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做三年的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

回答
三年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但做起来得细致。这就像给公司“体检”,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看看它这三年来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变化,以及各“器官”的比例如何。

咱们一步步来拆解。

一、 水平分析:看“变化”

水平分析,顾名思义,就是按项目在时间轴上进行横向对比。主要看的是每个科目金额的变动情况,以及变动的幅度和比例。

核心目的: 找出资产负债表上的重大变动点,分析这些变动背后的原因,评估公司业务发展、经营策略或者外部环境变化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怎么做?

1. 选取对比基础: 通常是以最早一期(比如三年前)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基准,来计算后面两年的变动。当然,也可以选择近一年作为基准,看前一年与近一年的变化,或者任意两年的对比。最常见的还是逐年对比,也就是三年连续对比。

2. 计算变动额和变动率:
变动额(绝对金额):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变动率(相对比例):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 上期金额 100%`

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公司“货币资金”三年分别是:
第一年:1000万元
第二年:1200万元
第三年:1500万元

分析:
第一年到第二年:
变动额:1200 1000 = 200万元
变动率:(1200 1000) / 1000 100% = 20%
解读: 货币资金增加了200万元,增长了20%。这说明公司在第二年现金流情况可能不错,或者有新的融资、销售回款增加等。
第二年到第三年:
变动额:1500 1200 = 300万元
变动率:(1500 1200) / 1200 100% = 25%
解读: 货币资金又增加了300万元,增长了25%。增长率比前一年更高,可能表示公司盈利能力或经营活动现金流进一步增强。

3. 分析关键科目:
资产端:
流动资产: 关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的变化。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 可能公司现金充裕,但如果远超正常经营需要,可能存在资金闲置,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问题。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可能是销售增长的体现,但也可能是公司信用政策放宽,或者客户付款能力下降,存在坏账风险。
存货大幅增加: 可能是销售旺季或者为满足未来需求备货,但也可能是产品滞销,积压存货,占用资金,甚至有跌价风险。
预付账款大幅增加: 可能是公司提前采购原材料,锁定价格,或者支付了较多的预付款项。
非流动资产: 关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等。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大幅增加: 通常意味着公司正在进行投资扩张,购置新设备,新建厂房等。需要看这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投资回报预期如何。
无形资产、商誉大幅增加: 可能意味着公司进行了并购或技术引进,需要关注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否被高估,以及并购的协同效应是否能实现。
负债端:
流动负债: 关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的变化。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可能公司为了短期资金周转或项目投资而融资,但如果长期来看,债务负担过重,偿债压力会增大。
应付账款大幅增加: 可能是公司与供应商的信用期延长,或者采购量增加。要注意与供应商的关系和资金占用情况。
预收账款大幅增加: 通常是公司销售情况良好,客户提前付款。
非流动负债: 关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大幅增加: 说明公司进行了长期融资,可能用于重大投资项目,但同时也增加了长期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所有者权益端: 关注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变化。
未分配利润大幅增加: 通常是公司盈利能力强,并且将部分利润留存用于再投资或偿还债务,是公司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
资本公积大幅增加: 可能来自资本溢价(如增发股票)或接受捐赠等。

4. 解读与联动分析:
关联性: 分析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比如,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的变化,必然会体现在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上,要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经营活动: 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分析。例如,销售额增长了,应收账款是否也相应增长?生产扩大了,固定资产和存货是否同步增加?
财务政策: 分析公司的融资结构是否在发生变化。是更多依赖债务融资,还是股东投入增加?

工具: 通常制作一个表格,列出各个科目,然后添加“上期金额”、“本期金额”、“变动额”、“变动率”。



二、 垂直分析:看“结构”

垂直分析,也叫共同比分析,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每个项目作为总额(资产总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的百分比来表示。

核心目的: 了解公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比例,分析公司财务结构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以及不同结构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

怎么做?

1. 确定基准:
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 以“资产总计”为100%。
资产负债表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100%。
通常,“资产总计”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是相等的,所以两者都可以作为100%的基准。

2. 计算各项目占比:
`某科目金额 / 资产总计(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00%`

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公司三年资产负债表如下(简化):

| 项目 | 第一年(万元) | 第二年(万元) | 第三年(万元) |
| : | : | : | : |
| 资产总计 | 5000 | 6000 | 7500 |
| 流动资产 | 3000 | 3500 | 4000 |
| 货币资金 | 1000 | 1200 | 1500 |
| 应收账款 | 800 | 900 | 1000 |
| 存货 | 1200 | 1400 | 1500 |
| 非流动资产 | 2000 | 2500 | 3500 |
| 固定资产 | 1800 | 2200 | 3000 |
| 负债总计 | 2500 | 3000 | 3800 |
| 流动负债 | 1500 | 1800 | 2200 |
| 短期借款 | 500 | 600 | 700 |
| 应付账款 | 700 | 800 | 1000 |
| 非流动负债 | 1000 | 1200 | 1600 |
| 长期借款 | 1000 | 1200 | 1600 |
| 所有者权益总计 | 2500 | 3000 | 3700 |
| 股本 | 1000 | 1000 | 1000 |
| 资本公积 | 500 | 500 | 500 |
| 盈余公积 | 300 | 350 | 400 |
| 未分配利润 | 700 | 1150 | 1800 |

进行垂直分析(计算占比):

| 项目 | 第一年 (%) | 第二年 (%) | 第三年 (%) |
| : | : | : | : |
| 资产总计 | 100.00% | 100.00% | 100.00% |
| 流动资产 | 60.00% | 58.33% | 53.33% |
| 货币资金 | 20.00% | 20.00% | 20.00% |
| 应收账款 | 16.00% | 15.00% | 13.33% |
| 存货 | 24.00% | 23.33% | 20.00% |
| 非流动资产 | 40.00% | 41.67% | 46.67% |
| 固定资产 | 36.00% | 36.67% | 40.00% |
| 负债总计 | 50.00% | 50.00% | 50.67% |
| 流动负债 | 30.00% | 30.00% | 29.33% |
| 短期借款 | 10.00% | 10.00% | 9.33% |
| 应付账款 | 14.00% | 13.33% | 13.33% |
| 非流动负债 | 20.00% | 20.00% | 21.33% |
| 长期借款 | 20.00% | 20.00% | 21.33% |
| 所有者权益总计 | 50.00% | 50.00% | 49.33% |
| 股本 | 20.00% | 16.67% | 13.33% |
| 资本公积 | 10.00% | 8.33% | 6.67% |
| 盈余公积 | 6.00% | 5.83% | 5.33% |
| 未分配利润 | 14.00% | 19.17% | 24.00% |

3. 分析关键比例:
资产结构:
流动资产占比: 占总资产的比重。如果比重下降,说明资产的变现能力可能在减弱,或者公司加大了对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的投资。
非流动资产占比: 占总资产的比重。如果比重上升,通常意味着公司在进行规模扩张、技术升级或资本性支出。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 观察这些流动资产的构成变化,是现金充裕还是存货积压?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
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衡量公司财务杠杆的程度,以及依赖债务融资的程度。比率越高,财务风险通常越大。
流动负债占比: 占总负债的比例。如果比重过高,可能意味着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非流动负债占比: 占总负债的比例。上升可能表示公司长期融资增加。
所有者权益占比(权益比率): 衡量公司财务稳健性,以及股东投入的比例。比率越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股东权益内部结构: 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的变化。未分配利润占比的持续上升,通常是公司盈利和再投资能力的体现。

4. 解读与联动分析:
财务风险评估: 观察负债率的变化,以及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的匹配情况。
营运效率: 结合其他财务报表(如利润表),分析资产的盈利能力。例如,虽然固定资产占比上升,但如果盈利能力也同步提升,那说明投资是有效的。
发展战略: 资产结构的变化(如非流动资产增加)往往反映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例如扩张、并购、技术升级等。
与同行业对比: 垂直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一点是,可以与同行业公司的财务结构进行对比,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

工具: 制作一个表格,列出各个科目,然后计算其占总计的百分比。



三、 综合应用:水平与垂直的结合

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先做垂直分析, 了解公司当前的财务结构,以及结构的变化趋势。例如,我们发现公司负债率在上升,流动资产占比在下降。
再做水平分析, 深入挖掘造成结构变化的原因。例如,是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还是长期借款增加?是应收账款激增,还是存货积压?
结合起来看:
如果水平分析显示“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而垂直分析显示“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也在上升,这可能表示公司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良好。
如果水平分析显示“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垂直分析显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也在上升,这可能暗示公司销售增长的同时,存在回款风险加大的迹象。
如果水平分析显示“固定资产”增加,而垂直分析显示“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上升,这说明公司在进行重资产投资。需要结合利润表看投资回报。
如果水平分析显示“长期借款”增加,而垂直分析显示“负债总额占总资产比重”上升,这表明公司在通过借债来扩张,需要评估其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总结一下,做三年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按照这个思路:

1. 准备数据: 整理好连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
2. 进行垂直分析: 计算每个科目占总资产(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百分比,并观察三年来的结构变化趋势。
3. 进行水平分析: 计算每个科目本期与上期的变动额和变动率,找出关键的变动项。
4. 深入挖掘: 对于水平分析中发现的重大变动,以及垂直分析中揭示的结构性变化,要追溯其具体原因,可能需要参考公司年报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了解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等信息。
5. 得出结论: 综合运用水平和垂直分析的结果,对公司的资产质量、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经营稳健性等进行整体评价,并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记住,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工具,最终目的是理解公司“钱都去了哪儿,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钱的结构和变化反映了什么”。最重要的是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行业背景来解读数字,而不是简单地套公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这是一个很具有实用性的好问题。谢谢邀请~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基本概念。什么是水平分析、何为垂直分析?我们是90年代的大学生,当初学会计学的时候没有什么水平和垂直的叫法,好像CPA和高级会计也没有涉及,我理解这是一个翻译的新词吧,现在火热的CMA使用的。所谓水平分析,就是以前说的总额分析,因为总额是加加减减形成的,是平行的,因此叫了一个新词“水平分析”;所谓垂直分析,就是以前说的结构分析,因为需要分子分母相除,是一种竖向的形式,故叫垂直分析(个人理解,也许非专业),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是换了一个马甲。分析的对象是资产负债表,是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是历史数据的结果体现,是时点数据。

2、在实务中,不是说先一步做水平分析后一步做垂直分析或者反之,而是针对行业特点、企业特点、报表数据综合分析、交叉使用,以揭示问题,为预测、决策、业绩评价、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等管理活动服务。给老板提供报告的时候,不要说你做了什么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他不高兴的时候会骂你的,感觉你在卖弄什么专业词汇,记住,自己知道就可以了。财务分析,说分析逻辑与结果以及你的判断,这是价值的体现。

3、具体来说,一是,水平分析是总额的比较与分析,不同年度的比较,三年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趋势,变动情况。进一步,分析变化的原因。假设资产增加了,是负债驱动还是权益驱动。二是,抓重点项目,何为重点,就是占比比较大的,其变动的情况。例如,房地产公司存货的占比较大,存货的增加意味着土地储备的增加,意味着资金充裕,拿地能力强,接着看负债变化和权益变化,研究支撑其购地的资金来源。例如,重资产的制造业,企业投资完成后,主要资产变化应该是流动资产的变化,支撑流动资产的变化是否是自身的造血能力。三是,抓关键项目,例如,未分配利润的变化,在没有分红的情况下,期初期末的增减变动。再如,资本公积项目,是否由重大的投资并购活动,是否反应业务及行业发展规律。例如,当年河南安阳引以为傲的安彩高科,在显像管技术现将没落的时候,还在大举投资、并购,逆潮流而动,死掉了。四是、不要忘记了一个企业资产负债表项目总额及其变动状况要体现企业战略和行业特点。例如,浙江广厦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向传媒公司转型时,其资产的变化要体现这种战略转型。

4、关于垂直分析,一是,通过结构占比,发现那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其比例的变动及原因分析。例如,大的方面的资产负债率就是一种结构,不同行业呈现较大区别,资本密集型企业负债率高。二是,资产内部的结构比例也是不同的。例如一家投资性公司长期投资资产较多就是正常的,如果流动资产很多就不符合常理。一般服务型公司,如果固定资产很多也不符合常理。三是,注意比例与结构的变化,研究变化的原因。例如,应付工资占比加大,是因为股权激励计划还是人员增加还是并购活动,需要分析。再如,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相对变化及趋势,是否反应企业的融资策略。四是,传统分析中运用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是垂直分析的方法。五是,注意与水平分析结合与利润分析及其他分析方法结合。

5、资产负债表分析还要关注会计政策的变动。例如,最新准则对有关科目合并。金融类、投资类公司对金融工具准则的最新运用,等等。有些关键项目瞄一瞄是可以获得充分信息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