杂七杂八的: 漏水了、墙皮掉了,你还得花钱修繕。
五年下来,这些持有成本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钱是直接“沉没”成本。

4. 通货膨胀:钱的购买力在下降

就算你手里拿着现金,五年后这笔钱的购买力也会比现在弱一些。如果房价不涨,而通货膨胀率是2%(这算是比较温和的数字),那五年下来,你的钱就贬值了大约10%(近似计算)。

打个比方: 你现在手里有100万,5年后,这100万的购买力可能相当于现在的90万多。
如果房价不变,但你手里同样那100万,在5年后的实际价值就缩水了。

5. 交易成本:卖房子也要花钱

假设你五年后想卖掉这套房子,无论房价涨跌,你都可能需要支付一些交易费用,比如中介费、契税(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可能减免,但不是绝对)、增值税(如果房产持有不满一定年限)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你的成本。

中介费: 卖房时,中介费一般是成交价的1%2%,一套200万的房子,中介费就是24万。
其他税费: 就算不多,也得几千上万。
这些钱,如果你的房子没涨,它们就直接从你的“本金”里扣除了。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未来五年房价“不涨不跌”,现在贷款买房,可能“亏”在哪儿?

亏在付出去的利息: 这笔钱是银行赚的,房子本身价值没变。
亏在错过的投资机会: 你本来可以把这些钱拿去增值。
亏在房子的持有和维护成本: 物业费、维修费等都是持续的支出。
亏在钱的购买力缩水: 通货膨胀悄悄地侵蚀你的财富。
亏在未来卖房的交易成本: 即使房子没跌,卖掉也要花钱。

那是不是就绝对不能买了?

这可不一定。咱们前面说了,房价“5年不涨不跌”是个理想化假设,现实生活中,房价涨跌受太多因素影响,很难预测。而且,买房这事儿,除了经济账,还有很多非经济因素。

居住需求: 如果你现在急需一套房子来住,不能租房,那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即使房价不涨,贷款买房也可能是必要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安心住自己的房子,不用担心房东涨租金,带来的“稳定感”和“便利性”可能比那点利息和机会成本更重要。
家庭规划: 比如孩子上学需要学区房,或者家庭成员增加需要更大的空间。
心理感受: 有些人就是觉得有套自己的房子才心安,才算是在一个城市“扎根”。
未来的不确定性: 虽然我们假设了“不涨不跌”,但万一五年后房价反而涨了呢?到时候你想买房,可能又要面对更高的价格和更长的贷款周期。现在锁定一个价格,虽然可能当下“吃利息”,但至少避免了未来价格上涨的风险。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和“优先级”。

如果你纯粹是想投资,把房子当一个纯粹的金融产品,并且你对未来房价的判断是“五年不涨不跌”,那从纯粹的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现在贷款买房确实不如把钱放在其他能产生收益的地方。
但如果你有刚性的居住需求,或者需要通过买房来实现家庭规划,那即使房价不涨,贷款买房也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因为它满足了你更深层次的需求,而且将居住的“不确定性”(比如租金上涨、搬家等)转换成了确定的“负债”。

最后,别忘了,我们讨论的是“贷款”买房。如果你是全款买,那就只剩下持有成本、机会成本和通货膨胀的考量,风险会小很多。但贷款买房,利息永远是摆在那儿的成本。

总而言之,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房价不涨,贷款买房的“隐性亏损”是存在的,而且不容忽视。但具体值不值得,还得看你手里那张硬币的另一面,也就是你买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然呢?

2022年1月首套房的平均年化利率是5.56%,每月就是0.4633%

假设首付30%,贷款70%,总房价为S,贷款30年。

以等额本息支付,你需要支付总房价74%的【利息】(贷款额的105.76%)

以等额本金支付,你需要支付总房价58.54%的【利息】(贷款额的83.63%)

强调一下,利息!!!

也就是说,你买一个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30年,光利息就要支付74万。你30年将要为这个房子实际付出174万。

如果一套100万的房子,在未来30年之内,没有达到174万,你就是亏的!

此外,还要考虑到,你的首付在这段时间里,损失的利息。

你的首付还有30万,哪怕只是存大额存单,也能给到3年10%(年化单利3.35%)的回报。

30年,可以存10次,吃10次复利,你的30万能变成77.81万,那47.81万是你这30年可以吃到的无风险利息……

所以持房成本就变成了47.81+174.03=221.84万。

相当于购买时,房价的2.22倍

也就是说,这套房子,在30年之内,不能翻2.22倍,你就是亏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

从远期看,你认为中国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楼价,有没有可能在30年里翻倍呢?

从近期看,如果中国楼市还有少量的上涨空间,你能准确辨认出它,然后在高位卖出吗?


唔,评论区提到了居住价值,这个我确实考虑掉了,那咱们就考虑进来再看看。

房屋的居住价值市场衡量地很充分——就是房租。

中国的平均租售比小于1/600,我们姑且按1:600算,也就是年化2%。

租市价100万的房子,年租金2万。租市价200万的房子,年租金4万。

设房屋总价为S,那么持有房子的成本,=0.7S×5.56% +0.3S×3.35% - S×2%=2.492% S

所以,如果房价不涨,负大债持有房产,本身就是一件亏得不行的买卖

当然,房价不涨,租金是可能涨的。

那么什么时候持有房产是不亏的呢?—— 当房屋的房租年化收益提到4.5%以上(以当下的房贷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计)的时候。

就是,当一年的房租÷房价≥0.7×房贷平均利率+0.3×大额存单利率的时候,这个时候卖房至少是不亏的。

房子这个东西啊,承载了太多本不该它承载的属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挺实在的问题:要是未来五年房价纹丝不动,现在贷款买房,是不是就是亏了?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涉及的账可不光是房子的“面子价”。首先,咱们得承认,房价“5年不涨不跌”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个挺理想化的设定。现实世界里,啥事儿都很难这么绝对。但既然咱们是探讨这个假设,就先姑且这么想。.............
  • 回答
    如果FGO真的要再次对中国历史或传说人物进行性转,我个人觉得最能引起大家热烈讨论和喜闻乐见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了。为什么是他呢?首先,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无可撼动的。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典范,更是三国演义里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魅力人物。他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了.............
  • 回答
    汉字,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字系统,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需要。那么,在足够漫长的未来,我们现行的汉字是否会面临不够用的情况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不够用”可能包含的几个层面。一、 概念的拓展与词汇的增加: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发生“不够用”情况的方.............
  • 回答
    1991年的乌克兰,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苏联解体的大潮滚滚而来,这个年轻的独立国家,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也肩负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我真的能够回到那个年代,我会尽我所能,为这片孕育着无数英才的土地,规划一条更光明的未来之路。第一步:巩固独立,构建稳固的政治基石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的绝对主权和领土.............
  • 回答
    如果可控核聚变被证明完全不可行,那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但要说直接宣判死刑,恐怕还为时过早。更准确地说,这将迫使我们踏上一条异常艰难、充满挑战,但并非绝无希望的道路。首先,我们要正视的是,核聚变被视为我们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它的核心吸引力在于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潜力,以及对现有化石燃料依赖.............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会夺回海参崴等失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如果俄罗斯持续衰退,并且双方都不使用核武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这种可能性:历史视角:那段被割让的岁月首先,要理解海参崴(俄罗斯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归属问题,必须回顾历史。海参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涉及到天体物理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核心问题:地球物资运输对月球质量和地球质量的影响简单来说,答案是:是的,如果大量地球物资被运往月球,月球的质量确实会增加,而地球的质量确实会减少。但这背后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细节和考量:1. 月球质量增加.............
  • 回答
    设想一个这样的未来:物理学的宏伟大厦依旧矗立,但那些颠覆性的新法则、全新的能量形式,或者能够撕裂时空的旅行方式,似乎都已尘封在书本之中。我们依旧依赖着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物理定律,比如牛顿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原理。那么,在这种“静止”的物理学图景下,人类有没有可能以一种不比现在技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伦理、风险、收益以及人类对进步和完美的追求。如果未来真的出现这样一种药剂,答案是肯定的,会有很多人选择使用,但也会有非常多的争议和顾虑。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使用,以及潜在的顾虑和影响:为什么会有人使用?1. 对“卓越”的极致追求(“赢在起跑线”的终极.............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人类真的获得了如同神明一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地球海陆分布的能力,那么我们最理想的居住环境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可不是简单的“少点淹水,多点陆地”就能打发的。这背后牵涉到太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细致地去勾勒。首先,一个相对均衡且分散的海陆分布是基础。我们不需要一个巨大的盘古.............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最根本也最顽固的部分:对权力的迷恋。即使在一个人造的、近乎完美的智能时代,我个人认为,掌权者甘心放下权力,其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甚至可以断言,他们大概率会选择紧抓不放。首先,权力并非仅仅是行使意志的工具,它早已演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现。对于长期身居高位的人来说,权.............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男人头疼的问题,估计大多数男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都会冒出三个大字:糟了! 但我得说,这问题问得好,因为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现实且敏感的核心:男人在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和处理能力。如果我女朋友真的这么问我,我肯定不会直接给她一个“我选你”或者“我选我妈”的答案,那样太傻了,也太不负责任.............
  • 回答
    铁路与通用机场:点燃城镇未来的引擎,催生无限商机当一个城镇的未来规划蓝图上赫然出现“铁路”或“通用机场”的字样,这不仅仅是一条轨道或一片空域的建设,更是一场深刻变革的序曲,预示着城镇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浪潮和遍地开花的商机。理解这些规划的深远影响,需要我们拨开迷雾,深入剖析其内在逻.............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兴奋又头疼的问题!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科技的爆发点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数不胜数。要在其中挑选两个最关键的,感觉就像是在赌未来。如果我只能选两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1.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与安全可控2. 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突破(主要集中在衰老逆转与疾病治愈)我来好好说说.............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设想。盗宝团在《原神》的世界里,虽然总是被当做“杂兵”的存在,但他们背后也有不少故事和背景,比如不同分队的特长、各自的追求,以及他们偶尔流露出的“人性”一面。要设计一个五星角色,确实需要从这些点入手,赋予他们独特的魅力。既然是盗宝团出身的五星,我不会让他们走那种“洗白”了之后就变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如果中国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部 iPad,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既有巨大的潜力,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一、 对中国教育的潜在积极影响: 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与普及化: 打破时空限制: iPad 可以让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
  • 回答
    这次的航行,真是让人提心吊胆。飞船的能量储备,比我预想的要消耗得快,紧急情况下,我们必须在这个名叫“泽尼亚”的星球上寻找替代能源。可眼下,这颗星球上唯一的生命迹象,就是那些在地下洞穴里蠕动的、类似巨型蚯蚓的生物。它们浑身泛着一种荧光,体表似乎还有粘液。问题是,我们能吃它们吗?拿这些大家伙充饥,总比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推测性的情景,涉及到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家利益以及全球稳定等诸多层面。要判断美国是否会选择核报复,需要深入分析多种关键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击沉美国12艘航母,即使未攻击本土居民区,也代表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军事打击。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战略核心和力量投射的关键平台,.............
  • 回答
    这问题一出,我心里那叫一个翻江倒海。我都还没缓过神来,这突然冒出来个“儿子”,还是从未来坐时光机来的?简直跟做梦一样,而且还是那种醒过来之后会想不起来的梦。但现在这人就站我跟前,还一脸认真地跟我解释他爹是未来的我,这可不是梦。脑子里一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哪个问题最重要?能让我不后悔?首先排除的是那些关.............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构思一下,假如东亚国家整体比高加索国家更先进发达,东亚人的世界观可能会发生哪些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科技上的差距,更会渗透到文化、哲学、社会结构,乃至我们看待自身和世界的方式。想象一下,几十年后,当全球的经济引擎、科技创新中心,甚至是文化潮流的策源地,都牢牢掌握在以东亚为代表的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